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凳-光大证券 信息披露

2023年10月7日发(作者:车仁表)
国美电器发展史
1999年,经过半年市场调研,黄光裕将向外扩张的第一站选
择在天津。1999年5月到7月,经过2个月的筹备,国美正式
进军天津,即刻在天津市场遭遇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狙击。当时进
入天津对于国美而言还是一个向北京以外地区扩张的试探性步
骤,但国美却借此一战成名,向家电界发出了一个信号:新的连
锁流通企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次试探也验证了国美模式在北
京以外的生命力。放到中国家电发展史的背景下,这也是中国家
电连锁企业迈出跨区域连锁的第一步,新连锁渠道向旧有渠道发
出的革命的第一枪。这次试探打开了国美的全国扩张之旅。
1999年7月10日,国美的两家连锁店在天津开业了。由于
所售商品价格比天津市场上的便宜100-200元,有的甚至达400
-500元,于是引来了津门百姓的抢购,但也同时引来了当地不
少商家的恐慌。为此,天津十大商场多次开会,协调一致,“共御
外侮”,它们成立了“天津市电讯商业联合体”,并达成了“统一
零售价,联合进货,共享厂家价格优惠政策”的协议,还联手逼
有关厂家表态,停止向国美供货。长虹、康佳、TCL等7家彩电
厂家代表在天津十大商场的要求下签定了一个《会议纪要》,声称:
“与会各电视生产厂家天津分公司或办事处不再与国美电器发生
业务往来,各厂家有责任采取断然措施,坚决制止北京或其他地
区货源流入天津。”开业前,国美曾前往各大商场登门拜访,7月
3日的开业新闻发布会也曾向各大商场电讯部发出邀请,只是对方
一律避而不见。国美对十大商场的激烈反应表现得很低调,反复
1
申明:我们不想挤垮谁。天津十大商场并不理会这些,它们一方
面采取跟进策略,家电产品全部实行平价销售,不少商场里三洋、
厦华、熊猫、海信、创维、长虹等家电名品均以“全面优惠津门
父老”、“暑期降价销售”的方式刷新原价,降价幅度从百元到千
元不等;另一方面它们紧盯着家电厂家,让其在大商场与国美之
间做出选择。海尔公司率先表态:不与国美合作,坚决站在十大
商场一边。此前国美不卖海尔产品,难怪海尔态度明朗。国美的
天津之战是由李俊涛具体操作进行的。当时,天津十大商场占到
市场份额的90%以上。这十大商场都是国有企业,垄断了市场的
话语权,控制了整个天津的供应商。“国美进到天津以后受到了大
商场的联合抵制和封杀、断货。大商场送我一句话,说天津是全
中国最受社会主义保护的地方,你们来干什么!”甚至有人举报国
美“在天津搞低价倾销,偷税漏税”。天津市工商局和物价局对国
美进行联合检查,没有发现低价倾销行为。李俊涛说:“我们从总
经理到员工,用的全部都是当地人,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我
们百分之百照章纳税、合法经营。”天津之围持续了3个多月。这
个时间不长也不短,但给国美造成的压力却空前的大,张志铭、
何炬、李俊涛轮流到天津坐镇指挥。本着“地球人都喜欢低价,
美国人也不例外”这个信念,国美紧紧抓住低价这张牌,李俊涛
说,“同样的商品一模一样,都是原装进口,他卖5000元而我卖
2000元时,谁会傻到要5000元的,不要2000元的?”国美能
够成功也是因为低价,在国美的店里,一个背投能够便宜2万,
一个电视机便宜500、800、1000。国美一台29英寸东芝彩电,
从北京拉到天津,还要比当地便宜1000块钱,这对消费者而言
2
是难以抗拒的魅力。
为了打胜天津之战,国美方面想尽办法。由于供货厂家遭到
天津商场堵截,国美只得充分调动北京总部资源,将货物从北京
一车一车秘密地运往天津。也有不少货源来自天津的供货商。知
情者说,没有哪一个厂家真正与国美中断过业务关系。国美利用
在北京总部跟厂家的良好关系,找到厂家的总部,通过走上层路
线的方式,让厂家领导给予供货方面的支持。另外,国美还利用
天津当地厂家需要市场份额的心理,挑起它们的战争,谁支持国
美,国美就多卖谁的产品。李俊涛回忆说:“任何一个厂家的天津
分公司经理,如果没有业绩,老总就要把他辞掉。他一定得支持
我,不支持我,就没有业绩。因而有的厂家一看国美要来,就说:
要来就来吧。”而当销售额越来越好的时候,厂家也就越来越支持
国美。闹得沸沸扬扬的国美天津狙击战终于以国美成功突破而告
终。从1999年9月份起,天津国美彩电销售量居天津第一,并
跃居全国排行榜前6名。1999年12月4日,国美在天津的第三
家店开业,三天销售额412万元;2000年4月15日,天津南开
商城开业,前三天销售额超过500万元。2000年4月起,天津
国美在彩电、影碟机、空调、微波炉等7大类主要家电的销量在
天津市场上位居第一。天津家电市场零售价从此降低近10个百分
点。
国美的优势正是商场的劣势。一是商场地租太贵。国美卖一
台电视挣个10元、8元的,为了效益,它可以做。商场要挣10
元、8元的,还不如卖服装去呢,拼来拼去,它没钱挣。二是内部
有体制问题,也没法拼。很简单,商场经营都是承包制,卖服装、
3
卖糖果的,一个月能拿1000元奖金;卖家电的,拼了半天,却
没挣着钱,没奖金发。开始一个月别的部门还可以补你一点,但
一两个月后,因为都是承包制的,别人也不愿老补你。十大商场
的联合也并不紧密,比如联合做广告,费用怎么分摊?如果均摊,
价格怎么标?给的面积多大?而且它们标的价格自己就不统一,
形成了内部竞争。三是国美可以一次吃进上万台电器,其零售价
比小商户的进价还低。“普通家电厂家在五点利时已经叫苦连天,
而国美则可以做到两点利、三点利。国美的彩电曾经有过一个月3
万台的销量,而销得越多,厂家给国美的价格越低,返利点越高,
销量大时国美仅返利点就能拿到七八点。”
击垮“彩电峰会” 在天津历经3个月的当地商场围困后,国
美成功突围。这给了国美迅速向其他城市扩张的信心。1999年
12月,国美又把眼睛瞄准了上海。上海市场巨大,但各种商业业
态发展成熟,消费者也很挑剔,进入这样的市场不是易事。国美
还是鼓起信心,因为市场调研发现,在上海,家乐福等超市家电
销售已超过大商场,一些家电市场也颇为成功,而国美自信比这
些超市及家电市场拥有更多优势。不过,国美也做好了充分的思
想准备,如此进入巨大的市场,会像开火车似的,启动时要花费
很大的力气,投入不菲,启动的过程会很长、很慢。但一经启动,
便会产生巨大的惯性,持续不断地运转下去。国美将在上海开店
当做向全国扩张的第一大战役,而天津只不过是个试点。问题是
如何在这个比较成熟的市场里打开缺口呢?黄光裕和他的大将们
冥思苦想。机会很快就自动出现了。一些彩电厂家深深感到彩电
行业“优不胜,劣不汰”、“没有完全市场化”。2000年6月9日,
4
以康佳为首的彩电厂商,打着“加强行业自律,创造良性竞争环
境” 的口号,联合TCL、海信、乐华、厦华、创维、熊猫、金星、
西湖等八大彩电生产大户,聚会深圳,举行了“中国彩电企业峰
会”,联手签定彩电最低限价协议。会后,彩电峰会成员开始向全
国各大商家发放通知,要求将十几款低价彩电调到最低限价之上,
同时派出峰会巡视小组到各大卖场巡视。但国美仍我行我素,并
不执行峰会限价。一个唱升,一个唱跌,落差即刻显现,制造出
了强有力的新闻冲击效应。李俊涛对外放出话来:“我们要做第一
个降价的,最后一个涨价的。”并且打出“国美彩电不涨价”的广
告。6月21日,第二次峰会在南京召开,主要是针对华东地区彩
电价格的混乱问题进行联手限价。从7月8日起,国美率先举起
降价大旗,当日,国美尝试性地以1980元的低价在京销售厦华
29英寸超平彩电,向彩电限价发起了第一次有力冲击,半天时间
1000台彩电即被抢购一空。7月12日,第三次彩电峰会在香港
召开,会议表示将继续维持前两次会议的限价。7月15日,国美
在京、津、沪三地商城以1898元推出3200台熊猫2966型超平
彩电,低于彩电峰会限价600余元,北京再次出现一上午抢购一
空的局面。天津和上海报道熊猫准备卖特价机的新闻后,上海市
民无动于衷,似乎并不看好,结果还是发生了疯狂的抢购。熊猫
跳完水以后,国美立刻给熊猫3200台彩电回款500万元,当时
媒体戏称500万元的库存积压变成了现金,熊猫这个快要倒下的
品牌一下子名声大振,电视、报纸等媒体为这“乌鸡变凤凰”的
戏剧化一幕变得沸腾。此后,“跳水”成为形容彩电降价的专用名
词。7月29日,国美以1980元推出某知名品牌29N18型彩电。
5
8月5日,国美电器对某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彩电大降价。9家彩电
厂家捆绑在一起,加起来的销售额是国美营业额的十多倍,这9
家彩电厂家也基本上控制了当时国产彩电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在国美各个品牌价格跳水新闻的背后,是国美分化瓦解各个
厂家的举动。国美当时也是尝试性地做这件事情,毕竟悬殊比例
太大。国美考虑到一点:它一直在打低价牌,低价实际上是能迎
合老百姓的心理的。国美采取的战略是对9家彩电厂家进行逐一
分化,一家一家拉下水,因为这几家厂家联合在一起,但各自的
市场是不平衡的,内部存在天然矛盾。国美逐一将“峰会” 内部
成员,如厦华、熊猫拉下水。那段时间,基本上是一周拉下水一
个品牌,第一周是厦华,第二周是熊猫。双方私下达成供货协议,
通常是厂家老总将货偷偷供给国美后,就将手机一关,装作不知
此事,公开里他就宣称:国美跳水跟我没关系。另一方面,国美
也积极争取没进入彩电峰会的厂家的支持,比如长虹。国美的跳
水活动持续了一个月,连续几周下来,厦华、熊猫、TCL都纷纷
跳水特价售机,每到周末老百姓都到国美门店前排队,以至于老
百姓都养成习惯了。2000年8月7日,国家有关部门宣布“彩电
峰会最低限价”为非法,至此,最低限价宣告破产。彩电峰会一
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一个征兆是:当时彩电销售量最大的彩
电厂家长虹没有参加。一位业内人士说,这也是彩电峰会注定要
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作为一个品类,要成为一个体系,如果所
有人都介入,可能它的生存时间还能长一些。如果有9家参加,
还有几家不是峰会成员,那么它们价格下降,最终变成你这9家
的产品卖不出去,那不就变成其他几家得意了吗?那不就是帮长
6
虹促销吗?”限价本身也是违反市场规律的。为什么要成立峰会?
因为当时恶性竞争使得各大厂家都在亏损、没钱可赚,无奈之下,
大家便希望用“峰会”来自律。但这一自律行为的基础是脆弱的:
因为各大厂家都还有大量的库存。这一自律之举不但无法解决他
们的库存,而且限价的结果,只会使库存积压现象加重。国美之
所以能轻易地将峰会成员拉下水,就因为峰会结盟本身的这种脆
弱性。当时峰会成立了一个价格协调小组,各大厂家轮流派人坐
庄,比如今天是康佳和TCL派2个人担任巡查小组的负责人,由
他们带着一帮成员在全国各地重点城市的市场来回跑动,检查价
格,明天就换成另外两家厂家的人担任小组负责人。最后形成的
局面是:巡查小组成员表面上是在检查价格,但很大程度上,却
变成了向总部随时通报价格信息的举动。一些小组成员差不多每
个小时都跟总部通报一次价格:现在这边价格体系怎么样了,那
边价格体系怎么样了。每个厂家的弦都绷得很紧,只要一有动静,
就会采取行动,伺机降价出货。在这种情况下,峰会成为了被一
些厂家所利用的一种策略:由于中国人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
彩电峰会的抬价行为,反而使消费者担心涨价,所以一遇到降价
便赶紧购买,厂家库存因此消得更快。巡查小组到北京了,北京
这边抬高价格,接受检查,但同时上海那边就趁机降价,加速将
店,当时上海本身是很失败的。但通过彩电峰会,一下子扩大了
它的知名度,也确立了它在上海的位置。国美跳水,一上午售出
3200台熊猫彩电,也一度做活了熊猫这个品牌。与其说是将熊猫
做起来了,不如是将国美的名气做起来了。不光是熊猫,还有厦
华、康佳、长虹,都挺轰动。那年夏天卖特价彩电时,国美的6
家上海分店被挤破了3扇玻璃门,占到国美全国各分店被挤破门
总数的3/4。
国美在沈阳遇到对手的强烈抵制,其情形之复杂,堪称中国
商业史上的一段传奇。 2001年8月11日,国美沈阳商城开业。
这是国美在全国的第38家直营连锁店。开业当天,门前早早就排
起了逾千人的长队,开门后不久,交款的队伍就从一楼站到了二
楼,偌大的商场内找不到一丝空地,许多消费者都买了好几件家
电。一对刚买了冰箱、彩电、热水器、抽油烟机的夫妇说,四大
件才花了5500元,原价要七八千元,其中一台29英寸纯平大彩
电才1790元,比原价要便宜六七百元。国美那一天招徕了5万
名沈阳顾客,开业当天一天的销售额就达420万元。
国美进入之前,沈阳当地四大国营商场——中兴商业大厦、
沈阳商业城、沈阳联营公司、沈阳铁西百货大楼,在沈阳家电市
场合计占有84%的份额,四大商场家电的加价率高达20%,而且
在大商场之间有一个“家电价格协会”组织,使各大商场可以联
合定价,维持较高的利润。面对国美如此低价给四大商场造成的
破坏性影响,四大商场怒不可遏地发起了一场“国美狙击战”:联
合一致推出“进价再打9折”的震撼价格,并采用种种手段封杀,
迫使厂家对国美断货。仅仅10天之后,就有11家厂商暂停对国
8
美供货,26家厂商暂停向国美派出促销员,国美沈阳商城的日销
售额降至几十万元。
沈阳的抵制特殊到什么程度?一般人难以想像。当地媒体接
到了一个内部文件,文件规定:对国美不能进行任何正面新闻宣
传报道。国美可以花钱做广告,但报纸若要报道国美,必须是问
题报道。国美在外地开业比较担心的是媒体的负面报道,比如说
价格不是最低,因为总会有人死拼着打出更低价格;比如有人投
诉说,国美在承诺的48小时送货期内没有送货上门……这种事情
令国美担心,是因为这对国美开业前期的打击会非常大。开业是
较难控制好所有环节一点问题也不出,因为量超大,送货经常是
在凌晨零点、1点去敲人家的门。而在沈阳恰恰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当时的国美一筹莫展。四大商场联合在一起,统一标价,比国美
标得更低,一副死拼架势。更令人惊奇的是,四大商场派专人穿
便衣到对面居民楼,拿望远镜全程监控,把所有进出的车和货品
以及彩电什么型号记录下来后,紧接着就去警告厂家:谁让你给
它供货的,你还想不想在沈阳待了?一位参加过沈阳开业的国美
售货员。还有人对顾客散布恐吓话语:“你小心点,你在这里买东
西小心出门挨揍!”面临这般捣乱,国美考虑到借助媒体力量来曝
光,但在沈阳找不到敢于前来采访的记者,国美便从北京找到两
名电视台记者,紧急地送往沈阳。“紧到什么程度?那是‘十一’
休假期间,到沈阳后记者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我们马上又去商
场给记者买羽绒服。记者就把当时现场的情况给拍了下来。”
国美在沈阳的局面难以支撑。没有新闻的支持,没有货物的
支持,很多货都得从北京拉过去,成本代价很高。厂家即使有对
国美供货的愿望也不敢那么直接,以防止被本土商场发现。正当
国美沈阳分部的负责人焦头烂额之际,凑巧的是,国美截获到了
产厂家停止向竞争对手供货,这种行为至少违反了《价格法》和
《反垄断法》。
外围的宣传攻势给沈阳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是自“彩
电峰会”之后又一个价格联盟。沈阳立刻就此表态:再也不能这
么做了,不能统一标价,必须有差价。沈阳的这场战斗,最后是
在用“低价”策略已经撼动不了围攻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非常
规的手段,综合整合各方资源,抓住一个反击点去做,从而取得
了成功。这样坚冰就融化了。厂家不再被控制,国美的货源就有
了保证,不用再从北京、天津调货。至少表面上开始有了竞争态
势。另外,外地媒体都在报道沈阳国美,当地媒体却不被允许从
正面来报道国美,很多当时媒体都强烈呼吁要全面报道国美事件,
媒体之禁也终于得到解除。沈阳之围解开后,国美在沈阳的发展
态势便一路直上。一年以后,国美电器在沈阳已开设4家门店,
同时市场份额已占到当地市场的近1/3。据估计,沈阳家电市场
的容量比原来扩大了1/3,由原来每年30亿元,增长到50亿元。
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拉低家电平均价格的同时,把家电市场的蛋糕
做大了。
国美在沈阳还未完全脱离四大国营商场围困之时,在国美发
迹的“根据地”北京,又有10余家国营商场开始狙击国美。2001
年9月,一直遭到国美电器价格打压的京城大商场突然结成联盟,
西单、蓝岛、北辰等13家大商城首次结盟,后来北京复兴商业城
和双安商场也加入,共同推出了一个为期两个月、每周一次的促
销活动。国美也不示弱,大商场联盟并未出现它们对记者所说的
价格在2300元以下的29英寸纯平彩电,而国美却推出了售价只
11
有2180元的29英寸纯平彩电。同样,国美推出的798元的21
英寸彩电比大商场联盟的799元还低了1元钱。在“战争”期间,
市场“蛋糕”也有变大的趋向:大商场联盟彩电销售平均上涨20%,
而国美挟其西三环店开业之势,彩电、碟机销售也获丰收。
12
环城北路二手房-股票下跌止损与补仓

更多推荐
天津国美南楼店电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