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4日发(作者:)
关于加强室内装饰装修行业监管的建议
当前,房地产市场收窄,推动我国建筑装修行业成熟稳定发展,传统装修行业发展转型升级,
整装装修、互联网家装等诸如此类的新型装修方式相继出现,室内装饰装修市场需求庞大,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行业野蛮生长的乱象,施工领域更是鱼目混杂,导致质量
问题堪忧。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统计数据显示,装
修建材和家具投诉量连续多年位列消费投诉前10,其中质量问题投诉占比最高;又如XX区
法院近三年新收室内装饰装修合同类纠纷呈上升趋势,XX区法院室内装饰装修合同2020年
收案26件,2021年收案44件,2022年收案64件(不包含诉前化解案件),装饰装修合
同案件增长迅速,且有继续增长趋势,行业监管亟需引起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设立企业不规范,行业乱象频现。随着装修装饰行业的发展,催生大量新鲜血液进入
该行业,当前市面上大部分室内装饰装修企业为新成立,普遍存在设计管理人员不固定,施
工人员多为临时雇请等问题,导致装修设计存在缺陷,不按设计图纸施工等现象频发。同时,
大多数装修合同签订不规范,部分装修公司在合同中规避责任;且存在隐蔽工程施工不经验
收就进行下一步工作,对质量问题不整改,装修过程中随意进行增项,超额收取装修款等乱
象。
二是企业应诉缺乏主动,消费权益受损。消费者往往在装修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且装修行
业已完成工程量天然存在难以核算的情况,对已完成工程量难以进行司法鉴定,导致消费者
权益保障困难。同时,多数装修公司对装修实际效果、已完成工程量未做具体明确,且多数
消费者属于先预付费用后施工,导致装修公司未完成装修,消费者费用却无法退回的情况时
有发生。
三是装修材料千差万别,售后难以保障。室内装饰装修纠纷高发于整装类、低价类装修合同,
整装类纠纷在室内装饰装修合同中比较高发,主要是在家具质量、主材选取等方面,表现为
家具(含定制)、家电产品质量不合格,不符合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装修公
司在购买环节做文章套利,事后缺乏售后保障等。而且,由于室内装饰装修行业材料价格差
异较大,鉴定机构对家装行业的工程量及工程造价无法进行鉴定,消费者举证难度大。
二、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是规范室内装饰装修合同签订。建议住建部门进一步加大室内装饰装修合同示范文本的推
广力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督促室内装饰装修企业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提
升法律意识,对合同中的价款计算方式、支付期限和条件、材料品牌和型号等信息,违约责
任、质量问题、保修条款等内容在合同中具体明确。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对未使用示范文本的
企业,要督促其履行室内装饰装修合同备案手续,并及时发现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及时予
以修改完善。
二是提升装修业主维权意识。建议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宣传指导力度,督促装修合同
的签订、合同的履行过程规范化,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工期顺延、款项支付提
前等手续,均需要签署书面协议予以确认。同时,消费者应提高证据留存意识,要充分保留
书面证据,保留施工日志、书面通知等,并通过拍摄照片、截图重要聊天、保留电子支付凭
证等方式做好电子证据留存。
三是加强对施工方的规范管理。建议住建部门及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可不定期对装修企业工地
进行抽检和巡查,促进装修企业规范施工行为,完善施工流程,加强质量管控,确保在发生
纠纷后,及时到位解决问题,避免纠纷进一步扩大。对于矛盾纠纷过大,需要解除合同时,
及时组织双方进行证据固定和保存,固定已完成工程量,为后续工程款计算做足准备。
四是加强多方联动化解纠纷。建议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联动配合,借助行业协会、装
修网络平台资源,成立行业调解委员会,开展诉前调解,共同开展矛盾预防、诉前化解工作,
妥善处理该类纠纷,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建议装饰装修行业协会
和经该协会授权的行业组织严格室内装修企业的资质审查,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准入门槛。
-
更多推荐
家装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