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新村-首旅集团股票行情

2023年9月17日发(作者:洪岳)
拆除重建:创新旧区改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旧区改造的力度
迅速加大,动迁矛盾的急剧上升,如何做好旧区改造工作,化解城市拆迁矛盾,
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任务。上海市杨
浦区正在试行的“拆除重建”模式,作为对破解旧区改造瓶颈、创新旧区改造模式
进行的有益尝试,为陷入困境中的旧区改造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标签:“拆除重建”;旧区改造;实践;思考
一、催生旧区改造“拆除重建”模式的主要因素
1.适宜的动迁房源不足。为尽快改善城区面貌和整体形象,优化城市内在功
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各地纷纷加大旧区改造力度,推进城市化建
设。然而,与之配套的适宜动迁房源并没有随着旧区改造任务的日益加重而有所
改善。目前,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大中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动迁安置的主要理念和
思路是逐步由中心城区向越来越边远的郊区转移,上海包括杨浦区也不例外。这
种安置方式对动迁居民不太有吸引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动迁居民所接
受。其一,动迁房源房型结构单一,居住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居民选择余地较小,
不能适应动迁居民多元化安置的需要;其二,郊区房源虽然面积较大,能满足动
迁居民的居住空间需求,大大地改善其居住条件,但配套设施比较滞后,交通出
行相对不便且成本高,给居民就医、就学、就业等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尤其
是无形中给低收入的动迁居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其三,动迁居民
一直在中心城区居住,习惯了中心城区生活,在心理上有一定的依赖感甚至优越
感,其诸多社会关系也在自己原先生活的地区周围,将其迁往郊区不仅在心理上
难以接受,而且容易滋生被边缘或发配的想法,因而对这种安置方式不同程度地
存在抵触情绪。
2.货币化安置途径难以满足动迁居民购房需求。对动迁居民实行货币化安置
是传统的动迁安置方式之一。理论上,这种安置方式既简单,又可给动迁居民更
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但在实际动迁过程中,仍有很多居民放弃货币化的安置方式,
究其原因主要是货币安置所得款项难以满足其购房需求。一方面,动迁居民基础
条件太差。以杨浦为例,动迁居民所住旧里面积都比较小,20、30平方米的居
多,按照货币政策安置所得款项有限,加上这些居民原本收入偏低,很多是下岗
失业人员,很难再投入闲置资金买房;另一方面,上海的商品房价格从2001年
以来迅速上涨,尤其是2003年上涨过快,一般上涨20%-30%,部分达到50%
-60%。近几年虽然涨幅放缓,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令人望而生畏,
更加促使动迁居民不选择和接受货币安置政策,希望有适宜的房源来对他们进行
拆迁安置。
3.动迁政策及操作过程存在缺陷。动迁政策不仅关系到动迁居民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且关系到动迁工作能否有效顺利开展和稳步推进。
尽管政府在动迁政策的制定上高度重视,尽可能地力求维护好、实现好动迁居民
南滨路二手房-华星光电哪个部门轻松

更多推荐
杨浦区经济适用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