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具品牌有哪些-玻镁板安装视频

春兰与格力差距为何会越来越大—案例分析
2023年5月1日发(作者:家居行业现状分析)

春兰与格力差距为何会越来越大—案例分析

“春兰与格力的差距为何越来越大?”案例分析

一、春兰与格力的战略选择与渠道模式对各自的企业价值起到了什么

作用?

(一)战略选择1、格力的战略选择分析

格力的专业化战略增长了企业价值。(1)从股利分配情况来看(见

6),格力的每股收益都为正,虽然1998年较1997年有所下滑,但是

2003年开始,每股收益持续增长,到2022年已经涨到每股1.57元。

2)从盈利指标来看(见表2),格力的销售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一

直都很高,并且最近几年一直遥遥领先于春兰。(3)从偿债能力来看

(见表3),虽然格力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比春兰低,但是在预收账款

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上,格力一直高于春兰。因此可以推断出,格力的专业

战略提高了格力的企业价值。

2、春兰的战略选择分析

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为空调产品的不断研发、创新,以满足广大

消费者的需求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春兰公司不顾自身条件,各路出击,

摊子铺得太大,难以在多个产业形成较强的竞争力。过多过激的多元扩张

却使空调产业失血,使原本发展优势明显的春兰空调产业,在群雄逐鹿的

市场里,不断丧失其优势地位,失去市场的主动权。在春兰的多元化战略

选择下,春兰所投资的多数项目并不成功(见表11)。

春兰的多元化战略降低了企业价值。(1)从股利分配情况来看(见

7),1995年到2004年,虽然春兰的每股收益仍然为正,但一年比一

年低,以至于从2005年开始,每股收益为负。2022年虽然为正,却很少,

只有0.0233/股,跟格力的1.57/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2)从盈

利指标来看(见表2),春兰的销售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从1995年开

始就一路下滑,并且从2005年到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甚至都为负,远远

低于格力的资产收益率。(3)从偿债能力来看(见表3),虽然春兰的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比格力高,但是在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上,春

兰一直低于格力。因此可以推断出,春兰的多元化战略降低了格力的企业

价值。(二)渠道模式

1、格力的渠道模式分析

在格力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营销渠道发展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初期阶段,格力电器集中开发强势品牌影响力和覆盖力较弱的地区,

重点经营专卖店和百货店。

21997年,成立“湖北格力空调销售公司”,标志着格力区域股

份制销售公司模式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32001年初,格力成立“新欣格力公司”取代湖北格力销售公司,

4)格力开始全面自建渠道,与各省市的大经销商联合出资成立股份制

区域销售公司,由销售公司负责市场的开发和维护,形成以专卖店为主要

终端的销售体系。

此销售体系格力一直沿用至今,主要架构如下图:

格力电器

区域股份制销售公司

家电连锁超市百货

格力经销商

批发、零售等其他业态

格力空调专卖店

1格力的销售体系架构

作为格力股份制专营销售公司,入股的经销商主要是当地空调大户,

经销商需要达到一定标准,经过格力总部审批之后,才能建立专卖店,但

建店不需要格力的资本和人员投入,且货源由当地的区域销售分公司统一

提供。通过返点,格力平衡了季节性生产波动,每年销售体系的返点率并

非固定不变,需要与第二年相应比例的提货匹配,与严格的价格、窜货控

制相匹配,由格力总部权衡决定。格力一直所坚持的“三个代表”值得称

道,即代表经销商利益、代表消费者利益、代表厂家利益,真正做到利益

共享。

格力的“三个代表”将经销商、消费者、厂家置于同一条利益链上,

真正做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除此之外,格力首创的“淡季贴息返利”

模式和“年终返利”模式对销售商进行激励。激励了销售积极性并吸引其

继续合作,以上措施无异于已经把经销商纳入格力的利益圈,更好激发了

其销售的热情,为企业创造销售价值。同时,格力建立专卖店时不需要格

力的资本和人员投入,这一举措无疑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增加了企业价值。

综上所述,结合格力近几年的公司财报不难发现,格力的渠道模式提

升了其资金流量的活力,增加了其企业价值。

2、春兰的渠道模式分析

春兰的渠道模式发展同样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经营承包,厂

家直销

2)发展经销商(3)受控代理权(4)星威连锁(5)转变为代理制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春兰的经销商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0多家经销商建立了代理关系,形成了由1个销售总公司、13个分

公司、62个办事处、1万个销售点、1000多家特约维修点组成的“蛛网

式的”空调销售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网络。之后实施的受控代理权结合

“批量分级折扣优惠”、“反季节经销优惠”、“经销利润返还补偿”、

“卖方信贷支持”等措施全面调动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都大大的有利于

春兰提升企业价值。90年代后期,以失败告终的星威连锁不仅增加了企

业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失信于经销大户,使企业价值大打折扣。屋漏

偏逢连夜雨,转为代理制后,掌握着春兰股份大部分出货量的泰州春兰销

售公司,却不断出现拖欠股份公司货款的情况,至2022年,共计拖欠

5.85亿元。很明显的,在渠道上的失策使春兰的企业价值一再下降,最

终与格力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两家集团公司是否存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

经本小组讨论一致认为,春兰集团公司明显存在侵占江苏春兰制冷设

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春兰股份)利益的行为,珠海格力集团公司不存在

明显侵占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股份)的行为,理由分别如下:

(一)春兰股份

首先,春兰股份的关联方占用了其大量资金。春兰股份自1994年上

市以来有三次大规模募集资金的行为,分别为94IPO98年配股、01

年增发行股,但是三次募集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春兰股份的关联方、参

股集团公司的其他子公司,或利用筹集资金溢价收购集团公司的资产,存

在较大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嫌疑。上市至今,春兰共有重大投资近20

项,涉及金额达21亿元,投资领域非常宽泛。由表9可得,在多项投资

中,直接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仅有收购春兰制冷技术研究所一项,共投资

0.88亿元,占总投资的约4%,用于直接扩充产能的投资金额达9亿元,

占总投资约41%。但此类投资春兰股份主要是通过受让

或收购春兰集团公司旗下相关空调生产、销售的子公司来实现,即将

产能从集团公司的口袋转移至上市公司的口袋。另外,春兰通过一次投资

组建,一次受让股份,两次追加投资共斥资1亿元于西安冷机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空调核心组件空调器压缩机的生产,约占总投资的5%。自IPO

之后,春兰即开始投资于空调之外的其他行业。其中于上市当年与春兰集

团等公司合作设立了三家公司,分别生产摩托车发动机机体、发动机和摩

托车,此后又分别增资其中的两家公司。另外,春兰受让了集团公司持有

的春兰泰州电子有限公司股份,参股设立江苏春兰洗涤机械有限公司,设

立并增资春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此类多元化投资金额合计达10亿元

以上,占投资总额的50%以上。

其次,春兰股份股利分配行为,有向集团公司输送利益的嫌疑。在股

利分配方面,春兰在19982001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的四年里,现金股利占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的比重均很高,四年的

比重依次是78.91%450.04%34.57%63.29%,最高的1999年,派发

的现金股利竟然是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的4.5倍。而之后的

20022003年,尽管经营现金流已经为负,公司仍派发了大量现金股利。

如此慷慨的股利政策,不得不使人怀疑春兰股份派发现金股利的动机。考

察春兰股份历次重大融资后的股利发放情况,发现在1998年,春兰股份

实行了配股,实际募集资金为15072.75万元,第二年每十股派现金额从

4元升到5元,加上之前送股和配股增加的股票数量,使得派现金额从

94,248,000.00元增至153,153,000.00元,增加了62.5%,派现的金额甚

至超过了1998年配股实际募得的金额,而当年每股收益和每股经营活动

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两指标都是下降的,春兰股份并没有加派现金股利的理

由。另外,此次配股中,大股东以实物资产而非现金入股,我们有理由相

信春兰1999年派发高额现金股利的目的可能是向大股东输送资金。2001

年春兰股份增发股票实际募集资金111690.47万元,当年春兰股份的派现

金额达到15583.7万元,为历年之最,比上年增加了154.38%。之后两年,

在经营现金流已经为负的情况下,春兰股份依然派发了数量可观的现金股

利,在同样没有合理的财务理由能够解释春兰股份的慷慨行为。

(二)格力股份

首先,就格力股份的投资项目来看,除无偿受让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

股份与

增资珠海格力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外,其余项目均与空调器的生产与销

售有密切关系。其中,用于技术改造类投资达10亿元以上,占总投资约

20%;用于直接扩充空调器产能及开拓市场类投资达21亿元,占总投资约

41%,包括投资1.2亿元设立格力电器(巴西)有限公司,开拓国际市场;

用于收购集团公司上下游业务,或与其他公司合作整合产业链资源,生产

配套设施和核心组件空调器压缩机的投资达7亿元,占总投资的约14%

在所有投资项目中,约6%的投资是与格力集团或集团公司旗下子公司合

作完成的,另外10%主要是与日本大金会社合作投资模具及机电生产公司,

剩余约84%的资金投入均是格力独立完成,而上述所有投资的项目,格力

股份最终都取得了控股股东的地位。

其次,格力电器现金股利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的比率一直很低,

2022年外,最高的1996年仅为26.95%,还不及春兰股份该比率的最

低值(详见下面春兰股份的分析),其它年份都小于10%2022年该值异

常的原因是格力集团财务公司存款减少,贷款增加,从而导致经营活动现

金流量大幅减少所致,并非主营业务发生问题,因而格力仍维持每十股派

3元的政策也是理由充分的。1997年格力实施配股,当年并未发放股

利,1998年发放股利13008万元是历年发放股利的最低值,总量也仅是

上年配股募集资金的48%,看不出通过现金股利向大股东输送现金的迹象。

2000年配股之后,当年每十股派现未变,第二年每十股派现从4元下降

3.2元。总派现金额从143,18.4万元增至71,820.8万元,增加了20%

也没有向大股东输送利益的迹象。

增资珠海格力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外,其余项目均与空调器的生产与销

售有密切关系。其中,用于技术改造类投资达10亿元以上,占总投资约

20%;用于直接扩充空调器产能及开拓市场类投资达21亿元,占总投资约

41%,包括投资1.2亿元设立格力电器(巴西)有限公司,开拓国际市场;

用于收购集团公司上下游业务,或与其他公司合作整合产业链资源,生产

配套设施和核心组件空调器压缩机的投资达7亿元,占总投资的约14%

在所有投资项目中,约6%的投资是与格力集团或集团公司旗下子公司合

作完成的,另外10%主要是与日本大金会社合作投资模具及机电生产公司,

剩余约84%的资金投入均是格力独立完成,而上述所有投资的项目,格力

股份最终都取得了控股股东的地位。

其次,格力电器现金股利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的比率一直很低,

2022年外,最高的1996年仅为26.95%,还不及春兰股份该比率的最

低值(详见下面春兰股份的分析),其它年份都小于10%2022年该值异

常的原因是格力集团财务公司存款减少,贷款增加,从而导致经营活动现

金流量大幅减少所致,并非主营业务发生问题,因而格力仍维持每十股派

3元的政策也是理由充分的。1997年格力实施配股,当年并未发放股

利,1998年发放股利13008万元是历年发放股利的最低值,总量也仅是

上年配股募集资金的48%,看不出通过现金股利向大股东输送现金的迹象。

2000年配股之后,当年每十股派现未变,第二年每十股派现从4元下降

3.2元。总派现金额从143,18.4万元增至71,820.8万元,增加了20%

也没有向大股东输送利益的迹象。

三层别墅-亚克力板材

春兰与格力差距为何会越来越大—案例分析

更多推荐

春兰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