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发(作者:酒店宾馆家具定制厂家)

《“闪光的金子”》教学设计

《“闪光的金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3.激发学生对徐虎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

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随机指导。

提供 挨家挨户 千家万户 凌晨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齐读课题——“闪光的金子”。

3、课文中哪一句话提到了“闪光的金子”?请你用“——”划出来。

出示: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4、齐读过渡;他是谁?(出示:他是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

工。)

5、质疑:为什么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二、精读课文,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1、请同学们自读2-4自然段,思考:徐虎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人们都说他

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用“——”画出相关语句。

2、精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师生互动评议,随机指导。

(2)出示“特约服务箱”。指名说说挂此箱的原因。

(3)指读服务箱内容,并理解其意思。指导抓住“不同的地段”“三只

‘特约服务箱’”“及时提供”“热情服务”感受徐虎的服务面广,服务态度

第 1 页 共 17 页

热情。“开箱时间19时”说明了徐虎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人民群众的。

(4)过渡:徐虎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3、精读第3自然段。

让我们看这样一幅画面(出示课文插图),看,车水马龙中有这样一辆单车

在飞快地行进,大街小巷里有这样一个身影在忙碌地穿梭。

(1)指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徐虎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呢?(板书: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

(2)指导朗读,读出徐虎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A.创设情境引读: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风雨交加的日子里——

寒冬腊月的日子里——

B.指名读,评议。

C.男女生赛读,交流指导。

(3)齐读。

4 、精读第4自然段。

(1)师范读第4自然段,学生从文中找找表示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事、

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的语句。

(2)交流重点语句,感受徐虎的“金子般的心”。

出示:“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了。”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是夜晚10点多钟了。”

A.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

B. 理解后面的句子比前一个句子多了一个“已经”,更能说明徐虎的辛

苦。

C. 指导用“已经”造句。

D. 齐读。

(3)出示想象练说:主人见徐虎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天又太晚了,就劝

他:(生自由说说,再指名说。)

(4)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

第 2 页 共 17 页

急,他想:(生练说,再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5)引读:于是徐虎便说——(生读:“这是总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

搁。”)

(6)出示:“说着就爬上楼顶干了起来,直到凌晨两点多钟才将管道疏

通。”

A.齐读。

B.抓住“楼顶”“直到凌晨两点”体会徐虎不怕危险,不怕辛苦,一心为

民的优秀品质。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议。

5、引读:就这样,许多年来,徐虎利用——走遍了——,给大家——,人

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

6、出示小资料:许多双职工家庭反映傍晚时水电事故较多,于是徐虎就挂

起了报修箱,急修不过夜。从1985年6月到1996年2月底,徐虎已累计开箱

3700天,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解决了21000多家的急需修理项目!

7、读了这组数据,你想对徐虎说什么?出示:徐爷爷,你真------ !

8、后来,徐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十大先进标兵”,可是

你知道徐虎自己是怎么说的吗?出示: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工人的本分。”齐读,

说体会。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徐虎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为人民服务,所以,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

“闪光的金子”。这金子并非真正的金子,而是徐虎那颗(金子般)的心。同

学们,我们也来做一颗小小的闪光的金子吧,也许太小,但也能发光,只要人

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师生共赏。

3、师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搜寻我们生活中“徐虎”式人物,说一说,并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写

他或她的故事。

第 3 页 共 17 页

板书设计

16 “闪光的金子”

徐虎(全心全意服务)

人们(感激、称颂)

教学反思《“闪光的金子”》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此本课的教学

设计,我力求以读来把握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满真情的朗读,体

会徐虎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以及人们对他的赞美之

情。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两点入手: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效率。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

用男女生赛读、齐读、教师范读、引读、指名读、比较读等方式,抓住重点词

句,进行精讲细读,从而让学生深深地领悟到:徐虎虽是普通人,却有一颗

“金子般”的心。

2、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课

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结合具体的图片、数字资料、名言、歌曲

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受到熏陶,想人物之所想,说自

己的感受。最后再来充满深情地朗读,大家仿佛就在徐虎的身边,亲眼目堵了

他所做的一切。从而小小的心灵受到震颤,思想得到了升华。

《闪光的金子》教学思考

《闪光的金子》讲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故事内容很浅显,孩子们

自己就能基本读懂。所以教学时,我不想按部就班,而是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

体作用。放手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感悟、自己解答,课堂效果还

是不错的。

上课伊始,我先出示了课题,接着齐读课题,理解课题。这一单元的课题

中都有引号,所以学生们一读就知道这闪光的金子不是指真的金子,那究竟指

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通读课文后,也很快从最后一个自然段里找出了答案—

—徐虎那颗金子般的心。文章的主旨也就抓住了。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徐虎是这样的

普通,为什么人们将他的.一颗心称为是“闪光的金子”呢?这时的孩子们有的

第 4 页 共 17 页

已经高举小手要回答,我说:“不着急,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之后再来回

答老师的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我觉得这样培养孩子的思维是很

有好处的。

接下来的教学就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在徐虎的身上,我看到了他

的心是集“多心”于一体。

1.热心

正是因为徐虎的热心和热情,所以他在三个不同的地段挂出了三只“特约

服务箱”,从箱上的内容就可以知道徐虎他有多热情,多热心了。因此,我在

教学时,紧紧抓住“三个不同地段”“及时提供”“热情服务”,让学生读,

请学生读体会。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说的过于多了一些,而读得少了一些。

2. 诚心(遵守诺言)

自从他在三个不同地段挂上了三个特约服务箱之后,他都会“每天”“总

是”“定时”“挨家挨户”地帮助那些水电出现故障的居民。这种精神,让我

感动。更让孩子有感动,学了这一自然段,我让学生说说徐虎是一个怎样的

人?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孩子还是很会说的。

3. 恒心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读这篇文章,耳边不

止一次响起毛主席的这句话。文中“每天”、“总是”、“许多年来”、“走

遍了千家万户”等词语都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徐虎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甘愿

奉献的高贵品质。

回头再读课文,课文第一句写得是那么平淡,那么朴实。尤其是“普通”

一词,让我们觉得徐虎就是和我们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一样的平凡人,他就在我

们的身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坚持做

着不平凡的事情,令我们感动。反复读课文,越发觉得这些“好心”是交相辉

映的。正因如此,他的那颗心才会如金子般闪闪发光。

《“闪光的金子”》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5 页 共 17 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课前准备:

字卡、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一、板书课题,就题设疑。

“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课文

录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②边读边标出小节号。

③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检查。

①出示字卡,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小组讨论记生字的方法,全班交流。

第 6 页 共 17 页

③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④齐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写习字。

第二课时

内容:指导细读课文。

要求: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用具:字卡、教学挂图、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齐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这一自然段告诉

我们:徐虎上海人是一个水电修理工。)

(1)教者讲:城里的小朋友都知道,自来水、电灯以及其他电器总少不了

要维修。负责修理的工人,就叫水电修理工。

(2)“普通”是什么意思?(平常的、一般的)(板书:普通)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徐虎在“特约服务箱”上写的内容。

(1)读了徐虎在“特约服务箱”上写的内容,你看出了什么?

(2)如果你是这个地段的人,当时你也在场,正好看到箱子上的内容你会

第 7 页 共 17 页

说些什么?(板书:特约服务箱19时)

(2)指导朗读。

过渡:徐虎这样说了,是这样做得吗?

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找出徐虎多年来为大家服务的词语。(从那以后每天

总是定时挨家挨户)

2、从那以后,“那”指什么时候?(1985年徐虎推出“特约服务箱”的

那一天。注:1985年6月23日)

3、从这些词你看出了什么?

4、请你想象并描述一下徐虎“挨家挨户”上门维修的情况。

5、小结:徐虎到底帮助过多少人家修理水电故障,是怎么修理的,这一段

没有具体写,是通过“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等词语的概括地介绍了徐虎

严格履行承诺,对群众高度负责,热情为大家服务的精神。

6、指导朗读。

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事?一天晚上,徐虎为住

户连夜疏通管道。

2、这一天晚上,徐虎一连做了五家,文章是一家一家写的吗?(没有,前

四家只用“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带过的。)

3、指导理解:“活”指活计,干修理的活儿。

出示句子: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这里为什么要

用“赶到”呢?(徐虎为前四家已经忙了不少时间了,他生怕第五家人家着

急,所以要赶。)

4、出示句子:

天已经黑了。

我已经是少先队员了。

①启发用比较方法,先把句子中的“已经”去掉,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第 8 页 共 17 页

②教者小结:“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已过去。

③各自练习口头造句。

④指名当众用“已经”造句。

5、多少年来多少天,徐虎不知为多少人家修理,文章没有一一地写,只写

了一天,这一天共为五家修理,也没有一家一家地写,只写了为住户连夜疏通

管道的情况。这是一个突出的事例,请默读“主人----将管道疏通”这一部

分,思考: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

做?

6、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感受徐虎工作认真。

7、小结:这一段主要写了一天晚上,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这件事,作

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以及做这件事的原因。今后我们

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做。

8、读了这一段话,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

9、指导朗读。

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第一句是总括的话,第二句是大家是大家赞扬

徐虎的话。

3、指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

4、指导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5、简介:徐虎,1975年开始当上水电工,1984年上海市评选服务明星

时,许多居民自发投票,他获了一等奖。1985年6月23日,徐虎在他管辖的

居民区挂起报修箱,居民不再为傍晚发生水电事故发愁了。塞进一张纸条,当

晚准能把徐虎叫来。而徐虎呢,下班后的黄金时间自然全没有了。

他为什么要挂报修箱呢?他说,是为了报答居民的信任。当时,许多双职

工家庭反映傍晚时水电事故较多,于是就挂起了报修箱,急修不过夜。到1996

年2月底,徐虎已累计开箱3700天,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解决了21000多

家的急需修理项目!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上海共产党

第 9 页 共 17 页

员“关心群众的模范”。他还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4、齐读第五段。

三、学生默读课文,质疑,教者解释。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徐虎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做了许多不普通的事情。你们准备用什

么话来赞美他呢?

①各自做好发言准备。

②组织发言。

《“闪光的金子”》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

好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指导学生读题。

2、师指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闪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生: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

3、师:同学们问的很好,问题的答案都在书里,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捧起

书,认真地读一读吧。

(教师在导入课题时,开门见山,直接指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

想知道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犹如徐虎这个人一样如此普通,但学入佳境始有

疑,疑而得解方见真,引导学生质疑永远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

二、初读课文

第 10 页 共 17 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指导朗读生字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初步感知

1、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的是徐虎的一颗心。

生:我知道课题加引号是因为并不是指真正的会发光的那种黄金,而是指

徐虎的美好的心灵。

生:引号的作用和前面学习的《“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中的

引号作用一样。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四、设疑导读。

1、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徐虎的心就像那闪光的金子。那么徐虎是什么样

的人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每一自然段。

2、齐读每一自然段。

3、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徐虎是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4、师:(出示徐虎的照片)是啊,他就是徐虎,他的外表看起来是这样的

普通,他从事的工作也是非常普通。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徐虎的普

通,平凡。

5、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第一自然段平淡的描叙,学生已经知道,徐虎只是一位普通的水电

修理工,再通过照片,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徐虎的平凡普通。教师适时指导朗

读,徐虎的普通让学生印象深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探索“为什么称徐虎的心

为‘闪光的金子’”这个课文核心问题的兴趣,同时也与后文中徐虎的不普通

形成鲜明的对比。)

6、设疑过渡:可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为什么人们都说他的一颗

第 11 页 共 17 页

心像“闪光的金子”呢?我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一下他的

不普通。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重点体会:热心(爱心):

生:我从挂起了“三只特约服务箱”感受到徐虎服务的人非常多。一只不

够用,还要挂三只。

生:我从“不同地段”算出徐虎的服务范围很广。

生:我从“凡”这个字发现徐虎只要是需要他帮助的人,他都“及时提供

热情服务”,他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热心人!

生:从“及时“这个词我觉得徐虎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

生:我从“19时”觉得徐虎真的是很有诚意地为人民服务,19时是指晚上

七点,一般这个时候,人们上班上了一天都累了要休息了,可是他还是要为人

们排忧解难。

《“闪光的金子”》教学设计4

一、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什么?(徐虎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2、徐虎到底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

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话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相机学习第一段

(1)出示: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

理解:普通水电修理工

第 12 页 共 17 页

徐虎他特别擅长于修理水电。只要水电出现故障,他都能修理。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上海的居民为什么把这样高的荣誉送给徐虎呢?

请读一读下面的文章,

2、相机学习第二、三段

(1)交流:徐虎怎样做的.?

(2)理解:

“特约、故障、提供”

(3)自从那以后,徐虎就――

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5)交流:

圈出“每天、总是、挨家挨户”。

3、学习第四、五段

(1)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写了他为居民服务的情景。

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3)找出徐虎一心想着别人的词语、句子。

交流后,齐读。

(4)小结:(引读)许多年来,徐虎利用――――走遍――――,给大家

带来了――――。人们感激徐虎,都说――――――――――。

(5)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读完课文,请你再来说说徐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你应该向徐虎学习写什么呢?

《“闪光的金子”》教学设计5

一教学要求:

第 13 页 共 17 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

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三教学难点:

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词句中理解徐虎总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利用休

息时间为千家万户服务。

四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题的意思;学习生字:修 谈 供 凡 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12闪光的金子

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课文的题目是?(学生齐读),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

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

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 出示新词:

第 14 页 共 17 页

修理 谈起 凡是 及时 提供 工具箱 按 劝

方便 普通 居民 急需 地段 咕嘟咕嘟 障碍

污水 附近 规矩 戴上 誉为 称赞 特约服务箱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4)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A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

人们感激徐虎,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C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

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D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闪光的金子,这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写话

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写。

四书写生字:修 谈 供 凡 及

1读生字

2师范生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闪光的金子”》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各个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一、牵手《闪光的金子》,导入课题:

孩子们,还记得二年级学过的那篇《闪光的金子》吗?说的是谁?那么一

第 15 页 共 17 页

个普通的水电工为何如此令我们感动?

对,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就是闪光的.金子。

今天,咱们将踏上一条淘金之路,再去找寻真正的金子。读课题。

你们看此题,可有疑惑?(设疑,归类)

二、一进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打开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三、二进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随着倾听后的问答,相机出示相关生字新词)

1、检查生字词自学

认识它们吗?自己小声读一读。

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音),分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2、检查课文朗读

指名读

指导读好几个长句子。

3、由重点字词引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三进课文,领悟第一部分:

1、文中出现了几次“金子”?(无意发现金子、希望找到金子、没有发现

一丁点儿金子、金子在土地里)

2、比较“金子”的不同。

3、学习第一部分

a、出示: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指导朗读、理解:淘金者缺乏理智的盲从,难免导致不幸的结局。理解

“蜂拥而至”:人数之多,来势之猛。

结果呢?捧起书来读读,指导朗读。

第 16 页 共 17 页

主人公也是一位淘金者,可他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你能从第二自然段

中找出来吗?

指导朗读。

b、出示: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

儿金子。

理解并指导朗读。

唉,这么一个做事认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人居然也一无所获,真让

人感到可惜。

五、设疑升华,为下文张本:

他一无所获吗?他真的一无所获吗?(激起学生反驳的欲望)

理解:他拥有了很多,是他人没有的高贵品质。

对于这样一个勤劳的人,孩子们有话要说吗?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期待着下节课和主人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第 17 页 共 17 页


更多推荐

课文,学生,金子,教学,生字,闪光,指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