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日发(作者:)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1.知道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2.引导学生借助放大镜、手电筒、小刀、铜钥匙等工具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的标本,描述他们的特征。

3.知道我们可以从颜色、纹理、气味、颗粒、软硬、光滑度、粗糙度、轻重等几个方面去探究岩石的性质。

4.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岩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运用放大镜、手电筒、铜钥匙等各种工具,观察几种常见的岩石标本,了解它们在颜色、软硬、光滑度、光泽等各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工具观察几种常见的岩石标本,了解他们的特点,并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岩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放大镜、手电筒、小刀、铜钥匙、岩石标本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到处都存在岩石,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几种常见岩石的特点。

板书课题: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

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观察的常见的岩石有三种,分别是花岗岩、砂岩、大理岩。

2.出示这三种岩石的标本,提出要求: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描述他们的特征。

3.学生分小组活动,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这三种岩石,并描述他们的特征。

预设:

花岗岩通常由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而成。

大理岩通常是由灰色颗粒紧密结合而成,中间有亮点。

砂岩通常由土黄色和白色两种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而成。

活动二:更细致的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

1.教师引导: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岩石的特征,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岩石时,还采用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通常采用哪些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

2.方法一,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

出示课本45页上面4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认识有斑点的岩石,有小孔的岩石,有条纹的岩石和有层次的岩石。

学生仔细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标本,看一看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

预设:

砂岩有气孔、有层次。

花岗岩、大理岩没有气孔、没有条纹。

3.方法2,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标本,看看它们是否由颗粒组成,颗粒大小是否一样,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

出示课本45页中间的三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颗粒细密的岩石,颗粒粗疏的岩石和颗粒粗大的岩石。

学生分小组活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标本,看看这三种岩石标本的颗粒情况是怎样的。

预设:

花岗岩是粗粒,大理岩是中粒,而砂岩是粗粒。

4.方法3,用手分别触摸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

预设: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都是粗糙的。

5.方法4,用手电筒分别照射铝箔包装纸、地板、黑板和窗户上的玻璃,再照射每一块岩石,看看它们的光泽和谁类似。

学生分小组活动,用手电筒照射岩石,看看它们的光泽。

花岗岩、大理岩的岩石标本的表面有光泽,砂岩岩石标本的表面无光泽。

6.方法5,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出示课本45页下面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的方法。

教师讲解: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分别刻画这三种岩石标本,是为了辨别矿物的硬度。

出示课本45页矿物硬度的说明标准:

矿物的硬度

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指甲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学生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在这三种岩石标本上进行刻画,观察刻画的结果,然后区分这三种岩石的硬度。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全班交流活动结果,预设:

花岗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无痕迹,用小刀刻画无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花岗岩很硬。

砂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用小刀刻画有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砂岩较软。

大理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用小刀刻画有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花岗岩较软。

活动三:填写岩石观察记录表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多种感官和多种工具观察了花岗岩、大理岩和砂岩三种岩石标本,初步了解了这三种岩石的一些特性。接下来请大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的岩石观察记录表中。

2.出示活动手册中的岩石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根据刚才观察到的岩石的特点填写表格。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这张岩石观察记录表,进一步认识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一些特性。

三、研讨

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总结了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结合表格来说一说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学生对照岩石观察记录表说一说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

2.回顾我们刚才观察岩石的过程,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去观察一种岩石。

全班交流,预设:观察一种岩石需要调动我们的所有感官,用眼睛看,看它的颜色、纹理、分层、颗粒的大小、光泽;用手摸,了解他的光滑程度和粗糙程度;用鼻子闻它的气味,另外我们还需要借助工具,如手电筒、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等等,来观察岩石的硬度等方面的特性。

3.观察过岩石之后,我们还要学会用科学的语言去描述岩石。

(1)出示课本45页的8个科学词汇:

颜色 纹理 气味 颗粒

软硬 光滑 粗糙 轻重

(2)学生读一读,教师引导:我们在描述一种岩石的时候,一般要从这8个方面进行。

(3)出示描述花岗岩的例子:

花岗岩

它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有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质地坚硬,声音清脆,没有气孔,吸水性不好。

下面请同学们仿照花岗岩的样子来描述大理岩或者砂岩。

(4)学生思考并仿照花岗岩的样子来描述大理岩或者砂岩。

全班交流,学生描述大理岩或者砂岩,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适当的加以补充。

(5)教师小结:我们在描述一种岩石的时候,也不用面面俱到,把岩石最主要的特征描述出来即可。

四、拓展

1.同学们,我们刚刚观察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三种岩石的外部特征,那么岩石的内部物质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别用小钢锉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将颜色深的粉末散落在白纸上,颜色浅的粉末散落在黑纸上,然后仔细观察岩石的内部物质是否一样。

3.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预设:

岩石的外部特征是不一样的,它的内部物质同样也存在差异。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观察了花岗岩、大理岩和砂岩这三种岩石标本,初步了解了这三种岩石的基本特征。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运用我们观察这三种岩石的方法,继续观察其他的岩石,进一步了解其他岩石的一些特性。


更多推荐

岩石,观察,学生,标本,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