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电磁炉e1-向右看齐

2023年9月18日发(作者:杜作栋)
郭飞 跑好永不停歇的拥军“接力赛”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儿女》 2018年第4期
郭飞,中国双拥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江苏省新沂市拥军优属联合会副会长,曾被评为全国十
佳拥军人、全国爱国拥军企业家、军事训练模范红四连荣誉指导员等,预备役少校军衔。
在新沂市323省道,大老远就能看到“双拥驾校”4个红色大字,拥军模范郭飞就是这个
驾校的校长,一米六的小个子略显胖,黝黑的皮肤印衬着一双慈祥的小眼,看上去一脸憨厚。
驾校办公用房的走廊上,一溜排开印证郭飞拥军足迹的照片,从新沂周边再到北京、海南
岛,从20余座军营到多家光荣院……校长室陈列的一排锦旗和荣誉证书显得分外耀眼和珍贵,
似乎在述说郭飞不平凡的拥军岁月。
未圆参军梦 就走拥军路
为何取名“双拥驾校”,缘于郭飞想实现与“兵”结缘的梦想。1968年,郭飞出生在新沂
市一个颇有“军味”的小镇——炮车镇。家境贫寒,但郭飞从小就崇拜军人,最喜欢听战斗故
事、看战争片,书包里除了课本,剩下的就是有关打仗的小人书,梦想长大后可以参军。13岁
时,他只身一人跑到10公里外的邳州张楼镇“王杰烈士纪念馆”,感悟革命战士不畏牺牲、舍
身救人的壮举;16岁那年,他瞒着爹娘去报名参加被告知年龄太小不合格;18岁时再次报名参
军,因身高不够被刷下来。
当兵无门,郭飞只好继续安心地求学。毕业后,他在家种地,卖雪糕,到沙场做装卸工和
搬运工,但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兵之梦”,他说:“当军人真的很不容易,牺牲很多、奉
献很大,见到军人我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拜和敬仰。”
郭飞义务拥军要从2001年说起。“当时我有一辆二手昌河出租车,每次见到军人都无偿地
让军人上车,无偿为他们服务。”郭飞说,为军人免费服务时间长了,部队跟他认识的人也多
了,于是邀请他到部队看看。“记得第一次到军营,在食堂看到战士们吃饭时汗流浃背,心里
很不是滋味。”郭飞于是默默地打量着食堂的面积,测量摆放空调的地方,第二天就花9600元
买了两台柜式空调送到营门口。而那时,郭飞家用的还是价值200多元的吊扇。
送电器、送书籍、送健身器材……郭飞拥军从不喊口号,但凡与“军人”有关的人都当作
亲人。只要一有困难,郭飞总是说干就干、马上就办,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助解决,而且年年如
此,从未停过,这倒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也因此被部队官兵和军属亲切地称为
“民间的后勤部长”。
当部队“亲家人” 做强军“得分手”
“巍巍马陵铸军魂、涛涛沭河润民心、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这首由郭
飞作词的双拥驾校之歌,一直在驾校传唱,也成了立校之本。他公开承诺,所有退伍军人和军
人家属学驾驶一律减免一半学费,学校的教职员工主要从退伍兵中招收,既让退伍兵感受到了
持做到“四个一”:每逢新战士入伍,他都到连队鼓励他们安心军营生活;每逢老兵退伍,参
加一次老兵欢送会,鼓励他们离开连队后不要忘记连队的培养教育;每逢八一、春节等重大节
日,都到连队进行一次慰问;每逢有战士过生日,他都记在心里,到了春节和他们过一次集体
生日。“一名退伍的藏族战士曾送给我一条哈达,印象特别深,临走时紧紧地抱住我,我当场
哭了。”
很多战士说,郭飞既是他们集体的一员,更是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大哥哥。上等兵王靖峰
来自单身家庭,从小由奶奶带大,性格孤僻,郭飞得知后,主动和他结对子,开展经常性心理
疏导,如今小王性格变得开朗起来,训练热情也足了。
作为预备役少校,郭飞另一个职务是某预备役营车辆助理员,双拥驾校是预备役师挂钩的
“运输装备保障点”,他时刻把自己当军人看,每逢重大演训活动,他都参加,还安排驾校的
教练员和车辆齐上阵,做好支前保障工作。
扩大“同心圆” 带动“拥军潮”
康桥公寓-宏发股票

更多推荐
二手昌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