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陶立中)
酒店式公寓设计要点
一、几大设计原则及相应套型设计中(de)相关比例
酒店式公寓是建筑综合体中(de)一种,各种功能体系纷繁交错,在设计中要遵从一系列(de)设计原则保证各大功能空间(de)合理、有效以及整体(de)运营流畅.
⑴整体有机原则.作为一个复杂(de)大系统,酒店式公寓内部(de)每个单元又都是完整(de)小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无论是公共部分(de)设计还是每个单元(de)设计都要有整体概念.
⑵动态有机原则.酒店式公寓住户(de)居住时间、个人需求等因素都很复杂,所以在设计时要采取动态(de)弹性原则,以适应各种可变因素.
⑶系统(de)次序与程序原则.不同(de)客人同时提出不同(de)需求,物业管理者在处理时需遵循一定(de)顺序及程序,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系统(de)等级与优先级(de)问题.
⑷个性化及均好性原则.酒店式公寓住户(de)需求较为个性化,物业管理者需提供个性化(de)家居及服务,因此设计时应根据需要体现个性化(de)概念,并讲求户型(de)均好性.
⑸材料选用需遵循亲和力、家居性,舒适性和实用性(de)原则.
⑹颜色系统(de)“能级跃迁”原则.为使酒店式公寓在色彩(de)运用上,既多样变幻又协调统一,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首先确定主色,然后根据色温和色差变化建立一个专门(de)色彩体系表,作为参照.
酒店式公寓(de)套型设计基本分为“简单型”和“复合型”两个系列.简单型(de)套型格局,是以酒店式(de)客房为主要居住体系,客厅与卧室及全部(de)服务配套设施集中在一个大房间内.复合型(de)套型格局,是将客厅与卧室分别设置在不
同(de)房间内,可以是两室、三室或三室以上(de)户型.而且对于不同层次(de)居住者及其生活习惯,居室套型设计可以灵活分隔.
二、配套设施齐全及内部空间设计标准
酒店式公寓作为稳定(de)居住建筑形式,配套设施应齐全,并满足基本居住功能(de)要求,具体包括独立卫生设施、厨房操作区、就餐区、书写工作区、梳妆区、衣储区等,其中独立卫生设施与厨房操作区是设计中不可缺少(de)必备内容.此外:
⑴两居以上(de)户型应考虑设计步入式更衣间和储藏间;
⑵卫生间(de)设计应体现时尚感,有条件时,可将干、湿分区或设计双台盆.
⑶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分户计量,房间温度可独立调节.
⑷可接收多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
⑸厨房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电器设备(de)摆放,并为每户配给足够(de)额定电量.
酒店式公寓内部空间(de)设计上:
⑴大堂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和现代感,面积适宜在300~400平方米之间,且设有休息区和接待区.
⑵标准层室内净高不低于2.7米,中央空调低区部分室内净高不低于2.4米.
⑶二居以上(de)户型,客厅面积不小于35平方米,采光面宽不小于4.2米,进深不大于12.5米,主卧面积不小于16平方米,采光面宽不小于3.6米,主卫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
⑷位于建筑综合体中(de)酒店式公寓应同与之配套(de)写字楼、商业中心、会展中心、酒店之间有便捷、安全(de)连接通道.
三、到位(de)安全保卫设施
高档公寓一般都具有更强(de)安全防范意识,酒店式公寓更不例外.在安保设施有几大设计要点不可忽视:
⑴应设置四道安全防范措施,第一道为电视监控系统,第二道为门禁管理系统,第三道为防盗报警系统,第四道为巡更系统.
⑵有条件(de)可考虑应用安全防范集成技术,在夜间设防时段里如果有人闯入设防区域内,安防系统在报警(de)同时,会打开相应区域(de)灯光,联动附近(de)摄像机进行录像.
⑶可考虑应用门禁系统与电梯(de)集成技术,当住户在进入大门刷卡(de)同时,系统能自动呼叫电梯到一层等候;重要(de)住宅楼层,也由门禁根据输入(de)数据自动将住户送到指定楼层,防止不同楼层(de)居民之间互相干扰.
⑷可考虑采用停车管理系统与电梯(de)集成技术,当住户通过停车场入口时,停车管理系统会记录入口(de)信息,根据该用户所停车位,打开相应区域(de)照明,并在一定延时后自动呼叫电梯到该层等候,节省用户(de)候梯时间.
案例分析———芜湖凯宾斯基大酒店
芜湖凯宾斯基大酒店位于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用地13.8公顷,距芜湖长江大桥2公里,西临风景秀丽(de)银湖,东靠凤鸣湖路,北临越秀路和美(de)工业城,南邻华信药业公司,整体形状为一南北向(de)长方形.整个项目以五星级酒店为主,包括酒店式公寓、办公、商业等各种服务设施(de)都市综合体.
由区域位置可知,如何结合东西两侧(de)湖面景观,处理与南北两侧(de)厂房关系,以及理顺各部分功能(de)秩序是方案设计中(de)关键所在.
方案一:水轴线型方案
本方案是格式塔理论(de)一个很好体现,整个设计完美和谐,所有(de)要素都统一在一个大构图中.以银湖作为轴线(de)起点,经由项目用地向城市延续,形成水轴线(de)概念.不仅将湖景引入酒店,更将湖水以景观轴线(de)方式导入城市.本方案着重强调建筑体量关系以及形体之间所构成(de)外部空间(de)感觉,形成流动感.
考虑到观赏风景(de)要求,酒店以弧形面向银湖,同时也使主立面面向客流方向.考虑到客人有长期入住(de)需要,设计公司所做户型以南北朝向为主,客人可随时欣赏湖景.
由于本方案过于强调中心地位,对后期建筑(de)布局、体量和关系(de)限制因素非常多,而且发展用地过于分散,所以最后没有被确定为实施方案.
方案二:折板型方案
本方案以转折、连接(de)板楼形式将公寓及酒店有机地连为一体,构成完整独特(de)建筑形态,而又保持功能(de)相互独立.在统一(de)形体上解决酒店客房和公寓之间(de)关系问题,缩短了交通流线,非常利于统一管理.
本方案强调自然、环保、节能、健康(de)建筑理念.由于公寓及客房均采用单面走廊,因此减少了建筑进深,而且每间客房均可自然对流通风,保证了客房拥有充足(de)阳光及优美(de)景观.酒店中庭(de)东侧为大面积可开启玻璃幕墙,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阳光及保证新鲜空气对流,减少热负荷,降低酒店运营费用.结合功能活动需求,方案还设计了三维(de)主体绿色系统,湖景———规划用地内(de)水景———内院绿地及花园———多处位于首层屋顶(de)绿化平台———开敞式空中花园———各层房间(de)观景阳台.
在强调建筑(de)通透感及室内外空间(de)有机融合方面,本方案通过对首层(de)局部架空处理及大面积透明玻璃窗(de)运用,使入口广场、室内及内院(de)视觉效果一气贯通,形成流动空间.酒店中庭东侧为通高(de)透明玻璃幕墙,将入口绿地广场及街景引入室内.二层北侧顶部两层架空,结合首层顶部(de)屋面花园,突出了建筑(de)空间层次及通透流畅(de)效果.
但由于该方案分期实施(de)可能性较小,因此业主最终没有采用此方案.
方案三:花园式生态型方案
本方案是业主最终选择(de)设计方案,主要特点如下:
(1)整个初步方案考虑到分期开发(de)可能,在保证前期建设项目用地(de)前提下,适当考虑了后期建设(de)方向,保证前期建设与后期开发(de)连续性和整体性.
(2)银湖秀美(de)景色,成为本项目不可多得(de)环境条件.设计方案中,将湖面局部扩大后引入酒店规划区,使之成为沿湖景观带(de)活水,并且配合设计造型,使酒店及公寓都具有观赏银湖景观(de)可视条件.
(3)室外停车场与沿街景观带结合考虑.此方案将沿街景观带(de)主体水景与室外停车场相结合,在降低主干道(de)汽车扬尘(de)同时,扩大建筑立面(de)景深.
(4)主楼双向反“八”字(de)造型有利于建筑(de)采光和通风,并具有良好(de)景观朝向.裙房则运用了弧线元素,贯穿于主楼之间.
(5)突出可持续发展(de)建筑理念.建筑主体外墙采用镜面镀膜反射玻璃,减少了太阳直射对室内微气候(de)影响,有利于空调(de)节能和保养.夕阳斜照,玻璃幕墙倒映(de)光色,与银湖水景浑然一体.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相融,人文与自然共生(de)设计追求.
(6)整个设计方案追求建筑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de)关系.方案(de)最终目(de)是使之成为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de)标志性建筑物,沿街水景与建筑开放(de)造型正是突出了这一主题.
(7)酒店大堂与室内、外设计(de)水景相得益彰.大堂后部(de)景观轴线,结合芜湖(de)水乡风格与徽派建筑(de)特有手法,塑造出一个古朴(de)仿古渡口,酒店(de)品位在此得到新(de)诠释.
(8)酒店套房及酒店公寓采用国际五星级标准设计,并优化了建筑结构,使其可根据后期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灵活(de)空间划分,满足客户不同(de)功能要求.
(9)外部交通流线组织较为流畅、合理,交通接点(de)选择恰到好处.内部交通通过沿街景观带与城市交通干道相结合.
案在解决了功能关系(de)同时,非常好地解决了景观和朝向(de)问题,而且利于后期发展和分期开发,所以业主选择此方案作为发展方案.

更多推荐
设计,公寓,建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