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换锁芯教程-现代装饰画图片

从就业现状论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
2023年4月21日发(作者:世友地板)

Training

Employment

培训与就业

从就业现状论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

文/刘 琼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设计行业越

来越受到重视。但高职高专室内设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

不乐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有一定脱节。本文首先

对目前室内设计学生就业现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而

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室内设计 高职高专 人才培养 就业

随着房地产和建筑装饰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要大

量专业室内设计人才,因而专业室内设计一直是招聘热

门。建设部的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室内设计师20

多万人,缺口达70万,按现有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大中

专院校培养速度,需要二十年才能补足人才缺口。但即

便面对如此大的缺口,高职高专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

就业率并不高。因此在此形势下讨论室内设计人才的培

养以满足当前的就业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如

下几个方面。

(1)所学知识和技能肤浅,知识点和观念落后,不

能胜任现有岗位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基本要求。这反映了

不少院校教育教学理念落后,对学生缺少有针对性的职

业能力培养。

2

过,但没有一项是很强的特长。似乎什么都会,但什么

也做不好。这反映了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不

重视因材施教。艺术教育的核心精神是要培养有创意的

差异性人才,而不是让学生精力平均分配,长处得不到

发展,短处得不到提高,创意能力不足,这是室内设计

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他们不能够进入公司急

需的创新设计人才库。

3创新能力的不足。这与当年的应试教育体制有

关,在这种体制下,只要死记硬背,参照标准答案,按部

就班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就行了。那些不安分守己、异想

天开、别出心裁的学生从小就被抑制。学生进了大学后离

开老师就不会学习,离开标准答案就不会做题了。

4

高、个性化很强,且大多数也适合个人创业,如开个人设

计工作室等。但事实上,毕业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自

我创业或创业成功的仍然是少数。我国是一个总体上将长

期存在就业岗位严重缺口的国家,与其等待国家或别人为

你创造就业机会,不如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对学生创业能

力的培养,也是大多数院校易忽视的问题。

(5)情商因素影响就业。除了诚信、敬业精神不足

外,还体现在情商不高,强调自我、沟通能力差、团队

协作意识淡薄,不务实、夸夸其谈和好高鹜远。这反映

了不少学校对学生缺少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在校期间

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一、高职高专室内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不强的原因

1.学校因素

(1)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

很多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缺乏对人才市场用人标准的了

解,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过分地加以拔高,

名不副实,给许多教师和学生加冕了一副“设计师”的

桂冠,从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由“精英

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阶段的办学宗旨,脱离了

“教育服务于市场”这一准则。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市场相

脱节,在生源充足的前提下,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追求办学

效益,不断地扩招,在专业设置与定位方面对市场调研不

足,盲目地设置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随意。

(2)就业指导存在不足。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

因为学费高,生源足,办学经济效益较好,出现了“重

招生,轻就业”的现象。虽然各个院校都设有专门的就

业指导中心,但人员配备不多,人员素质不齐,学校缺

少激励机制,工作人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就业指导工

作中。同时,许多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没有受过室

内设计专业教育,不能针对学生专业特点,以及室内设

计行业现状及就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2.个人因素

就其所学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来衡量,高职

二、解决高职高专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

业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

量,笔者个人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订单培养,推进校

企合作,开设受市场欢迎的课程,培养能够胜任工作要求

的毕业生,实现学校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具体做法可

以从高等学校层面和学生自身层面两个方面努力。

OCCUPATION

职 业

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raining

Employment

1.从高等学校层面出发

培训与就业

教师授课,还是各个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都应该注

意融合就业意识。再次,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业

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训,让学生具备创业渴望和创业勇

气与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

就业率。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是一个人、一

个部门就能做好的,需要各个部门紧密合作,把培养出

适合企业的优秀技能人才当作高职院校的使命,在人才

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进行教学目标定

位,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室内

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2.从学生自身层面出发

(1)加强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

质。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进大学时文化水平要求低,但这并

不意味着该专业不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事实证明,该专业

的学生应该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

学习,尤其是外语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有效地提升室内设计人才在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中的竞争

力。并且还能增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在本行业外的就业和

生存竞争力,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就业层次、就

业范围。

(2)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就业活

动。俗话说: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把这句话用在毕业

生求职过程中是再恰当不过了。目前不仅仅在室内设计

专业学生中存在着“等岗位”“等工作”的现象,在其

他文理科专业学生中也同样存在。因此,笔者建议广大

毕业生包括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内,在求职过程中应

该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要主动

参与到社会人才竞争中去,只有参与才有成功的希望,

如果连参与都没有,又何谈成功。所以,广大学生要时

刻准备好,积极投身求职大军中去,勇敢接受社会的考

验。只有准备好了,当机会来临时才能有效地把握住,

换言之,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参考文献:

[1]杨建蓉,徐海青.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EB/OL].当前教育论坛.2008(4).

[2]张宏,刘京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EB/OL].当前教育论坛.2008(4).

[3]夏燕靖.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合理课程结构的

成因探讨与分析[J].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3).

[4]陈力群.对艺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再认识.今日科苑,2009.

5]水.

[J].2009

(02):21-23.

[6]林秀元,王春晓.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探析[J].河

南教育:高校版,2006(1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城市建设高级技术学校)

(1)确立素质教育与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高职室

内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室内设计或相

关设计职业的能力。我国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育中也

应该形成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将基础知识(美

术基础类)、专业知识(美术设计类)与市场需求紧密联

系,不过多地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

以致用,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提高学生掌握工艺

美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便于其迅速就业。

2

设计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高职

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知识结构为复合型。高职院校应积

极引进具备扎实艺术功底及丰富工作经验的“双师型”

人才,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

师资队伍。同时,加强教师进修和培训工作,自主培养

“双师型”教师。鼓励在校教师在职攻读室内设计类硕

士学位,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研

修和顶岗实践,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建设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

练。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是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提高技能的重

要途径,能让学生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贯穿企业实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

也能够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学

习,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并能在企业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就

业方向,如创建电脑美术设计实习基地、家居装饰实习基

地等,使室内设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更趋于完善。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广阔市

场。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与企业联系的重要渠道。

具体做法有:首先建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网站,与国内多

家人才网站链接,指导学生上网获得招聘信息;其次联

络校友协会,通过校友提供人才招聘信息。另外经常回

访企业,进入企业推荐毕业生,并把企业请进学院,介

绍人才培养情况,给双方充分选择的机会。

(5)用人单位全程参与教育教学,与校方共同进行

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优化,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前

沿、实用的知识保证。为培养适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可与用人单位共同商讨学生培养方案。用人单位可

参与培养目标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实习实训等环

节。对课程进行改革,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关键技能

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6)实现就业指导对象的全程化和就业指导责任的

全员化,加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培训。大学生择业观的

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首先,

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各个阶段,在大学生进校后,就要

以其各阶段的特点为切入点,围绕职业生涯设计开展相

应的指导,将就业指导拓展到整个大学过程。其次,增

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应当是高校全员的责任,不论是

12

OCCUPATION

职 业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阳台吊顶-九牧水龙头型号大全

从就业现状论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

更多推荐

室内设计专业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