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长安小区-华谊兄弟股票

三极管胆机
2023年10月10日发(作者:臧伯平)

6P3P三极管接法小胆机

青岛孙海善

在家庭温馨的卧室里听音乐,声音不必开得很大,有2W的声功率已足够,但对音质的要求却很高。

笔者根据手头现有元件,自制了一款双声道6P3P三极管接法的小胆机,声音柔和纤细,声底十分宁

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电路如图。

第一级和第二级均采用SRPP电路,线性好,高频响应佳。我们知道音乐中除了基波外,还包含大量

丰富的高次谐波,通常称作泛音,它的存在使声音听起来甜美有音乐感,如果这些泛音大量丢失或

变形,声音听起来就发干发硬,音色差,无个性。SRPP电路的高频失真小。第一级电路采用12AU7

电子管,电路放大倍数10倍。如果第一级采用常见的小信号放大管如6N26N9P等,它们的栅负压

绝对值都很小,信号输入范围很窄。现在的CD机输出信号高达2V以上,容易出现严重的过载失真,

必须在最前面加一个音量电位器控制,这样一来,被衰减的全是有用信号,第一级管子的内部热噪

声却没有被衰减,信噪比出现恶化。12AU7管子的栅负压绝对值是8.5V,信号输入范围宽,为音量

电位器放在第一级之后创造了条件。音量被衰减N倍,噪声同比例衰减N倍,信噪比提高。

本机的功率级采用大众化的6P3P管,物美价廉。采用三级管接法虽然放大倍数大大降低,输出功率

减少很多,但失真也减少很多,阻尼系数得到改善,在屏压250V,屏流40mA左右,栅负压17V,输

出变压器5k情况下,可得到1.5W以上功率。满足小卧室听音。

第二级选12AX7低噪声管,电路放大倍数倡倍左右,因功率级放大倍数降低较多,加这级作些补偿,

提高了整机灵敏度,有利于驳接家庭数字电视机顶盒输出的立体声信号或调频立体声广播信号。

笔者对电源一向很重视,本机电源略显复杂。电源变压器250W,整流滤波选择许多发烧友爱用的前

石后胆方式。晶体二极管整流可配大容量电解电容滤波,高压绕组无需抽头,如用电子管整流,高

压绕组要有中心抽头。根据电子管手册,整流管对电解电容容量有限制,避免冲击管子,要取得好

的滤波效果必须加一个足够大电感量的扼流圈,不仅重量增加,价格也高。这里用6Z4管在电路中

作缓冲,两个6Z4并联可得到150mA电流,能满足二路末级6P3P 80mA电流需要。由6P16J1

子组成的可调稳压电源使交流纹波大大减少,专供前级。

本机各单元电路都是常见电路,要取得好声,全凭精心制作。首先严把元件质量关,每个元件认真

测量筛选,电子管要用J级的,电容尤其是铝电解电容一定要质量可靠,容量足够。本人曾维修过

600多台彩色显示器,因电容方面引起的故障就达七成,足见电容的重要性。安装好后调试工作是关

键,首先保证客观指标要好,借助示波器对各级工作点精心调试,把非线性失真压到最低。用一大

功率的等值电阻代替喇叭作假负载,在输入端0.1μF电容前输入1000Hz三角波,第一级工作点主

要是调下管阴极电阻,上管阴极电阻作辅助调节,并不断改变信号强度,在第一级输出端用示波器

观察输出波形,使三角波的边很直,幅度大又不出现切削失真,测量中点电压即下管阳极电压应是

上管阳极电压的一半。此时不动信号源,用音量电位器控制第一级输出的信号,用同样方法调整第

二级和第三级。注意每级调试都必须是在后级电路完整情况下的调试,因为后级的输入阻抗与前级

的阳极电阻在交流上是并联的。本机在各级调试好后加了一点大环路负反馈。第二步主要是对各耦

合电容的调整,换用不同品牌不同介质(纸介、金属化纸介、涤伦、聚丙稀等)的电容进行听感比较,

以满足自己的主观听觉。同品牌同介质的电容比较能体现个性,如果不同品牌不同介质电容混用,

就很难说是什么昧了。本机前级阴极上的电容是天和牌钽电解。前二级阳极退耦电容是无极性电容,

无极性电容充放电速度快,漏电极小,容量不易变化,比铝电解好很多。有条件的还可换用不同信

号线、不同电源线进行比较。有人说换用进口色环保险管可靓声,本人试过,感觉与用国产保险管

差不多。

总之,通过精心制作,精心调试,定能获得满意的音质,一份汗水,一份收获。

欧博M100KIT胆机套件的摩机

北京欧博音响技术公司今年推出的M100KIT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套件,从外观到内在质量与M100整机

都基本相同,所用的关键元器件也完全一样,因此很容易制作成功。装完以后曾与M100进行音质对

比,也听不出什么区别。但是笔者对三极管甲类功率放大器那圆润柔美的音色更是情有独钟,因此在

原电路的基础上略作改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改制过程作一简单介绍,供对此感兴趣的发烧友

参考。

我们知道,将功率五极管或束射四极管改为三极接法以后,其内阻会大大减小,线性也会有所改

善。在输出变压器初次级匝数比一定的条件下,输出管内阻减小就会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减小。这样,

就会加大对扬声器的阻尼,使纸盆的运动尽量作到“令行禁止”,减小瞬态失真。另外,在功率放大

器中,三极管产生的非线性失真是二次谐波幅度大于三次谐波幅度,而五极管或束射四极管则是三次

谐波失真比二次谐波失真大。根据理论分析,推挽放大器在电路参数对称的条件下,可以消除偶次谐

波失真,但对奇次谐波失真却无能为力。所以,用三极管作推挽放大可以减小非线性失真,但是,由

五极管改为三极管接法以后,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将大大减小,正所谓“有得必有失”。例如,

M100KIT电路原来为超线性接法,在电源电压为400V的条件下可以获得40W以上的输出功率,当改

为三极管接法后,输出功率将减少到16W左右。

EL34是一只有口皆碑的靓声功率输出管,与它相近的有KT66等。现将几种常见功率管的主要特

性参数列在表1中。

由表1可见,最大帘栅极电压大于400V的管子有EL34KT66KT88,它们比较适合在400V

源电压的条件下接成三极管使用。EL34的典型工作实例如表2所示。

2最后一列的工作状态为三极接法的推挽放大工作方式,在电源电压为400V时可以得到16.5W

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仅3%。此时要求负载阻抗为5kΩPP),欧博M100KIT中的输出变压器

正好符合要求。此例虽为AB1类推挽放大,但屏极静态电流取的较大,两管共130mA,阴极电阻采用

220Ω,其上直流电压为28.6V,作为自给栅负偏压。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自给偏压的方式,只能应

用于甲类或接近于甲类的甲乙类放大电路,而不能用于乙类或静态电路较小的甲乙类放大电路。因为

在乙类放大电路中,功放管的静态电流为零,所以就不能用阴极电阻来产生自给偏压。如果甲乙类放

大电路的屏极静态电流选得较小,那么屏极电流还会随着输入信号的大小而改变,当采用自给偏压方

式时,栅偏压就会随着屏极平均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这种情况将造成输出功率的减小。而在甲类推挽

功放电路中,是利用两管屏极静态电流在阴极电阻上产生的直流电压作为栅偏压的,在有信号输入时,

当一只管子的电流增加时,另一只管子的电流是在减小。在推挽电路元器件参数对称且不产生失真的

前提下,一管增加的电流和另一管减小的电流是相等的,此时流过阴极电阻的平均电流不变,所以能

够保持栅偏压不随输入信号变化。正因为两管的交流电流在阴极电阻中相互抵消,所以在甲类推挽功

放电路中,阴极电阻的两端即使不并联旁路电容也不会产生交流电流负反馈。

M100及其套件功放级采用的是独立栅偏压电路,由专门的负压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为四只功放

管提供独立可调的栅负压,每只功放管只用一只10Ω电阻作电流取样,供调试用。这种电路方式的

优点是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将它改为三极管甲类推挽放大的方法很

简单,电路见图1,具体步骤如下:

1.EL34的帘栅极电阻改接至屏极,阻值为100220Ω,目的是防止自激。

2.将两只功放管(EL34)的阴极电阻由原来的10Ω改为430Ω5W以上),两管的阴极(图1中画

×的地方)暂不要相连。

3.将两只100kΩ的栅漏电阻原来接负电压的端子相连,并且与两只430Ω电阻的地端接在一起。

4.电源部分除将滤波电容器改为330μF/450V外,再加一只220μF/450V的电解电容器和一只56Ω10W

的电阻,构成RCπ型滤波电路。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使电源电压降到400V,更主要的是可以大大

减小电源的纹波电压。经示波器观测,420V处的纹波电压为锯齿形,幅度的峰-峰值为6.4V。经π

型滤波后404V处的纹波电压近似为正弦形,幅度的峰-峰值仅为0.5V。原机的印刷电路板的铜箔面

朝向面板,可将它反过来安装,使此面朝向主印板。这样一来焊接方便,二来接线也短。要考虑56Ω10W

的电阻的散热问题,且不要离电解电容器太近。

改动后的电路原则上不用调试也可以工作,但为了减小失真和交流声,输出管要进行配对。方法

是先插上四只输出管,但不加输入信号,然后分别测量它们的阴极对地直流电压,应为28.6V左右。

可挑选阴极电压相等或相近的一对管子作为一个声道的输出管,当然四只管子都配对更好。配对完毕

后,再分别将两个声道的一对输出管的阴极相连。千万可别忘了这一步,否则会由于阴极电阻产生交

流电流负反馈而使输出功率大大下降。

本机在有正弦信号输入的情况下,曾用示波器观察过功放管阴极电阻上的波形。当输入信号的幅

度未达到使输出信号产生削峰失真以前,“×”处的波形为一水平直线,说明工作于纯甲类状态,而

且没有失真。当接近最大输出功率时,在此处可以看到幅度较小近似正弦的波形。

在一些经典的自给偏压式功放电路中,两管公用的阴极电阻两端是并有电解电容器的。但在实验

中发现,有无旁路电容器在过载时的失真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电容器时为硬失真,无电容器时为软失

真。故本电路中未加旁路电容器。

M100KIT套件的前级采用的是SRPP加长尾式倒相电路,由于6N8P的阴极电阻为16kΩ,不算太

大,故倒相级输出信号的对称性不太理想,因此应该仔细调整6N8P47kΩ屏极电阻。

有兴趣的发烧友可按图2电路改为差分式倒相电路(实质上也是长尾式),为了提高倒相输出信

号的对称性,最好将公用的阴极电阻改为恒流源电路(可用结型场效应管、晶体管或电子管构成),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将阴极电阻接到一个负电源上。可利用原套件的电源印刷电路板的负压整流电路,

大约-70V,这样就可以将阴极电阻增大到30kΩ左右。因为前两级电路是直接耦合,所以应调整此

电阻使6N8P的阴极电压为76V左右,此时输出信号的幅度较大,失真也较小。

本机安装完毕后进行了简单测试,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闭环电压增益:29.8dB;负反馈量:5.5dB;开环频响:28Hz33kHz(1dB,1W);闭环频响:

20Hz40kHz(1dB,1W);残留噪声:左声道0.35mV,右声道0.4mV;最大输出功率:15W(RMS)

试听时采用魔雷MW166MDT32自制音箱,灵敏度约86dB。与超线性接法相比较,主要感觉是中

高频音色非常细腻柔和,高频延伸较好。低频力度稍差,但低频清晰度要好得多,特别是象大提琴等

一类的乐器的重放效果很好,十分耐听。

为适应每个人的听音爱好以及不同软件对声音重放的要求,可以加装两个钮子开关进行三极和超

线性接法的转换。这两个开关可装在原来栅负压调整电位器的位置上。当听一些动态较大的节目时采

用超线性接法,当听一些轻音乐时改用三极接法,各得其所。

几款经典电子管前级线路的特色

电子管在音响应用方面,最简单又最实用的莫过于作前级放大,因为前级不需要昂贵又复杂的输出变

压器,同时也由于它需要的工作电源电压高,这使得讯号的放大倍数较大、动态裕量高,即使是放大

到几十伏电压也不会因为供电压的限制而造成削波失真。

6N11一级共阴极放大线路

6N11的国外型号为6DJ8,用6N11制作一级共阴极放大的前级线路如图1。此机是笔者制作的第一部

电子管前级,当年为了求简单和制作容易,高压不设稳压线路,当然采用稳压供电时效果更好,现为

了取得较好的音效,笔者给它加了一个简单的三端稳压电源,并且原来串在电源中的5W2.5K电阻也

用一个小型扼流圈替换,这使得滤波效果更好,电源的质量得到简单的提高。灯丝用稳压直流供电时

可减低交流噪声,而用交流供电时,虽对电子管寿命有益,但对信噪比的影响较大,而且灯丝接地点

须反复试验才有较好的效果,结果灯丝还是采用了直流稳压供电。

本线路简单易制,成功率极高,不失为电子管爱好者入门之选。

6N116DJ8)电子管原本是用于电脑或电视机的高频VHF放大的Cascode线路,英国音响杂志“C

lass Audio”曾有两篇文章探讨这个电子管的优缺点。其中一篇的作者以测量多个6DJ8的技术指标

来证明该电子管在各方面表现都不理想,如它的屏流偏置为15MA时,互导率虽高达12500microhms,

但是一般音频放大电路选择偏置于典型的1.5MA时,互导率仅为780800microhms,因此该文作者

表示这种电子管只能用在高偏流的阴极输出线路上。而另一篇文章的作者表示应该测试更多牌子的同

类电子管才可作定论。虽然该管在过去争议颇多,但是目前很多电子管厂如Audio ResearchSonic

FrontiersConrad-Johnson及近期的BAT甚至多个品牌的国产前级都使用该管,由此可见它的声

音自然有不凡之处。

在这部前级中除耦合电容改用较佳的WimaSolen电容外,电阻还是用低噪无磁的国产军工大红袍,

当年这些电阻售价只有一枚0.1元,可异目前这种电阻越来越少。整流管用IN5407,高低压电源共

用一个50W左右的环形电源变压器。这个线路笔者没有尝试加入负回馈,读者可以自己尝试,但此时

要注意反馈电阻要接往的是栅极而不是阴极,这与两极共阴极放大输出端的波形是反相的,如入阴极,

会使阴极极电位下降,相对栅极电位提高而形成正反馈。除了加设负回馈,当然也可尝试换用不同品

牌的电容作校声试验,也可通过改变输出电容数值或改变负载电阻数值等作进一步尝试。目前市场上

拆机旧装二手电容贷源充足,数值也较齐全,品牌不少,笔者曾试用了WimaSolenRel和美国斯

碧铁壳油浸电容以及国产天逸、新德克等,结果是Wima音质通透,速度适中,但音乐味有些偏淡;S

olen音色高贵偏冷,动态较好;斯碧铁壳油浸电容韵味足,通透感中上,各方面表现较为平均;而R

EL音色醇厚,新德克韵味不错,但通透性、分析力稍感欠缺。

这个一级共阴极放大前级的特点是音质通透、音乐的背景宁静,分析力较高,全频表现相当均衡,但

由于只是一级放大,因此它的放大能力、力度及控制力只是中级水平,声底偏向清冷和不够柔润。如

果换用英国大循的ECC88或德律风根的ECC88时音质的柔润性可有所提高,使用飞利浦的6DJ8时声

音有些甜美柔和,当改用改良型号管如俄国Sovtek场感均有较大水平的提高,而用国产6N11时,人

声方面表现尚可,分析力也有一定水平,可惜通透感以及音场之宽深感与进口名管相差不小。

1

6SN7两级放大负反馈线路

第二款前级是用一个6SN7作两极放大带负反馈前级线路,见图2。笔者在这个线路中是用曙光的6S

8P电子管,高压电源采用6Z4作整流,并采用两个充气稳压管(WY3P+WY3P串联)作稳压,灯丝则采

用交流供电,但灯丝接地采用双臂电阻平衡法,以减小交流噪声。

这个线路也十分容易制作,它的声音特色是中音的厚润感及顺滑度一流,但力度则较一般,音场也收

敛了一些,不知是不是因为中频表现太好反而令高低频显得失色,它的频域延伸和动态、瞬态都不算

十分突出,音色有点像经典的LS3/5A。从HI-FI传真的角度来看,它的音效表现并不全面,但它也

极讨人欢心,特别是播放小提琴弦乐和人声进让人十分满意。这个线路如能使用前苏联的6H8C或美

GE6SN7电子管时力度感和音场的分析力会有一定的提高,但美国GE七十年代生产的6SN7的声

音顺滑度不及6H8C,除非找到六十年化的产品。相对用6N11一级阴极放大和下一部SRPP 6N10前级

来讲,它的个性较强,对人听感影响最在的中频段十分出色。

2

6N10 SRPP前级放大线路

第三部前级是用6N10SRPP线路,如图3。这个线路目前在烧友中流传较广,相信较多读者都焊装

过,SRPP名为分流调节推挽线路(Shunt Regulatde Push-Pull,这种线路具有线性优良、失真率

低、放大率高、动态大及输出阻抗低等优点,它的各项性能均优于一般的两极共阴RC交连或末级作

阴极跟随器的典型电路,符合作为理想前级的条件。

SRPP的原理是下面的一个三极管作共阴极接地放大,其增益取决于屏极阻抗,大部分发生于上面那

个三极管身上,而上面的三极管为一恒流源,作为下面那个三极管的有源变动活性负载。另外,上面

那个三极管也可以当作是一个阴极跟随耦合器,讯号由下面的三极管屏极输出送到上面三极管栅极。

这个SRPP线路也容易制作成功,在该前级中,高压电源虽然也进行了稳压处理。至于没有采用胆稳

压,而是使用了三端集成块悬浮处理。至于灯丝则进行直流串联供电。6N10用作SRPP线路时音效没

有什么值得赞扬和批评之处,通透度、顺滑度和力度只是稍好水平,在失真及分析力、音场方面也能

称得上一流,而且性能较为稳定。这个SRPP线路目前不少发烧友都喜爱用6N11来制作,用6N11

SRPP放大时,通透感、分析力会比6N10SRPP好一些,但声音厚度及柔润感会降低,带来的结果

是音色会淡一些,音乐感相对欠缺,而用飞利浦的6DJ8或英国大盾的EC88来焊装这种线路时,鱼与

熊掌兼收的可能性会理大一些。

3

Marantz7前级放大器

在电子管前级中Marantz7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玩电子管的发烧友没有听过Marantz7的大名者,

信已经极少。在50年代末推出的Marantz7主线路如图4,电路中,V1V2用作电压放大,V3接成

阴极跟随器作为信号缓冲,它的作用相当于用NPN管接成射随器,其电路最在特色就是整体环路反馈

设计,这是Marantz7成名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由于它为了防止高频自激,在V1V2之间接上一个

22PF电容,构成高频局部反馈降低高频放大倍数,同时输出端接一个三极阴一阴型负反馈网络,这

个网络高频高阻抗十分三极阴一阴型负反馈网络,这个网络高频高阻抗十分小(约在20千欧以下),

这种设计疑对V3构成相当大负担。

高频开环增益不够、负反馈对高频失真的改善也并不理想,但奇怪的是发烧界对Marantz7的音效印

象还不错。这个制作中,V1V2V3笔者先是采用北京生产的出口管12AX7,但负反馈网络改接到第

二级见图4之虚线部分,并取消防自激的C*22PF电容,这样可有效改善失真。12AX7属于高U管,

放大倍数很大,但其内阻也较大,V3采用12AX7时似乎并非是最好的选择,我曾用美国的575112

AU7代换过,此时高频有所改善,动态更大,音场的稳定性更好一些,用12AU7作阴极输出时,胆味

12AX75751少一些。12AU7可用6N10ECC82代替,东芝的5963音效也有一定素质,它们的

管脚是一样的,灯丝可采用6.3V12.6V供电,在本机中采用交流6.3V供电。

Marantz7的分析力与高低频伸延度不见得十分出色,特别与当代最出色的电子管前级如Matisse Re

fernceAudio Research Referance 1Convergent SL-1等相比时这些不足会时隐时现,但Maran

tz7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种难以言传的中频音色美,我认为它的音色还是偏向阳光类型,能将音乐中

的光辉以及力感发挥无遗,重播铜管乐时,乐器的“亮度”十足,播放弦乐时,琴声也柔韧有质感,

人声更是感情丰富。

笔者这个改装过的Marantz7线路音效评价颇高(V1V25751V3Amperexr12AU7),音色

柔美顺滑,质感浓烈,高低频重放的表现尚可称得上一流,有一定的延伸度和力度感,但中频更佳,

与两级6SN7负反馈放大线路相比,Marantz7线路更胜一筹。如果V1V2都采用德律风根的ECC803

SV3也用德律风根ECC802C的话,我相信这个Marantz7能让自己不想再用其他前级。

4

改进型SRPP线路

第五部前级改进型SRPP线路,胆管可换用6N116DJ8ECC886922,线路见图5。这个线路笔者曾

在有关文章中介绍过,它主要特点是控制力较好,声底不薄也不厚,过荷量十分充裕,失真极低,比

一级或两级共阴极放大更为优越,音效亦比用6N106N11作一般的SRPP的线路更佳。

笔者以自己的制品换上英国ECC88、飞利浦的6DJ8时,声音似乎有点甜暖,音乐线条相对不够清晰,

声像定位不算得最准,声场也不够真实,但整体效果比6N11佳;而用飞利浦6922时最明显的是低音

更为有力,声底中性,分析力则更上一层楼,乐器分隔清楚,音乐韵味似乎更胜英国ECC88。这个前

级,音效有如晶体管机般爽朗明快,也不一点胆机的柔顺音质,分析力能透感是它的长处,如听惯了

Marantz7或两级6SN7的声音,再听它时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5

和田茂氏前级放大器

我现在最常用的前级是日本人和田茂在60年代初推出的线路,发烧界取名为和田茂氏前级,该线路

为以12AX7两级放在加一级以12AU7SRPP阴极输出线路,该机外观如附题照片,这部机采用搭棚

焊接。

和田茂氏线路的前两级与Marantz7相似,但在最后一级却使用与SRPP相似的SRPP阴极输出跟随电

路,这个SRPP与一般的电压放大不同,它无电压增益,只起到减少输出阻抗和扩流作用,使其负载

能力远比马兰士7的共屏极接法的跟随器大得多,高频响应及信噪比也比屏极接法好。和田茂氏线路

Marantz7的电路结构有些相似,显而然之它是改进Marantz7线路而来的,它们的差别在于用V3

V4接成SRPP代替Marantz7中的V3,作用依然是缓冲器。 作为一个缓冲器,12AU76N10ECC82

显然比利12AX7ECC835751)要好些,该线路与常见的SRPP线路相比,无论音质或音效都是稍胜

一筹的,因为它把放大功能独立了出来,由ECC83专职负责,再用一个SRPP型跟随电路与后级分开,

这比起只用SRPP作放大电路结构是先进一些。

尽管和田茂氏前级没有Marantz7出名,但从性能来讲,它极为出色。自去年八月份焊好这部机至今,

我发觉它既保持了Marantz7醇厚又富于音乐味的特色,同时无论动态、瞬变、高低频响应、分析力

信噪比都比Marantz7好,而在音场、通透感方面也足以和Marantz7并驾齐驱。这个线路也是本文介

绍各线路中表现最全面的一款,但制作中须注意输出级耦合电容的选择,10U时声音的低频厚得力

是了其中庸之道选用2.7U4.7U效果较好。同时还要注意12AU7上面那个三极管的阴极工作电压为

145V左右,相对灯丝电压高许多,当然,简单的接入也能工作,但会缩短电子管的寿命,请用分压

电阻把灯丝悬浮于约90V运作。

6

Mclintosh C-22前级放大器

Marantz7齐名的美国Mclintosh(麦景图)C-22前级放大器也是电子管历史上的经典名器,和前面

Marantz7对比,C-22的差别在于反馈电路的设计,它的负反馈由V2屏极引回 V1阴极,网络阻值

Marantz7大不少,除了采用负反馈外,C-22还采用了局部正反馈,它这里的作用还有点象一个动

态激励器。正反馈加入时听感上要比不加入的好听,声音更宏大,质感也更加强一点, Mclntosh

它的最新一代改良型MC-275功率胆机就使用了正反馈。

虽然历史上Mclntosh C-22是外观最漂亮的电子管前级,但它重放的声音却和Marantz7大不相同,

总体来说笔者新焊装的C-22线路的声音虽然圆滑甜美,但与一些较高级的线路相比,它的音扬总不

够清晰,分析力相对不够高,仿佛多了一层雾,在这部机中笔者曾用过普通国产6N4,也用过出口管

12AX7,美国的575112AX7)甚至英国大盾ECC83,但无论如何换胆,始终改变不了它那种有如隔着

一层纱布看风景的特性。后来我将高压及低压电源全部改用稳压电源,阻容元件的关键部位均换上高

分析力补品元件,其分析力及音场才有一丁点的提高,与其它著名的电子管前级线路相比,它的声音

就象现在流行的艺术照,有一种朦胧、令人想象的美感,但问题是您是否喜欢?

7

用电子管做前级成功率高,但能做出兼备、全面的精品却很少,但我相信,只要烧友们勤力精研,水

平高超的土炮前级放大器也并非难求。最后,笔者再次强调这次比试纯属个人见解,会有自身的局限

性,同时由于只是搭配 APOTHEOSIS Tivation 阴极输出EL34推挽的25W功放,推Pro Ac Tablette

50Si所得出的音效,结论并不是最全面及绝对的。要知道音响效果是由各方面配搭而成,聆听环境

的影响也颇为重要,一直以来,我非常看重器材配搭。一种前级好与不好,并非绝对。同时有了一定

质素的器材,声音好坏也要取决于个人主观听音习惯及喜好,要在使用中配搭适宜,才能得出良好音

效,如想要醇和通透,可选Marantz7;如要更醇厚,可选6N11 SRPP,如要面面俱到,不妨选用和田

茂氏前级。这几年来,我曾听过不少晶体管烧友批评电子管放大器失真率高,声音反应速度慢,认为

这样引致或减低了音乐的透明度及音乐质感线条等,但如果能听一些高水平的如Audio Research

Matisse Conrad Johnson等名牌电子管放大器,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认为它们有分析力和通感不

足,音乐缺乏线条或质感等垢病。

对于我们目前寸土寸金的居住环境,一般家庭很少会拥有一间独立的有吸音和隔音设备的听音室,

四个墙壁都为腻子灰墙的家居环境,对于一般的中低价音响器材,用电子管放大器作为聆听工具,我

相信更为适宜。音乐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换机换线改善声效是一种手段,同时也反映了发烧友追

求完美的理想,因此何必拘泥于谁高谁低呢?人都是会变化的,喜欢晶体管的烧友,谁又能保证自己

有一天不会改听电子管放大器呢?

在家庭温馨的卧室里听音乐,声音不必开得很大,有2W的声功率已足够,但对音质的要求却很高。

笔者根据手头现有元件,自制了一款双声道6P3P三极管接法的小胆机,声音柔和纤细,声底十分宁

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电路如图。

第一级和第二级均采用SRPP电路,线性好高频响应佳。我们知道音乐中除了基波外,还包含丰

富的高次谐波,通常称作泛音,它的存在使声音听起来甜美有音乐感,如果这些泛音大量丢失或变形,

声音听起来就发干发硬,音色差,无个性。而SRPP电路的高频失真小。第一级电路采用12AU7电子

管,电路放大倍数10倍。如果第一级采用常见的小信号放大管如6N26N9P等,它们的栅负压绝对

值都很小,信号输人范围很窄。现在的CD机输出信号高达2V以上,容易出现严重的过载失真,必须

在最前面加一个音量电位器控制,这样一来,被衰减的全是有用信号,第一级管子的内部热噪声却没

有被衰减,信噪比出现恶化。12AU7管子的栅负压绝对值是8.5V,信号输人范围宽,为音量电位器放

在第一级之后创造了条件。音量被衰减N倍,噪声同比例衰减N倍,信噪比提高。

本机的功率级采用大众化的6P3P管,物美价廉。采用三级管接法虽然放大倍数大大降低,输出

功率减少很多,但失真也减少很多,阻尼系数得到改善,在屏压250V,屏流40mA左右,栅负压17V

输出变压器5k情况下,可得到1.5W以上功率。满足小卧室听音。

第二级选12AX7低噪声管,电路放大倍数18倍左右,因功率级放大倍数降低较多,加这级作些

补偿,提高了整机灵敏度,有利于驳接家庭数字电视机顶盒输出的立体声信号或调频立体声广播信号。

笔者对电源一向很重视.本机电源略显复杂。电源变压器250W,整流滤波选择许多发烧友爱用

的前石后胆方式。晶体二极管整流可配大容量电解电容滤波,高压绕如用电子管整流高压绕组要有中

心抽头。根据电子管手整流管对电解电容容量有限制,避免冲击管子,要取得好的滤波效果必须加一

个足够大电感量的扼流圈,不仅重量增加,价格也高。这里用6Z4管在电路中作缓冲,两个6Z4并联

可得到150mA电流,能满足二路末级6P3P 80mA电流需要。由6P16J1管子组成的可调稳压电源使

交流纹波大大减少,专供前级。

本机各单元电路都是常见电路,要取得好声,全凭精心制作。首先严把元件质量关,每个元件

认真测量筛选,电子管要用J级的,电容尤其是铝电解电容一定要质量可靠,容量足够。本人曾维修

600多台彩色显示器,因电容方面引起的故障就达七成,足见电容的重要性。安装好后调试工作是

关键,首先保证客观指标要好,借助示波器对各级工作点精心调试,把非线性失真压到最低。用一大

功率的等值电阻代替喇叭作假负载,在输人端0.1 wF电容前输人1oooHZ三角波,第一级工作点主要

是调下管阴极电阻,上管阴极电阻作辅助调节,并不断改变信号强度,在第一级输出端用示波器观察

输出波形,使三角波的边很直,幅度大又不出现切削失真,测量中点电压即下管阳极电压应是上管阳

极电压的一半。此时不动信号源,用音量电位器控制第一级输出的信号,用同样方法调整第二级和第

三级。注意每级调试都必须是在后级电路完整情况下的调试,因为后级的输入阻抗与前级的阳极电阻

在交流上是并联的。本机在各级调试好后加了一点大环路负反馈。第二步主要是对各藕合电容的调整,

换用不同品牌不同介质(纸介、金属化纸介、涤伦、聚丙稀等)的电容进行听感比较,以满足自己的

主观听觉。同品牌同介质的电容比较能体现个性,如果不同品牌不同介质电容混用,就很难说是什么

味了。本机前级阴极上的电容是天和牌袒电解。前二级阳极退藕电容是无极性电容,无极性电容充放

电速度快,漏电极小,容量不易变化,比铝电解好很多。有条件的还可换用不同信号线、不同电源线

进行比较。有人说换用进口色环保险管可靓声,本人试过,感觉与用国产保险管差不多。

总之,通过精心制作,精心调试,定能获得满意的音质,一份汗水,一份收获。

金伟杰6L6推挽后级

束射式四极管6L6是一只性价比很高的功率输出胆,中国产的6P3P,苏联制造的6∩3C均属同一品

种,可直接换用。

中国产的6P3P在国内数量很大,价钱十分低廉,10-20元就能买到一只,十分适合发烧友选用和焊

机派一族用来土炮的制作。

由于6P3P价钱很低,甚至比花生管系列如12AX系列的售价还低,因此,很多发烧友人士对此胆“不

屑一顾”,认为不如KT886550等名胆好玩。其实,凭心而论,6P3P是一只十分中听又耐用的好管,

在音色的对比中,比HIFI名胆KT886550EL34更为表现出色,世界上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名机就有

很多采用6L6来担当输出胆的,其中美国西电就生产很多用6L6制作的胆机,其音色颇受发烧友的喜

爱,在中国的电影还音设备中,也有很多是用6P3P电子管来制作的放大系统。

众所周知,中国是产胆大国,在众多型号的胆管王国之中,出现过不少的精品牌号,其性能与国外相

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前几期曾介绍过的直热式三极管805,(FU5)就是一只口碑皆传的好胆。

中国的6P3P也是经过几番改良,经受过文化大革命洗礼、在广播设备中大量使用的一只电子管,在

音色的还原上,比常用的束射管及五极管6550KT88KT100EL34FU29829B)等表现得更为细

腻柔和、甜美,特别是对弦乐的再现方面远胜于上述诸胆。当把6P3P接在三极管的型式工作时,颇

有白马王子300B的味道。而对于结它之乐的表达,更是出神入化,孰不知世界上“电结它”的放大

管非6L6莫属,所以又有6L6是电结它专用管一说。熊猫2900名机的推动胆也采用6P3P来担当。

就本人的看法而言,我宁可使用6P3P来制造胆机HI-FI也不愿选用KT886500做输出胆来听音乐。

附图是笔者结合国外名机线路,用国内比较常见实用的胆管,设计的一款高保真放大器。该线路的输

入级应用一只6N4的二分之一担任,倒相级采用比较流行的长尾式结构,该倒相电路还能提供一定的

增益,为了使功放级的工作状态更为合理到通顺,设置了由6N6组成的阴极输出器,它把经倒相放大

后的信号转变为输出阻抗很低的推动信号源来和6P3P衔接,从而使6P3P的工作更加合理可靠,产防

止一些有害的自激振荡产生,使电路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为了追求更加优美的音色效果,将末级功率

6P3P由束射四极管改接成三极管工作方式,经过这样接法的工作状态之后,该放大器的失真更小,

线性也更为理想,颇有300B的音乐感。

但由于三级接法比四级接法的输出功率减小了很多,为了提高输出功率又保持三极管接法的音色,

电路应用了两管并联推挽的工作放式,不但使功率得以提高,也使得胆管的输出内阻降低了一半,以

便适合驱动大部分不同牌号的喇叭工作。

该机制作成本低廉,效果不俗,如制作得好,绝不亚于大部分束射四极管及五极管的音响效果。

本机除工作点的负压部分用晶体二极管整流之外,包括高压整流在内的全电路均采用电子管工作。

践证明,用胆整流的电路设计,在听音感觉上,更能讨好大部分发烧友的耳朵,且对各级的放大管使

用寿命有延长与保护的作用。

6p3p制作的无反馈纯甲类单端胆机

805是优秀的乙类功率三极管,主要用途是乙类推挽音频功放,一对输出管可输出300370W 音频功

率;另一个用途是射频丙类功率放大。所以其板极由管顶引出,若是只为音频设计,板极就不必从管

顶引出了,可以和其他电极一并由管脚引出,如美国型号838。由于805产量较大,广泛使用于大功

率扩音机,故社会保有量较多,国产管型号为FU-5。许多发烧友尝试用它做甲类单端功放,制作图

纸也比较多,但结果大多不太令人满意,低音松散、高音不耐听,音质明显比功率相当的845管甲类

单端机差。不过,发烧友们知难而进、屡败屡战,精神可嘉。

一、不足之处

乙类功率管和甲类功率管是有很大区别的,甲类功率三极管一般栅负压较深,最大板流时栅压为零,

在整个放大区内不产生栅流,理论上输入阻抗为无穷大。板极内阻较小,电路对扬声器有较大的阻尼

系数。栅极对板极电压放大系数很小,是所谓低μ管。如2A3300B211845等。而乙类功率三

极管,栅负偏压较浅,甚至为正栅偏压,在整个放大区内,栅压在正栅压与负栅压之间交替变化,并

且在正栅压范围中有相当幅度的摆动,产生栅流。该栅流随板压变化而变化,与栅压不成正比,呈非

线性状态。板极内阻普遍较大,功放对扬声器的阻尼系数很小,一般为零点几。栅极对板极有很大的

电压放大系数,μ常有60200,是所谓高μ管。如8058068098108l1A812A833838

572B等。其中838的各项参数与805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板极由管脚引出,没有屏帽,都是乙类推

挽功放用管。据说曙光厂也生产无屏帽的805,型号为FU-5A,即为838的全等管。805管约有11k

Ω板内阻,μ值约为60805管脚接线如图1(a)所示,板极特性曲线如图1(b)所示。板极最高工作

电压1500V,最大板极损耗125W

在乙类推挽功放电路中有乙1(B1)类和乙2(B2)类之别,乙1类最高栅压为零伏,乙2类是在动态

过程中有正栅压,有栅流驱动的,而805正是乙2类用管。如果用于甲类单端电路,其推动电路必须

提供一定的栅流,该栅流与栅压是非线性的关系。为使推动信号不失真,就必须具有很低的内阻。8

05栅极工作于正栅压,大动态时,正半周有栅流而负半周没有。在这种条件下,要做到不失真推动

才可以(推动信号电压不失真)805管放大系数较大,故推动电压要求不高。805管板内阻较大,约

11kΩ,故其对扬声器阻尼系数较差,对10kΩ负载阻抗而言,阻尼系数约为0.9。这就是其低音

松散、高音失真的原因。对干高保真功放显然是不行的。这就一定要用负反馈来降低其输出内阻。综

上所述,用805作甲类单端功放是比较困难的,这些问题对211845一类甲类专用管来说都不存在。

因此,甲类单端机还是用甲类专用管比较容易。

二、克服措施

805管作甲类单端功放虽有上述不利条件,但如果采取措施逐一加以克服,还是可以制作出性能优良

的甲类单端功放,有些方面还可以超出845一类甲类专用管的性能,这就是本文的目的。相信读者会

805管刮目相看的。其要点之一低内阻推动,要点之二加适当负反馈。

有的电路使用低内阻三极管300B由推动变压器2:1降压推动,使推动内阻降低至200Ω,效果就不

错,但推动变压器是一个制约,制作成本高,频响较差。该推动电路的805板流调整电路也较难处理。

另一个方案是推动级使用阴极输出器,大幅降低推动内阻。阴极输出器失真小,内阻很低,Ri=1/S

6L6GC接成三极管为例,Ri≈1/6(mA/V)=167Ω。输出峰值电流可达100mA以上,而805在动态Us

=150V板压下,板流190mA时,栅压UG=+57V,栅流IG=50mA,如图1(b)所示,所以推动没有问题。

阴极输出器电压放大系数A≈1,增益为0dB

845管内阻为Ri=1.7kΩ,若使用7kΩ负载,负载与内阻之比为4,即其对扬声器的阻尼系数为48

05要达到并超过其阻尼效果,负反馈量要有1218dB,即48倍,此时加上805自身内阻的阻尼系

数约0.9,即为(F-1)+0.9,在负反馈12dB时阻尼系数为(4-1)+0.9=3.918dB负反馈时,阻尼系数

(8-1)+0.9=7.9,都已达到或超过845管。这样805管甲类单端功放音质不如甲类专用管的问题便

迎刃而解。同时要求前级电路要有较大的电压放大量,必须拿出48倍即1218dB放大量用干负反

馈。同时获得两个好处:

①降低了输出内阻,使功放对扬声器阻尼系数大幅提高;

②克服甲类单端输出电路失真系数较大的缺点,使失真也大幅减小。

三、电路简介

基于上述特点与要求,本机总电路如图2所示,输入级高μ1/2 6SL7GT为典型阴地阻容耦合放大

电路,阴极接有负反馈取样电阻RI=100Ω。阴极电阻2.2kΩ上接有旁路电容,有些电路省去旁路电

容的做法不可取,一是阴极电阻产生的电流负反馈属有害反馈,它将降低电路电压增益,同时增大了

输出内阻。二是阴极与灯丝间漏电和分布电容都会带来噪声,可由旁路电容滤除。板极电路接有像威

廉逊电路同样的超声波抑制电路100Op电容串10kΩ电阻,以防负反馈量大时由相移引发的超声波自

激振荡。本级电压增益为40(32dB),灯丝直流供电,星形接地。第二级电压推动级,采用中 1

/2 6SN7GT,输出大、失真小,有16(24dB)电压增益,300V供电时输出可达83V峰值,去推动80

5足够了。阴极电阻也接有旁路电容。第三级为阴极输出器,用6L6GC(6P3P)接成三极管,阴极输出

直联805栅极,输出内阻约170Ω,驱动电流可超过100mA,而805栅流最大只需50 mA ,其驱动也

是轻松的。6L6GC阴极经22kΩ电阻接-210V电源端,提供10mA偏流。刚开机时,805栅极立即处干

-210V以下电压,板流完全截止,只有当6L6GC阴极加热完毕,805栅压才处干正常状态,这个过程

约为10s,自然起到了延时电路所需功能,电源电路不必再加延时电路,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巧妙电

路。6L6GC栅极通过栅漏电阻接于栅压调整电路,通过调6L6GC栅压,控制阴极电压也就是805栅压,

从而达到调整805板流的目的。这样的电路在6L6GC损坏或拔除时,805都处干截止状态,因此也是

一个十分安全的电路。本级电压增益为1,即0dB805灯丝由直流供电,可获得尽可能低的背景噪

声。100Ω平衡电位器中点经10Ω电阻通地,是为测量805板流而设,若装置电流表,就由电流表

取代该10Ω电阻。805栅极由6L6GC阴极输出端钳位,不会产生固定偏压电路由栅漏电阻上离子逆

栅流引起的功率管板流漂移现象。从低失真、大功率输出及推动轻松等诸方面考虑,选较高板压有利。

负反馈由8Ω输出端经反馈电阻Rf注入输入级R1完成。

电源电路如图2所示。电源变压器用600VA的,图中所标绕组电流都是电阻性负载电流,若是整流后

电容输入式电路,实用电流要乘以0.55的系数,这样的绕组在长时间工作时就不会有较大的温升。

变压器绕制数据列于表1

四、工况计算

1805的工况计算

1Ua=1100V Pa=105W(极限值125W)

(1)板流Ia=Pa/Ua=105/1100=0.095A

(2)根据图1(b)的板极特性曲线,静态1100V板压,板流95mA时,栅压为UG=10V。动态峰值板流Ia

m=2Ia=190mA时,取管压降Us=150V,此时栅压为UGm =+57V,栅流IGm=50mA,故推动电压峰值△UG

=UGm-UG= 57-10=47V

(3)输出阻抗Ro=(Ua-Us)/Ia=(1100-150)/0.095=10000Ω

(4)输出功率Po=(Ua-Us)×Ia/2=(1100-150)×0.095/2=45.125W

(5)电压增益A= Ua/UG=(1100-150)/47=20.2

2Ua=800V Pa=105W

(1)板流Ia=Pa/Ua=105/800=0.131A

(2)根据板极特性曲线如图1(b)所示,静态板压800V板流130mA时栅压UG=+26V。动态最大板流Iam

=2Ia=260mA时,取管压降Us=150V,此时栅压UGm=+70V,栅流IGm=75mA。故推动电压峰值△UG=UGm

-UG=70-26=44V

(3)输出阻抗Ro=(Ua-Us)/Ia=(800-150)/0.13=5000Ω

(4)输出功率Po=(Ua-Us)×Ia/2=(800-150)×0.13/2=42.25W

(5)电压增益A=Ua/UG=(800-150)/44=14.8

上述两例分别为10kΩ输出变压器和5kΩ输出变压器的应用典型,各有千秋。从推动轻松、输出功

率大、+10V栅偏压容易获得和充分利用805管的高耐压考虑,本机选用了前者。从前述两例计算可

以看出乙类功率管作甲类单端输出使用时,效率高于甲类专用三极功率管,推动灵敏度也高,仅47V

峰值。

2.电路计算

下面再对电路的开环电压总增益,闭环电压总增益、灵敏度、负反馈电路及阻尼系数等进行计算。输

入级1/2 6SL7GT电压放大量40(32dB)推动级1/2 6SN7GT 电压放大量16(24dB)805在该工

况下电压放大量20.2(26dB),输出变压器电压比n=34(-30.5dB)。开环电压总增益A=32dB+24dB+

26dB-30.5dB=51.5dB(380)

取负反馈F=-17dB=7倍,故整机闭环电压总增益As=A/F=380/7=54.3倍,满功率45W时,输出电压U

=(Po·RL) =(45×8) =18.97V故灵敏度Ui=Uo/As=18.97/54.3=0.35V(RMS)负反馈电阻Rf=(A·R

1)/(F-1)-R1=380×100/(7-11)-100=6233Ω,取Rf=6.214Ω

负反馈形成的阻尼系数为F-180510kΩ负载时的自身内阻形成的阻尼系数是0.9,故总阻尼系

=F-1+0.9=7-1+0.9=6.9,已超出845管功放阻尼系数72.5%。加之负反馈对甲类单端功放失真系

数的大幅改善,本机的总体效果与无负反馈805甲类单端机相比,真有脱胎换骨之感。

本电路在电路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可把V16SL7GT直接更换为6SN7GT,这时负反馈量变为3.4,即-

11dB,阻尼系数变为3.3,同时灵敏度为0.424V,这里计算从略。前级用电压放大系数不同的电子管

换用,对电路参数影响不大,影响的主要是反馈量与电路对扬声器的阻尼系数,这正是负反馈放大电

路的特点。此举可非常方便地欣赏不同负反馈量时功放的音质。

1/2

五、制作详解

2kV/1A桥堆也可选用彩电用行阻尼管2kV/2A 4只搭接成高压桥堆,可靠性一定要高。高压滤波电容

用油浸纸介电容为好,耐压高、寿命长,频率特性优良。

滤波电感可采用扩音机电源扼流圈,成品如飞跃150型的,规格为10H/0.43A,安装于底板上面。若

自制,制作数据列于表2,注意其底筒与外壳必须具有高耐压绝缘,要能长期承受1500V电压才行。

低压300V电路桥堆1kV/1A可由41N4007搭接,滤波电感L2L3体积均较大,可安装于底板下,

低压滤波第一级扼流圈L2因为要提供V1V2V3的板流,同时还要提供FU-5大动态时的栅流,故

电流容量稍大,为100mA。第二级扼流圈L3则只需提供V16SL7GT板流,两声道仅2mA,使用330

H/10mA的规格。L2L3绕制数据见表23100 F/400V滤波电容没有特殊要求,但要长寿请使用

较好品牌,如松下、日本化工等。

负压整流与低压300V电路使用同一只桥堆,3.9kΩ/5W电阻作用为滤波、降压,与电容接成π形滤

波,因为不使用扼流圈故电容量要大些。

滤波后负载有4路,两路210V6L6GC阴极电阻5W22 kΩ,另两路降压至-50V供两只20 kΩ电位

器去控制左右声道6L6GC栅压,达到调整FU-5栅压的目的。两电位器手柄穿底板而上,在外面,方

便更换FU-56L6GC时,调整FU-5板流之用。前级300V低压供电滤波电路及负压供电滤波电路集

中在一块小印制电路板上,可使电路体积小、整洁。同时6只电容集中布置有利于星形接地,背景噪

声最小。印制板如图3所示,其上E点为星形接地中心,因为要穿入多条接地导线,钻孔为Φ5.5mm

电路板通过支架立式安装于底板下在电源变压器与放大电路之间。

FU-5灯丝整流器可用一般10A桥堆,滤波电容C≥10/(ω·R),R=10/3.35=2.985 Ω ,故C=10/(31

4×2.985)=0.010669F=10669 uF,用15000 uF电容完成。100 Ω平衡电位器中点通地电阻10 Ω

1%误差的五环电阻,有条件时还应装置电流表为好,因为无论更换FU-5或更换6L6GC都会影响F

U-5板流变动,有电流表时可方便调整板流。在信噪比非常高时前级灯丝直流供电的重要性便凸显出

来,不过直流供电仅供V1V2两级电压放大管灯丝,而阴极输出器6L6GC则为交流电供灯丝,与信

噪比无关。这样可以减小整流滤波负担,再则若更换6L6GCEL34作阴极输出推动管时,不会因为

灯丝电流加大而影响整流输出电压。用高跨导管EL34作阴极输出推动管时内阻约为100 Ω

现在发烧友们偏爱使用胆整流,在本电路中主整流器若使用电子管,可使用45Z4P45AR4

代高压桥堆,这时因为电子管内阻稍大,要保证输出电压+1170V,电源变压器绕组电压要由450V×2

增高为500V×2。同时要有两组5V/2A灯丝绕组和15V/4A灯丝绕组。这几个线圈间绝缘必须足够

好,要能长期耐受1500V以上高压,最好用电缆纸加聚酯薄膜加电缆纸三层结构,并且一层内只能绕

两组。高压用电子管整流的电源部分电路如图4所示,输入级高压电容要更换15uF/AC660V4 uF/

AC660V以减小浪涌电流,保护整流管。汞气整流管虽有耐压高、压降小的优点,但因其要有3分钟

预热时间,并且在高压接通瞬间将产生“通”的一声,寿命也较高真空管短,故不选用。用胆整流的

电源变压器功率稍大,为700VA,绕组也较多,制作数据见表3

前级电路输入级6SL7GT、推动级6SN7GT和阴极输出推动级6L6GC三管电路使用元件较多,采用搭棚

方式,由3只接线架完成,力求元件单层布置,疏密得当,实体图如图5。所用阻容元件都是通过计

算或查应用图表获取,并已装机检测证实。音量电位器使用ALPS100KA×2,电阻未标注功率的均为1

/2W 100pF带通滤波电容宜用云母介质的。4只耦合电容均使用斯碧维他命0.1 600V油浸纸介电容。

6L6GC阴极电阻22kΩ/5W 实际功耗2.2W请使用耐热的金属膜电阻,可靠性要高,一旦断线将使FU-

5板流大增而发红,危及功放管安全。它接于-210V电源端给阴极输出器提供一个10mA的静态电流,

可使推动内阻低且失真小。FU-5的灯丝平衡电位器用100 Ω线绕的大于2W即可,电位器手柄穿底

板上只能使用内磁式,否则将产生较大误差。该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为板流加栅流,所以大动态时,

电流表指针向上摆动属正常情况。这一点与甲类输出管不同,而中等音量以下栅流近似于零,电表指

示则为板流。电流表满度电流可选用125150mA规格。

本机输出变压器是关键部件,一次侧与二次侧线圈相位相反,这是应电路负反馈要求。当然,若发生

音频振荡时,可把一次侧B+P接头对调即可。一次侧电感应大于110H (测试条件为220V/50Hz)

注意普通电感表所测电感为初始电感,其数值一般小于实际电感。本机所用输出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

均由凯立厂定制。发烧友若想自制,表4给出了制作数据。一次侧分3段绕制,层间绝为0.08mm

缆纸,组间绝缘为电缆纸加聚酯薄膜加电缆纸三层结构。二次侧分两段夹在一次侧中。

电源变压器线圈与输出变压器线圈必须垂直安装,同时加1.5mm厚铁质屏蔽外壳,尽量减小磁场耦合。

单端输出变压器因为有气隙属于开磁路变压器,它比推挽输出变压器的闭磁路铁心更容易感应外部磁

场干扰。当然电路中加入负反馈大幅降低输出内阻后,阻碍了铁心磁感应,输出变压器抵御外部磁场

干扰能力也将大幅增强。制作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本机拔除高压整流管后通电,电路不工作,扬

声器低音喇叭中有弱交流声,而把高压整流管插入后,电路正常工作,交流声便消失殆尽。又将电源

变压器铁心外包厚0.5mm宽度大于铁心叠厚的铁皮3层,再将外壳罩好,就可使磁干扰进一步降低至

耳贴低音喇叭也听不到哼声。实践证明此法是消除电源变压器磁泄漏的最有效方法。

试机时发现FU-5灯丝电压为直流10.8V,超过了钍钨阴极灯丝电压±5%的误差要求,这时解决的办

法是在整流桥堆与滤波电容间串入0.1Ω/5W 电阻一只,如电源电路图4所示。这样做有3个好处,

其一增加了输入内阻约3倍,使峰值电流大幅下降,减轻整流器负担。其二内阻增加后,滤波电容充

放电角度增大,改善了滤波效果。其三调整该电阻阻值可精确确定输出电压,是使FU-5管长寿的保

证。有一个非常简易的办法,即取 0.3mm 普通导线截取1.5m长即为0.1 Ω电阻,将其作为桥堆与

滤波电容之间联线即可,长出部分绑扎起来,这样调整该导线长度,便可精确调整FU-5灯丝电压为

10V。该电阻不可串联在直流输出与灯丝之间,否则便没有上述优点了。

六、调试听音

装好后的胆机,性能的确一流,如图6所示。用6P3P栅压调整20kΩ电位器调805板流非常方便,

而且很稳定,刚开机至数小时后板流并无变化。805灯丝平衡100Ω电位器调节也非常敏感(无其他

干扰),在中点附近有一点,低音扬声器中听不到一点哼声。一切都如预计,毫无悬念,装配过程出

奇顺利。说明本电路是一款优秀成熟的电路,看似有点复杂,其实并无难点。以信号发生器注入扩音

机正弦波信号,同时输出接纯电阻负载,测定了输出功率。确认输出正弦波有效值功率在45W 以上,

达到48W。估计原因是饱和压降Us150V计算略有保守,实际可达Us=120V。开机试音表现更不一

般,以各种碟片听人声,如 罗海英第一集 ,嗓音柔和甜美,非常耐听。再听一些轻音乐及交响乐,

如施特劳斯的《家族》,真是无愧于45W X 2之输出功率,气势磅礴,场面宏大。尤其是听 炎黄第

一鼓》,低音鼓点凝聚结实,振人肺腑,再无松散之感,低音明显比845管无负反馈甲类单端机下潜

不少。高音如《101North)碟片中第4曲“乡村之晚”在开始与结束时田野中“纺织娘”之丝丝叫声

表现得真如夏日夜晚步入田野一般。民乐如“铁观音”中流水声、古筝曲、弦乐等,更是悦耳动听,

高音毫无失真的感觉了。高低音域明显向两端扩展。曾用EL346P3P作阴极输出推动管,调好FU-

5板流后试音,中小功率听不出差别,只有在大功率输出时,似乎更加有力。本机胆管皆为常用管,

故选管范围广泛,成本不高。本机从前级管直到输出级及整流管,全套均为曙光管。至此,笔者过去

一直不赞成用乙类功率管作甲类单端功放输出管之成见被彻底颠覆。对往日熟视无睹的805胆管的出

色表现,真有相识恨晚之感。

音质不凡的6P6P单端胆机

笔者用国产电子管6N11J6P6P,制作了一台电路简洁、结构简单的电子管超线性放大器,经多次

调校和实际试音,音色表现不凡,悦耳而动听,电路见尉图。

一、电子管

6N11J是一只高频双三极管,上世纪开发应用于电子管电视机VHF高频头中作为高频电压放大,

应用频率高,很多朋友认为是一只乐感较淡的管子,笔者通过实验,感觉应用于SRPP电路时的确如

此。但如采用常见的共阴放大,只要合理选择工作点,其声音圆润悦耳韵昧好,音质音色靓,失真小,

是其他电压放大管所不能比的。笔者试用过一些电压放大管进行实验,表现都不如6N11J好。而且该

管内部双三极管的一致性亦比其他管准确。

6P6P束射小功率电子管,也是一只著名的功率电子管,笔者使用的是19785月生产的“曙光”

J级喷碳军用管,不但价廉物美,质量和可靠性亦不容置疑。使用时可用国产早期或进口的6V6GT

直接代用,声音表现更好。

二、阻容件

耦合电容器选用WESTCAP油漫电容,该电容煲机时间越久声音表现越好。当然也可使用诸如

JensenTCC、斯碧VQ等发烧油浸电容,国产的DGCZ30-2CZH-J2等油电容表现亦不俗。

阴极旁路电容用日本ELNA BP音频专用无极性电解电容,音质平、靓、正。

高压滤波电容用英国BHC、意大利肯得金字、飞利普蓝六角或国产天和等发烧电解电容均可。前

级退耦宜用CBB薄膜电容和电解电容并联使用,有较好的高中低频表现。

电阻用国产“大红袍”即可。

三、变压器

输出变压器的质量决定声音的品质,宜选用无氧铜线绕制。铁心用西电或日本Z11进口片,输出

功率5W6.5w,有经验的高手可自行绕制。如选配的输出变压器无超线性(SG)抽头,功率管应采用

束射标准接法而不宜用三极管接法,以保证电路有足够的增益和输出功率,并且加大环路负反馈,即

65kΩ负反馈电阻减至27kΩ,以改善电路线性和失真度。

电源变压器用上海无线电二十七厂的DB-50-300 50W六灯机拆机品,虽然使用时高压电流值已超

标,但由于变压器质量好,余量大,温升并不很高,在可接受范围内。

另外,整流部分用晶体二极管作全波整流,再用电子管6Z4阳极并联作高压缓冲,使用数月未发

6Z4有屏红过载现象。

胆机的摩机技术(上)

摩机是发烧生涯中最生动的一页,石机的摩机蔚然成风,而高贵又深邃的胆机,能摩否?本文作一些探讨尝试,借以抛砖引玉。这里所

指的摩机,包括摩蓝图,摩土炮,摩套件,摩成品机。

一、电子管的模式的选择

功率放大电子管以内部结构区别有三极管、束射四极管、五极管等三种,三极管的音色纯洁,听感非常好。著名的300B2A3等三极管

的楚楚动人的音质,令人难以忘怀.但三极管的效率低,输出功率小,价格高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如今胆机音响应用得最广泛

的是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前者代表有6L6(3(6P3P)KT家族,807(FU-7)FU29等,后者的代表有EL84(6P14)EL34(6CA7)。两者的

内部结构不同,但外部原理接线是一样的,都可通用同一原理图.由于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的具有效率高,输出强劲优势,音质规规矩

矩虽然不那么讨好,毕竟瑕不遮玉,在现代胆机中占厂统治地位。

电子管有个难能可贵的性格就是它的变身术。把束射四极管或五极管的第二栅(帘栅)连接阳极,它就变成了三极管,无论在内阻、失真、

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等电气指标乃至音色都逼近正宗三极管。例如久负盛名的威廉逊放大器,就是把束射四极管的KT66接成三极管使用,

造就了一个流芳百世的音响里程碑.这种变身的作法当然不能避免三极管效率低、输出功率小的固有缺点.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个折衷的方法是使放大器工作于两种状态之间,即在束射四极管或五极管的帘栅引入部分的阳极负反馈,就是所

谓的超线性放大器。其做法是把帘栅接入输出变压器的某一抽头上守接受阳极的负反馈功能,抽头越靠阳极,放大电路就越接近三极管

的性格,反之,就越还原四()管极的本色.与正统的束射管和五极管功放相比,超线性放大器失真度低,音质较舰,但输出功率下降

20%左右.权衡得失,国内外大部分产品胆机都采用这个中庸之道的电路。

超线性放大器之灵魂——反馈系数K由输出变压器接帘栅极的抽头的圈敷比n决定。据称有一个最佳值,按一些国外资料介绍高内阻(

阻在50k左右)的功率管的K约为5%,低内阻(约在20k),功率管的K18%左右。不过对于我们手头的功率管,由于国籍年代产地

牌子批次都不同,K值是否千人一面就很难说。有金耳朵的发烧友在自绕输出变压器时不妨多抽一两个头,以实践来检验真理。输出变

压器抽头的圈效比是反馈系数的平方根, n:√K,从B+入口线头算起.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放大电路还有一个改良模式是帘栅稳压放大器,也是一个著名的Hi-Fi功放电路.帘栅有与阳极相同的高直流电压,

又被称为第二阳极,在AB类推挽放大器中帘栅电流随着信号的变化,变化幅度达十几毫安甚至更多,故其高压电源的内阻稍大 也会影

响帘栅电压的稳定,而帘栅对阳极来说又是一个控制栅极,其电压对阳极电流有重大的影响.不稳定的帘栅电压是属于负反馈性质的,

它削弱了阳极电流的速率和力度。因此为帘栅配备稳压电源,对改善电路整体襄质有立杆见影之效,等效于全放大器的工作电源稳压,

使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增加、力度强劲、后劲充沛,失真降低。

帘栅稳压放大器原理见图1,晶体管并联稳压电路给帘栅提供

了一个稳定的、动态内阻极小的稳压源,晶体管Q1Q2分别

为中功串和大功率的高反压PNP(BUceo600VQ2PcM

50W),其集电极接地,故可用金属机座当散热器,4只高压稳

压二极管(彩电用的)串联提供约375V的稳压基准电压,稳压

电阻Rw的敷值可参考普通并联稳压电路的方法计算.并联稳

压电路的特点是,负载电流越小其稳压管的功耗就越大.用较

大的功率输出管如KT88等计算结果表明,在极端的情况(市电

电压升到最高,输出功率最小即 帘橱电流最小时)下,两声道

共用的Q2最大耗散功率可达20W,故最好用双大功串管并联

使用,井利用切换继电器的一组触头,在使用三板管时把稳压

电路切开。

帘栅稳压放大器流行于早年的欧美苏各国,记得80年代初赵

娜丽老师在《无线电与电视》上重新介绍。令当年的发烧友精

神振奋,跃跃欲试,如今重出江湖,其表现是具有捧山倒海的

力度,汹涌澎拜的质感,一扫胆机音质柔弱的—面.它与三极

管放大器恰好成为胆机的两个动人极端。

令胆机拥有双重性格一—美女的妩媚和英雄的嵌情。这正是摩

机的魅力之处。如图1,用继电器或双刀双搏开关就可以简便

地实现三极管一帘栅稳压放大器的转换.用继电器控制更灵巧

些,安装也不需破坏机座.可用强力胶粘贴,要注意的是:

1.继电器应靠近输出变压器和功率电子管间安放,避免引起

自激或影响音质。

2继电器的触头对地存在400V直流加音频峰压的非常高的电

压差,如果缮电器型号选择不当,就容易产生跳火击穿的事故。

二,放大器AAB1的选择

按电子管的阳栅特性来区分,普通胆机音响有AAB1两类工作性质.如图2A类放大器的控制栅极电压(静态工作点Q)选定在其输入

曲线直线部分的中点,放大器工作在栅压一阳流的线性范围之内.放大后的阳极信号波形无失真,但幅度较小,即功率转换效率低,不

30%.此外工作电流的平均值不变,即工作电流就是静态阳流。

AB1类放大器的栅极负偏压(静态工作点Q)选定在其输入曲线直线部分的偏负之处,放大后的阳极信号波形不对称,即非线性失真较大,

但输出波形幅度大,即功率转换效率较高约40%。阳极电流随信号放大而变化.由于放大后的阳极信号波形不对称,必须采用推挽电

路,使推挽的上下管的输出信号叠加而抵消波形失真.但推挽波形的交接处不能完全圆滑,始终存在一定的交越失真。

2中比较可知,两类放大器的区别在于栅极工作点的选定一ABl类的栅极偏压更负些,而实际应用电路上两者井无差别.假如我们把

ABl类推挽放大器的负偏压适当调高(),它就转变为A类推挽放大器了.其表现是音质改善了,输出功率变低了。

A类放大器与ABI类放大器相比,音质优美淳和,听感较好。在石机功放中,纯A类是至尊无上的顶级器材,例如闻名于世的金嗓子A

100,其卓越的音质表现令昔天下发烧人士顶礼膜拜.但纯A石机的高热量,大重量比胆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高昂的价格更是令人

叹息.而胆机通过摩机以实现纯A工作状态是轻而易举的事.音质自不容说,工作稳定性可靠性也更胜一筹。

就单种电子管来说,AABl类的区别除了橱负压深浅外,屏压、屏流取向也有所不同,表中以6L6GEL34推挽工作状态为例,可以

看出A类放大是运用于相对的低电压、大电流的技术状态。

附表中各参敷是这些电子管的几组标准工作值(输出功率、失真度,负载阻抗诸因素衡量),我们摩机从AB1态转A态时,应该遵守这些

参数取值的原则,即适当降低直流工作电压.切实可行的作法是把高压整流的滤波输入方式由电容输入改为电感输入,即用继电器控制

串联入一个电感ZL,如图3.理论上高压从1.414 U1(U1高压整流的交流电压)变为 09U1,实际上可从125变到09 Ub+

400V降为300V,基本满足实际应用.直流电源中电感输入式比电容输入式的性能更好。

电感ZL可以用3040W的电源变压器改造而成,——次侧和二次侧绕组串联使用,无须讲究精确的电感值.为了防止直流磁饱和,把

变压器交叉对插的铁芯拆开,分为两部分迭齐重插.两半铁芯间垫一层o2mm厚的纸.同时应该浸漆以消除振动噪音。

继电器的控制开关最好安装在面板上,方便A-ABl状态的自由灵活转换.A类放大的阳极电流校正调整电阻R的敷值选择原则是:

应使的阳流h符合或尽量靠近电子管A类工作时标准状态;

应使UaXIa<09Pa max,令功率管使用安全又延长寿命;

应使最大输出功事时阳流Ia基本稳定不变,这是A类放大的标志。

三点要求不能同时满足时应综合平衡求取.电子管的电压适应范围很广,手册上的标准工况是—个参考,摩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不

违反上述三点原则的情况下灵活运用。

三、功放管型号的选择

在功率放大电子管中,音色的风韵各有千秋,一般认为,三极管纯洁,五板管清丽,束射四极管强劲.同类不同型号的管于音色

也风味各异.幸好普通胆机用电子管如KT型,EL346P3P等,都是小八脚(GTP)管座,其对应电路图功能和脚接线都相同,都具有

相同的工作特性(阳极电压约400V左右的一组工作状况),灯丝参数相似(63V15A左右的电流).负载阻抗都接近(56k),惟有

最大屏牦功率及电流不同,因此只要重调静态屏流,就可以直接换用不同的功放电子管。

石机摩机最常用的笋法是换运放IC但要使用烙铁大动干戈,而且一山不容二虎,不能同时有第二种IC的选择.胆机摩机就灵活多变,

更换电子管就如插个电灯泡一样方便.有经济能力的发烧友不妨备份几套阻(典型是6P3PEL34KT886550,国货或洋货),即兴插

换,轮番品尝各软胆色的韵味,其乐无穷。

以上工作模式、偏流形式、胆型号的三种选择,组合起来有2X 2X 312种玩法,可见阻机摩机内涵的深厚,变幻奉富,令人乐趣盎然.

型的 一种玩法是,欣赏声乐、轻音乐时用三极管+A类,而听流行音乐、交响乐。玩家庭影院时用五()极管+帘栅稳压放大器。

或许摩家会自喜;自己器材已三榜提名:胆+三极管+A类,岂非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了?然而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不可能的,要攀登

音质的新高峰,除了器材组合优良外,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对机器进行细致的调整磨合。

四、精调电子管的工作状况

新胆机工作100小时后,机内元件尤其是电子管进入了稳定状态,就必须进行工作技术状况的精细调整。

推挽功放管的配对,是影响整机失真度的关键.如图4,每个电子管的阴极都串有一个约10Ω的取样电阻R。,供以测量电子管的阴极

电流Ix (Ix=阳流+帘栅流)用。第一步,调节每一个负偏压电位器R,使每只电子管的栅负压都相等,然后测量各胆的Ix,挑选I接近

的胆两两配对,充当推挽的对管。第二步,在初步配对的基础上,针对Ix较大的电子管,加大该管的R值,使两管的Ix完全相等.

时推挽电路就接近完全配对了。

以上调整的机理是Ix较大的电子管,其跨导S较大.如果采用凋各管栅负压令Ix相等的方法(即通常方法),则只能使两管的静态阳流

相等,其放大系数及交流动态工作点的差异并不能纠正,失真依然一样大.如果对跨导大的那个管于加大负反馈量(加大其阴极电阻Rx)

则两管在交流放大时也接近完全匹配,失真大幅度降低.调整后用失真仪实测,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开环时)有大幅度降低,接近电子管

手册的标准敷值。

跨导S是电于管的重要指标,单位是mAV,表示栅极电压对阳流的控制能力.业余条件下功串电子管的跨导也能精确测量获得:保持

帘栅和阳极电压不变,调节栅极负偏压电位器,使Ugl变化1V时,测量阳流的变化值为Ala,比如为82mA,那么这只功率管的跨导

就是S=△Ia/△Ugl82mAV以准确测得各胆的S为依据,计算出阴极电阻Rx的补偿值,就能调出十分对称的推挽电路.得到

满的音质.产品胆机在车间生产是无法作这样的精密调试的,只有发烧友的精心摩机,才能使胆机的优良品质锦上添花。

前置放大的调整见图5.第一级即电压放大级,要求处于纯A类放大状态,无论是普通放大电路或者是SRPP电路,本级的屏流都要求

大于2毫安,否则直接影响整机的音色和质感.某些产品设计该级的电流在1毫安以下,令人不知所以然,摩机时必须纠正过来。

倒相级的输入电子管的栅负压必须有—65~—10V,这是一个关键数据,直接影响整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少产品咀机是达不到这个

电压幅度的。由于本级与前一级是直流辋合,调整的难度颇大,因为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 I>2mA II3mA U=—65~—

l2a2bg2

10V.而这三个指标互相相牵制,如果用调电阻韵方法不能兼顾这三个条件,可用更换V2或把B+再提高50V以上来解决。

倒相级另一个调节点是Rp,它关系到推挽输出波形的对称,影响失真和输出功率.调整时从输入插口注入12kHz的标准正弦波,用示

波器观察输出变压器初级上下的两个波形,调节R使波形完全对称相筹.如果无信号源和示波器,就要确定V2的两个负载电阻R12R

p

使上下波形基本对称,其不足靠负反馈功能来纠正完善。

完成以上的精密调整后,胆机就进入优越的技术状态,音质焕然一新.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精凋,使你的胆机永远保持良好的运转。

五、改善可靠性

国产民用级的功率电子管的抗过压性能不佳,再加上我国不少地方供电电压波动很大,故国产胆机的可靠性并不理想,因此可靠性也应该

是摩机的重要课题.具体的技术内容可参考本刊199712期的《国产胆机电路可靠性的改进》一文。 该文中对抗市电电压超高的“电压

自动调整电路”与本文的“三板管接法”是何其相似,我们摩机时可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电源过压时利用自控强迫放大器进

入安全模式工作,为了音质追求使用手动控制令放大器进入A类放大模式。同样的手法,将优质和可靠性两个目的溶于一体。

六、摩元件

换发烧级补品元件,是摩机最常用的手法.在石机摩机中,换巨无霸环牛,换运放皇或其他某某皇,立觉音质连升数圾,等等。这方面经

验在书刊上已经有了很多的介绍,本文不必多言。电路中关键之处换上某些优质元件还是有益的,不过要提醒胆机摩家保持头脑冷静,量

力而为。实际上弄通电路原理,提高电子技术水平以精确调整电路的技术状况和参数,令你的胆机运转在良好的技术条件下,其收获远胜

过一掷干金更换昂贵补品。

由于胆机电路高阻抗的性质,喇叭线和电源线的对整体音质的影响程度不如石机,但输入信号线就不可忽视.人们常常用价值不菲的神经

线来校机,但机器内部的咽喉部位——输入口到放大管的栅()极之间的信号传输线,大部分机塑都是品质低下的,有的甚至是比头发稍

祖的镀锌线,其恶音的影响就可想而知.摩机时一定耍挑选音色宜人的信号线更换之,此举音色改良效果很明显。此外还应观察电路上的

焊点,尽量避免信号通道上靠焊锡导电,务必时焊点内部的铜线和铜线紧密接触导电。

七、关于电源

胆机最辉煌的时光是四五十年代,当时胆机的电源设汁有受年代技术限制的鲜明特点.例如当时高耐压的晶体二级管未问世,只能用

大内阻、高耗能的真空管整流.真空管抵御浪涌峰流的脆弱性使它不敢使用大容量的滤波电容器(手册规定5U4胆只用4μF),不得不用电

感扼流圈来完成滤波。又因当时电解电容器的昂贵(当年一个16μF450V的铝壳电解电容器等于一个功率胆的价格)而被迫用多极扼流圈,

前缓高压供电用串联滤波形式以节省电解电容器等等, 如今看来都是一些昨日黄花的技术手法.不过现在一些高手设计电路时也刻意模仿

老爷胆机的电源,而且相信音质底色可以改良.其电源也不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波形只是一条简单的直线,不应有下斜(内阻大,负载能力

),不应有纹波或毛刺(滤波不纯或动态内阻大),仅仅如此,单纯得很,最好不要污染它。因此在电源上串上非线性的电感扼漉圈或开关

稳压等渚东西,至少不符合简洁至上的原则.

摩电源起码有几件事要做:

1.增加高压延时加载电路,能有效延长电于管的寿命,延时电路要简单可靠,无须什么时基电路或运放IC等。

2.如前所述,帘栅采用并联稳压电源供电。

3.前置放大的供电由串联式改为并联式,以降低电源内阻,如图6

4.每个去耦电解电容器上并联一两个优质有机介质的电容器,以减低电源动态内阻。

八、后级功能的扩展

胆机中的纯后级的功能少,使用不便.例如它只有一个输入插口,直驳CD等音源时动态罐不足等.虽说“原汁原味才是发烧”,但绝大部

分人还是配用一个前级放大器.本来胆机后级的音质甜美,素质很高,匹配他的前级放大器要门当户对,一定要有相当高的品质.但人们

普遍使用的前级的价位都不高,品质都不尽如人意,反而有损胆后级的音质。造成了前级不得不用,用又不如不用的尴尬.为此我们可以

通过摩机把后级的功能扩展,抛弃素质不良的前级,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功能扩展电路见图7.输入插口增加为2组,用2X2的钮于开关来切换.两组输入已能应付—般的使用,最重要的是这种简明的措施,

能杜绝了多组输入不可避免的信号连线过长过多.影响音质变劣的通病.在欣赏音乐时适当提升高低音,频响扩展能令声音更生动活泼更

悦耳,故又增加了频率扩展电路,用4X 2的推键开关来切换频事平直—扩展的模式。这是普通RC式音调控制电路的简化,提升量不必太

大,调整为低音100Hz+6dB,高音处10kHz+6dB(相对于lkHz)就够了。图中所有的元件都要求选用较高的品质。

为了改善动态.对某些后级还要适当

提高整机的增益,见图8。取消原来电压放

大级的本级电流负反馈,增加本级的增益。

降低大环路负反馈量,如把RRe的比值

f

25增加到35。增加整机的闭环增益。

整个功能扩展电路装入一个小屏蔽盒子里,

串接在史机信号输入RCA插口上.虽然不太

雅致,却也方便实用。这个功能扩展装置真

正体现了“简洁至上”的原则,它等效于配

置了一台价值不菲的优质前级放大器,效果

今人非常满意。

摩机是一个系统工程.成功的摩机者应该具

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企业家的理财手段,

艺术家的音乐修养,工程师的精湛技术,

师的高超手艺,发烧友摩机以心血凝铸成骄

人的音质,令人真确地感受到摩胆机的科学

技术和音乐艺术的深刻内涵。

300B单端功放名闻遐迩,人见人爱,制作电路层出不穷,竞放异彩。本文介绍的电路比较简单传统,

主要着眼于降低灯丝交流供电所产生的交流声来改善其声音质量。

一.电路介绍

300B是直热式功率管,灯丝加热有交流或直流供电两种方式。两种灯丝加热方式各有所长。一般认

为,就音质而言,交流加热比较有利,缺点是交流声较直流加热时大一些。因此,如果300B灯丝采

用交流加热时,设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残留噪声,那么就可能取得较好的音质。为了降低300B残留

噪声,最为简便的方法是避免采用取自输出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加至前级的负反馈回路,或者说,尽量

减小负反馈量,最好是取消负反馈回路。本电路对300B灯丝采用交流加热,同时取消负反馈并注重

电压放大级的设计,以求获得较好的音质。

1为本机电路图。除个别地方不同常规之外,可以说是十分传统的电路结构。整个电路相当简洁,

尽量省去不必要的元件和电路,减少了器件数量。整机所用电子管的一般应用值和特性见附表。

本功放采用两级电压放大,都采用SRPP电路结构。SRPP原是为高频放大而研制的电路,现在把它用

于低频放大电路,理所当然可望获得更为宽阔的频率响应。由于三极管放大的噪声要比五极管小,所

以本机两级电压放大均采用三极管。输入级特意选用了双三极管5814A,该管相当于12AU7的高性能

管,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小输入级的放大噪声。由于5814A的放大因数(μ)低,采用SRPP电路能

够提高该级的增益和降低其输出阻抗。第2级电压放大采用12BH7A,该管适用于音频放大、振荡和

脉冲放大,因而作为低频应用具有良好的性能保证。该级工作电流取得较大,目的是为300B提供足

够驱动力。根据图15814A12BH7A阴极电压和阴极电阻,可估算它们的静态工作电流。

(1)5814A静态工作电流

I=6.7(v)3900(Ω)=0.0017(A)=1.7(mA)

(2)12BH7A静态工作电流

I=5.8(V)1500(Ω)=0.0038(A)=3.8(mA)

上述两级电压放大的最大输出电压(削波点前)达到90V,足以满足推动300B的需要。此外,两级电

压放大级的噪声小,失真低,为整机采用无负反馈放大奠定了基础。

功率输出级300B采用初级阻抗为3.5k Ω的输出变压器,从图l中实测阴极电压可知其静态电流为

I=64(V)1000(Ω)=0064(A)=64(mA)

由此可见,300B的工作状态介于附表所示两种工作状态之间。根据阴极电压可以估算出300B栅极推

动电压为 U=64(V)×0.7=44-8(V)≈45(V)。显然,该值比电压放大级最大输出电压小得多,这有利

300B获得足够的驱动且失真也较低。300B栅极与输入级阴极之间的680k Ω(2W)电阻是电压放大

级之间的负反馈电阻,可减小电压增益200左右,也能降低一些电压放大级的失真。

为了监视输出级工作电流,300B阴极经100kΩ电阻串有一只1mA电流表。这样一来,使该电流表转

换成100V电压表,由于300B阴极电阻为lkΩ,每伏读数相当于lmA电流。60V相当于60mA静态电

流。该表设有转换开关,以分别监测左、右声道300B工作电流。

电源部分电路也很平常,但滤波元件数值对本机交流声有一定影响,故应予足够重视。首先注意到滤

波输入电容的容量取得较小(4μF600V油浸电容),以防整流管流过的浪涌电流过大而损坏。同时

也预防开机瞬间出现过高的直流高压损坏相关元嚣件。为了减小高压纹波,采用电感和电阻构成的两

级兀型滤波电路,而且滤波电容的容量相当大,制作时务必予以充分注意为了进一步减少交流声,特

别是由灯丝交流供电产生的交流声,在高压B1300B灯丝中心点之间跨接一只20uF500V电解电

容,从而达到一定的反相抵消作用。通过以上一些措施,使整机交流声大为减小,即使把耳朵贴近音

箱也完全听不到残留的噪声。滤波电解电容上所并联的电阻R1R2(每个用270kΩ6W电阻2只并

联而成)为泄漏电阻,开机可防止过高瞬时电压,关机后则起到泄放高压的作用。电压放大级灯丝绕

组通过0.1μF600V电容接地,主要是起交流接地的作用。

二.器件和制作

有关电阻和电容的电气规格要求已在图l中标明,未标明的电阻均选用3w的氧化膜电阻,3w以上的

均为珐琅电阻。电源变压器各绕组的要求也已在图l中注明。输出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均已注明型号,

它们均为日本平田电机制作所的产品,国内不易购得,为此列出它们的主要规格。

(1)输出变压器:额定输出功率40w,一次侧阻抗35kΩ,一次侧直流电阻约66Ω,一次侧电感最

20H(最大26H),允许Dc电流1 7 0mA,频率响应20Hz100kHz-2dB(测试条件输入4Vrp=Zp)

(2)扼流圈:电感量15H,直流电阻165Ω,额定电流150mA(允许电流200mA)。仿制时可根据上述规

格选用相近的产品或按上述要求委托加工定制。

2为底盘及其前、后部加工图,可采用20mm厚的铝板制作比较方便。当然,具体加工前应采购

齐所有器件,再根据使用器件的实际尺寸进行适当修改加工尺寸。为了有利300B良好散热,特意为

它加工了一块小的安装板,加工尺寸如图3所示,板厚为15mm铝板,300B及其安装方式已在图中

表示得很清楚。

4为底盘下面主要元器件的布置图。各管管座要注意安装方向,4中用小箭头来表示。对于300B

523,箭头所指方向是管子灯丝的方向,即为管脚l4之间的方向。对于5 8l 4A12BH7A,小

箭头所指方向为管脚l9之间的方向。底盘上安装了两处接地点,一为“信号接地点”,安排在信

号输入端子处;另一为“电源接地点”,安排在电源变压器处,都在图4中有所图示。另外,在靠近

5814A12BH7A 4个电子管处,安排了一根长的接地母线(可用15mm裸铜线)。应注意的是,上述

两处接地点应与底盘保证可靠的电气接触,一般应把该处地盘仔细清除污垢,然后用螺丝把接地焊片

紧紧加以固定死。对于接地母线则应注意勿使之与底盘有电气接触。一般应在母线两端用与底盘绝缘

的端子把母线“架空”起来。由于接地母线是“信号”地,所以接地母线需另用导线单独接到“信

号”接地点的焊片上去。

300B的栅极电阻(100kΩ)一端焊接在管座栅极焊片上,另一端焊接到固定在管座处的支架lLlP上,

然后用导线再接到接地母线上。12BH7A300B之间的耦合电容(1μ400V)则直接跨接在两管相应

的管脚上,由于该电容体积较大,要用金属片绕合后予以固定起来(注意与底盘绝缘)

300B屏极至输出变压器之间距离较远,最好用15mm以上塑料硬线加以连接比较美观牢固。电源部

分各元件的接地端子,电源变压器高压绕组中心抽头等,可用12ram多股软线分别接到“电源接地

点”。输出变压器二次侧,直流高压部分的接线均用12mm多股软线连接。其他部分的接线可视情

况用05075mm多股软线连接。信号输入端子与音量电位器之间照例采用屏蔽线连接,屏蔽线的

屏蔽层则应单独接到“信号接地点”端子上,并注意外露的屏蔽层勿与底盘相互接触。配线完成后,

相同方向的引线可以捆扎起来,这样显得整齐美观。

三.调整和测试

说到本机调整,实际上由于电路简洁、工作状态均由设计保证,因此只要安装无误,几乎无需调整。

如果觉得增益较高,只要稍调整两级电压放大级之间的负反馈电阻(680kΩ)即可。不过,安装完成并

通电之后,照例要测试一下各管电压。从图中实测电压看,除左右声道的输入级略有不同外,其余各

管的电压左右声道完全相同。接着,根据所测电压可以计算一下各管的实际功耗(管压降×静态电流)

1. 输入级5814A P6.7(V)3900(Ω)×[143(V)-6.7(V)]=0.23(W)

2. 驱动级12BH7A P=5.8(V)1500(Ω)x[140(V)-5.8(V)]=0.5(W)

3. 输出级300B P=64(V)1000(Ω)×[395(v)-64(v)]=21.1(W)

显然,以上各值远远小于表1所示各管最高额定值P1os工作十分安全可靠的。

5为两级电压放大级本身的输入/输出特性。由图可以看出削波点约90V。前已估算得知300B

最大驱动电压约45V。由图5还可知道1V输入时即可达到50V左右的输出,充分说明本机电压放大

级具备足够的驱动能力。

6为本机输出级使用WE-300B时的整机输入/输出特性。制作时并未对该管进行过挑选,大致可以

认为它反映了WE-300B的平均性能。由图6可知,输入1V信号电压即可达到6W无削波输出功率,而

最大输出可达8W以上。

7为整机频率响应曲线,输出1W时曲线实际上与输出变压器本身特性几乎相同,6W输出时仅高频

端下降稍稍快一些。

8为本机阻尼系数特性曲线,100Hz-20kHz范围内的阻尼系数为4仅低频端和高频端略有下降。

9为失真特性,由于输出级未加负反馈,呈软失真特性,100Hz10kHz失真曲线几乎呈现同样倾

向。其中1kHz10kHz失真几乎相同,100Hz失真只是在输出功率较小时(<2W)才略为有所偏离lkHz

10kHz曲线。这种特性也可以说是所有300B类管子的共同倾向。

10是本机接上各种容性负载时的方波响应(上面一条曲线),使用10kHz方波进行测试。图中下面

一条曲线为纯阻负载时的方波响应,以资比较。

由图10(a)可知,01μF的容性负载几乎与纯电阻负载时响应完全相同。05μF负载时方波响应

左角出现“振铃”,但过冲很轻微。负载容量增加到lμF,波形振铃处略微变钝。当负载容量增加

2μF时,波形进一步变钝呈现“圆角”。从以上测试波形可以看出,本机接上各种不同负载特性

的音箱工作时,不会出现异常振荡现象,工作稳定可靠。

四.性能对照.

本机的设计制作有两个主要意图。为了减小直热式功率管的交流声,现在的300B灯丝采用直流加热

的方式日趋普遍。本机的意图之一是通过合理设计电路来降低其交流声电平,还300B灯丝交流加热

时音质的本来面目。同时,鉴于各科'300B单端功放的主观音质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机的意

图之二是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选择几种不同的300B进行一些主要性能测试,看一看它们本身之间

有什么异同,为主观评价提供一些客观依据。 在进行性能对照前首先要说明,前面给出的测试性能

数据是采用WE300B时的情况。虽说是采用“wE”的型号,但已不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WE(西电)

生产的原装品牌,而是性能指标与原装品牌最为接近的复制品。英国生产的STC4300A在音色上与

WE300B不完全一致,但两者的技术指标基本一致。因此相对而言,其他国家生产的300B的音质

和性能如何,一般可以用上述两种型号的300B作为基准而进行比较。

我国的发烧友对国产300B的音质和性能十分关注,也是制作时的首选品牌。为此,下面给出国产300B

应用图1电路时的实测性能,以作比较。当然,对国产300B也未加挑选,这样能够反映出一般的质

量水平。

11是国产300B的输入/输出特性。显然,它比WE-300B有较高的功率灵敏度。同样在输入信号为

1V的条件下,国产300B输出功率比WE-300B高出1W

12为国产300B的频率响应。它从30kHz开始起出现下降,而WE-300B则从50kHz起开始下降。不

过,两者-3dB点均约为100kHz

13为国产300B阻尼特性,曲线形状与WE-300B很相似,阻尼系数大致上整体下降04左右。

14为国产300B的失真特性。它与WE-300B也十分相似,但在较低输出功率国产300B失真稍微小

一点,而在较大输出功率时则剐相反,即WE-300B失真稍微小一点。

从以上4项测试性能看,与WE-300B相比。国产300B的内阻和极间电容略大一点,但两者还是十分

相近。图15WE-300B与国产300B的波形对比。图15(a)6W输出时的正弦波波形,未见削波,

可见尚有一定裕量。

一颗理想的Hi-FI输出牛要求其:

1.初级电感(pri-inductor)为无穷大(infinite),以应付很低的低频信号;

2.漏感leakage为零,分布电感distributed inductance电容distributed

capacitance)为零,以便高保真的传输现代音乐的超高频信号;

3.不产生各种形式的串联或并联谐振(resonance),以免使音频信号发生畸变

distortion);

4.不产生任何非线性(nonlinear distortion)或相位延迟失真(phase-delay

distortion)。

从变压器的原理上讲,现今无论何种形式的变压器均无法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

首先说变压器要用铁心(core)做、导磁媒体,其非线性失真一般很大。再有若

需诺大的初级电感(pri-inductor),其漏感(leakage)分布电感、电容亦随

之加大。满足了第1项,就要损失第2项,互为矛盾。且较大的初级电感又可使

相位失真加大,动态范围(dynamic renge)减小。

一只宽频响(freguency response)的输出牛,要求在满足高频的情况下,尽量

增加初级电感,以使频响曲线向低端延伸。亦或在满足低频的情况下,尽量减小

分布电容(distributed capacitance)及漏感(leakage inductance)以使高

频更靓。但两者总是互为矛盾,故频响不可能很宽。有些中低档胆机之输出牛,

干脆就只照顾低频,高频到那里一概不管。此类胆机虽有充实的低频但高频暗淡,

久听会感觉“闷”得难受(如今发烧友的耳朵已修炼的挑剔的很)

一支宽频响的Hi-Fi输出牛,其电感漏感(leakage inductance)比(LL)很大

(即较大的电感(inductor),极小的漏感)。故通常用电感漏感比(LL)来衡

量一个输出牛的优劣。下面我给大家谈谈对输出牛具体的要求:

初级电感(pri- inductor)L L=K•(Ra-r1/2πfmin

其中:Ra是放大器的最佳负载阻抗(optimum plate load),r1是输出牛的初

级直流电阻。K是一个系数,当要求频响曲线不均匀度为-3dB,或允许初级阻抗

变化30%时,K=1;当要求-1dB或允许阻抗变化10%时,K=2;要求-0.5dB或允许

阻抗变化5%时,K=3fmin:所要求之最低频率。

初级漏感(pri-leakage inductanceLs

Ls=K•Ra- r1/2πfmax

其中:fmax系所要求之最高频率,当允许初级阻抗变化30%时,K=0.8;允许变

10%时,K=0.5

输出牛直流电阻

单端(single-ended)输出牛,初级电阻r1=0.5•Ra(1-η);次级电阻 r2=r1

N2/N1

推挽(push-pull)输出牛

初级电阻r1=0.414•Ra-a1-η

次级电阻r2=0.586•Ra-a1-η)(N2/N1

其中:Ra系单端放大器single-ended最佳负载阻抗optimum plate load

Ra-a系推挽放大器(push-pull)最佳负载阻抗;η为变压器的效率

efficiency),一般取0.75~0.9,功率越小η取值越低。输出牛直流电阻不

宜过大,否则将影响瞬态(transient)、解析力及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由于变压器中存在电抗(reactance)成分,其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随

频率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其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亦随之变化,一般中

频段呈一定值不变。而低频段,随频率的降低而急速下降,高频段又随频率的上

升而升高。当阻抗偏离放大器的最佳负载阻抗(optimum plate load)较多时,

放大器将产生严重的波形失真,且输出功率亦下降。故一般要求变压器的输入阻

抗(input impedance)变化<30%

另外,由于变压器本身存在有分布电感(distributed inductance)及分布电容

distributed capacitance其相互作用将产生串联或并联谐振resonance

发生谐振时,其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趋向于零或无穷大(infinite)。

且无论是串联或并联谐振,其输出电压都可能出现峰值,使频响曲线变差。为控

制变压器在谐振(resonance)时输入阻抗的变化程度,保证平坦的幅频特性,

应控制住变压器回路的Q值(这里Q值的含义是,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

或容抗(capacitive reactance)与回路电阻之比。Q值越大,其阻抗的变化程

度也越大),选择合适的电感(pri-inductor)漏感、内阻及分布电容值。

另外,变压器初级电感的大小还与信号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有关联,

当信号幅度(amplitude)与响度(loudness)变化时,意味著铁心中的磁感应

强度(induction density)和磁导率(permeance)在变化。因而初级自感量也

将随著信号幅度amplitude的变化而变化,当信号幅度amplitude较大时,

很大的初级电感,引起波形失真加大。而信号幅度较小时,铁心的磁导率

permeance变小,自感量变小,将影响频率响应特性freguency response

再者,从减小相移失真(phase-delay distortion)的角度考虑,输出牛亦不能

只为照顾低频而过分的加大初级电感(pri-inductor)。由于铁心的磁饱和

magnetic saturation程度与频率成反比,在低频段,铁心有可能工作在B-H

曲线的饱和区,此时,因磁化电流(magnetizing current)的波形已严重失真,

呈尖顶状,致使输出电压的波形也产生失真。输出牛铁心的磁感应强度

induction density)越高,失真亦越大(这就是为何用EI型铁心做输出牛,

要比其他形式的如R型,C型及环型铁心还好,且EI铁心最好不用超高导磁率,

带纹向的硅钢片)。当输出牛中有直流磁化时(如单端输出牛,或推挽牛因两管

电流相差较多,或两组绕组圈数不对称时),失真就更为严重。

为减小波形失真,常用的办法是在铁心(core)中垫入空气隙(air gapS S

cm)=1.3×10 I•N1 I:磁化电流;N1:圈数

根据计算,若推挽输出牛两管电流电流相差5-10mA时,就要留有气隙了(或者

不将铁心插的过紧)。

胆机输出牛的快速设计

设计胆机的输出变压器的资料已经不少,本文结合自己近期要制作的4P1S牛输

出耳放,对如何抓住要点进行快速设计作一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并期望抛砖引玉:

输出变压器的设计要点:

◎负载阻抗

◎初级电感

◎铁芯截面

◎绕组参数

◎绕制工艺

具备了这五个要点,就可以刻画出一头输出牛的基本“脾气”了。

一、负载阻抗

很多常用的电子管都可以从厂家的技术参数中查到推荐的典型应用阻抗值,但是

往往DIYER要做的电路不一定都是所谓的“典型应用”,用胆管做耳放就是一个

明显的例子。所以从电子管的特性曲线上去寻求一个符合自己特定应用条件负载

阻抗,才是正途。

图一是4P1S的特性曲线图,为了求得最佳的负载阻抗,我们选择了图上过ABC

三点的负载线,负载线确定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利用最大屏耗允许线(图中往下

弯的那条曲线)下的有效面积,这样才能发挥管子的最大潜力。

图中A点是栅偏压为0的点,在这里达到了屏流的上限(横坐标:Imax=73mA),

同时也是屏压的下限(纵坐标:Umin=75V;B点是我们的静态工作点,无信号

时管子的屏流I0=40mA,屏压为170V;C点是屏压的上限:265V 同时也是屏流的

下限:3mA.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对应于这条负载线的输出阻抗:

Rp = (Umax-Umin)/(Imax-Imin) = (265-75)/(0.073-0.003) = 2714 取:2700

(欧姆)

二、初级电感

Lp = Rp/6.28*f0*根号M2-1

其中,f0是我们设计的下限频率,这里取20Hz ;M2(2表示是M的平方,下同,

在这里写公式真费劲!)M是该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通常取23(db)

我们取3(实践证明:输出变压器的低端滚降并非越小越好,电感过大将会使得

分布电容难以控制,从而成为高频响应的“瓶颈”)。

Lp = 2700/6.28*20*2.828 = 7.6H 取:8(H)

三、铁芯截面

Sc = 300Lp*I02 300*8*0.0016 = 3.84 (CM2) 取:5.32 (CM2)

我们从标准的1.9CM舌宽的硅钢片中选取叠厚为2.8CM的标准值:1.9*2.8 = 5.32

(CM2),这样就有比较大的富裕度了。请注意:以上经验公式的系数300是按国

产硅钢片的导磁率求得的,如果用新日铁Z11这样的高导磁率片子又会如何呢?

这没关系,只能说明我们留有的富裕度更大,对于单端出牛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四、绕组参数

1) 初级:Np = 45*Lp*I0*1000/Sc = 45*8*40/5.32 = 2706 () 取:2700 (匝)

2) 次级(8欧):Ns( = Np/根号(Rp*效率/8= 2700/根号(2700*0.75/8

=170 (匝)

3) 次级(300欧):Ns(300) = Np/根号(Rp*效率/300= 2700/根号

2700*0.75/300 = 1039 (匝)

其中效率在小型变压器中取:75 ,为了后面的分三段绕制工艺,300欧绕组

匝数取:1035(匝),每段345

初级线径:Dp = 0.75根号I0 0.75*0.2 0.15 (mm)

次级线径:Ds(8) Dp8/根号(Ns( /Np= 0.15/0.25 = 0.6 (mm)

为了实现三段并联的绕法,改为用三根0.31漆包线并联,电流值保持一致。

次级线径:Ds(300) Dp300/根号(Ns(300)/Np = 0.24 (mm)

考虑到耳机并不需要承载最大输出功率,取初级一样的0.15mm)就行了。

完成线径计算以后,还要验证所选的线材是否装得下该铁芯的窗口,这要从漆包

线的规格表查找 “每厘米可绕圈数”,计算每层带绝缘的厚度,总层数,线包

的鼓起系数等等,比较烦琐,可以参考有关资料,不细说了。

单端输出变压器工作中有直流成分流过绕组,所以铁芯只能单向插入并留有气

隙:

气隙宽度: Lg = Np*I0/1600 = 2700*0.04/1600 = 0.07

这是总的气隙宽度,实际气隙取 Lg/2 = 0.035 ,用等厚的绝缘纸垫在EI

的间隙上,将铁芯压紧就可以了。

五、绕制工艺

为了得到优异的性能,输出变压器的工艺是十分讲究的,我们采用了“次级三夹

初级二”的结构,来达到增大耦合,减少漏感、减少分布电容的目的(见图二)

初级夹在次级之间,可以减少它对铁芯的分布电容;同时次级的始端(线头)接

地(0欧姆),也是出于减少分布电容的考虑。

更多的夹层,虽然能进一步减少漏感,但是也会增大分布电容,所以应该适可而

止。

输出牛的层间绝缘,以薄的电缆纸为佳,聚酯薄膜类的材料介电系数大,最好不

用。

漆包线通常用国产QA就可以了,如果不计较成本,用进口的4N铜当然不错,

过要贵上十几倍!

变压器绕好后,还要经过烘干去潮,浸绝缘漆烘干等工艺,才能保证性能稳定。

结束语:

以上的计算,采用了不少的经验公式,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快速进入角色的途径,

变压器绕制好了还要通过频响、功率等指标测试,然后上机试听,如果不满意还

要反复修改,才能达到靓声的目的。总之,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手艺,只有通过反复试验,才能成为“驯牛”高手。

估算30W甲类输出牛的实例

常规设计输出变压器有许多步骤,诸如确定变压器最小电感量。确定铁芯规格。

确定初、次级电流、电压。初级圈数、圈数比、线径。。。比较繁杂。圈圈里又

有许多大同小异的设计版本,常常同尺寸铁芯,甲版本计算出最小电感量是

150H。乙版本计算出最小电感量可能只有50H。这其中自然有其道理,但于初

学者,可能是云雾一团。能否另辟奚径,将其简化。使胆友估算出自己满意的牛。

笔者以为是可以的。

我们知道输出牛的低频频率特性好不好,与电感量有直接的关系,决定电感量大

小首先是铁芯截面积尺寸。其次,线包匝数多少与电感量也不无关系,由电工原

理可知同尺寸铁芯,当线圈匝数增加一倍,其电感量增加四倍。还有就是初级线

径。从DIY角度说,总要大于基本要求的一二个数量级。简言之大铁芯、宽窗

口、粗线径是输出牛的基本要求。(是否铁芯、窗口、线径,越大越宽越粗就越

好。我想留到以后再议。)

试估算30W甲类输出牛。用于845单管。初级阻抗5K,次极阻抗

选择舌宽30mmKEI型硅钢片,叠厚60mm18平方CM的截面积承受甲

30W的功率应该是可以的。铁芯窗口宽窄与否则很重要。宽窗口(KEI)

钢片能满足前述二个要求。窄窗口(GEI) 硅钢片则不太好用。区别宽、窄窗

口硅钢片的方法是:窗口宽度大于12硅钢片舌宽是宽窗口硅钢片。等于1

2硅钢片舌宽是窄窗口硅钢片。另一区别宽、窄窗口硅钢片方法是:宽窗口硅钢

片舌宽30mm以上按5mm递增如:303540…。诸如舌宽3236则是

窄窗口硅钢片。

拿一片硅钢片测量出实际尺寸,按前文方法做一只骨架。测量出骨架绕线体积:

骨架净空宽50毫米,骨架净空深18毫米。

自定初级匝数4000圈。寬确定初级线径。 根据电子管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

一般的音频胆 ,在标准工作状态下静态阳流均小于100mA。(唯有211

系列=140mA.)实践中我们可以测量出,在最大信号时阳流则是

2倍的静态阳流。如是选择初级线径最大允许电流200 mA。查表知,按每平方

毫米载流量密度3A计,最大允许电流200 mA线径是Φ0.29mm。确定初级

线径为Φ0.29mm

确定次级线径:0.7乘以4次根号下视在功率除以次级阻抗约=Φ1106.选用

Φ1.12mm漆包线。求初、次级匝数比。借用公式:根号下初级阻抗乘以效率

0.85)除以次级阻抗。代入上述数据求得初、次级匝数比是23.05T

确定次级匝数:4000÷23.05173T

按前文计算骨架净空方法。线包能够绕下。

3d背景墙打印机多少钱-北陆药业股票最新消息

三极管胆机

更多推荐

进口胆机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