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能效比什么意思?
空调能效比,也叫能效比(EER),是衡量空调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空调在运行过程中每消耗一单位电能所能带来的制冷效果。
EER越大,空调在单位能量消耗下所提供的制冷效果就越高,相应的,使用空调也更加节能环保。因此,在购买空调时,消费者一定要注意EER指标,选择高能效的产品。
此外,空调能效比并不是固定的,它会因为室内外温度变化和空调使用情况而改变,所以我们在日常使用空调时,也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空调频繁启停和过度制冷,从而真正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空调的能效比就是指空调工作的时候,输出的工作效率和空调需要进行工作而输入的能源效率的比值。空调的能效比一般可以划分为五级,一级是最省电的,五级是最耗电的,市面上的平均水平基本上是三级能效比的空调。
空调能效比指的是什么?
空调能效比(COP)是指空调的输出功率与其耗电功率之比,也就是空调把1千瓦的电能转化为多少瓦的冷量。
它的取值越高,说明空调的性能越好,能够发挥出更好的能耗比。市面上空调的能效比一般在3.8以上,而6级空调则有7.5以上。目前国家要求冷气机组能效比不低于3.2,否则就无法上市出售。
能效比定义?
由于对环境的影响,政府在2010年引入了新的空调能效比标准和评级系统,新的能效标准将降至三个等级。新的空调进入门槛3级能效相当于旧的标准水平2.同时,新能效标准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等级对应于3.6,3.4的能效值和分别为3.2; 4500W-7000W间隔为3.5,3.3,3.1; 7000W及以上的间隔为3.4,3.2,3.0。
实际上,空调的能效比和能效等级都是空调节能的名词。新政实施后,新能效标准的能效限制提高了约23%。其中,额定制冷量4500W以下的分体式室内空调的能效限值为3.2,额定制冷量大于4500W小于或等于7100W,额定制冷量大于7100W且小于或等于14000W为3.0。即分为3个等级,最节能的是1级节能空调产品,其次是二次能源效率和第三级能效空调。这是从能效水平选择节能空调。
能效比是能源转换效率之比。
能效比越大,节省的电能就越多。在制冷和降噪之外,在日益追求环保和节能的今天,用电量的多少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节能空调可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电费一点一滴的节省下来,无疑是精明的选择。
这里涉及两个关键词:能效比和变频。能效比是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器产品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
更多推荐
什么叫空调的能效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