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
常常能听到客户说,电地暖用起来比水暖更干燥吧?还有人会说,地暖盘管比暖气片要更干燥,大体意思就是水暖有水份,电暖没有水份;地暖盘管埋在地下水份出不来,而暖气片是露在外面的,诸如此类的理解。这真是对地暖特别是电地暖莫大的误会呀!所以有必要将这个误会澄清一下。
先来看看电暖水暖是怎样让房间暖和起来的。水暖,是用热水作为加热介质,家用采暖锅炉或者供热厂产生的热水,经管路输送到房间地暖盘管或者暖气片,热量(注意只是热量,不是热水,也不是水汽)散发到房间,提升和维持房间温度,热水的热量散发后,水温降低,又重新回到锅炉或供热厂,加热后再送到房间,如此往复,不断循环供暖。整个系统是完全封闭的,除非异常泄漏,是不会有水或水汽散发到房间的。电地暖就更简单,埋在地板下的发热电缆,通电后合金发热电阻丝产生热量,持续散发到房间内,提升和维持房间温度。可以看出,除了热量的来源不一样,电地暖、水暖盘管和暖气片,对房间的加热并没有实质区别,至少可以明确,都没有水份散发到房间内。
接下来看看人体对潮湿与干燥的感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有必要深入理解空气湿度这个概念。
我们知道,水是能以水蒸气的形式,溶解于空气中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气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气越多,则空气越潮湿(此处可能有人会质疑到底是水气还是水汽,我们不纠结,这里说的是气态的水分子)。有一个知识点非常重要,即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溶解量是随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比如一立方米空气可以在10℃下溶解10克水左右,在30℃下溶解30克水左右。也就是说,对应某一个温度,单位数量空气中含有的水气都有一个上限值,达到这个限值,多出来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液态水,空气中水分子产生速度和消失速度相等,达到了动态平衡状态,空气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也就是空气中的水分子总量不能再多了。
这就引出了常见两种计量湿度的方法:
1、绝对湿度,表征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是一个绝对数值,一般其单位是:克/立方米。
2、相对湿度,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饱和时水蒸气质量的比值,它表示水蒸气的饱和程度。相对湿度最高为100%,表示空气中的水气是饱和的,不能吸纳更多的水气了。南方湿度高的天气,洗了衣服好多天都晾不干,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相对湿度能反应空气中水分子的动态平衡状态,而人体对湿度的感受,实质是感受的体表水份蒸发速度,所以我们平常说的湿度都是相对湿度。
一般来说,45%—60%的相对湿度下,人感觉最舒适。湿度过高时,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如果是高温高湿,则汗液难以蒸发,憋闷得慌;如果低温高湿,就会冷到骨髓,无处躲藏。湿度过低时,水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容易吸收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粘膜受到刺激,敏感者甚至会出现流鼻血等症状,难以忍受。
理解了相对湿度的概念,我们就明白了,在同一地区,同样的天气条件(即大气中水份含量大体相同),房间温度不一样时,相对湿度是不一样的,就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大体的参考数据是,同样的绝对湿度下,温度每升高一度,相对湿度降低3%左右。如果大气湿度本来就不高,而房间温度很高,那么房间的相对湿度就越低,这就是冬天开地暖时感觉更干燥的原因,同时,也阐明了,房间干燥与否,跟采用电地暖、水地暖或是暖气片无关,只跟绝对湿度和当时的温度有关(也就是跟相对湿度有关)。
那么,冬天我们用地暖就一定干燥吗?怎么办呢?事实上,南方地区比如成都,冬天大气湿度本身就比较高,所谓的湿冷,大家都深有体会的,所以我们比起北方用户来说,冬天开地暖有天然的优势,除了暖和,还能祛湿。当然,凡事不能太过,如上所述,温度开高了就会降低相对湿度,同样觉得干燥。以人体健康对温度和湿度的需求来说,冬天房间温度控制在18度左右就很合适,最高也不建议超过20度,这样既舒适,又节能,两全其美。如果遇到干燥天气,或者特殊需求一定要开到20多度的,就可以考虑多养绿植、配加湿器等方法为房间增湿了。
需要补充说一下的是,冬天如果用空调取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调吹热风,强迫对流循环,会加速体表水份的蒸发,仅这一点,就容易让人感到干燥了。这也是大家已经逐渐放弃了空调取暖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更多推荐
空气,房间,温度,湿度,水蒸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