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化学危险品?

1.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如火药(主要成分KNO3)、叠氮钠、雷汞、黑索金、三硝基甲苯等。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列2种情况之一者:

2.1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2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化学品主要有:

易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炔、丙烯、丁二烯等。

不燃气体:如氮、氧、氦、氖、氩、二氧化碳等。

有毒气体:如氯气、光气、二氧化硫、氰化物、氟化氰、硫化氢等。

3.易燃液体:指在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极易挥发和燃烧,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其中包括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如甲醇、乙醇、丙酮、汽油、苯、甲苯、二甲苯、乙醚等。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1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如红磷、三硫化磷、五硫化磷、二硝基苯、硝化棉、闪光粉(镁粉与氯酸钾的混合物)、铝粉、镁粉、硫磺等。

4.2 自燃物品: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应反,并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硝化纤维素、赛璐珞、硝化甘油等。

4.3 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硫氢化物、硫的金属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5.1 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如锂、钠、钾、铷、铯、镁、钙、锶的过氧化物和盐类。其中常见的过氧化钠、氯酸钾、高锰酸钾、高氯酸钠等。

5.2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过氧基(—O—O—)的有机物,此类物质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醇、过氧化甲乙酮等。

6.毒害品:指物质进入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无机毒物(氰、砷、硒)及其化合物类(氰化钾、三氧化二砷、氧化硒),有机毒物类中的卤代烃及其卤代物(氯乙醇、二氯甲烷等),有机磷、硫、砷、硅、腈、胺等化合物类,有机金属化合物,某些芳香烃、稠环及杂环化合物等。

7.放射性物品: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如氯化铀、硫酸铀、氧化铀、夜光粉、发光剂等。

8.腐蚀品:凡是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如氢氟酸、硝酸、硫酸、甲酸、氯乙酸、氢氧化钠等。

苯,液化气,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

什么布料甲醛多?

厚窗帘。厚窗帘的遮光效果会更加的好,看起来也会更加的豪华,但是厚窗帘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更多的染料和甲醛,一旦温度增高,甲醛就会释放出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颜色深的。窗帘不仅有装饰的作用,还有遮光的作用,深色的窗帘遮光效果比较好,而且深色的窗帘可以挂好久不用洗,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考虑,深色的窗帘确实是优点多多。但是颜色越深的窗帘用的染料就会越重,里面的化学成分和添加剂就会越多,或者是甲醛就会越多。

3、颜色多,纹路多的窗帘。窗帘的样式是有很多种的,有深色,有浅色的,也有花里胡哨的窗帘,花里胡哨的窗帘有些确实是非常的好看,挂在家里也是非常的上档次,但是花里胡哨的窗帘需要定型和定色,这就需要用到更多的甲醛,花里胡哨的窗帘本身含甲醛的数量就比较多,阳光一照射,甲醛的释放量会增加。

 软装纺织品这些布料含甲醛比较多。

  棉麻布之类的纺织工艺品,通常这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通常纺织品容易含甲醛的有:免烫棉品、印染布料、变色布料、涂层布、植绒布以及经过特殊整理的纺织品。有些小作坊生产的这些纺织品,在印染、免烫、防水、抗皱等工序处理时,贪图成本低廉,使用了未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整理助剂、抗皱剂、抗缩剂、固色剂等,极易造成甲醛超标。

答:化纤的,晴轮的布料甲醛含量多。

还有许多的贴有“纯棉”“免烫”标签的服装,最好小心点买。

消费者与其购买这样的产品,还不如直接选择未经免烫处理的普通纯棉服装,洗涤后自己熨烫,环保指标更有保障,对健康也更有保证。

还有,特别是棉质,印花、阻燃整理、硬挺整理的布料比较容易甲醛超标。

答:活性树脂布料甲醛多

世界卫生组织将甲醛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和甲醛密切接触会增加得白血病等癌症的风险。

而衣服上之所以会有甲醛,是因为衣服在加工过程中离不开甲醛的参与,在加工过程中会用含有甲醛的活性树脂来让衣服更加平整,为了能让衣服的颜色更加鲜艳,会使用含有甲醛的织料,有些衣服需要印花,这些印花材料当中也含有甲醛。

腐蚀性简介和常见的腐蚀品?

腐蚀性简介和常见的腐蚀品

腐蚀品特性:强烈的腐蚀性、毒性、易燃性、氧化性。

强烈的腐蚀性

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造成化学灼伤。化学灼伤与火烧伤、烫伤不同。化学灼伤在开始时往往不太痛,待发觉时,部分组织已经灼伤坏死,所以较难治愈。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腐蚀品中的酸和碱甚至盐类都能引起金属不同程度的腐蚀,使其遭受腐蚀损坏。可以腐蚀玻璃。

对有机物质有腐蚀作用。能和布匹、木材、纸张、皮革等发生化学反应。

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如:酸性腐蚀品能腐蚀水泥地面,主要是由于这类物品具有或酸性、或碱性、或氧化性、或吸水性等。

毒性 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氢氟酸、溴素、五溴化磷等。

易燃性 部分有机腐蚀品遇明火易燃烧,如:冰醋酸、醋酸酐、苯酚等。

氧化性 部分无机酸性腐蚀品,如: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等具有氧化性能。

腐蚀品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其他腐蚀品三项。

酸性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危险性较大,它能使动物皮肤受腐蚀,它也腐蚀金属。其中强酸可使皮肤立即出现坏死现象。这类物品主要包括各种强酸和遇水能生成强酸的物质,常见的有硝酸、硫酸、盐酸、五氯化磷、二氯化硫、磷酸、甲酸、氯乙酰氯、冰醋酸、氯磺酸、溴素等。

碱性腐蚀品

碱性腐蚀品危险性较大。其中强碱易起皂化作用,故易腐蚀皮肤,可使动物皮肤很快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本类腐蚀品常见的有氢氧化钠、硫化钠、乙醇钠、二乙醇胺、二环己胺、水合肼等。

其他腐蚀品

如苯酚钠、氟化铬、次氯酸钠溶液、甲醛溶液等。

扩展资料: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腐蚀品对人体有一定危害。腐蚀品是通过皮肤接触使人体形成化学灼伤。腐蚀品有些本身能着火,有的本身并不着火,但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后能着火。

强烈的腐蚀性:在化学危险物品中,腐蚀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这类物质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动植物机体、纤维制品等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毒性: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

易燃性:许多有机腐蚀物品都具有易燃性。如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等。

氧化性:如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等,当这些物品接触木屑、食糖、纱布等可燃物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引起燃烧。

腐蚀的形态:可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两种。在化工生产中,后者的危害更严重。

腐蚀的类型:可分为湿腐蚀和干腐蚀两类。湿腐蚀指金属在有水存在下的腐蚀,干腐蚀则指在无液态水存在下的干气体中的腐蚀。由于大气中普遍含有水,化工生产中也经常处理各种水溶液,因此湿腐蚀是最常见的,但高温操作时干腐蚀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湿腐蚀

金属在水溶液中的腐蚀是一种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阳极区和阴极区隔离的腐蚀电池,金属在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的离子,这是一个氧化过程即阳极过程。与此同时在接触水溶液的金属表面,电子有大量机会被溶液中的某种物质中和,中和电子的过程是还原过程,即阴极过程。常见的阴极过程有氧被还原、氢气释放、氧化剂被还原和贵金属沉积等。

随着腐蚀过程的进行,在多数情况下,阴极或阳极过程会受到阻滞而变慢,这个现象称为极化,金属的腐蚀随极化而减缓。

干腐蚀

一般指在高温气体中发生的腐蚀,常见的是高温氧化。在高温气体中,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膜的性质和生长规律决定金属的耐腐蚀性。膜的生长规律可分为直线规律、抛物线规律和对数规律。直线规律的氧化最危险,因为金属失重随时间以恒速上升。抛物线和对数的规律是氧化速度随膜厚增长而下降,较安全,如铝在常温氧化遵循对数规律,几天后膜的生长就停止,因此它有良好的耐大气氧化性。

均匀腐蚀:腐蚀发生在金属表面的全部或大部,也称全面腐蚀。多数情况下,金属表面会生成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使腐蚀变慢。有些金属 , 如钢铁在盐酸中 , 不产生膜而迅速溶解。通常用平均腐蚀率(即材料厚度每年损失若干毫米)作为衡量均匀腐蚀的程度,也作为选材的原则 , 一般年腐蚀率小于 1 ~ 1。5mm, 可认为合用(有合理的使用寿命)。

局部腐蚀:腐蚀只发生在金属表面的局部。其危害性比均匀腐蚀严重得多,它约占化工机械腐蚀破坏总数的 70 % , 而且可能是突发性和灾难性的 , 会引起爆炸、火灾等事故。

更多推荐

甲醛高的东西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