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

二手交易平台中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及对策分析

冀书婕 福建师范大学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促使我国二手交易平

台的交易蓬勃发展。相较于传统的交易活动,网络二手交

易在提供便利性和快捷性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信息不

对称现象。本文通过分析二手交易平台中的信息不对称现

象,及其对多方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对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二手交易;平台管理;电子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其中由于网络虚拟性等原因导致的交

易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二手商品具有的损毁性特质导致

其比一般电子交易具有更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二手

交易平台作为二手交易的载体,研究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

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很有必要。

一、二手交易平台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线上消费的进一

步发展。线上购物的热潮促进消费者积极消费的同时,也

催生了“冲动消费”的非理性心理,使得人们生活中产生

了大量闲置物品。同时随着人们对共享经济理念的认可,

应时而生的二手电商平台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手交

易平台具有信息量大、便捷性、高效性等优势,其巨大消

费潜力之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商品信息难以标准化管理

和各方面管制存在的漏洞使得信息不对称成为二手交易平

台中最为显著的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的定义及成因分析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中,各方拥有的信息不同,一

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

对称。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中,买卖双方中掌握商品或服务

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优势地位,而信息相对贫乏

的一方则处于劣势地位。在传统市场中,消费者通过亲身

经历的实体方式来获取商品的物理信息,再加之以商品的

内在属性介绍,能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商品的全貌。在电子

商务市场中,商品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

现,市场上真实的和虚假的大量信息混杂在一起,增加了

信息不对称出现的可能性。二手交易平台中的信息因为没

有统一的标准,卖家不可能详尽地为买方描述商品的信息,

对于二手商品损毁的个人主观判定导致了折旧和定价的不

准确性,使得商品的定价基本上是基于个人主观判断,也

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二手交易平台中的信息不对称

(一)平台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二手交易平台多且杂、特点

不一,作为普通使用者只能跟随大流,选择用户流量大的

主流二手交易平台。同时,平台难以管理用户,由于二手

交易平台大多存在准入门槛低,用户素质难以掌控的问题。

低质用户很有可能做出危害平台形象和利益的违禁行为。

(二)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手商品的信息描述主要来源于卖家的个人主观,受

到“机会主义”的驱使,卖家作为信息优势方极可能隐瞒

一些信息或者发布虚假的消息。买方作为信息劣势方,买

方的信息决策完全依赖于卖方发布的信息和个人经验。同

时,由于二手交易中的卖家多为个体卖家,由于技术水平

和隐私安全的限制,平台很难查证用户的信用度和信息真

实性。黑心卖家能利用平台的信用评估漏洞对买家发布虚

假信息,事情败露之后,平台的低进入门槛和低离开成本

又能使其重新来过。这样的情况下,买家很难判断卖家是

否值得信赖。除了买家难以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外,卖家

也有难以判断买家的个人信用。比如,部分低质买家会以

恶意差评等方式威胁卖家提供额外补偿。

四、信息不对称对二手交易的影响

(一)对平台的影响

目前除了咸鱼等主流二手交易平台以外,还有许多小

型的尚未知名的平台。由于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用户难以选择最合适的二手交易平台,大部分用户为

了省事和安心会直接选择主流平台,许多小型平台则很难

获得用户。在艰难的发展环境下,许多小平台难以维持平

台运营。

(二)对买家的影响

二手交易平台近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平台可信度和

用户黏度远远不及淘宝等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在这样的发

展阶段,如果买家在二手交易中遇到虚假信息,就很可能

对平台失去信心,甚至不再进行二手市场交易。

(三)对卖家的影响

Akerlof通过对二手车市场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著名

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柠檬原理。由于二手交易平台中的

信息不对称现象,买方很难得知商品的真实信息,只能通

过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来判断平均质量。为了避免购买到伪

劣产品产生风险损失,买方也只愿意付出平均价格。在平

均价格下,优质卖方若是选择降价,就会蒙受损失,若是

16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20期 (7月中旬)

产能经济

保持原价,则会因为无人购买而退出市场。由于部分优质

卖家退出市场,平均质量又因此下降,于是平均价格也会

下降,如此使得低质量的产品将会把高质量的产品驱逐出

市场,最终就会产生优质卖家被迫退出而劣质卖家得以生

存的“柠檬市场”。

(四)对市场的影响

二手交易平台上不同商品、不同卖家发布的信息对于

商品的描述没有统一的规范,卖方可能并未公布所有信息,

还需买方进一步询问。信息的混杂和信息不全面导致了买

卖双方很难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增加了双方为掌握商品信

息的精力和时间,使得市场经营效率低下。

五、二手交易平台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分析

(一)信息质量方面

1.提高平台信息甄别能力

二手交易平台作为买卖双方的“中介人”,通过信息

搜索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商品信息。但二手交易平台

不同于一般的搜索引擎,商品特性的多样性和用户需求的

针对性使得二手交易平台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应起到

信息过滤的功能。二手交易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商品信息标

准化体系,在该体系下再制定虚假信息处罚系统,使得商

品信息尽可能表达完善、真实、可查,有助于帮助用户排

除虚假和冗余信息。

2.增加交易的信息透明度

比起目的为获取利益的卖家对二手商品的描述所得出

的主观信息,作为商品未来使用者的买家对商品的评估才

更有意义。因此,让买方在平台上接触到尽可能多的真实

商品信息,让买方自行判断显得尤为重要。增加信息透明

度需要促进买卖双方的信息交流。卖方可以采用建立个人

主页的方式,以商品视频等方式展示真实的商品,并随着

现实生活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商品信息。买家可以多与卖家

进行沟通交流,多观察卖家动态,将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

分析判断,从而克服自身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同时,买方也可以在个人主页上发布不影响隐私的个人信

息,也能帮助卖家遇到不良买家,从而改善信息不对称的

状况。

(二)用户监管方面

1.提高用户准入门槛

二手交易市场不道德行为盛行的原因之一在于平台注

册门槛过低,很多平台只需要通过支付宝账号和手机号即

可完成注册,加上平台发布商品不需要缴纳保证金和定金,

导致卖方违规几乎不需要成本。平台可以在注册过程中强

制要求验证指纹,一个指纹对应一个账号,能够有效防止

违规者换个网络虚拟身份重新进入平台。除此之外,平台

可以考虑在卖方发布商品之前缴纳一定保证金,卖方若是

有售假或是隐瞒信息等违规行为,保证金将作为买方的补

偿,也能让卖方在违规成本之下减少不诚信行为。

2.完善用户信用评估机制

二手交易平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整

个交易过程是在网络上进行的,交易双方的信誉难以评估。

二手交易平台可以指定一种与个人真实信息绑定的电子信

用证书,若是用户保持信用,遵守平台规则,可逐渐积累

证书信誉等级;若是用户做出违规欺诈行为,则进行严惩

并且对证书进行降级,甚至撤销证书。失去电子信用证书

之后,用户等同于失去信誉,很难再在平台中进行交易,

由于证书与个人真实信息绑定,违规者也难以换个网络虚

拟身份重新进入平台。平台需要承担建立严格的监察制度

以及奖惩实施标准的公正角色,以消除用户对个人为单位

的交易对象的信任危机。

(三)平台监管服务方面

1.提供部分产品鉴定服务,制定质量判定标准

二手商品的价值越高,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就

越为重要。买方可能不具备对卖方的信任,但买方通过将

自己对于信誉第三方的信任转移到卖方,从而形成了卖方

自己的信任。Maeyer和Estelami研究发现,消费者越来越

依赖于第三方产品评级机构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信息。因此,

平台可以为单价较高的产品比如数码产品、品牌服饰鞋包

等,提供专业的鉴定服务、出具质检报告等服务,作为信

誉第三方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平台若是受到

技术水平限制,也可与第三方鉴定机构合作,提供专业的

鉴定保障。

2.引入VR技术,直观展示商品

比起文字描述,VR技术的三维空间展示能更加直观的

为买方提供商品最真实的信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买方分

辨真假冗杂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了买方误判的可能性,

削弱了买卖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如此,VR技术十分

适合展示大型二手商品,如二手车、二手家具等,使得买

家能很轻松的直观了解到商品的全貌,避免了很多潜在的

交易纠纷。■

参考文献:

[1]屈志强.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商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思考[J].中国

商贸,2015(3):55-57.

[2]AKERLOF G. 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84(3):488-

500.

[3]张亚文,孙悦民,张明,张慧鑫.B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息不对称

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29):14-15.

[4]张燕羽.网络二手市场信用隐患——以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为例[J].

法制与社会,2017(15):191-192.

[5]王荣华,赵宇萍.线上二手平台商业模式比较——以闲鱼与转转为

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4):3-5.

[6]李莉,杨文胜,谢阳群,蔡淑琴.电子商务市场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

研究[J].管理评论,2004(3):25-30+63-64.

[7]MAEYER P, ESTELAMI H.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third party product

quality rating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1,4(10):1067-1073.

作者简介:冀书婕(2000—),女,汉族,山东青州人,本科,主要从

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69


更多推荐

信息,平台,商品,对称,用户,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