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思床垫是哪个国家的-形象墙设计图片

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史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除甲醛公司多少钱一次)

灵硕展览

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史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期间的进程

是以“千年”为计算单位的。人类的展示活动也可追溯到如此原始的时期。在原始社会的部

落中,出现了代表各自部落的图腾及各自信仰的神物,原始人习惯在自己的身上绘制纹身,

它既有保护色的作用,又同时具有展示的作用,而战利品则习惯于悬挂展示。在山顶洞人的

遗址及其他占墓里,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说明人类的早期已

经懂得用装饰品来装扮自己,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展示行为。

到了奴隶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剩余劳动和社会分工,人们将剩余物品拿来

交换,于是便形成了集市。在集市中,人们将货物置于明显的摊位前,直接展示货物,后期

出现了专门摆放商品的摊床。

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也先后出现了临淄、

洛阳、长安、汁梁、北京、扬州等一大批商业繁盛的城市,商业展示活动伴随着商品交易的

兴旺而日趋成熟。从我国四川广汉出土的东汉市集画像砖中,可以清晰地肴到当时的店铺主

人通过实物陈列和日头叫卖来招徕顾客。如图1-9所示。

南宋吴自牧著的《梦粱录》,曾详细描述了南宋杭州城内各种店铺多姿多彩的店面展示

和商品陈列的场面:“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

及现钱……纷纭无数”。当时的餐饮店铺“其门首,以仿木及花样沓结缚如山棚,上挂半边

猪羊,一带近里门面窗墉,皆朱绿五彩装饰,渭之‘欢门’“沛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

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又有挂草

葫芦、银马构、银大碗,亦有挂银裹直卖牌”。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形象地描述

了北宋年间汁京清明时节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的热闹场景。如图1-10所示。

灵硕展览

明清时期,庙会盛行,庙会上,各种戏剧杂耍、民间手艺表演、风味小吃等商品交流一

应俱全,令人口不暇给。集市、庙会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也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这虽然在商品展示的形式和技术上与现代展示相去甚远,但可以说为现在展示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标志着现代展示设计学科开始形成的事件是世界博览会的召开。世界博览会是现代展示

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近代工业化生产发展和商品竞争的结果。世界博览会是由某一国家的

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为展览

项目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和意义深

远。

1851年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它开创了展示空间设计的历史新纪元。英

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导国家,其对于机械的广泛运用,弓}起了手工业作坊向工业化的

灵硕展览

巨大转变,产生了以机器制造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生产活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使英

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木主义国家。为了显示其工业革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英国政

府于18515月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国际博览会,所建的展览馆被誉为“水晶宫”

如图1-11所示。翌年(185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艺美术馆和附属工艺美术学校,专

门培养设计人才。随后,欧洲不少国家开始效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科技进步和经

济繁荣,推动了产品设计水平的提高。

伦敦博览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综合博览会,参观的人数达到600万人次以上,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伦敦博览会以后,人们对展示与交流的需求空前强烈,于是展览活动

的形式被固定下来。

1853年,美国举办纽约世界博览会,与首届世博会一样,美国也建成一座水晶宫。如

1-12所示。

纽约世博会共有来自23个国家的5272位参展商,不但参展国多于第一届,而且添设了

灵硕展览

农业机械产品和优良品种的展示。水晶宫连同内部的展品总价值达500万美元。矿业展览部

分有273位参展商,他们带来的展品价值12.5万美元,包括来自淘金地的8.3万美元金矿

展品。艺术品、创新的工业制造品和黄金使水晶宫呈现金碧辉煌的景象。

人们对1853年纽约世博会褒贬不一,重要的原因是它处于1851年伦敦世博会盛大的

阴影下。纽约水晶宫只是伦敦水晶宫的复制品,并且还出现了屋顶漏水等粗糙的细节,与追

求完美的欧洲皇室作品是不能相比的。1853年纽约世博会没有令人满意的财务收益,一些

人甚至将其看作世博会历史上不成功的案例。然而这届世博会持续了近16个月,吸引了几

百万观众,成为当时世界上接触面最大、沟通最直接的交流载体。

1889年,法国人为巴黎国际博览会修建了超过1000英尺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最著名

的展览建筑成为了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标志。如图1-13所示。铁塔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有

3235万人次参观,使得博览会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以至于第二年的第十三界工业博览

会依然在巴黎举行。

此外,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上,还有许多经典的建筑被人们熟知并流传下来,如1958

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原子球设计、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阵会的太空针设计、1992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设计等。这些经典的建筑设计不仅引领了当时世界设计的潮流,而且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动了现代展示设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图1-14~图1-16所示。

灵硕展览

灵硕展览

1876年,中国海关代表李未参加了美国费城世博会,并写下了《环游地球新录》一书,

此举也被看作是中国参加世博会之始。20世纪初,我国有了正式的展览会和博物馆。1905

年,在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博览会,1919年开放了故宫博物院。从1920年起,我国开始

灵硕展览

营造博物馆和展览馆。1934-1937年,青岛水族馆、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正式建成,并

在南京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建筑展览会,共展出古代及近代建筑模型、图纸、材料和工具等

1000余件。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各种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层出不穷。从1957年开始,每年在广

州举行春秋两届中国出日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是新中国口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

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交易盛会。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次世博会是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

综合性世博会,举办期为201051日一1031日,历时6个月。世博园区位于南浦

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黄浦江两岸。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

题包括:城市多元化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

村的互动等。上海世博会共吸引了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是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

自建场馆最多、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世博会,显示了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必将推动

中国现代展示活动的发展。上海世博会展览馆如图1-17~图1-27所示。

灵硕展览

灵硕展览

灵硕展览

灵硕展览

灵硕展览

灵硕展览

上海世博园区内的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

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

“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

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出三十多年来中国城

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

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共分为三个展区,第一展区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示项目,

重点展示了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示项目播放的一部影片,详细

地讲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城市化建设。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

灵硕展览

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着中国占典城市的智慧。第二展区为“寻觅之旅”,采用轨道

游览车的参观形式,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

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第三展区为“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

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以及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

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同答”。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也是最

高的49米展区北面,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

覆盖。

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出现在世博会期间的中国馆。

上海世博会设有5个主题馆,分别是: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地球馆、城市足迹

馆和城市未来馆。其中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和城市地球馆三个主题馆位于浦东B片区的主

题馆建筑内。展馆外形设计从“折纸”的创意出发,屋顶则模仿了上海里弄“老虎窗”正面

开、背面斜坡的特点,显示上海传统石库门建筑的文化魅力。主题馆的南广场、北广场和下

沉式广场在世博会期间举办各类活动、庆典和仪式。‘市足迹馆和城市未来馆分别位于浦

西的D片区和E片区,两座展馆建筑利用原工业建筑进行设计改建,构成传统与现代相互

呼应的崭新空间。

城市人馆以人的需求与发展为主线,讲述城市中“人的故事”。通过对世界五大洲六个

城市中6个不同家庭的跟踪拍摄,将他们的故事嵌入“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和

“健康”5个展区,运用实物、布景与多媒体特效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11个不同城市的

景观,让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城市人的不同需求,体验“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

生活”的主题。

城市生命馆以“生命”为主线,总揽城市的“生命之旅”。馆内通过高科技的手法,以

隐喻的形式,表明城市如同一个生命活体,具备生命的结构和灵魂。城市生生不息,维系于

代谢循环,依赖于精神力量,人与城市间的不断调适维持着城市生命和谐,城市生命健康需

要人们共同善待和呵护。

城市地球馆主要是两条对称的螺旋状坡道,参观者可以在其顶端俯瞰直径达32米的巨

型球冠。展馆内设置“城市蔓延”“危机之道”“蓝色星球”“解决之道”“我们只有一个

地球”5个展区,讲述了城市过度发展造成的生态问题,展现了人类对城市及环境问题的认

知、觉醒与努力。参观者通过与展品的情感互动,可认识到城市既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

题的解决者。

城市足迹馆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展示手段,以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通过“城市

灵硕展览

起源”“城市发展”“城市智慧”三个展厅,分层次地展现诞生与崛起的城市元素、人文与

转型的城市哲理、创意与和谐的城市智慧。

城市未来馆以互动方式开始,邀请参观者畅想未来的城市,然后运用影片、书籍和雕塑

等方式,展示历史上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梦想、设计与实践,表明未来城市建立在今日挑战的

基础上,并且畅想未来城市的各种可能,阐述推动一人类进步永恒不变的精神元素。

世博文化中心位于世博园核心区,世博轴以东、西侧与庆典广场相连,并与世博中心相

呼应,北临黄浦江,与世博浦西园区隔江相望,东侧为保留的成品码头和滨江绿带,南侧沿

世博大道作为主入日。

文化中心造型呈飞碟状,在不同角度与不同时间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自天如,寸空

飞梭”,似“艺海贝壳”;夜晚则梦幻迷离,恍如“浮游都市”,接受来自未来的挑战。,在更

趋理性的和谐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世博文化中心追求形态、功能与周边环境的自然共生。

计上突出“漂浮”这一理念,借助周边功能区块的上移,留出草坡平台层以满足各种交通空

间的转换及剧场大人流的疏散,同时也解决了建筑容量增大、原有基地不足的困境。“飞碟”

轻盈地落在地景式建筑的绿色基座之上,碟形主体与基座的分离似乎摆脱了重力,加强了漂

浮于“天”与“地”之间的戏剧性效果。漂浮的碟形体与绿坡基座柔化了天际线,呈现出轻

盈灵动、时尚、富于未来感的建筑个性,并与毗邻的黄浦江与滨江公园相映成趣。

世界世博会历程见表1-1.:上海世博会城市馆和主题馆如图1-28~图1-33所示。

灵硕展览

灵硕展览

灵硕展览

厨房集成吊顶图片效果图-现代简约客厅设计说明200字

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史

更多推荐

展示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