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劳培)
电 工 学&电工 学 及 电 气 设备
实验指导书
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的基本要求
电工学基础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 实 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线路,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 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现按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基本 要求。
一、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应复习教科书有关章节,认真研读实验指导书 ,了解实验目的、项目、方法与步骤,明确实验过程
),并按照实验项 中应注意的问题 (有些内容可到实验室对照实验预习,如熟悉组件的编号,使用及其规定值等
目准备记录抄表等。
实验前应写好预习报告 ,经指导教师检查认为确实作好了实验前的准备,方可开始作实验。 认真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培养同学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实验质量和保护实验设备都是很重要的。
二、实验的进行
1、建立小组,合理分工
每次实验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每组由 2~3 人组成,实验进行中的接线、调节负载、保持电压或电流、 记录数据等工作每人应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
2、选择组件和仪表 实验前先熟悉该次实验所用的组件,选择仪表量程,然后依次排列组件和仪表便于测取数据。
3、按图接线 根据实验线路图及所选组件、仪表、按图接线,线路力求简单明了,按接线原则是先接串联主回路,再接
并联支路。为查找线路方便,每路可用相同颜色的导线或插头。
4、接通电源,观察仪表 接线完毕,首先自我检查,然后请指导教师查验无误后,方可通电。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熟悉仪表刻 度,并记下倍率,然后开始实验,观察所有仪表是否正常 (如指针正、反向是否超满量程等 )。如果出现异常,
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排除故障;如果一切正常,即可正式开始实验。
5、测取数据
预习时对电工实验的基本试验方法及所测数据的大小作到心中有数。正式实验时
数据。
6、认真负责,实验有始有终 实验完毕,须将数据交指导教师审阅。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才允许拆线并把实验所用的组件、导线及仪 器等物品整理好。
,根据实验步骤逐次测取
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按程序规范操作,以避免人身触 电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研究或分析讨论后写出的心得体
1
会。
实验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图表整洁、结论明确。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 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
2) 列出实验中所用组件的名称及编号等。
3) 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4) 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说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是否符合,可对某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并最后 写出结论。实验报告应写在一定规格的报告纸上,保持整洁
5) 每次实验每人独立完成一份报告,按时送交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实验目的
1.
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2.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
掌握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说明
图 1-1 日光灯电路
1、日光灯各元件的联接及其工作过程
日光灯结构如图
1-1
所示,K
闭合时,日光灯管不导电,全部电压加在启辉器两触片之间, 使启辉器中氖气击穿, 产生气体放电,此放电产生的一定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与固定片接通, 于是有电流通过日光灯管的灯丝和镇流器。 短时间后双金属片冷却收缩与固定片断开, 电路中的 电流突然减小;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 这时镇流器两端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 使日光灯管两端电 压产生
400
至
500V
高压,灯管气体电离,产生放电,日光灯点燃发亮。日光灯点燃后,灯管 两端的电压降为
100V
左右,这时由于镇流器的限流作用,灯管中电流不会过大。同时并联在灯 管两端的启辉器,也因电压降低而不能放电,其触片保持断开状态。
2
2、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对于一个无源一端口网络,如图
1-2
所示,其所吸收的有功功率
P=UIcosΦ其中
cosΦ
称 为功率因数。 要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 可以用并联电容器的办法, 使流过电容器中的无功电 流分量与感性负载中的无功电流分量互相补偿, 以减小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从而提高了功 率因数。 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充分发挥电源设备的利用率, 另 一方面又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
I
U
Z=|Z|
三、实验设备
表
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
1
2
3
4
4
5
6
7
交流电压表
交流电流表
1
1
功率表
1
自耦调压器
镇流器
电容器箱
启辉器
日光灯灯管
1
与
40W
灯管配用
1
1
与
40W
灯管配用
1
40W 1
8 1
四、实验线路与实验内容
实验2接线如图所示。
测量交流参数及提高功率3因数
按表
1-2并联电容
C,令
U=220V
不变,将测试结果填入表
1-2
中
3
表
1-2
电容值μF
测试结果
测量值
U(V)
计算值
Ic(A)
I (A)
I
RL
(A)
cosφ
0
2.5
4.75
2.5+4.75
4.75+4.75
五、注意事项
1、测电压、电流时,一定要注意表的档位选择,测量类型、量程都要对应
2、功率表电流线圈的电流、电压线圈的电压都不可超过所选的额定值。
3、自耦调压器输入输出端不可接反。
4、各支路电流要接入电流插座。
5、注意安全,线路接好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六、报告要求
1、若直接测量镇流器功率,功率表应如何接线,作图说明。
2、说明功率因数提高的原因和意义。
3、收获体会及其他。
4
实验二 三相负载星形连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三相负载作星形连接的方法。
2.学习和验证三相负载对称与不对称电路中,相电压﹐线电压之间的关系
3.了解三相四线制中中线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三相负载作星形连接时,如图
2—1
所示。
A
当三相负载对称或不对 称的星形连接有中线时, 线电 压与相电压均对称,且
U
线
3U
相
。而且
U
线
超前与
U相
30
。
当三相负载不对称又无 中线连接时,此时将出现三相 电压不平衡﹑不对称的现象, 导致三
相不能正常工作, 为此 必须有中线连接, 才能保证三 相负载正常工作。
从上述理论中,考虑到三
相负载对称与不对称连接又 无中线时某相电压升高, 影响 负载的使用时间, 同时考虑到 实验
的安全,故将三相电压降
低到
220V
的相电压作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1、三相负载箱一个
2、电流
T15-MA一只
3、万用表
500
型一只
4、连接导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板布置图如图所示。 将实验台供电箱的 三相电源
A、B、C、O
对应接到负载箱上。再接实验板布置图
5
成星形连接,即
X、Y、Z、O连接。
1、上供电箱上三相开关,用电流 表插头及电压表进行下列情况的测量。 并将数据记入表内。
2、负载对称有中线,将三相负载 箱上的开关全部打到接通位置。
3、负载对称无中线, 即断开中线。
4、负载不对称有中线,将
A
相的
KAI
开关断开。
5、负载不对称无中线。 上述数据作完,请老师检查数据后, 方 可整理好实验台。
五、填写实验报告:
1、分析负载不对称又无中线连接 时的数据。
2、中线有何作用?
六、注意事项 :
1、电压电流表测量时,一定要注 意表的量程。
2、每测一次,改变负载连接方式
都要断开电源开关
3、如何接线才能利用电流测量插孔测得中性线电流?
负载接法
测量数据
对称负载
有中线
不对称负载
无中线
有中线
无中线
UA
相电压
UB
UC
UAB
线电压
UBC
UCA
IA
相电流
IB
IC
中线电流
I0
6
实验三 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
、实验目的:
1.
熟悉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连接的方法。
2.
验证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对称与不对称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
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如下图所示。
1、当三相负载对称连接时,其线电流、相电流之间的关系为
I线
3I相
,且相电流超前线电流
30
。
2、当三相负载不对称作三角形连接时,将导致两相的线电流、 一相的相电流发生变化。此时,
I
线
与
I
相
无 3 的关系。
3、当三角形连接时,一相负载断路时,如下图
3-2
所示。此
时只影响故障相不能正常工作,其余两相仍能正常工作。
4、当三角形连接时,一条火线断线时如下图
3-2
所示。此时故障两相负载电压小于正常电 压,而
BC相仍能够正常工作。
三、实验仪表设备:
1、三相负载箱一台
2
电流表
T15
—MA一只
3
、电压表 一只
四、预习要点:
1、实验板上一相负载,电流插孔只有一个,如何通过适当接线使其可测线电流,又如何
接线使其可测相电流?测相电流时,电流插孔又是对应那一相的电流?
五、实验步骤及内容:
实验板布置图见实验二。接线参照图
3-3
。
1、参照下图将负载箱接成三角形的负载。
2、合上供电箱的开关,进行下列负载接法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入表内
7
数据记入表
测量数据
负载接法
IA
IB
IC
I AB
I BC
I CA
UAB
UBC
UCA
线电流 相电流 线电压
负载对称
负载不对称
一相负载断路
一相火线断路
(1)对称负载的测量,所有开关全部接通。
(2)不对称负载的测量,短开
KA1
开关。
(3)一相负载短路,短开
2
开关。
(4)一相火线断线,开关全部接通,取掉
A
相火线。 上述内容作完后,数据经老师检查后方可整理实验台,离开实验室。 五、填写实验报告:
1、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从实验的数据作
I相与I
线
之间关系的计算。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对各种情况负载下用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了什么?
图
3-38
实验四 变压器空载、短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判断变压器的性能。
2、学习各种仪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变压器 的空载实验。
2、变压器的短路实验。
三、预习要点:
1、在变压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怎样连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2、变压器的空载实验,测空载损耗为什么必须用低功率因数表?
3、变压器空载及短路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一般电源接在低压边还是高压边比较合 适?
四、实验器材: 单相变压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调压器、兆欧表。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测定绝缘电阻
用兆欧表分别检查变压器高、 低压绕组之间和各绕组对地之间冷态绝缘电阻值。 将数据 填下表
4-1
中。
表
4—
1
绝缘电阻测试数据
测量内容
高、低压绕组之间
高压绕组对地
低压绕组对地
测量值(
MΩ)
2、测定电压比
接线图如图
2-1
所示。闭合电源开关
Q,将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从低压绕组额定电压的
50%
左右开始调至
UN范围内,对应不同的输入电压, 测量低压绕组电压和高压绕组电压共
3组数据, 记录于
4-2
表中,
分别计算电压比,取其平均值。
表
4—
2
测定电压比数据
序号
低压线圈电压
U 2/V
高压线圈电压
U 1/V
3、空载实验
为了安全,空载实验应在低压边进行,空载实验的接线图如图
2-2
所示。由于空载时变 压器的功率因数甚低, 应选用低功率因数表测量功率, 以减少测量误差。 又因为变压器空载阻抗 很大,故电压表应接在电流表的外侧,以免由于电压表分流引起误差。
为了保护仪表,调压器将电压从零开始升至
UN,测量空载电流
I0及空载损耗功率
P0
, 副边电压
UAX。共测取数据
3组。记录于表
4-1
中。
9
4、短路实验 短路实验接线图如图
2-3
所示。由于短路阻抗很小,故电流表应接在电压表的外侧,以 免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压降引起误差。短路时的功率因数较高,故不必采用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通电前,必须将调压器调至输出电压为零的起始位置。然后合上开关 短路电流升至
IN
,测量
Uk
、Pk。共测取数据
3
组。记录于表
4-1
中。
Q,调节输出电压,使
六、实验报告:
1、由测定的绝缘电阻值判定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2、计算变压器电压变比的平均值作为受试变压器的变比
3、将空载实验数据和标准值比较,判断性能。
4、将短路实验数据和标准值比较,判断性能。
10
数据记入表
表 3-1
空载实验
数据
序号
U0(V)
计算数据
UAX
(V)
I0(A)
P0(W)
cosφ0
1
2
3
短路实验
数据
UK(V)
IK(A)
PK(W)
cosφ
K
1
2
3
11
实验五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设备和起动方法。
2、熟悉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原理和调速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2、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3、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三、预习要点:
1、为什么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不适用于重载起动?
2、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所串电阻的大小对起动转矩有什么影响?
3、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原理。
四、实验器材: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直接起动 按图
5-1
接线。先将开关
Q2
向上闭合,然后闭合电源开关
Q,读取瞬时起动 电流数值,记录于表
5-1
中。
表
5—
1
各种起动方法时的数据
启动方式
Ust/V
Ist/A
起动电流倍数(
Ist/I
N)
备注
直接启动
星—三角启动
自耦变压器减压启动
2、星—三角形起动
仍按上图
5-1
接线。先将开关
Q2
向下闭合,定子绕组为星形联结,然后电源开关
Q1,读取 起动电流数值,记录于表
5-1
中。待电机转速稳定后,将开关氏
Q2
拉开,并迅速向上闭合,定 子绕组换接三角形联结,电动机转入正常运行。
3、自耦变压器起动
选用起动补偿器,按图
5-2
接线。抽头电压选
60%电源电压。先合上电源开关
Q1,然后将 起动补偿器的手柄扳至“起动”位置,此时电动机由自耦变压器供给低电压起动。读取起动电流 数值,记录于表
5-1
中。待电动机转速稳定后,将手柄从“起动”位置拉开,并迅速合至“运行” 位置,电动机起动过程结束。
4、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起动
按如图
5-3
接线,先将起动变阻器手柄置于阻值最大位置,然后合上电源开关
Q1
起动电动 机,读取起动电流数值,记录于表
5-1
中。缓慢转动起动变阻器手柄,逐渐减小起动电阻,直至 起动变阻器被切除,电动机进入稳定运行。
12
5、绕线转子导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 仍按图
5-3
接线,将电动机带一定负载起动后, 改变转子电阻, 观察转速变化, 然后改变变阻器手柄位置, 分别测量各电阻值所对应的电动机转 速,并做记录。
6、鼠笼转子电机变极调速 按图
5-4
的两种方式接线分别测出转速并记录。
六、实验报告:
1、比较异步电动机不同起动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
2、从调速性能方面,对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电阻调速进行分析。
13
实验报告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指导教师 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使用仪器、材料
四、实验步骤
14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 (数据、图表、计算等 )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教师签名15
年月日

更多推荐
实验,负载,起动,电流,电压,数据,连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