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
第五章 公园大门的设计
园林大门是各类园林中突出、醒目的面貌.由于各类园林的性质不同,其大门的形象,
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如自然风景区,城市小游园和城市公园的大门就迥然不同,城市公
园大门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一、功能与组成
1.功能
(1)集散交通
组织引导出入口人流及交通集散,尤其表现在节假日,集会及国内大型活动时,
出入口人流及车辆剧增,出入口需恰当地解决大量人流的集散、交通及安全等问题。
(2)门卫
管理公园出入口除具一般门卫功能外,并具有售票、收票的功能.此外在可能情
况下,为游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如小卖店、公用电话、照相、物品寄存等.
(3)组织园林
出人口的空间及景致公园出入口空间既是城市道路与公园之间的空间过渡及交
通缓冲,又是人们游赏园林空间的开始.因此,在空间上起着由城市到园林的过渡、引导、
预示、对比等作用。
1
(4)大门形象
具有美化街景的作用公园大门是人们游赏园林的第一个景物,将给人们留下深刻
的印象,其形象体现出园林的规模、性质、风格等,其优美的造型也是美化街景的重要因
素.
2.组成
公园大门的组成,因园林的性质、规模、内容及使用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按目
前最普遍公园类型,其主要出入口大门的组成大致有如下内容:
出入口
售票室及收票
门卫,管理及内部使用的厕所
公园出入口内外广场及游人等候空间
自行车存放处
小型服务设施,如:小卖部、电话、照相、儿童车出租处、物品寄存、游览指导等.
二、设计要求:
1.位置选择
2
公园大门的位置首先应考虑公园总体规划、按各景区的布局、游览路线及景点的要
求等来确定公园大门的位置。
由于公园大门的位置与园内各种活动安排,人流量疏密及集散,游人对园内某些景
物的兴趣以及各种服务,管理等均有密切关系。所以,应从公园总体规划着手考虑大门位
置。
其次,公园大门的位置要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要与城市道路取得良好关系,要有方
便的交通,应考虑公共汽车路线与站点的位置,以及主要人流量的来往方向。
同时,公园大门位置应考虑周围环境的情况,加附近主要居民区及街道的位置,附近
是否有学校、机关、团体以及公共活动场所等,都直接影响公园大门的位置的确定。
综合以上各种功能关系及景致要求,可确定出公园各种出入用门的具体位置.一般大、
中型的公园有三类门,即:
(1) 公园主要大门
主要的、大量的游人出入用门,设备齐全,联系城市主要交通路线,是公园主要游览
路线的起点。
(2)公园次要门
局部的人流出入用门,一般供附近居民区、机关单位的游 人就近出人。
3
(3)公园专用门
管理上需要,物货运输或供国内特殊活动场地独立开放而设。
2.公园大门出入口的设计
(1)大门出人口
一般可分为平日出入口及节假日出入口,即由大、小两个出入口组成。小出入口
供平日游人较少时使用,便于管理。大出入口主要供节假日及大型活动时因人流量大所使
用,此外也作特殊情况下的车辆通行用,如节假日出入口。
(2)出入口的宽度要求
出入口虽有大、小之分,但其具体宽度须由功能上需要来确定.公园小出入口主要
供人流出入用,一般供1-3股人流通行即可,有时亦供自行车、小推车出人.因此,小
出入口的宽度,可由此二因素确定.
单股人流宽度600一650 m m;
双股人流宽度1200-1300 m m;
三股人流宽度1800-1900mm
自行车推行定度1200 mm 左右;
4
小推车推行宽度1200 m m左右.
大出入口,除供大量游人出人外,有时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供车流进出,故应以
车流所需宽度为主要依据。一般需考虑出入两股车流并行的宽度,大约需7000-8000 mm
宽
(3)门扇即是大门的围护构件,又是艺术装饰的细部,对大门形象起着一定作用。
门扇高度一般不低于2m,从防卫功能上看,以竖向条纹为宜,且坚条之间距不大于
14cm
门扇的构造与形式,亦因所采用的材料的不同各有区别,目前以金属材料的门扇为最
常见。
门扇的花格、图案的纹样形式,应做仔细设计,应与大门形象协调统一,互相呼应。
并结合公园性质加以考虑。
门扇的开启方式有很多种,园林中常用的有平开门、折叠门、推拉门等。目前园林中
常用的有:
(1)平开门
门扇尺寸不宜过大,一般宽度为2-3m,因此门洞宽度在4-6 m为宜。。
( 2)折叠门
5
门扇分成几折,开启时折叠起来,占地较小,对警卫人员视线遮挡少,折迭门每
扇宽度约1-1.5m,可按需做成4-6折,甚至更多.因此,门洞宽度可做到10m以上 。
折叠门可分有轨折叠门与无轨折叠门两种做法,以有轨折合门更适用.
(3)推拉门
推拉开启时门扇藏在墙的后面,警卫人员视线遮挡少,便于安装电动装置.门间
可以做成很宽,但需要大门一侧有一段长度大于门宽的围墙,使门扇可推入墙后。
3.售票室及收票室设计
(1)售票室是目前公园营业的窗口之一,是公园大门最基本的组成也是大门形象及艺
术构图中的重要内容。
售票室的布局,应考虑大门口环境状况,出入广场的布局形式,公园游人量及交通情
况等不同因素,一般有两种布局方式,即一是售票室与大门建筑组合成一体,另一是售票
与大门分开设置成为独立在大门外的售票亭。
售票室的使用面积,一般每个售票位不小于2 ㎡,亦可按不同的建筑的布局形
式及通风、隔热、防寒卫生等有所增减,每两个售票窗 口的中距不小于1.200 m.售票室
外应有足够的广场空间,作游人购票停留之需。
售票室的售票窗口设置有:单面售票,双面售票及多面售票等几种.
6
(2)收票室
对应售票室。收票室应设置在游人入园时必经的关口上,应尽量接近人流,以利收
票.收票窗(柜台)应正对人流。为管理方便收票室应设一门,直接出人。可随时检查入
园时的交票情况,收票室可结合大门洞的大型柱缴加以利用,但平面不小于1.5 ㎡。
4.售收票室及门卫管理室的室内气候环境
售票室、收票室及门卫、管理室一般面积小,建筑体量不大,由于功能上要求一般需
设大窗囗,因此受室外季节气候的影响严重,以至室内冬冷夏热是常见的弊病,造成工作
人员终日处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工作,影响身体健康,设计中主要应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选择良好的朝向及必要的遮阴措施
设计时首先要在不改变大门朝向的前提下,改变建筑方位,以使建筑获得良好的
朝向。或在大门建筑群的组合中,将工作房间巧妙地安排在好的朝向中。
其次,当不可能争取到较好前向时,应作遮阳设施,尤其是对售票、收票的窗口必然
要朝东、朝西向的建筑。
一般在廊或屋檐的顶板下悬挂垂直遮阳板,遮阳板应离地面1.8m以上,以免人们碰
头;
加大挑檐顶盖,或在窗口作水平遮阳板,或加设进深较大的廊、花架等。
7
(2)组织好穿堂风
组织穿堂风是夏季室内降温的重要措施。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主导风为南风(或东
南风,或西南风),因此房间窗户要面向主导风向,即朝南(或东南、西南)。
(3)隔热与保温
屋顶隔热及保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架空通风隔热层屋面,吊顶通风隔热层面。
通风隔热保温屋面,保温平屋面及保温坡屋面.架空隔热层应注意,开设通风口应迎向夏
季主导风向。架空高度一般在120-240之间。吊顶棚隔热层的通风口,在冬季应能关闭
以利保温。
5.公园大门口空间的设计
公园大门空间一般是由出入口内、外广场组成,从物质功能上作为入流停留、缓冲及
交通集散等用,从精神需要上作为人们对园林空间美的欣赏。公园大门空间是一连串园林
空间序列的开端,是园林空间交响曲中的序曲,也是游览导向的起点,因此要考虑:
(1)公园大门空间的形成
一般可用扩大空间的办法,形成各种形状的出入口广场,庭院等;或封闭或开放的
空间形式,可利用墙面的围合,树木绿化的种植,地形地担的变化,建筑标志及建筑小品
的设置等组成具有美感的空间效果 另外,公园供应物资的运输方向,废物排出方向等,也
是选择公园各门(次入口,专用入口)位置应考虑的因素.
8
2)大门空间衬托与对比
单一的空间构成
一组空间序列的组合构成
根据公园的规划的意图、公园的性质、规模、结合基址条件、将大门空间组合成与
公园形式相适宜的一组空间序列。
(3)公园大门入口空间的导向
园林游览需按一定的路线进行,才能充分表现出景物效果,要使游人按设计意图循
序前进,在空间上引导是重要的手法之一。
公园大门空间就应有明确的导向性:一般可在空间形状上,道路布局上及景物设
置上加强导向性。
6.车辆停放场
车辆包括自行车和汽车。
自行车停放场的设置基本上有两种方式:
一是停车场与公园大门外广场组成一体。
二是停车场单独设置
9
露天停放较为常见,因雨天游人少.为隐避常设在绿荫中,以绿带作隔离,停车场面
积与停车数量、排列方法、过道组织有关。一般可按1.2-1.5m‘/辆计算
汽车停放场,一般宜独立设置,不应与公园出人口广场混在一处,以免影响交通安全,
车辆及人流要分开,避免人流穿越。
三、公园大门类型
1.柱墩式大门
现代公园大门广为适用.一般作对称布置,设2一4 个柱墩,分出大小出人口,在柱
墩外缘连接售票室或围墙
门墩
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是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
件 。
门墩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有说是狻猊)几部分构成。
门墩造型又是大门艺术形象的重要内容,有时竟成为大门的主体形象。
门墩的设计构思应充分重视,其形式、体量大小、质感等,均应与大门总体造型协调
统一。
10
其形式除常见柱墩外,可结合大门的总体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墙面、高花台、
花格墙、花架廊等,以丰富造型 。
2.牌坊
是我国古代建筑上很重要的一种门.在牌坊上安门扇即成牌坊门,牌坊一般有两类型,
即牌坊与牌楼.其区别是在牌坊两根冲天往上加横梁(或额枋),在横梁上作斗拱屋檐起楼,
即成牌楼.牌坊门有一、三、五间之别,间最为常见,牌楼起楼有二层或三数层的
3.屋宇门
是我国传统大门建筑形式之一.
门有进深,其平面布置是,在前面柱安双扇大门,后檐柱安四扇屏门,左右两侧有折
门,平日出入由折门转入院庭。门面一般为一间,官宦人家可用三间、五间。庙宇门常作
三间、五间。
寺庙山门常用单檐歇山顶,周围用厚墙,前后墙上开园门洞或圆券门洞。古典园林苑
圃,常用五间、七间的两层楼房,成为外观壮丽的门楼。
4.门廊式
由屋宇门演变而来,屋宇式门为中国传统形式,屋顶用坡屋顶木结构.
随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形式也随之变化.为了与公园大门开
11
阔的面宽相协调,大门建筑形成廊式建筑,一般屋顶多为平顶、拱顶、折板,也有用悬索
等新结构.门廊式造型活泼、轻巧,可用对称或不对称构图,目前在各处公园普遍运用
5.墙门式
是我国住宅、园林中常用的门之一.常在院落隔墙上开随便小门,很灵活、简洁,也
可用在园林住宅的出人口大门.
6.门楼式
二层屋宇式建筑
7.其它形式大门
近年来由于园林类型的增多,建筑造型随之丰富,各种形式的园林大门层出不穷,最
常见的花架门也广泛运用在园林中。
儿童公园则常用动物造型,各类雕塑作为大门标志;公园大门常用各种高低的墙体、
柱墩、花盆、亭、花格组合成各具特色的公园大门.由于造型新颖,用材料得体,色彩明
快,结构简单,很受群众欢迎 。
第五章:餐饮建筑设计——茶室,咖啡厅设计
2.总平面设计
12
(1)合理的功能分区
(2)建筑位置,形体与景观形成呼应
(3)自行车,机动车的停车场地设计
1.基地选择
(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2)方便顾客到达,避免交通干扰
(3)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4)环境优美,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与自然结合
(5)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安排,室外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的条件
园林中的茶室:为游人方便选在交通人流集中活动的景点附近,配合园林大小与总体
布局。与一般园林建筑一样要考虑座可赏景,建筑物本身也要为园林造景。
二、茶室设计与布置
经营型茶室的建筑和装饰可根据周围环境,由建筑设计师和茶艺师共同讨论,可有各
具风格的特色。
13
从茶室功能上要求而言,其建筑应包括主体建筑和附属设施两部分。
主体建筑应包括茶室、茶水房和茶点房。
附属设施为小型仓库、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工作室(包括更衣、化妆)、卫生间等。
1、 营业部分与辅助部分的关系
茶室建筑可分划为营业与辅助两部分:
(1)营业部分是茶室建筑的主立面,营业厅要交通方便又有好的朝向,与室外空间相
连.
茶室营业厅面积约以每座l㎡计算,布餐桌椅除座位安排外还要考虑客人出人与服务
人员送水、送物的通道。两者可共同使用以减少交通面积,但要注意尽可能减少交叉干扰。
(2)辅助部分要求隐蔽,但也要有单独的供应道路来运送货物与能源等。这部分应有
货品及燃料等堆放的杂物院,但要防止破坏环境景观。
2、茶室建筑的基本组成
按营业及辅助用房的需要,一般茶室可由以下房间组成:
(1)门厅,作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缓冲人流,在北方冬季有防寒作用。
(2)营业厅,园林茶室营业厅应考虑最好的风景面,及室内外营业的可能。
14
(3)备茶及加工间,不论茶室或冷、热饮,均需有简单的备制过程,备茶室应有售出
供应柜台.
(4)洗涤间,用作茶具的洗涤、消毒.
(5)烧水间,应有简单的炉灶设备.
(6)贮藏间,主要用作食物的贮在.
(7)办公、管理室,一般可与工作人员的更衣、休息结合使用。
(8)厕所,一般应将游人用厕所与工作人员用内部厕所分别设置。
(9)小卖部,一般茶室设有食品小卖,或工艺品小卖部等。
(10)杂务院,作进货入口,并可堆放杂物,及排出废品
总平面设计
4.建筑造型处理
茶室建筑风格、体量大小要与园林整体相适应,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有些较大园林宁可分设几处,也要避免过大的体量与主景不相称。
有辅助用房烧水间,储存货物仓库的隐蔽处理,除在外形处理之外还要注意上、下水、
15
垃圾污物及燃烧烟尘的防污染处理。
若国内没有完整的上、下水道及电力热供应,则建筑应靠近园外水电、热等公共设施
为宜.热加工最好利用污染少的煤气、电气设备)或将食品在园外加工运送到园内来,以
防止污染园林环境。
园林茶室除使用功能要求外,美观造景也很重要。要因地制宜、有特色,避免千篇一
律,才能创造有特点的景观。
如杭州平湖秋月利用景点上赏月的水上平台而设茶室。
根据环境条件在水上可以建成水榭、画舫等形式的茶室。如广州白云山凌香馆冰室就
建成水榭外观。
园林茶室在景观上宜定内外相互渗透,室内装饰与室外亭廊配合互为景观。在缺少外
景条件时,也要将室内用山石、水景,以及真假植物装饰起来。如广州文化公园内,园中
院的利用楼内空间加上石、水景、植物等处理成为有园林特色的茶室。在这方面探索对今
后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及地下建筑的利用、开发提供美化环境的方式.
园林建筑布局特点(1)因地制宜(2)功能合理,形式美观(3)巧于因借,精在体
宜
组合形式(1)独立式(2)分散的群体组合(3)庭院式组合(4)天井式组合
布局手法 (1)对比 (2)空间的层次 (3)空间的序列 4)比例与尺度 (5)借景
16
日式的茶室外部造型好像草庵,尺度不大,材料结构都很简朴、原始。茶室内部利用
凹间、窗户和天花布置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小空间。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不加修饰,追求空
寂、枯寒的气氛。这种自然、优雅的中性色,配合阳光从外面射入,使得内外空间表现出
简朴、实用、洁净、安详的气氛,从而启发茶人的清静情趣,排除私欲,探寻本源,达到
觉悟的目的。
三.建筑设计
营业用房
(1)布置在最好的日照方位
(2)良好的通风条件
(3)良好的景观视线
(4)内部布置合理,通畅,避免各流线间的干扰
(5)桌椅布置符合人体工程学
(6)净高不小于3.0m,设空调营业用房不低于2.4m,异性顶最低处不低于2.4m
(7)单侧采光的营业厅,其进深不宜超过6.60m
(8)楼台或阳台不应遮挡底层日照
17
18
辅助用房
(1)加工间净高不低于3.0m
(2)卫生间宜设置前室,并注意防止视线干扰
(3)卫生间的基本格局:
(4)客座≤100座时,设男大便器一个,女大便器一个。>100座时每100座增设男
大便器一个或小便器一个,女大便器一个。洗手盆≤50座设一个,>50座时每100座增
设一个
(5)卫生间最小尺寸如图:
19
防火与疏散
(1)茶室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茶室用房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不应设在四层及四层以上;三级耐火等
级的建筑不应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超过一层。平屋顶可作为安
全避难和室外休闲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3)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的要求。
(4)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楼梯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B.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
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
20
两股人流。
C.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
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D.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E.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踏步
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F.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踏步数不应少于
2级。
(G)当采用坡道时,坡道的坡度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坡道应用防滑地面。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
0.65的扶手。
21
更多推荐
大门,公园,空间,建筑,园林,茶室,形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