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
第44卷第1期
2019年2月
广 州 化 学
Guangzhou Chemistry
Vol. 44 No. 1
Feb. 2019
文章编号:1009-220X(2019)01-0036-06 DOI:
10.16560/.20190114
4-对羟基苯基-2-丁酮的合成
魏 文, 侯克强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50)
摘 要:以生物质来源的对甲氧基苯甲醛(大茴香醛)为原料,经还原反应制备得到对甲氧基苄醇,经氯代反应制备得到对甲氧基氯苄,再与乙酰乙酸乙酯经取代反应制备得到2-乙酰基-3-(4-甲氧基苯基)丙酸乙酯,再经串联的水解、脱羧反应制备得到4-(4-甲氧基苯基)-2-丁酮,最后经脱甲基反应制备得到4-对羟基苯基-2-丁酮,总收率为60.7%。具有路线简捷、易于操作、环境友好、收率高等优点。
关键词:4-对羟基苯基-2-丁酮;大茴香醛;生物质;香料
中图分类号:O629.6 文献标识码:A
4-对羟基苯基-2-丁酮(4-(p-hydroxyphenyl)-2-butanone),又称覆盆子酮(raspberry ketone)、悬钩子酮,是覆盆子果的主要香气成分,具有特征性甜果香气和香味。覆盆子酮是国际公认的既安全又获广泛应用的合成香料,具有幽雅果香香韵和增香增甜作用[1-2]。我国最新版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2760-2014)规定覆盆子酮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FEMA编码:2588)。覆盆子酮用来配制覆盆子、葡萄、菠萝、桃子、李子、草莓、红莓子、茉莉、栀子、晚香玉等型香精,能长久地保留香气,作为修饰剂或定香剂大量用于日用香料、食品香料、日化香精和烟用香精中。覆盆子酮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和消炎功效,广泛用于化妆品的调配。覆盆子酮的乙酸酯在农业上作为一种高效的诱虫剂(诱蝇酮)而应用[3-4]。最近的研究显示,覆盆子酮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PPAR-α激动活性[5-6],显示其在代谢性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因此,覆盆子酮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价值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
覆盆子酮的天然品存在于覆盆子(树莓)、悬钩子等的浆果汁中,但含量极为稀少,在覆盆子汁中含量仅约0.1×10-6~0.2×10-6,早在1918年就被发现,1957年才确认它就是覆盆子中的主要香味物质[4]。因含量极低,难以单离出来,目前未能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天然覆盆子酮。
覆盆子酮的化学合成方法较多,包括对羟基苯甲醛和丙酮缩合、还原法,苯酚和4-羟基-2-丁酮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法,苯酚和甲基乙烯基酮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法,对烷氧基苯甲醛和丙酮缩合、还原、水解合成法,乙酸苯酯和甲基乙烯基酮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水解合成法等。上述合成方法大都是基于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工艺存在原料易聚合、副产物较多、后处理复杂、异味难去除及使用具有腐蚀性且难以回收的硫酸、磷酸等不足[7-10]。
鉴于国际市场日益青睐天然香料产品,天然覆盆子酮(或覆盆子酮天然等同物)价格比以石化原料合成的产品高出10倍以上,且由于其生物相容性更优,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附加值更高[11]。因此,基于
收稿日期:2018-11-2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2900);广州市南沙区科技计划项目(2016CX009);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46)。
作者简介:魏 文(1971~),女,四川会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分析测试与质量研究工作。
-
更多推荐
覆盆子,具有,香料,合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