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厨房吊顶效果图-农村客厅装修效果图片

集成卫生间
2023年4月6日发(作者:济南城市人家装饰公司)

土木吧丨全面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最终产

品,根据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把装配率作为考

量标准,可以较简捷地判断一栋建筑是否是装配式建筑。本

标准设置五章二十八个条文,其中总则4条,术语5条,基

本规定4条,装配率计算13条,评级等级划分2条。一、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特点本标准的特点可以概

括为“一二三四五十”1、一个概念:装配率,

采用一个指标综合反应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以装配率对装配

式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明确和

易于操作。2、两种评价:认定评价与等

级评价方式,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

槛”,达到最低要求时,才能认定为装配式建筑,再根据分值

进行等级评价。预评价与项目评价方式,在设计

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但不是强制要求,在竣工验收后,可

依据验收资料进行项目评价。3、三类指标:计算

装配率主要有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

等装配比例。本标准拓展了装配率计算指标的范围。

例如,评价指标既包含承重结构构件和非承重构件,又包含

装修与设备管线。再例如,衡量竖向或水平构件的预制水平

时,将用于连接作用的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并计入预制构件体

积范畴。4、四大基础: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标准

以控制性指标明确了最低准入门槛,以竖向构件、水平构件、

围护墙和分隔墙、全装修等指标,分析建筑单体的装配化程

度,发挥《标准》的正向引导作用。1)装配

率:综合评价大于等于50%2)主体结构:最

低得分大于等于20分3)围护墙和内隔墙:最

低得分大于等于10分4)全装修:全面实施百

分之百5、五类结构:本标准包含混凝土、钢、木、

组合、混合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评价。6、十分差值:

在装配式建筑的两种评价方式间存在十分差值,在项目成为

装配式建筑与具有评价等级存有一定空间,为地方政府制定

奖励政策提供弹性范围。二、适用范围1.0.2本标

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民用建筑包

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可

参照执行。三、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1.0.3本标

准采用装配率评价建筑的装配化程度。2.0.2单体

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

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采用单一

指标评价,以前有些地方的规定,将评价指标分为预制率、

预制装配率、装配化率等概念,此次标准将装配式建筑的评

价指标统一为“装配率”,明确了装配率是对单体建筑装配化

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装配率具体定义为:单体建筑室外地

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

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四、计算单元本标准要求

将主楼与裙房分开评价,因为裙房建筑面积较大,而且群房

建筑使用功能或主体结构形式与主楼存在较大差异。

3.0.1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单体建筑作为

计算和评价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体建筑

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2建筑由

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

算和评价。3单体建筑的层楼不大于3层,且地上

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

组团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五、评价阶段:项目评价和预评

价3.0.2装配式建筑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

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

2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按竣工验收资料进

行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项目评价应在竣工验收

后,依据验收资料进行,主要工作有:对项目实际装配率进

行复核,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认定;根据项目申请,对装配式

建筑进行等级评价。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

本标准用的是“宜”,也就是说不是必须程序。预评价作用有:

对项目设计方案做出预判与优化(3.0.3条+表4.0.1);对项

目设计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等的评价方法进行论证

和确认;对施工图审查、项目统计与管理等提供基础性依据。

六、装配率计算法一)竖向和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

竖向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除以结构竖向

构件混凝土总体积;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构件水平投

影面积之和除以建筑平面总面积。而且,考虑到目前国标推

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预制构件间连接必须用到后

浇混凝土,将预制构件连接为一个装配式整体,本标准将预

制混凝土体积的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

土计入预制构件内。而且将免支模的楼屋盖,包括金属楼承

板和木楼屋盖等都计入预制构件都水平投影面积。

注意,这里的竖向构件是只针对主体结构的竖向构件。

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中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评分值可

直接得到30分。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建筑主体结构竖向构

件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预评价中进行确认。

连接部分的现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计算的基本要求:

①连接部分的尺寸、配筋构造、做法等采用标准做法②

现场的施工操作和模板等实现标准化4.0.2柱、支

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主要采用混凝土

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q1a=V1a/V×100%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

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V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

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符合本标准第4.0.3条规定的预制构

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也可计入计算;V──柱、支

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

4.0.3当符合下列规定时,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

后浇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1预制剪力

墙板之间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和高度不大于

300mm的水平后浇带、圈梁的后浇混凝土体积。2预

制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柱梁节点区的后浇混凝土体积。

3预制柱间高度不大于柱截面较小尺寸的连接区后浇混凝

土体积。4.0.4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中预制

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b=A1b/A×100%

4.0.5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

1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2预

制构件间宽度不大于300mm的后浇混凝土带水平投影面积;

3金属楼承板和屋面板、木楼盖和屋盖及其他在施工现场免

支模的楼盖和屋盖的水平投影面积。二)围护墙和内隔墙

非砌筑应用比例计算墙体构件的应用比例为各楼层墙

体采用非砌筑或管线装修一体化做法墙体的面积之和(计算

时可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等的面积),除以墙总面积之和;

非承重围护墙以及内隔墙采用非砌筑方法是装配式建筑重

点发展的内容之一,非砌筑墙体一般是指以工厂生产、现场

安装、干法施工为主要特征,常见类型有大中型板材、幕墙、

木骨架或轻钢骨架复合墙、新型砌体等。注意,这里的围护

墙非砌筑只针对非承重围护墙体。4.0.6非承重围护墙中非

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q2a=A2a/Aw1×100%4.0.8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

例应按下式计算:q2c=A2c/Aw3×100%三)围护墙和内

隔墙集成建筑墙体的设计集成和集成产品对装配式建

筑是重要的,目前的工程实践主要体现在设计集成方面,从

长远发展的需求看,集成产品是一个必然的发展结果。在集

成产品的研究和应用中要重视产品的指标和性能的一致性,

需要有完整的安装工艺和质量标准等配套,应解决好所有的

细节问题。4.0.7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的

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b=A2b/Aw2×100%4.0.9

内隔墙采用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

算:q2d=A2d/Aw3×100%四)全装修和装配化

装修4.0.10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q3a=A3a/A×100%4.0.13管线分离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q3d=L3d/L×100%装配式建筑要求全装修的应用是指

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

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考虑工程实际需要,纳入管线分离比例计算的管线专

业包括电气(强电、弱电、通信等)、给水、排水和采暖等

专业,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由于管线的维修和更换对建筑各

系统部品等的影响是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故表4.0.1中

计入“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管线分离”评分项的应用项。

表中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两项应用的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

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五)集成厨房

和集成卫生间4.0.11集成厨房的橱柜和厨房设备等应全部

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

式计算:q3b=A3b/Ak×100%4.0.12集成卫生间的洁具设备

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

例应按下式计算:q3c=A3c/Ab×100%2.0.4集成厨

房integratedkitchen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

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

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厨房。2.0.5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

bathroom地面、吊顶、墙板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

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卫

生间。这里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

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七、配式建筑的最低要求

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计算方法详表

4.0.1及第4.0.2条~第4.0.5条要求)2.围护墙和内隔墙

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

4.0.6条~第4.0.9条要求)3.采用全装修。(参表4.0.1,

此项得6分)4.装配率不低于50%。八、装配式建筑等

级评价本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

“准入门槛”:3.0.3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主

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

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3采用全装修。4装配率不

低于50%。1.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

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

2.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的项目,必须满足要求:

2.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且要求表4.0.1

中主体结构中竖向构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

35%;以前只做水平预制构件,不做竖向预制构件的做法都

不能叫装配式建筑。2.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

价分值不低于10分;2.3采用全装修;2.4

装配率不低于50%。3.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

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1装

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3.2

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

3.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5.0.1当评价项目满足本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

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

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5.0.2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

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率为60%~

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2装配率为76%~90%

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

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更多推荐

集成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