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庭卫生间装修效果图-净水器安装步骤图

星空房间装修图片
2023年4月11日发(作者:小学班级文化墙布置图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B.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C.校园中飘来阵阵桂花的香味D.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

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

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能留下字迹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B.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宜人D.沙尘暴起,飞沙漫天

4、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

C.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

5、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打开醋瓶盖能闻到醋味

B.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6、杜甫的《绝句》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

情。诗句中描述的情景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一句是()

A.迟日江山丽B.泥融飞燕子C.沙暖睡鸳鸯D.春风花草香

7、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花园里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8、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

C.原子质子原子核D.原子核质子原子

9、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不可能同时存在

B.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D.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10、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D.由于分子间有引力,所以固体可以压缩体积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端午节,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______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

时咸得快,这是由于______: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

在______。

2、新冠疫情以来,许多家庭采用喷洒84消毒液消毒,不久整个房间都能闻到84消毒液的气味,这

主要原因是______。

3、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诗人闻到了香味属于______现象,诗人通过闻

香能感知到天气转暖,表明______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小洋上学途中经过大富豪酒厂时闻到阵阵酒香,这是___________现象。小明在实验中发现,两滴

水银相互靠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力。天然气

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的做______运动,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以后,总体积减

小,说明分子间______。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开始实施动力下降,将速度从每秒约1.7

公里减到0(即悬停状态),最终成功着陆,当天着陆器释放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始月面巡视探

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悬停时,嫦娥四号受到向上的推力__________自身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2)月球表面有着较厚的“月壤”(岩石风化物),影响“月壤”形成的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_________

A.生物B.流水C.温度D.风力

(3)“玉兔二号”总质量

141kg

,共有6个轮子,假设每个轮子与月球表面接触面积为250cm

,月球

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

1

6

,求月球车对某处水平平整月球表面的压强大约是多少帕____?(结果保留整

数)

2、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

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

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

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100cm刻度线;

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

(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____

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是运动的

(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

质量的含量β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水柱长度

L1/cm

混合后液柱的

长度L/cm

液柱减小的长

度△L/cm

酒精质量的含

量β/%

176.298.11.920

296.83.240

344.096.43.6

435.097.460

516.798.41.680

①第2次实验水面对刻度如图所示,读出水面的刻度_____cm.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

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____%;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_____cm.(酒精密度0.8g/cm3)

②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如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L﹣β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

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_____.

3、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热转印技术”的说明,然后完成问题.

“热转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种印刷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

富,其效果可与印刷相媲美,与印刷不同之处在于热转印是在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

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所以,热转印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可以将任何图案、

照片烤制在杯子、盘子、瓷砖等物体上面,只需要几分钟时间.

(1)仔细分析“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这句话,你认为固态

的油墨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才能进入物体的表面并形成亮丽的图案?

(2)要制作一个带有自己喜爱的图片的茶杯,需要经过一些什么工序?想想看,也许你能成为这方面的

工程师.

4、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

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3)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

(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5、地球半径R=6.4×103千米,原子核半径r=1×10﹣8厘米。地球半径是原子半径的多少倍。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

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说明:______。小宇想,气体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呢,于是进行了如

图乙所示的实验,他在上、下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二氧化碳氮气体和透明的空气,并用玻璃

板隔开(



二氧化氮空气

),再将玻璃板拿走后,观察两个瓶中的颜色变成均匀的浅棕色。小宇______

(填“能”或“不能”)从这个实验得出相同的理论;

(2)如图丙所示,小宇先后将50mL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

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______。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目的是______。为使实验

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填“细”或“粗”)的玻璃管;

(3)如图丁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

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______。这个理由可

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______(填“拉伸”或“压缩”)。

2、小明为了研究液体间是否可以扩散,准备了热水和酱油(ρ水<ρ酱油)、空玻璃杯一个、细玻璃棒

带长针头的注射器,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1)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_;

(2)实验得到的结论: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室外的湿衣服变干是由于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缘故,故A不符合题意;

B.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由于樟脑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缘故,故B不符合题意;

C.校园中飘来阵阵桂花的香味是香味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故C不符合题意;

D.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灰尘肉眼可见不是分子,灰尘飞舞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

意。

故选D。

2、C

【详解】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家庭装修用的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这说明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

已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能留下字迹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

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说明盐分子进入到了菜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因为樟脑球的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味,是肉眼看不见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沙尘暴起,飞沙漫天,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

AC.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这两种现象是由于气体分

子在空气中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C不符合题意;

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这种现象是由于固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

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固体大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

A.打开醋瓶盖能闻到醋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符合题意;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A.迟日江山丽是指晚霞映照下的江山看起来很美丽,是光的反射现象,与分子的运动无关,故A不

符合题意;

B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是指温度对动物活动的影响,与分子的运动无关,故BC不符合题意;

D.春风花草香是风加速了花草芳香分子的运动,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能用“分

子动理论”解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

A.在花园里闻到花香,是花香的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

动,故A正确;

B.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

C.分子体积非常小,一般几纳米到零点几纳米之间,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粉状石块并非分子,故C

错误;

D.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损后再拼在一起后,连接位置间隙较大,玻璃

分子间的间隔不能达到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的程度,分子间几乎没有了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

子又由夸克构成,因此从大到小的顺序应为:原子、原子核、质子。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B

【详解】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它们是同时存在的,不会抵消,故A错误;

B.扩散现象指两种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它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压缩固体十分困难,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而不是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故C

错误;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发生,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

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固体可以压缩体积变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扩散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引力

【详解】

[1][2]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在房间喷洒84消毒液消毒,不久整个房间都能闻到84消毒液的气味,这是由于消毒液分子在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人的鼻子,从而能闻到84消毒液的气味。

3、扩散温度

【详解】

[1]“花气袭人知骤暖”是指花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在很远处就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诗人通过闻香能感知到天气转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

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扩散引力变大

【详解】

[1]闻到酒香,这是酒精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进入到了空气中,所以是一种扩散现象。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两滴水银自动的汇合成一滴,说明了水银分子之间相互吸

引,即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3]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反之,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天然气液化后,分子间的距

离变小,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大。

5、无规则有间隙斥力

【详解】

[1]能闻到酒香是扩散现象,这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进入彼此的空隙中而使总体积减小,故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3]铁块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在挤压铁块时,分子的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的缘故。

三、计算题

1、等于C7833Pa

【详解】

(1)[1]悬停时,嫦娥四号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嫦娥四号受到向上的推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2]月壤是古老的玄武类岩石在外力风化作用下形成的,月球的风化作用主要是通过温度来实现,

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3)[3]月球车对某处水平平整月球表面的压力是:

11

141kg10N/kg=235N

66

FGmg

月球车与某处水平平整月球表面的接触面积是:

2222650cm300cm310mS

月球车对某处水平平整月球表面的压强大约是:

22

235N

7833Pa

310m

F

S

p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应用、“月壤”的形成以及压强的计算,要注意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与地

球上的不同.

2、C55.0502.6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1)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

两种分子不发生化学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

二者的体积之和,故选C;(2)①由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第2次实验水面水面的刻度

55.0cm.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柱的质量m水=ρ水V水=ρ水SL1,酒精柱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

精=ρ酒精SL2,则酒精质量的含量:β=

m

mm

酒精

×100%=2

12

SL

SLSL



酒精

酒精

×100%=2

12

L

LL



酒精

酒精

×100%,由表格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水柱长度L1=44.0cm,酒精柱的长度L2=100cm−44.0cm=

56.0cm,代入上式可解得:β≈50%.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L=100cm−97.4cm=2.6cm.②

将表中的数据(1.9,20)、(3.2,40)、(3.6,50)、(2.6,60)、(1.6,80)在图2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所

示:

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

(β)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点睛(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2)①使用刻度尺

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

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根据密度公式分别表示出水柱和酒精柱的质

量,利用β=

m

mm

酒精

×100%求出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用100cm减去混合后液柱的长度

即为液柱减小的长度△L;②将表中的数据分别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即可得出△L-

β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

(△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变化规律.

3、(1)固态的油墨在加热的过程中,升华为气体就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然后降低温度凝华成固

态,就形成了色彩亮丽的图案了.(2)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

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

【解析】

解答:(1)热转印技术又叫热升华技术,热转印技术是在高温下使固态的油墨受热升华,变成蒸气,

这样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凝华成固体,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2)升华是吸热过

程,所以工艺过程中要对油墨加热,使油墨升华进入物体表面。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

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

印了。

4、(1)1m/s(2)10m(3)500J100w(4)60%

【详解】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v=

5

5

sm

ts

==1m/s;(2)绳端移动的距离:s′=2s=2×5m=

10m;(3)拉力的功W总=F5010?500sNmJ==

,功率:P=

500

100

5

W

J

W

ts

总==(4)有用功:W有=Gh

=100N3m?300J=,拉力的机械效率

300

η

500

W

J

WJ

==

=60%.

5、6.4×1016倍

【解析】

【分析】

已知地球半径和原子核半径,两者之比就是倍数关系。

【详解】

地球半径为R=6.4×103km=6.4×106m,原子核半径r=1×10﹣8厘米=1×10﹣10米,地球半径是原子

核半径的。

R

r

6

10

6.410

110

m

m

=6.4×1016

四、实验探究

1、分子在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不能分子间有空隙水便于准确记录混合前的总体积

细分子间存在引力拉伸

【详解】

(1)[1]如甲图所示,硫酸铜溶液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沉在水底,放置一段时间后,液体变为均匀的

淡蓝色,底部的硫酸铜运动到上方,说明分子在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

[2]二氧化碳氮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二氧化碳氮气体置于上方集气瓶中,会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到下方

瓶中,不能说明是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

(2)[3]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

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

[4][5]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应在直玻璃管中先注入密度较大的水,这样刚开始时,两

种物质不会混合,便于记录酒精和水混合前的体积。

[6]在实验中是通过液柱的长短变化来判断的,所以应选择内径较小的玻璃管较为明显。

(3)[7]玻璃板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水分子和玻

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8]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选填拉伸。

2、见解析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1)[1]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根据热水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特点,在空玻璃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热

水,然后用长针头的注射器将酱油慢慢注入水的底部,会发现水的颜色慢慢变深。

(2)[2]由于酱油的密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二者不会混合,故可知是扩散现象,说明液体分子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

更多推荐

星空房间装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