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型卫生间墙面板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巩固提升练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测评 作业(人教版)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油漆品牌十大排名)

第二章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50)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

人类健康。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3题。

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高层大气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D.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解析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导致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

高。2,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底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极光出现在电离层,

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3,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距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故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答案1.B 2.C 3.D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

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

腹中秘器多。图a示意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b为地球表面大气热量交换过程示

意图。据此完成4~5题。

- 1 -

4.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b中的( )

A. B.

C. D.

5.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超过300 ,主要原因是其表面( )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

解析4,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是未被削弱的

太阳辐射,对应图中的。第5,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月球表面

的太阳辐射多,;而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但不存在大气逆辐射,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因此昼夜温差

大。

答案4.D 5.D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阳光房(复式楼的露台、一楼的私人花园、楼房的顶层、别墅的玻璃房等)在城市中大

受欢迎。阳光房附建在房子一侧,中间用一堵墙(带门、窗或通风孔)将房子与阳光房隔开,通过合理的设计发

挥阳光房的作用,让节能成为一种时尚。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阳光房的玻璃墙通风孔和共用墙通风孔打开的季节分别是( )

A.春季、秋季

B.秋季、春季

C.夏季、冬季

D.冬季、夏季

7.晴朗的一天中,阳光房的温度比室外温度高,其主要原因是( )

A.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

B.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

C.室内花草多,空气湿度与比热容大

D.室外空气流动性强,不易增温

解析6,阳光房接受太阳辐射多而气温较高,冬季可向室内传递热量,夏季室内温度高不需要向内传递热

,则共用墙通风孔冬季打开、夏季关闭;夏季为了降低阳光房内温度,需要打开玻璃墙通风孔,使其与室外进

行热交换来降低室内温度。第7,阳光房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与室外相差不大,但室内封闭而热量不易散失,

故温度高于室外。室内外大气成分相差不大,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强度相差也不大。

答案6.C 7.A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

是生石灰和硫黄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米的高度。据此完成8~9题。

8.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 2 -

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防治牲畜啃食

D.防止冬春火灾

9.树木涂白后( )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解析8,树木主要从根系吸收营养,生石灰和硫黄是涂在树干上,并且也不是植物所需的养分;城市地区不

会出现大量牲畜;城市内树木较为稀疏且维护好,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小;结合材料中行道树涂白剂的主要成分

是生石灰和硫黄可知,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起到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9,树木

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和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少对阳光的

吸收率,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使得树干昼夜温差减小,减轻树皮开裂,起到保护树干的作用。

答案8.B 9.C

近地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

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年变化(a)4月日均变化(b)

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二氧化碳少

B.气候寒冷,降水少,二氧化碳稀释少

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二氧化碳扩散慢

D.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增加

11.关于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

D.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

解析10,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增加,

排放的二氧化碳多。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二氧化碳少;气候寒冷,降水少,二氧化碳稀释少;季风受地形的阻挡,

二氧化碳扩散慢都不是主要原因。第11,图示一天中最低值出现在17时左右,正是下班时间,交通工具使

用率应较大,C不正确。

答案10.D 11.C

夏季绿洲、湖泊与其毗邻的沙漠、戈壁相比,气温最高可达30,水分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

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的太阳辐射下,沙漠、戈壁的

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对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

大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称之为

冷岛效应。据此完成12~13题。

12.“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绿洲与沙漠的热力性质差异

- 3 -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3.“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

解析12,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沙漠、戈壁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对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

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所导致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的热力性质差异。13,

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可知,大气层出现了逆温层,则只有C符合。

答案12.B 13.C

2019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

完成14~15题。

14.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的变化是( )

A.①增强、②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④减弱、③减弱

解析14,夜晚因无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为一天中的

最低值,库区水域比热容较大,降温慢,相对于库区周围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而形成云海。①③表示

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表示山风,与库

区云海日出的形成原理相符;②④表示的是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温度较海洋温度高,形成海风,夜晚

相反,形成陆风,表示白天的海风,表示夜晚的陆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故选D。第15,

2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云

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减弱,AD错误;到达地表的

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减弱,B错误;云海中的水汽会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

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故选C

答案14.D 15.C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左下图),

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下图)。据此完成16~17题。

- 4 -

16.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 )

A.室内空气流出

B.采光

C.室内热量散发

D.室外空气流入

17.有关室内空气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下沉气流

解析16,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使

周围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室外空气由四周流向风塔顶部,故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

入。第17,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垂直方向上空气收缩下沉,水平方向上空气由

中心流向四周,B正确。

答案16.D 17.B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

B.海拔:>>>

C.密度:>>>

D.气压:>>>

19.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18,上图是热力环流的等压面图,受热上升,遇冷下沉,所以气温甲小于乙;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气压甲大于乙;高空中气压丙大于丁,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四地气压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丁。故选D19,因甲地气压高,乙地气压低,所以M地的气流由甲吹向乙,

方向应是从北向南,又因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故选A

答案18.D 19.A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1)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2),完成20~21题。

- 5 -

20.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

21.下列关于城市中心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代表城市中心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则相反

C.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解析20,读图可知,GE位于近地面,且气压E>G,而郊区相对于城市中心气温较低,气压较高,E为郊

,G为城市中心,因此近地面空气从E流向G;F为郊区的上空,气压较低,H为城市中心的上空,气压较高,

以高空气流从H流向F垂直方向上,城市中心近地面空气上升,空气由G流向H;郊区空气下沉,空气从F

E,由此判断环流的方向为GHFEG。第21,由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城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

所以城市中心近地面形成低压,而图中E处的气压较高,应为郊区,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A错误;

论昼夜,近地面温度都是城市中心大于郊区,因此城市热岛环流的方向与昼夜变化无关,B错误;由图中甲处等

压面向下弯曲,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可知,甲处气压小于丙处气压,而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甲处为

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C正确;乙、丙之间的气流应该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错误。

答案20.D 21.C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P,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

MN

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的受力。读图,完成22~23题。

2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P,O点风向为( )

MN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3.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O点风向为( )

MN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解析22,由于P>P,可推知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是北半球,所以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

MN

若是近地面,则偏转为;若为高空,则偏转为与等压线平行的。第23,在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若在北

半球则为,若在南半球则为

答案22.A 23.C

我国南方地区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

24~25题。

- 6 -

24.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25.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解析24,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分析可知,水库中心一天中最低气温高于东西两侧,最高气温低于东西两侧,

故水库中心的气温日变化最小。第25,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的热力性质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

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水库气温比周围高,气压低,风由四

周吹向水库。

答案24.B 25.C

二、综合题(4小题,50)

26.(10)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

线图(图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 7 -

(1)图甲中,B层大气的名称是 ;A层的直接热源是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递增递减)(3)

(2)图乙中,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并说明理由。(3)

(3)下图所示的情景中,最易出现霜冻的是 图。(2)

(4)利用其原理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2)

解析(1),根据图示高度以及气温变化情况可知,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对流层大气的直

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第(2),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比晴天时高。故B表示阴天时的气温变化。第(3),根据大气的受

热过程原理,云层厚则其保温作用强,反之则弱,故晴天时陆地昼夜温差最大,早晨气温较低,容易出现霜冻。

(4),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气特点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植物光合作

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

答案(1)平流层 地面长波辐射 递减

(2)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

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

(3)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

27.(12)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如下图),在教室中模拟演示大气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

题。

实验开始前(左上图),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

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右上图),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2)

(2)依据左上图、右上图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环节3中标出近地面气

压状况。(6)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4)

解析(1),大气热力环流是因气温高低不同引起的大气环流,锡纸条一侧为点燃的蜡烛,一侧为冰块,

温差异明显,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运动。(2),在点燃蜡烛与放入冰块前,锡纸条两侧气温相同,没有明显的

大气运动;锡纸条左侧蜡烛点燃,升温,气流上升;右侧放入冰块,降温,气流下沉;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在水平方向上,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第(3),

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则应风力更大,因此应考虑增加锡纸条两侧的温差,减少外界的影响等,增加锡纸

- 8 -

条两侧的温差可以通过增加蜡烛与冰块的数量,也可以在不改变蜡烛与冰块数量的前提下,将锡纸条更换为

更轻薄的纸。

答案(1)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运动

(2)(热、冷标注正确2,四个箭头方向正确2,低压、高压标注正确2)

(3)选择更轻薄的纸进行实验;增加蜡烛与冰块的数量(或缩小学具尺寸、提高学具的密封性等,合理即

)(至少两条)

28.(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为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2为北京城市热岛环流模式图。

材料二 下表为北京1999年、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部分数据表。

常住 工业生 消费

年份

人口产总值零售额

万人亿元亿元

1999 1257 651 143.2 742.1 232

2005 1538 1782.4 209 2902.8 1758.8

用电量

亿千瓦

每小时 /亿元

商品住

宅销售

(1)根据图1所示信息,用箭头在图2上画出北京的城市热岛环流方向。(2)

(2)观察图1,说出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4)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2ABC三地中的 ,其对

北京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

(4)

(4)近年来,北京逐渐把大气污染严重的大型企业从市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除了积极治污外,

认为此类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2ABC三地中的 ,新厂址对北京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4)

解析(1),读图可知,北京市区气温高于城郊,形成城市热岛。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空气在市区上升、

在郊区下沉,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第(2),读图可知,北京市区气温高、郊区气温低,

气温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的主要原因:城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

和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市区地面高度硬化,比热容小,

升温快;市区建筑物高大、密集,气流与外界交换的能力减弱。第(3),在市区,林地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消

除噪音、吸收有毒气体、吸附粉尘的作用,因此林地应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这样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

流向北京市区。故林地应位于A处。第(4),为了减轻市区大气污染,需要把污染严重的大型企业迁往郊区

并处于热力环流之外,这样可以避免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故新厂址应选在C处。

答案(1)

- 9 -

(2)市区气温高,郊区气温低(气温四周低、中间高或气温由郊区向市区递增或由市区向郊区递减)

市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同时

市区的植被覆盖率低,导致近地面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

(3)A 林地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林地应处于下沉气流区与市区之间),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市区

(4)C 避免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

29.(14)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B中低压中心是 ,BC中高压中心是 (2)

(2)若该地气压只受气温影响,ABC中地面气温最高的是 (2)

(3)试完成AB两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2)

气压值PPPP的大小顺序是 ,气温值TT的大小顺序

ABA'B'AB

(4)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地的高空等压面状况示意图的是( )(2)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2)

解析(1),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为低压中心,B;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为高压中

,AC。第(2),近地面气压越低,气温越高,所以B地气温最高。第(3),近地面A地气压高于B,

以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A流向B;高空相反,B'流向A';A地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B处气流上

,形成低气压,所以该环流呈逆时针。气压值由高到低:P>P>P>P。气温值由高到低:T>T。第(4),A

ABB'A'BA

地高空为低气压,等压面下凹;B地高空为高气压,等压面上凸。第(5),甲处为近地面风,受三力共同作用,

向右偏。

答案(1)B C

(2)B

(3)画图略(逆时针方向画箭头)P>P>P>P(P) T>T(T)

ABB'A'A'B'BABAAB

(4)B

(5)如图所示:

- 10 -

- 11 -

安装电梯每层价格是多少-农村建房新款图片大全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巩固提升练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测评 作业(人教版)

更多推荐

别墅阳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