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

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完全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石蜡熔化 C.湿法炼铜 D.镁带弯折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适当摄入的元素是

A.硒 B.碘 C.铁 D.钙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溶液

B.加热液体

D.CO2验满

C.滴加液体

4. 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饭 B.黄瓜 C.牛肉 D.苹果

5. 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啤酒

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施。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7. 在碳中和领域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分子数之比是1:4

B.该反应前后都有单质存在,所以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D.乙烯的化学式为CH2

8. 下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丙烯酸中含有氧分子

B.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9. 向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Cu2+

B.所得滤渣中可能含有Cu C.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Ag+、Cu2+、Fe2+

D.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10. 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药品或方法

A

B

C

D

A.A

CaCl2溶液

CaO

N2

CO

B.B

盐酸

CaCO3

O2

CO2

C.C

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适量的稀盐酸

灼热的铜网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D.D

二、填空题

1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

(2)刚装修好的房屋内含有甲醛,除通风外,还可以在室内放置_______吸附异味。

(3)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是_______(写化学式)。

(4)下列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鸡蛋 B.大米 C.奶油 D.黄瓜

(5)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A.棉布围裙 B.玻璃杯 C.铝合金门窗 D.汽车轮胎

12. 中科院院士张青莲对铟、铱、锑、铈等元素相对原子质t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图A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C、D、E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

(1)由图A可知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是_______。

(2)B、C、D、E四种微粒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

(3)B、C、D、E四种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______°C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2)t2℃,将等质量的甲、乙溶于水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t2℃时,将9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g。

三、流程题

14. 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结合工业炼铁的简易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①处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

(2)每年有大金属因腐蚀而报废,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_______(只写一种)。

(3)写出工业炼铁主要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原因是_______。

四、实验题

15.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

(2)写出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制取CO2,若用C装置替代B装置作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

(4)某同学采用如图F所示的装置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

步骤如下: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H2;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可得到CO2。X溶液最好选择_______(填序号)。

a NaOH浓溶液 b 饱和Ca(OH)2溶液 c 浓硫酸

(5)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若用D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五、综合应用题

16. 同学们为进一步认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当观察到甲试管中溶液由__________恰好变为无色时,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3)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乙、丙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小烧杯中,静置片刻,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大家对得到的上层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又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小烧杯中上层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

【做出猜想】猜想一:NaCl、NaOH、Na2CO3

猜想二:NaCl、NaOH

猜想三: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拓展】

(5)小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六、计算题

17.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稀硫酸于烧杯中,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溶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2)该稀硫酸的溶质质分数是_______。


-

更多推荐

溶液,下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