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韩伟)
园林识图
1绿 化 种 植
1.1 平面图
1.2 绿化种植施工图中,必须要有平面图。在平面图中,要有辨认方向的参照物。所设计的园林绿地,应标明周边主要道路、房屋等具有导向性的参照物;总平图中指北针符号不可省略。
1.3 在较为复杂的绿地中,应有总平图和局部平面图。当参照物无法满足图案、图形的放样要求时,必须要有可行的放样方法。如尺寸标注还无法详尽时,可采用网格放样和坐标点放样,在道路上可结合道路桩号放样等方法。
1.4 在平面图中需要标注竖向设计标高,当地形较复杂时,应另外进行地形设计和土方平衡设计。
1.5 施工图的平面图比例宜在1:200~1:500之间,在厦门地区的园林绿化施工图比例应为1:200~1:300。在外地项目中,庭院公园绿地作图比例可略小一些,但不宜小于1:500;在外地道路绿化中作图比例不宜小于1:600(当地园林部门有特别要求的除外)。
当平面图(或局部平面图)较多时,应有总平面图。总平面图中宜有平面图(或局部平面图)的位置,总平面图比例不宜小于1:2000。在平面图(或局部平面图)中,宜标明其在总平面中的位置。
1.6 表示乔木和大灌木的图例要清晰,乔木图例的冠幅直径宜为3~6米,且中间宜有明确的种植点。图例应能大致反映该植物的特第 1 页
征。
1.7 行道树或有规律种植的乔木和大灌木一定要标明株距,如用尺寸线表示,则为两种植点之间的间距。
1.8 呈自然式种植的乔木和大灌木,要标明所占区域的范围、株数和株距范围,宜用网格控制或画出大样。在株距范围中,最小株距不得小于该树成年后冠幅的2/3。如有特殊景观要求的,则要单独标明不同的规格。
小灌木、绿篱、地被要标明区域面积和种植密度。
1.9 图纸尺寸单位标高宜用米,其它尺寸宜用厘米,采用单位必须在图中有所标明。
1.10 立面、剖面
1.11 所设计的绿化空间较为复杂时,需要有相应的立面和剖面(或断面)。能够表达植物的大致形态、相对位置和高低错落的关系。
1.12 片植耐修剪的灌木和地被时,为了尽快出效果,需注明修剪后高度,所选规格需略高出修剪高度。
1.13 苗木表
1.14 苗木表内容必须有中文名、规格、单位、数量等栏目,必要时宜有编号、图例、拉丁名、土球大小、树穴大小、基肥、备注等栏目。
1.15 中文名 中文名一定要注明该植物的中文学名,不得以当地的俗称或商业名称来代替其正式名称。中文名要少用别名。
1.16 规格
第 2 页
乔木(除单子叶植物外)规格一定要标明其胸径,为了景观需要,还应对树冠大小、分枝多少、几级分叉、几年生移植苗、树干通直度、主干高度、枝下高、直生苗或扦插苗等作进一步的详细标明。有些小乔木不用胸径而用地径。
灌木(除单子叶植物外)规格一定要标明树冠直径和高度,为了景观需要,还应对外形作进一步的明确,如是否为球形、是否为自然形态、丛植时是否体现高低变化、片植时是否要统一修剪高度等。大灌木除标明树冠直径和高度外,还应标明地径。极少数灌木如苏铁需标明头径。
棕榈科植物有灌木和乔木之分,当为乔木时,必须注明脱干高度或自然高度,干径或头径;为灌木时,要注明自然高度、每株的杆数。
竹子规格必须注明杆径,必要时应注明杆高。
地被规格必须标明高度,必要时还应标明冠幅、几年生苗等。
草皮应注明满铺、行铺、散铺、手播、喷播、加筋草皮等,如果是满铺或加筋草皮,还应注明每块草皮的大小和厚度。
1.17 单位 乔木的单位为株(棵),灌木的单位为株(棵),片植的灌木单位也可为米2(需在备注栏注明种植密度),竹子的单位为丛(丛生竹子,但需在备注栏注明每丛多少杆)或杆(单杆生长的竹子),地被的单位为米2(有些地被需注明种植密度),草皮的单位为米2。
1.18 编号 为了苗木表更清晰明了,可在中文名栏目前加编号栏,在图中标注植物名称时,应标注中文名,也可标注编号。
第 3 页
1.19 图例 为了更直观,可以加入图例一栏,但图例不宜太相似,应与树木外形特征有关。
1.20 拉丁名 中文(学)名有时不能准确地指明植物,一些植物有好几个中文(学)名,仅仅用中文(学)名会引起混淆甚至争议,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准确程度,减少没必要的浪费,应加上拉丁名。
1.21 土球大小 土球大小是保证植物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胸径15~20厘米的乔木土球规格一般为90~140厘米(球径),胸径10~15厘米的乔木土球规格一般为60~120厘米,胸径6~10厘米的乔木土球规格一般为50~100厘米,胸径6厘米以下的乔木土球规格一般为40~70厘米,特大乔木土球规格应根据需要另行确定;灌木的土球规格一般在40~80厘米,用于色块和绿篱的灌木土球规格一般在20~40厘米;地被一般不用注明土球规格;有些苗木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裸根栽植成功,则在土球该栏注明裸根,用营养袋或盆种植的中小苗木,则在土球该栏注明袋苗或盆苗(栽)。
表1 植物规格和土球的关系
种类
乔木
乔木
乔木
乔木
苗木规格(cm) 土球大小(cm)
胸径15~20
胸径10~15
胸径6~10
胸径6以下
第 4 页
备注
90~140
60~120
50~100
40~70
乔木
灌木
灌木
地被
易活苗木
特大(>20)
高>50
高20~60
(视情况而定)
40~80
20~40(有时不用注明) 色块、绿篱
(一般不用注明)
裸根
袋苗、盆苗(栽)
仅少数
袋苗、盆苗
1.22 树穴大小 树穴一般比土球大20厘米,灌木和地被采用片植或种成绿篱,则注明片植或行植。对于大树或特别珍贵的树木,树穴要比土球大40厘米以上,树穴内回填种植土。
2.3.10 基肥 基肥一般采用腐殖肥等有机肥,乔木、灌木施基肥时,以覆满树穴为宜,乔木的厚度在10~15厘米左右,灌木的厚度在10厘米左右。地被的基肥厚度在3~5厘米左右,草地的基肥厚度在2厘米左右。当基肥的PH≠7时,则应拌土,当PH≤6.5和PH≥7.5时,则应改良后方可使用。如当地部门有明确要求的,则应按照当地部门要求。
1.23 备注 备注栏根据需要可以注明该植物的花色、最佳施工季节、植物栽种密度、栽种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1.24 地形
园林绿化中的地形可以增加绿化层次,丰富景观空间,进行就地土方平衡。
第 5 页
1.25 坡度
20米宽的草地最小排水坡度宜大于0.8%,50米宽的草地最小排水坡度宜大于1%,具体情况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和草的耐水湿性来定。
无需特别加固的绿化护坡坡度不宜大于1:2.5;当坡度大于1:2.5时,需慎重选择绿化材料;当坡度大于1:1.5,坡长大于3米时,则需考虑护坡的牢固性,采用护坡加固措施后,方可进行绿化。
1.26 微地形的处理
微地形的处理根据绿地面积和周边环境而定,一般在平地公园、庭院和道路绿化中,微地形的坡度控制在0.8%~10%。
1.27 地形表示方法
常用的地形表示方法有:等高线表示法、网格表示法和断面表示法。
在庭院、大片绿地、公园中,宜用等高线表示法;在大片绿地中,需进行土方平衡,进行很精确计算时,宜用网格表示法;在道路绿地中,宜用断面表示法。
针对我司特点,道路绿化相对较多,断面法也较常用。断面法即根据一定距离的道路桩号进行横剖,将原地形和设计地形一并表示,从而计算出填、挖方量。
1.28 土壤
土壤是植物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土壤的性质:土壤主要成分,土壤PH值,土壤肥力,土壤持水性等。
第 6 页
1.29 图线
1.30 实线
粗线(b):建筑物可见轮廓线、桥梁外轮廓线
中线(0.5b):构筑物、道路、桥涵、边坡、围墙、露天堆场、挡土墙的可见轮廓线;绿篱、色块的轮廓线;
细线(0.25b):绿篱、色块、草地的填充线;坐标网线、图例线、尺寸线、引出线、索引符号等。
简单的植物图例采用中线,复杂的植物图例用细线,具体视图面效果而定。
1.31 虚线
粗线(b):建筑物、构筑物的不可见轮廓线;
中线(0.5b):计划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涵的不可见轮廓线;
细线(0.25b):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铁路、桥涵的不可见轮廓线。
1.32 单点长画线
粗线(b):露天矿开采边界线、用地红线;
中线(0.5b):土方填挖区的零点线;
细线(0.25b):分水线、中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
1.33 断开线和波浪线均用中线。
1.34 b为线宽,其取值范围在0.8~1.2mm之间。
第 7 页
2、小 品
本标准所指的小品是指假山、小溪、壁画、雕塑、以及特殊工艺且无法用图纸准确表达的物体。
2.1 假山
2.2 假山必须要有平面图和立面图,平面图要注明占地面积积、长宽的范围;立面要标明高度和主要部分的标高。
2.3 假山要注明所用材质,画出其相应断面。如用天然石材,则须注明如何拼装,计算受力及基础;如用砖砌体,则要注明假山体积和表面积,面层工艺;如用空心体假山,要画出假山壁详图,以及骨架详图。
2.4 如假山面层使用特殊工艺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则需附上相关图片。
2.5 小溪
2.6 小溪分规整小溪和自然小溪。
2.7 规整小溪在平面图中须注明溪岸、溪底标高,坡度、长度、角度和半径;绘出相关的断面。
2.8 自然小溪在平面中须有网格放样,高低、材质较为复杂时,需附上彩色图片。
2.9 壁画
2.10 壁画须有彩色立面或平面,有放样网格。
第 8 页
2.11 壁画中主要颜色须有标准色卡或配色成分。
2.12 壁画须注明色彩材质,施工工艺等。
2.13 雕塑
2.14 雕塑基础按建筑结构制图规范。
2.15 图纸中应注明主要物件的标高,材质,色彩,施工工艺。
2.16 应做小稿便于审定和施工。
3、土 建
本标准所指的土建为花池、花架、座椅、水池、喷泉、小型园林建筑等。
较为简单的土建,可将建筑、结构合在一张图中完成;复杂的土建,则应将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分开,画在不同的图纸上。小型园林建筑,宜将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分开。
第 9 页

更多推荐
注明,植物,平面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