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维修-上海家装公司哪个好

2023年4月25日发(作者:换锁芯电话)
漆器工艺概说
构成漆器的最重要材料是大漆。
(4-1 漆树)
漆树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可以是野生,也可以是家养。漆树的液汁是构成传统中国漆器的
最重要材料。因为不同于化学合成漆,人们称漆树的液汁为天然漆、生漆、大漆或国漆。
漆树原产中国(图4-1),公元710年~780年传入日本,后又传入东南亚一些国家,主要分布
于亚洲温暖湿润地区。现在世界上除我国盛产漆树外,日本 、朝鲜 、越南 、缅甸 、泰国 、印度 、
伊朗和柬埔寨等国也有少量漆树。漆树在我国的分布地域极广, 涉及23个省(区、市)的500多
个县有漆树分布,其中以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6省为最多。
漆树一般8到9年成熟;成熟的漆树树杆内会分泌出丰富的液汁,漆工每年夏季割取漆液。漆
液初割出来时为淡灰乳白色,接触空气氧化后逐渐变成棕红色,厚涂干燥后近于黑褐色。漆树的漆
液称为天然漆;采割来的天然漆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先除去漆液中的水份,滤去杂质,成为生漆;
再用生漆经加温搅拌精制成熟漆。熟漆可与熟桐油调制成广漆,也可与色粉调制成各种色漆,还可
制成各色推光漆。 生漆、熟漆、广漆、色漆,都是漆器工艺的上好原材料。
中国漆有特殊的化学性能:大漆涂刷在器物上所形成的漆 膜干固后坚硬而富有光泽,具有良好
的耐磨性、耐热性、耐水性,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及绝缘性。中国漆有别致的美 感功能:大漆的
黑,是世界 上最美最深邃的黑,漆黑推光如黑玉;褪光如乌木。而朱砂入漆即得朱漆,朱漆色泽响
亮高贵却不失稳重;富丽华美却不丢淳朴—— 大漆材质给人的美感既朦胧、迷离,又内敛、深沉,
其它材质无法相比。
1. 中国传统漆器工艺
漆器是以加工后的大漆髹饰过的器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漆的国家,目前已知最早
的漆器实物是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瓜形木胎朱漆圈足碗”,该碗内外壁均涂饰朱漆,距
今已有7000多年.。
(图 4-2)朱漆木胎碗 河姆渡文化
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用漆液对器物进行髹涂、装饰、保护。《韩非子·十过篇》曾记
载虞舜的食器“流漆墨其上”,大禹的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说明至少在夏代,人们就
开始以朱与黑入漆对器物进行髹涂。至殷商,在色漆髹涂的基础上出现了精致的图案描绘和骨、贝
壳、玉石等的镶嵌;到了周代,以云母为装饰的漆器也出现了。商周漆器图案秩序、精美;装饰线
条流畅、饱满;漆色强烈、鲜丽。
1.1 战国漆器工艺
(
4-3 彩绘双凤纹耳杯 - 战国 楚国)
战国时期是我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
漆器的成型相对青铜器简单,器物轻便耐用,器表可饰可纹,还能防腐防潮;漆器的特性逐渐
被人们认识,漆器也迅速取代青铜器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器具的主角。
战国漆器的胎质以木胎为主,通过斫制、旋挖、雕刻三种做法成型;圆筒状器物如“奁”采用
木片卷粘方法完成。战国漆器种 类已很丰富,日常用品有耳杯、豆、几、案、奁、卮 、盘、盒(图
4-3); 祭祀和丧葬品有镇墓兽、漆棺、墓壁漆饰;兵器有盾、矛、箭箙及车马附件等。战国漆器
装饰除以彩绘为主外,还有镶嵌、针刻、描金、金银扣等多种手法;黑漆地朱色纹饰最为多见;图
案纹样主要有几何纹和龙凤云 鸟纹等,表现内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场景,如歌舞、宴饮、狩猎、
出行、战争。
(4-4 彩绘射猎图漆瑟残片,战国早期器物。长 15 公分,宽 12 公分,现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1957 年,河南信阳长台关 1 号墓出土了战国彩绘射猎图漆瑟残片(图 4-4 )。 黑漆地上,大
红、褐红、黄、浅黄、褐、绿、蓝、金、白 9 种颜色自由挥洒,描绘出龙蛇神怪形象和狩猎乐舞场
景,似真似幻,营造出一个充满神秘的神怪世界。该漆琴瑟漆绘的表现内容与装饰手法充分体现了
楚文化对神灵魔怪的崇拜,律动的线条和变幻的色彩契合了幻想的空间,代表了战国时期漆艺绘画
的最高成就。(夏硕琦《中国漆画艺术概述》)
1.2 汉代漆器工艺
(4-5 汉代云气纹耳杯盒。)
继战国之后,我国漆器工艺在秦汉时期又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
秦汉时期我国漆树大面积种植,漆器在官府手工艺生产管理中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漆器制
作也空前旺盛。漆器制作分工明确,常用漆器牢固耐用,高档漆器制作精工。汉代“文景之治”促
进了汉代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漆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普及,还作为财富象征广泛用于厚葬;
漆器工艺的社会地位和工艺艺术价值及至巅峰。
汉代漆器多为木胎和夹纻胎,木胎多以旋、斫、卷法成型;夹纻胎(也称“脱胎”)以木或泥
做成内胎,再以涂漆灰的麻布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最后形成麻布壳胎。因为胎体轻便,
夹纻胎在两汉中期以后逐渐 流行,魏晋以后常用于制作游行用的佛像。战国漆器种类丰富,各种饮
食器具仍为主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食盒呈椭圆形,器盖与器身两侧有子母口可以扣合。
盒内可以顺序叠放六七件至十件数量不等的耳杯,耳杯存放时皆顺叠,最后一件反扣,反扣者为重
沿,两耳断面呈三角形,恰与顺叠之杯相扣合,放在食盒内不会松散冲撞,造型设计十分科学。(图
4-5)
(4-6 西汉早期黑地彩绘云虡纹漆棺。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长256公分,宽118公分,高114公分,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汉代漆器装饰成就辉煌。汉代漆器装饰题材广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纹样是云气纹。两汉漆器
的云气纹几乎无所不在;从纹饰构成看,云气纹形态纤小、姿态飘逸,无论四方连续还是二方连续
都布置满密,飞动不止(如果以灵禽瑞兽神人穿行于云气之中,便组成“云虡纹 ”)(图 4-6 )、
(图 4-7 );从纹饰象征看,两汉时期人们追求长生不死,漆器装饰中大 量精美云气纹的运用象征
性地表述了当时广泛的社会理想,演绎出一种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浪漫情怀。云气纹之外,还有同心
圆、菱格纹、波折纹、涡纹等几何纹样,飞禽走兽辟邪,孝子故事和神仙羽人等。汉代漆器装饰工
艺除涂漆为饰外,常用彩绘、针刻、金箔片贴花、金银扣、镶嵌等手法。彩绘色彩有数十种,仍以
黑、红组合最多,漆绘线条行云流水,技艺超群。针刻在尚未干透的漆膜上镌刻图案,极盛时在细
若游丝的纹路内填金箔,形成“戗金”。金箔片贴花将镂刻金银箔花片贴附在漆器表面;金银扣以
金银片包镶器物口沿;镶嵌广泛运用金属、玉石、牙骨、琉璃、蚌片等材料;装饰题材和装饰技艺
的精湛令汉代漆器千纹万华不可胜收。
(4-7 西汉早期黑地彩绘云虡纹漆棺足档。)
黑地彩绘云虡纹漆棺于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图4-6),该棺外表以黑漆作
地,内部涂朱漆,描 绘了种种神兽、仙人、鹤、鸟、马、鹿、牛、兔、蛇。上百种图像穿插其间,
形成神秘而生动的画面,极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构图严谨而饱满、平衡而匀称;既对称有序,又
常常突破边框以求变化。云纹图案流畅奔放;轮廓线条明显突起,线条施以彩漆,极似后代壁画的
沥粉堆金。主体图形大部分使用灰、灰绿等低纯度的间色,讲究色调,层次丰富,更注重整体,是
两汉漆器工艺高水平的代表 。(图4-8)
(4-8 彩绘朱地漆棺(局部)。)
1.3 晋唐宋元漆器工艺
魏晋南北朝漆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夹纻漆胎在佛造像领域运用普遍。漆器装饰技法
上出现绿沉漆、斑漆、金银镶嵌等的创新运用,丰富了漆艺表现语言。1965年,山西大同北魏司马
金龙夫妻墓出土了木制彩屏漆画。漆画形象写实生动,红漆地黑勾线,施黄、青、橙、蓝、白等色,
并加以晕染变化,极富表现力。汉代漆画常见大笔平涂,此魏 晋漆画勾线却极似东晋画家顾恺之的
“春蚕吐丝”描,(图4-9)画 面视觉效果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漆奁、漆盘的小景描绘。
唐代漆器。唐代漆器创造了平脱、末金镂、漆雕等新工艺技法,其中最突出的是金银平脱。金
银平脱工艺将金银薄片剪刻成人物、花卉、鸟兽等纹样,用漆胶粘贴在漆面上,干燥后再罩漆三到
四层,打磨显现出金银花纹。现藏日本奈良正仓院的唐代嵌金银平脱琴是极精美的金银平脱漆器,
人物以金片镶嵌,花草、飞禽均用银嵌,金、银相互交错、汇映,古雅富 丽。(图4-10)此 外,
唐代的夹纻造像制作精良,现供奉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的鉴真大师漆像就是唐代漆器夹纻造像的杰
作 。(图4-11)五代时期,朱遵度撰写了我国最早的漆艺专著《漆经》(见《宋史·艺文志》),
可惜现在失传。
(
4-9 彩绘人物故事图漆屏风局部 - 北魏。) 4-10 唐金银平脱琴。
4-11 鉴真和尚干漆夹纻像 唐代。
宋元漆器。宋、元时期雕漆工艺发展,剔红、剔黄、剔黑、剔彩、剔犀等雕漆装饰手法各具特
色 。(图4-12)除雕漆外,宋代流行素髹(一色漆)。素髹漆器胎形简约大方, 胎体轻薄精致,
漆饰沉稳质朴,一改之前的彩绘风气,以简约、纯粹成为空前绝后的漆器精品 。(图4-13)当然,
宋代漆器亦有金漆、螺钿镶嵌、戗金等佳品留世。(图4-14)
4-12 元代“张成
造”剔红栀子花纹
圆盘,雕漆风格
“隐起圆滑,藏锋
不露”。
4-13 花4-14 广寒
瓣形圈足宫图嵌螺
黑漆碗 钿黑漆盘
北宋早期 残片 元代
1.4 明清漆器工艺
明清漆器工艺是我国漆器工艺史上又一个繁荣期。明、清漆器品种众多,造型丰富,装饰繁复,
技艺精湛,所生产漆器“ 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明清 漆器 生产机构有官办的果园厂、造办
处,有民办的大小作坊,明末扬州有江千里作坊,清朝福州有沈绍安作坊等,漆器生产普及。明清
时期还出现了我国 目前唯一留传下来的总结漆工艺技法的专著——《 髹饰录 》。《 髹饰录 》为 明
代隆庆年间杰出漆工黄大成所著,由明代天启五年漆工杨明撰写序言并逐条加注。《 髹饰录 》全书
分为《乾集、《坤集》两集,共十八章,一百八十六条。其中《乾集》有两章七十二条,讲制作方法、
原料、工具及漆工的禁忌。《坤集》十六章一百一十四条,讲漆器的分类及各个品种的形态,
是一部
集大成式的漆器工艺专著。 4-15 双龙捧寿纹雕填漆
箱 明代嘉靖
明代漆器工艺成就最大的是雕漆、雕填、螺钿、描金和百宝嵌。雕填在器胎上先以彩漆填出或
描成主要花纹,再以钩刀刻阴线与花纹的轮廓和细部,而后于线内填金。百宝嵌以金银珠玉、珊瑚
象 牙、水晶玛瑙等珍贵材料在漆木家具、器皿上镶嵌图案。 (图4-15)
4-16 瓜蝶纹洒金地识文描金葵瓣式捧盒 清代
清代漆器工艺在描金、剔犀、犀皮、螺钿、款彩、镶嵌、百宝嵌、戗金、彩绘等方面登峰造极。
此种局面,到了清乾隆年间,尤其突出 。图 4-16 是一 件填、描并用的戗金细钩漆器,盒上的锦
地为填漆,缠枝花卉及凤纹为描漆,花纹处理以锦地衬缠枝花,再以缠枝花衬双凤,运用分层衬托,
并借戗划的疏密来突现主题,有锦上添花、繁而有序之妙趣。清代漆器作品在技艺上达到了极高的
境地,但工匠们的炫巧争奇,料不厌精,工不厌细,也致使漆器工艺趋向繁复,纹样表现趋于刻板。
漆器制作一时以精雕细凿以达到无可逾越的极限为最高境界,至使有些作品陷于造作 , 甚至弄巧
成拙。
清道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均受到影响,漆器制造和其他工
艺一样走向衰退 20世纪50年代以后,漆器设计 与生产才走出低谷,在继承传统漆艺的基础上,
尝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图 4-17)
(图 4-17)
华夏文明七千年历史中,有着我国漆工艺 发展 的辉煌 历程。它的发展并没有因时代变迁、风
雨变幻而停止或中断。先辈门通过对传统的学习、吸收、借鉴来提高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尝
试与拓展,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 现代漆艺
“漆艺”一词由我国古称“漆工”、“漆器”演变发展而来,“漆艺”一方面是指漆工艺、漆技
艺,同时还涵盖漆艺术、漆文化。
现代漆艺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单纯的实用、欣赏与独立的审美特质共存;单一表现技法与
多元技法交错运用并存;抽象设计与生活意境创造并存;既受制约于装饰实用功能,又强调审美价
值与艺术的独立性展现;具有工艺美术与纯艺术的双重属性。现代漆艺是物质材料、漆器造型、结
构、色彩、制作技巧、装饰手段等综合艺术要素的结合。
2.1 漆艺的功能
狭义的漆艺仅指传统髹漆工艺,广意的漆艺则包含漆器、漆画和漆雕塑等;无论平面或立体造
型,无论是实用品还是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属于漆艺范畴。 现代漆艺在实用、审美欣赏、精
神表达三方面均有作为。
以实用为主的漆艺包括漆木家具、漆灯具、漆餐具(盘、碗、筷、勺等)、漆茶具(壶、杯、
茶筒)、漆酒具、漆烟具(烟盒、烟缸)、文具、(笔杆、笔架、砚台托)工具等多种生活日用制
品。以实用为主的漆艺强调功能,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图 4-18 )、(图 4-19 )
4-18 漆匜 西汉 4-19 蓝胎八角形提蓝。 4-20 漆画《花》
以美化、欣赏为主的漆艺包括室内外漆饰装修、漆壁画、漆墙饰(壁挂、浮雕、挂盘等)、漆
屏风、漆摆件(小型雕塑、花瓶、罐、盒、盘等)、漆佩饰(项链、手镯、耳环及各类服饰)、漆
玩具等多种美化生活的髹漆 图 4-20 )、(图 4-21 ) 艺术品。这类漆艺作品装饰性强,体现时
尚性,强调视觉美感。
以精神表达为主的漆艺具有纯艺术性,包括漆画、漆雕塑等。纯艺术类漆艺作品通过作品传达
和诠释作者的思想、理念、情绪等追求,注重个性和时代感,往往不拘形式,表现内容极为自由宽
泛。 (图 4-22 )、(图 4-23 )
4-21 漆画《少女与鹿》 雷圭
元
4-22 人兽佛系列 翁纪军 4-23 漆语 唐明修
2.2 漆艺的审美
我国最早的工艺专著《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
以为良”的观点, 《 髹饰录 》 中的“良工美材”更精辟概括了漆艺魅力之所在。天然生漆不仅
具有保护器物的抗腐功能,而且具有美化器物的柔和、饱满光泽。从漆的发现、应用直至审美,漆
液的潜质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开掘与锤炼得到了丰富、完美的体现。漆艺的审美内涵既包含材
料本身的自然美,又融合了人为的工艺美,同时还因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艺术修养而使之包含
了深刻的精神意蕴。因此,漆艺之美是材料美(自然美)、工艺美(人工美)和意境美(精神美)的
聚合,漆艺的综合的美学特征正是漆艺魅力存在的基础。 (图 4-24 )、(图 4-25 )
4-24 水乡 乔十光
2.2.1 材料美
漆是漆艺作品的重要载体,也是漆艺材料美的主角。经过提炼的天然大漆(生漆)呈棕褐色,
干燥打磨后能呈现水晶般的光泽,端庄古朴,韵味无穷。各种入漆粉料色彩温和而雅致,黑色漆深
邃、含蓄,红色漆鲜艳、饱满,黄色漆沉稳、古朴 …… 。干涸后的漆膜透明华丽,运用漆色的透
明,在各种材料及绘制肌理上罩明,可产生晶莹剔透、神秘梦幻的韵味。涉及漆画,漆艺的材质美
还包括各种入漆辅料如金属箔料、金属粉丸、螺钿、蛋壳、色颗粒等营造的效果;不同材质与多种
制作手段及绘制肌理相结合,变幻莫测。当然,漆艺材料美的至高境界是朴雅含蓄,《髹饰录》认
为,“黑髹,正黑光泽为佳。揩光要黑玉,退光要乌木。”“朱髹,揩光者其色如珊瑚,退光者朴
雅。”“绿髹,绿欲沉。”黑玉、乌木、珊瑚都有着经得起玩味的色泽,“沉”与“朴雅”道出了
漆质透明又不透明、明净又不十分明净的沉着光彩;因此,历久弥新,雍容浑厚,成为国漆艺材料
美的至高境界。
4-25 目击者系列 翁纪军
2.2.2 工艺美
漆艺的工艺美首先表现在漆艺设计对漆及入漆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丰富
的工艺装饰技法如罩漆装饰、研绘装饰、箔料装饰、莳绘装饰、喷染装饰、雕填装饰、镶嵌装饰,
可以获得美的装饰效果。漆膜在干涸后,可刀剔针划、戗金填彩;漆液在半干时有一定粘稠性,可
以堆塑;漆面在薄涂轻揩之下,有着亮而不耀、柔而不木的效果;而漆面在罩漆推光之下,则显出
光泽亮丽、丰满润滑。漆既可多层髹涂,又可在一定厚度上进行剔刻或雕塑 ……《 髹饰录 》中的
“髹”为涂刷之意,“饰”为装饰之意,正是通过“髹”、“饰”,漆的材质之美才得到充分发挥,
漆艺才发展成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门类。此外,漆艺作品的图像或实物都可 以作用于人们的感
官经验,唤起人们的视觉以及触觉美感。(图 4-27 )、(图 4-28 ) 是 两件漆盘,前一件 《 三
鱼争头 》 为乔石光先生设计,作品运用云雕(剔犀)工艺手法,刀法圆润娴熟,色彩对比到位。
后一件 《 金鱼盘 》 为漆艺大师沈福文先生的作品,在撒银粉的金鱼形体上描绘红漆后罩髹大漆,
利用大漆的半透明性,逐渐磨研显现,鱼身红鳞和水中的水草若隐若现,好似在莹彻深湛、深浅变
化的清波中游弋,神妙而有韵致,可谓漆艺磨显工艺之一绝。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基础于精湛的髹
漆技艺,当人类的聪慧、毅力升华为一种人的自然力量的观照,漆艺的工艺美便有了深厚的美学基
础。
4-26 漆画《蚀》程向君 4-28 金鱼盘 沈福文
4-27 雕漆盘《三鱼争头》乔石
光
2.2.3 意境美
漆艺作品的形态、髹饰服务于实用功能,也可以通过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创作展现深刻的精神
境界。无论是具象视觉语言还是抽象视觉语言,当漆艺家将自己的深邃思想、审美观念通过一定的
漆工艺手法加以表现,漆艺作品的形态、髹饰便成为一种有明确寄寓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可
以是白描式的,运用晓畅的视觉诉说来沟通作品与读者的审美共识;可以是写意式的,在或玲珑或
厚重、或纤浓或朴雅的形态髹饰变化中直书情绪之胸臆;还可以是象征式的,在纯粹形态或自然形
态的创造把握中,在漆色的推敲中,在推光、退光、箔料等工艺手段的巧妙处理中,将一种呼之欲
出却又内涵其中的精神话语传递给观赏者。
4-29 石窟印象系列 翁纪军
注重意境美的漆艺作品往往突出体现作品的思想性和精神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具备实验和前卫
色彩。当然,高品格漆艺作品的创作有赖于漆艺家自身良好综合素质和艺术品位的养成;有赖于漆
艺家良好的漆工艺技能;还有赖于漆艺家将漆艺表现的精神性与漆艺表达手段的物质性精彩结合的
创造力。这就是说,一件纯艺术形式的漆艺作品应该将精神美的创造当作第一要义;作品的精神美
有良好的材料、工艺承载,因为一旦离开材料、工艺,作品的意境和精神便成为奢谈;与此同时,
作品不能沉湎于材料、工艺的视觉美而削弱精神价值的表现——好的漆艺作品应该是精神、材料、
工艺的综合体现者和完美结合者。
4-30 抽象立体漆塑 谢震
(图 4-29 、 30 、 31 )是注 重意境美的漆艺作品,在不失漆艺语言表现的基础上,重新诠
释传统技法,在工艺材料、技法表现和视觉图式方面探索突破,作品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当代性。
3. 现代漆画
在我国传统漆器工艺发展中,漆画曾长时间 从属于漆器的装饰;现代漆画从传统漆画的从属
地位 脱胎出来, 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并日渐与油画、国画等 其他画种一样,具备了独立的审美
价值。
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双重特性,现代漆画还是传统漆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上世纪 30 年代
以来,不少工艺美术家、美术家、美术院校的教师开始在漆画这一领域探索、研究、创作,不断尝
试运用传统髹饰工艺表现当代生活的方法;他们在注重作品材料、工艺的同时,开始考虑作者自身
的艺术个性,试图在作品中反映自己的艺术追求,在两维平面上借漆艺强调作品的精神性,中国现
代漆画的独立趋势日渐明朗。
4-31 《红》 立体抽象漆塑 翁纪
军
4-32 《夏风》翁纪军 4-34 《踏歌》陈圣谋
此外,上世纪中叶起,日本现代漆艺不断影响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越南的磨漆画被介绍
到中国,这些都为推动我国现代漆画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复苏,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类建筑的兴起对壁画产生一定数量的需求,
这既为中国漆画创作提出了新的理念背景,也为漆画的发展提供了创作舞台。 20 世纪 80 年代,
在中国的漆艺之乡,福建漆画展开幕; 1983 年,福建、江西漆画联展和天津铝板漆画展开幕。至 1984
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被正式列为与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并列的独立画
种,以自己特有的视觉艺术图式跻身艺术殿堂。 1986 年,中国美术馆举办首届 《 中国漆画展 》 ,
为中国漆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从 1989 年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以来,漆画的发展更是朝着规模、专业、职业、当代发展,除参加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外,还有定
期组织的全国性漆画专项展和全国漆画提名展。目前,无论是作者队伍、作品规模、展览形式、参
展区域和创作质量都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
当代优秀漆画作品摆脱了只注重工艺不求作品内涵的工艺小品化格局,在不失传统工艺技法的
基础上对新工艺、新材料进行拓展,强调了作品语言表现领域的宽广和作品内涵的深刻。当代优秀
漆艺作品更多关注情感体验和人类的当下生存状态。作为一个负载着古老漆文化企望的年轻独立画
种,漆画溶入当代大美术已成为可能。 (图 4-32 、 33 、 34 )
练习题:
1. 传统漆器中的漆源自哪里?我们称之为什么漆?其特性有哪些?又有哪些局限?
2. 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漆器实物是什么 ? 有何特征?距今大概多少年?在哪里发现的?
3. 在我国漆器工艺发展历史上,什么时候进入漆器工艺第一个繁荣期?其时漆器的主要种类有
哪些?收集相关资料,简述其中一、二件漆器作品的样式、工艺表现和美学价值。
4. 唐代漆器最主要的工艺手法是什么?简述该手法的工艺特点。
5.宋代漆器工艺最有代表性素髹手法与同时期青瓷、家具的审美特征一致,为什么?收集相关
资料,简述宋代实用工艺品审美特征的共通性。
6. 漆艺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漆艺一般分哪几类?收集相关资料,选择其中某一类漆艺,阐
述漆艺的魅力所在。
7. 漆画与传统漆器的关系如何?其成为独立画种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件当代漆画作品,
并对作品进行评析。
整体别墅的价格是多少-做防盗网多少钱一平方

更多推荐
大师漆的优缺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