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

纽约世贸中心为何不堪一击:纽约世贸中心

在102分钟内轰然倒塌的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原因是

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对建筑发展的启示在哪里? 世贸中心是在高

层建筑的建筑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酝酿产生的,其业主港务局在很多方面都采用了这

些新变革。新方法让港务局有可能造出更高大、更便宜的大楼,双塔的两幢高楼开创了不

用石料建材之先河。与其他摩天大楼相比,时代的变化也让港务局能将塔楼中更多的空间

用于出租――而不是用于楼梯井和电梯等安全设施。其中的一些变化也使得在20__年9月

11日的袭击后,那些置身高层的人只能束手待毙。 建造世贸中心的设想在20世纪

60年代成形,首先是出自出身于政治名门和经济望族的戴维和纳尔逊・洛克菲勒两兄弟

的勃勃雄心,其次是高楼建设的历史变革创造了良机。20世纪中期,曼哈顿南部的房地

产贬值,此地在纽约早期作为荷兰港口的生机已经荡然无存。1960年,蔡斯・曼哈顿银

行在市中心新开了一个总部,该工程在时任该银行副主席的戴维・洛克菲勒的领导下完

成。他组成了一个贸易联盟,筹划建造一座“世界贸易中心”,这只是他振兴此地的努力

之一。他希望借此将这块衰落、不景气的穷乡僻壤改造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主流社会。负责

建造这座贸易中心的机构当时被称做“纽约官方港口”,它财大气粗,经营着当地许多桥

梁和隧道的收费站,纽约和新泽西州的州长通过一个董事会控制着这个机构。无巧不成

书,时任纽约州长的正是戴维的兄弟,纳尔逊・洛克菲勒。 贸易中心最初的计划不

是要建成全球第一高楼,更不要说两座大楼了。根据最初的构想,这座综合性建筑将拥有

5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面积,在曼哈顿东侧靠近布鲁克林大桥附近占地13.5英亩。后

来港务局将地址改到西侧,占地16英亩,靠近哈德逊河,在一个通过新泽西州的地铁终

点站上方。不管怎么说,新泽西州控制着港务局一半的股份。这次迁址使工程规模增加了

一倍,达到了1,000万平方英尺――相当于全城的办公面积。此后不久,港务局决定将它

第 1 页 共 6 页

建成全球第一高楼。不,将两座楼――都建成全球第一。 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甚至

是目瞪口呆的扩张过程中,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变革。这个变革对港务局的大楼项目至关

重要,对州长和他的银行家兄弟的政治能量同样举足轻重。他们打破了纽约市建筑法规。

自19世纪末纽约市开始对建造摩天大楼立法以来,其基本条件就是要求建造厚重的建

筑,尤其是使用以石料覆盖钢架的防火结构。因为港务局是公共公司,由纽约州和新泽西

州根据协议组建,因此不必遵守当地的建筑法。即便如此,港务局在1963年5月决定,

贸易中心将根据1938年施行的城市建筑法规标准建造。要是真的遵循了那部法规,那么

实际建成的世贸中心将完全不同。实际上,当工程真正开始动工之际,港务局中没人把这

项古老的法规当做法律。 1962年4月,在港务局保证遵守1938年法规之前一年,

市长罗伯特・F.瓦格纳委托布鲁克林理工学院修订该法规。纽约建筑代表大会是一家代

表建筑联盟和房地产利益的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该组织一直为修订这项法律而奔走游说,

它为修订工作支付了20万美元。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一直辩称,1938年法规没有预见

建筑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轻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他们相信这些建材能够在很多方面发

挥与法规中所说的较重的石料相同的作用。另外一个议程虽然没有被提及,但是对盖楼的

经济意义非常重要,那就是减少逃生通道所需的空间。如果曼哈顿岛拥挤不堪的房地产有

一个核心,那只有垂直成形;水平方向显然没有足够的空间,只能向上。将寸土寸金的建

筑空间用做似乎没有必要那么大的安全设施,显然是一个既不明智,也不经济的生意经。

新法规悄悄地减少了紧急出口的面积,节省的面积则用于赚钱。 1965年夏天,在一

个成功的记者招待会上,市政府官员和特别工作组公布了法规草案。记者招待会在建筑代

表大会的办公大楼举行,丝毫不加掩饰地表明该行业在新文件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尽管新

法规还仅仅是一个草案,港务局的常务董事奥斯汀・J.托宾却没有浪费一点时间。他

说,世界贸易中心设计小组将根据新提议的法规设计。事实上,一些文章和《纽约时报》

的社论指出,贸易中心恰恰是新法规设想的建筑和工程革新的典范。港务局依照新法规实

第 2 页 共 6 页


更多推荐

港务局,法规,建筑,纽约,建造,没有,工程,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