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9日发(作者:)

建筑设计防火专篇

工程名称:甘肃省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门急诊综合楼

设计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部分

1 设计依据: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提供的设计

任务书。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和职工医

院关于同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可行

性研究报告的函。

、白银惠通地质基础工程公司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提供的由甘

肃省测绘工程院和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19998月绘制的1

1000的院区地形图。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与我院签订

的设计合同。

经甲方及有关部门认可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文件以及施工图

设计任务书。

、遵循的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3《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建标110-2008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01修订版)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其他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2 工程概况:

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位于白银市白银区

四龙路222号,南临四龙路,西临人民路,北临友好路。交通方便,

环境优美。四龙路为城市次干道,是主要人流方向。本工程为白银市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工程,位于医院西

南侧,详建施01总平面位置图。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结构形式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楼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变配电室设气体

灭火系统。

3 建筑分类、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多层。

耐火等级:二级。

4 总图设计:

本工程建筑的周围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4m,车道

距建筑外墙≥5m,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没有障碍物。

门急诊综合楼工程位于院区西南侧,与现有多层建筑距离大于

6米,与现有高层建筑距离大于9米,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50045-952005版)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的防火间距的要求。

5 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设计: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

门急诊综合楼地下层层高4.2米,一层高4.5米,二层高4.2米,

三层高4.2米,四层高4.2米,五层高4.2米。建筑高度为21.60米。

门急诊综合楼为多层,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主要功能分布

地下一层:中西药库;

层:门诊大厅、急救中心、儿科、输液大厅、导医挂号收

费大厅、放射科、鲜花超市银行;

层:内科门诊、外科门诊、眼耳鼻喉科、B超、ECT、血

管造影、功能检查;

层:中医理疗、脑康复、口腔、康复科、妇产科、内镜中

心、检验科;

层:保健科门诊、病理科、日间观察、医院办公;

层:会议室,活动室。

门急诊综合楼属于多层建筑,全楼均设有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规范要求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为5000

平方米,地下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为1000平方米。门急诊

综合楼地下一层的建筑面积为906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一层的

建筑面积为5580平方米,为两个防火分区。二层的建筑面积为4710

平方米, 为一个防火分区。三层的建筑面积为4649平方米,为一个

防火分区。四层的建筑面积为4649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五层

的建筑面积为1077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内至少有

两个安全出口。(详建施09防火分区示意图)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每个均小于500平方米,且不跨越

防火分区。

6 安全疏散

疏散宽度和疏散口

门急诊综合楼共6部疏散楼梯,楼梯间总宽度为米。

门急诊综合楼疏散宽度计算:

以全楼最大面积且病人最多的二层计:面积为4710m

2

二层就诊人数高峰值 300

每一层病人1陪同 300

本层医务工作人员 100

最不利高峰人数700人,按疏散宽度指标1m/100人计,需要疏

散宽度7.0m,现疏散口总宽度11.00m,走道多条,总宽度满足防火

规范要求。

本医院门诊人数日平均1000人次,集中系数为600人,平均每

一病人1陪同人员600人,医务人员300人,最不利高峰人数1500

人,集中底层疏散,疏散口总度按1m/100人计,需要15.00m。底层

共设置17个出入口,疏散口总宽度31.5m满足疏散要求。一层出入

口上方均设有雨罩。

安全疏散距离

全楼楼梯均为封闭楼梯间。楼梯间均靠外墙布置,可自然采光,

对外开窗(开启面积大于)。通往地下的楼梯间可自然采光,对外开

窗(开启面积大于2.0m)且在首层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的隔墙和乙

2

级防火门隔开,并设有明显标志。在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小

43.75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

大距离小于25m。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和的楼板与

其它部位隔开,并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

7 电梯井、管道井、消火栓:

电梯井道独立设置,其井壁钢筋混凝土墙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耐火极限大于。

电缆井、管道井、排烟井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为耐火极限大

于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为丙级防火门。其中电缆井、管道井

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

料封堵。

消火栓半暗装时,墙体预留消火栓洞口背面采用75mm厚加气混

凝土砌块砌筑封堵,(不含抹灰粉刷)耐火极限。

8 防火门窗、防火卷帘:

防火墙上的门窗均为可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变配电室、

消防水泵房、通风机房、换热机房等均采甲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门为可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

电缆井、管道井、风道检查门为丙级防火门。

防火墙上的防火卷帘为采用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

件的特级防火卷帘,其耐火极限不低于。

防火墙设在转角处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

的水平距离小于4.00m时、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

的水平距离小于2.00m时,在门窗洞口后设总宽度不小于2米的不燃

烧体,其耐火极限不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或其中一侧的门窗采用固

定乙级防火窗。

9 建筑室内装修:

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建筑物内病房、医疗用房的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

修材料。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装饰材料

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无窗房间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A级外,应在规

定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无自然采光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

材料。

排烟机房、固定灭火系统钢瓶间、配电室、通风和空调机房等,

其内部所有装修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未尽说明部分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建筑内部装修

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的要求。

附注:A级——不燃烧材料,B1级——难燃烧材料,B2级——

可燃烧材料。

10 其它:

图中所标注的各种留洞与预埋件应与各种密切密合后,确认无

误方可施工;

两种材料的墙体交接处,应根据饰面材质在做饰面前加钉金属

网或在施工中加贴玻璃丝网格布,防止裂缝;

预埋木砖及贴邻墙体的木质面均做防腐处理,露明铁件均做防

锈处理;

门窗过梁及构造柱详结施;

楼板留洞待设备管线安装完毕后,C20细石混凝土封堵密实;

管道竖井每层进行封堵;

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施工验收规范;

结构部分

本工程各结构构件均满足二级防火要求,现浇板最小厚度100mm

钢筋保护层厚度15mm,耐火极限小时;梁钢筋保护层厚度25mm,耐

火极限小时;柱最小截面500×500,耐火极限小时;外填充墙30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耐火极限不小于小时;内墙200厚,耐火极限

不小于小时。

给水排水部分

给排水消防设计

1)消防水量

消防用水量一览表

序号 消防范围 消防系统 消防历时(h) 一次消防用水量

1 室内 消火栓 15 2 108

自动喷水 25 1 90

2 室外 消火栓 25 2 180

消防用水量

(l/s)

本工程室内消防一次用水量为198m。本工程室内外消防一次用

3

水量为180m。合计消防储水量378m

33

2)消火栓系统设计秒流量15L/S,系统不分区,消防管道水平和

竖向成环,采用自救式消火栓。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I级设置。设计强度为6L/,作用

面积为160m,系统最不利点的工作压力为。设计秒流量25L/S

2

4)消防水池、水泵房

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按照规划最高建筑设计,远期病房楼等建筑不

再建设消防水池和泵房,直接从本机房接入,以避免重复建设。规划

最高建筑为二期病房医技综合楼,建筑面积28000m,地上16层,建

2

筑高度约为70m

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结合院区规划拟在原位置进行改造。消防水

池扩容至有效容积400m。满足本楼2小时室内消火栓和1小时自喷

3

用水要求。原有消火栓泵设计流量25L/S,设计扬程,能够满足本楼

使用要求,暂且保留;新增自动喷洒泵,自动喷洒泵11备,设计

流量30L/S,设计扬程。

5)灭火器配置

本工程属于A类火灾场所。按严重危险级设置灭火器,灭火器的

最大保护距离为15m。根据需要在每个灭火器设置点设置一具5kg

MF/ABC5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6)气体灭火系统设置

核磁共振MRICT、电子肠胃(含备用机房)、模拟定位的机房及

控制室(最大保护区面积约82m,体积约410m)采用无管网柜式七

23

氟丙烷灭火装置,设计浓度%。灭火系统设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操

作三种启动方式。

暖通防排烟部分

一、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二、防火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通风、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下列部位,均设置70℃防烟防

火阀:

2.1.1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和楼板处;

2.1.2穿越空调和通风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

和楼板处;

2.1.3竖风管与每层水平支风管连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2.1.4穿越变形缝风管的两侧;

2.1.5 排烟系统当穿越上述部位时,设置280℃的排烟防火阀;

排烟系统的补风管道当穿越补风机房时,设置70℃防烟防火阀。

防排烟方式

2.2.1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2.2.4中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控制

2.3.1内走道排烟系统:火灾时,由消防中心远距离开启或就地

手动打开着火层及其上一层的排烟口,联动开启排烟风机。当烟气温

度超过280℃时,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

烟风机停止运行。

2.3.2中庭排烟系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远距离开启中庭

排烟口,同时联动开启排烟风机。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风

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停止运行。

电气部分

1、本建筑物消防设备用电,应急照明按一级负荷的要求供电;

电梯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其它用电设备均按三级负荷要求供电。

给一级负荷的两路电源来自两台不同变压器低压母线段。供给消防设

备的两路电源需末端自动切换。

2、本建筑物按一类防火建筑的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

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系统。设火灾事故照明和消防广播系统。

在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室内设置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屏、消防联动控

制柜、消防广播控制柜,显示火灾报警部位,当确认火灾发生后,自

动和手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控制电梯降落首层,控制

防火卷帘门的降落,切除失火层的非消防电源,接通失火层的火灾应

急照明,接通失火层和相临层的消防广播。

3、在各层设置智能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控制器,在电气线路

出线短路、过载、漏电等故障形成阶段就能实时、自动、快速、可靠

地将故障信号转换成声光报警信号报警,并发出指令切断线路电源,

防止火灾于未然。同时通过总线将信号快速传送到消防控制室,准确

实时显示故障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用电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4、消防设备的供电线路采用阻燃型电线和电缆,普通用电设备

采用铜芯塑料绝缘线供电。电气设备和线路采用断路器、热继电器做

短路和过载保护。

5、本建筑物按二级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设避雷装置做保护。在屋

面设避雷带做接闪器,利用柱内主筋做防雷引下线,利用基础内的钢

筋做接地极。各种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

欧姆,否则增打人工接地极。电源和弱电信息线路采用浪涌保护器防

止雷击电磁脉冲。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需做总等电位联结。

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


-

更多推荐

距离我最近的装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