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龙头哪个好-ktv墙面怎么处理隔音效果好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全国净水器十大品牌)

.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

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开展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开展为导向,以提

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

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

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

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根本原那么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

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开展、

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

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

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

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

农资金工程,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工程,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

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

效劳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

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2021年建

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根底条件较好的

村,整合资金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在平安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

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工

程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根底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

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根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大齐辅路、林肇路、林长路、明龙

路、林四路、林新路、林依路等主要公路沿线村屯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

硬化、庭院围墙建设、标准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

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提升乡村美丽

指数〞。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美丽乡村规划

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那么,结合县域总体

规划、城镇开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根底、区位

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涵盖根底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

治、乡村公共效劳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开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工程建设时序和要求。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根底设施建设

2.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2021年方案

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2021年泥草房改造率到达90%以上。示范村要

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开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

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责任

单位:县住建局)

3.硬化村内道路。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示范村主街、

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

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根底;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

整改造。(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住建局)

4.改造升级通村路。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

率到达100%2021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

路顺畅通行。(责任单位:县交通局)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平安问题。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

农村平安饮水工程。2021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

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平安问题。

2021年,力争建设农村平安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

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平安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各乡镇场)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村容环境整治

6.搞好垃圾处理。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

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力争到2021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

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达60%以上。其中:2021年,在林甸镇实

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

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到达30%以上。(责任单位:各乡镇场、

县环保局)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开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

肥料化、原料化等工程。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

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

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

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

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根本标准化。(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8.推广规模化养殖。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

退出散养。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

善村内居住环境。力争到2021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

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

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其中:2021年方案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

无害化处理15个。(责任单位:县畜牧局、各乡镇场)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9.标准柴草堆放。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标准存放柴草垛,支

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责任单位:

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

10.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

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示范村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庭

;重点村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入户通道实现硬化;达标村主街建设外形统

一、标准一致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农业

)

11.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

美化,示范村屯注重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庭院栽植果树、花卉或

种植绿篱;重点村屯内主要道路全部绿化,村屯内及四周零星闲置地块全部植树

绿化。力争到2021年,造林1.8万亩、绿化中心村80个,中心村树木绿化覆

盖率到达20%以上。其中:2021年造林0.8万亩,绿化中心村16个。(责任

单位:县林业总站、各乡镇场)

12.村内亮化工程。根据村内道路硬化根底,重点改善村屯主要街路和公共

场所照明条件。力争村内主街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方便农民出行,

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使用。(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

()完善公共效劳

13.提升完善卫生设施。推进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效劳

人员培训,对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升级,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率到达100%(责任

单位: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14.强化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家书屋,

2021年重点完善83个农家书屋,配齐配全各类图书,力争到202188

农家书屋全部达标。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标建设,2021年完善40个村级活

动室,到2021年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标率到达80%以上。利用村边空地建设农

村体育活动场所,逐步完善25处文体广场,力争到2021年文体广场达标率到

80%以上,其中:2021年建设7处文体广场。(责任单位:县文广体局、各

乡镇场)

15.推进播送电视村村通〞建设。利用好国家、省、市扶持政策,推进农村

播送电视工程,中心村实现播送电视户户通。加快农村通信村村通,完善信息根

底设施建设,普及宽带网络。力争到2021年,中心村 、宽带网络普及率均

100% ,其中:2021年完成2354户,至2021年完成3354户。(责任单

位:县工信局、县文广体局)

()农业产业开展

16.推进农业产业建设。结合各乡镇资源优势,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

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力争到2021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到20

家、绿色标识达15个,原料基地达6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145

亩。其中:2021年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绿色标识12个,建设

原料基地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140万亩。开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行

规模养殖、特色种植,加大对设施农业投入,鼓励果蔬、水稻、畜禽制品就地加

工,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2021年方案转移劳动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7.08万人,力争到2021年转移劳动力8万人。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畜

牧局、各乡镇场)

17.开展乡村旅游业。深度挖掘温泉、湿地、草原、黑土等资源优势和满族、

秽秣族、关东文化、乡村文化等文化特色,大力开展温泉湿地游、民俗风情游、

农家采摘游、草原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乐、田园饭桌、

乡村住宿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工程和苇编、根雕、蛋雕、剪纸、

牛初乳等特色旅游产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

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力争到2021年,特色农家院、大小餐饮企业到

500家,农业旅游观光及温泉果蔬采摘基地突破5处,新增就业岗位1000

(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各乡镇场)

18.开展互联网+农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转化升级。引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入黑龙

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效劳站,打造集物联网应用、农产

品质量平安监管、农业电子商务、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示范区。

搭建农业公共效劳平台,集成农业科技网络,开创网络商务,农产品质量信息精

确到户,实现农业生产园区精准生产,经营管理、监督追溯、社会效劳智能化、

网络化。(责任单位: 县农业局、各乡镇场)

19.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拉动土地规模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

业化开展、社会化效劳。2021年,开展各类合作组织30个、家庭农场10个、

500亩以上大户70户,土地流转面积增加5万亩。力争到2021年,各类合作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组织开展到300个,家庭农场开展到200个,1000亩以上大户到达200户,

实现土地流转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

)

()精神文明创立

20.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

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90%以上。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农

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

务工作透明公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

21.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专门治安队伍,

促进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社会治安满意率96%以上。适应信访新常态,严

格落实信访责任,有效化解新案积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

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主体责

任,化解社会矛盾,抵抗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开展。(

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民政局、县文明办、县信访局、各乡镇场)

22.着力提升乡风文明。以乡村文明提升为抓手,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

创立活动。示范村、重点村、达标村文明户比重分别到达70%60%50%;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弘扬文

明新风,抵抗陈规陋习,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开展。(责任单位:县文明办)

五、推进措施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

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实施

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推进,具体实施和催促检查等工作,并定期向省、市领导小

组办公室和县领导小组上报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责任

分工,主动落实建设任务,整合资金工程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按照目标时

序,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整乡整村推进。充分调动和挖掘现有根底较好乡镇场及村的积极性

和潜力,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全县至少集中推进一至两个乡镇场,做到整村规划、

整乡建设、整体推进,统筹区域内生态环境、根底设施、公共效劳、产业开展等

方面协调建设,打造一批建设标准高、影响作用大的示范区域,提升全县美丽乡

村建设总体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推广四合合胜新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政府主导、农

民主体、社会参与原那么,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帮扶

共建四位一体〞投入机制,多渠道、多角度解决美丽乡村筹资〞难题。加大涉

农资金整合力度,统筹使用农牧业、水利、林业、道路、扶贫、环保、文化卫生

等方面涉农资金,集中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美丽

乡村建设。

()完善建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监管,标准工程建设

过程中决策、招投标、物资采购、质量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美丽乡村建

设质量。加强工程建成后管理维护和监督,探索管护运营新机制,建立美丽乡村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督导考核机制,加强指导督查,强化动态

跟踪,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并对建设不力、进展缓慢的,限期

予以整改。对于推进较快到达评定标准的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给与一定资金扶

持。

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中国洗衣机十大名牌排行榜-电热水龙头怎么安装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更多推荐

庭院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