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寸和厘米换算-芝麻灰大理石

法式建筑
2023年4月11日发(作者:北京龙发装饰)

1

中法建筑文化的异同

--中法古代建筑艺术比较

摘要:法式建筑从古至今都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它是一种基于对理想情

景的考虑,追求建筑的诗意,诗境,力求在气质上给人深度的感染。在世界建筑

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

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文化的不同,导致中国古代建筑

艺术和法国古代建筑艺术也有着不同之处。

关键字:中国建筑法国建筑建筑艺术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

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19世纪中叶

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

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法国建筑在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功夫,法式建筑是经典的,而

不是时尚的,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筛选和时光打磨留存下来的,法式建筑十分推崇优雅高贵

和浪漫,它是一种基于对理想情景的考虑,追求建筑的诗意,力求在气质上给人以深度的感

染。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

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

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

洲产生过影响。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

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

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

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

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

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

了整体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虽多,但可以归纳为4种基本风格。

①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

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

型和涵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

2

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等。

②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

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

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

③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

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

装修精致。

④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

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

与花木山水相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以上4种风格又常常交错体现在某一组建

筑中,如王公府邸和一些寺庙,就同时包含有宫室型、住宅型和园林型3种类型,帝王陵

墓则包括有纪念型和宫室型两种。

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

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

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二.法国古代建筑艺术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

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风格则偏重于庄重大方,整个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恢弘的气

势,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屋顶多采用孟莎式,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且或圆或方,造

型各异。外墙多用石材或者仿石材装饰,细节处理上采用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

精细考究。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随着古典主义

建筑风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年设立了建筑学院,学生多出身于贵族家庭,他们瞧不起工

匠和工匠的技术,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学院派。学院派建筑和教育体系一直延续到19世

纪。学院派有关建筑师的职业技巧和建筑构图艺术等观念,统治西欧的建筑事业达200多

年。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

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

效法。

伤兵院新教堂又称残废军人新教堂,是路易十四时期军队的纪念碑,也是十七世纪法

国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新教堂接在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南端,平面呈正方形,中央顶部覆

盖着有三层壳体的穹窿,外观呈抛物线状,略微向上提高,顶上还加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惯

用的采光亭。穹窿顶下的空间是由等长的四臂形成的希腊十字,四角上是四个圆形的祈祷室。

新教堂立面紧凑,穹窿顶端距地面106.5米,是整座建筑的中心,方方正正的教堂本身看来

像是穹窿顶的基座,更增加了建筑的庄严气氛。

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国家性的、纪念性的大型建筑比十七世纪显著减少。代之

的是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在这些住宅中,美奂的沙龙和舒适的

起居室取代了豪华的大厅。在建筑外形上,虽然巴洛克教堂式样很快为其他建筑物所效法,

但这时期巴黎建筑学院仍是古典主义的大本营。当时的著名建筑有和谐广场(又译协和广场)

和南锡市的市中心广场等。后者由在一条纵轴线上的三个广场组成:北为政府广场,长圆形;

南为斯丹尼斯拉广场,长方形;中间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群是半封闭的,空间组合富有

3

变化,又和谐统一。广场上的树木、喷泉、雕像、栅栏门、桥、凯旋门和建筑物的配合也很

恰当。

法式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意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的联系,让人

感到很大的活动空间,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筑往往

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法式建筑风格的建筑体型既有以清新,亮丽,现代为

基调而形成轻盈,活泼的建筑外观设计,打破了混凝土方盒带来的凝重和沉闷,也有追求建

筑整体造型雄伟,通体洋溢着新古典主义的法式风格。

继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成了欧洲建筑发展的主流.古典主义建筑是

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宫廷建筑潮流.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

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因此,法

国古典主义建筑特色是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式建筑从古至今都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与一度盛行的澳洲风格相比,法式建

筑是经典的,不是时尚的。它们是经历过数百年的历史筛选和时光打磨留存下来的。在世界

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

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

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正因为中法两国的文化不同,审美价值不同,使两国的建筑风格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在

今后两国的交往中合作中,相信会找到共鸣之处,建造一个中法合并风格的伟大建筑。

参考文献:

[1]高技术生态建筑李华东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沈福煦上海古籍出版社

更多推荐

法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