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

砖治百病

1砖治百病

师父前几年在城市里面的山上居住,住的房子是自己盖的,都是就地取材。很多原因

导致经常搬家,搬一次就要重新盖房子。能带走的全带走,带不走的也不心疼,说不定哪

天师父又从垃圾堆里捡来了。那年暑假住到山上,恰巧赶上师父移灶,师父专门交代把里

面的灶心土抠出来用。我吃过午饭就过去拆灶台。一个小小的灶台,能拆出很多药材。

老式灶台 图片/来自网络

先把师父放在灶台上微火熏烤了几个月的皂角收走,这种皂角香酥甘脆,没有了原本

的烈性,用来合制内服的丸散最好了。师父那里做饭全是从山里面捡来的柴火,园林局有

时候防止过高的树木影响碰到高压线而砍到碗口粗细甚至更粗的树,师父都想办法弄到家

中劈碎,当然这些活全是我们做的。柴火烧完后剩下的炉底灰,不是难得之物,有时候也

少不了它,但不用专门收集,随时都能掏出来。釜脐墨 图片/来自网络

锅底经长年的烧烤,上面也生了很多黑灰,这个叫釜脐墨,需要用硬东西抢掉。这个

釜脐墨跟百草霜其实不是一回事。百草霜也是烟灰所结,长得像黑棉絮,极其轻,微风就

会吹走,故而名霜。而锅底粘的色黑质重,故名为墨。百草霜一般多长在烟囱内,长久了

就会堵塞烟囱。农家碰到灶中柴火不旺或者烟气倒灌的时候,就知道烟囱堵了,要疏通一

下。这个疏通也不用拆烟囱,搞点水灌进去就行了,一瓢水就可以把百草霜压出一条烟道。

灶心土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这几样药之外,还有一样,碰到了一定要收起来,就是灶心土。老祖宗认为万物

都是有灵的,厨房有灶王爷管着,炉灶也有专门的神仙,叫伏龙,因此灶心土也叫伏龙肝。

这种土经过烈火多年的锻炼,颜色变得焦黄中微微带有红色。灶心土 图片/来自网络

更有烧了十多年的灶台中拆出来的灶心土,变成紫瓷之质,更是上品,只有在老房子

里才能找到。在师父那里学艺的时候,只要是药,不管是刚采的还是加工好的,还有制作

出来的膏丹丸散,几乎都要亲自尝试。刚抠出来的灶心土岂能放过,于是就咬了一口。这

个土吃到嘴里面是香的,跟烤地瓜烤馒头烤肉等等的那种火香味是一样的,不像一般的泥

巴都是一股子土腥味。

灶心土是黏土烧出来的,烧出来的还是土,所以人身上的土(就是脾胃)如果出了问

题是可以用的。农村里的老人,很多都知道,严重的呕吐可以到灶台里面扣一块出来冲水

喝。我在蓉城研读仲景之学的时候,室友推荐了一个妊娠呕吐的患者,我照搬了《金匮要

略》中的半夏干姜人参丸,认为张仲景的方子定能药到病除。谁知服用后未见功,反而有

些加重。后来这个患者拿着方子找当地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在方子里面加了竹茹和灶心土,

结果药到病除。我想我的方向对了,但细节上没把握住,这些细节的把握一定需要很多临

床才能摸到。其后我就对灶心土留意上了。红砖 图片/来自网络

无独有偶,过了几天,另一个朋友总是肛门处湿乎乎的,有时候还痒,非常难受,望

闻问切后我给他开了一个黄土汤。过了几天我问效果如何,他说还没吃呢,找了好几家药

店都没有灶心土。因为这种药在农村虽然到处都有,但谁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拆灶台,并

且价钱也不贵,故而很少有卖的,以前大多是自备,大点的药店可能会有这种冷备货。方

子开出去了,不吃我怎么分辨我的辩证对错?也是该我治好这个病,当时脑子一灵光,农

村烧的火砖不就是灶心土吗?于是我就让他找了一块新砖,敲碎了煮进去,果然,一剂知

二剂已。

一个好中医一定是全才,什么都得会,不止一个长辈跟我说过这句话。咱是大夫,治

病得有药,但没有药咱就治不了病吗?没有药可以四处寻找替代品,这是内服治病。没有

药咱还可以扎针,没有针咱还可以外治。随便出去走走就应该能找到治病的东西,这应该

是一个大夫必须具备的。这个火砖不光能熬着喝,有时候腿疼腰疼肚子疼的,还可以烧热

了浇点醋或者酒,毛巾包了外敷,好使着呢。如果有合适的药汤,把砖烧热了扔进药汤淬

一下,真的是什么病都能治了。

附简便方:1. 呕吐,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单用灶心土冲水服即可。2. 食

物中毒:大量灶心土冲水,大量饮用,吐后复饮。3. 久疮,烂疮,溃疡:灶心土研

粉外敷,干了即换。4. 丹毒:灶心土以小便和泥外敷。

2伏龙肝(灶心土“成就”一代神医)

灶心土:性辛,微温,温中和胃,温中止吐,温中止泻,温中止血

这药古人除了平时治病外,还有个妙用就是治水土不服引起的吐泻,所以过去出远门

常带一点。现在用此药都用水煎服,煎出来的汤性味平淡,无杂味,效力较薄,蛮适合孕

妇之类妊娠吐泻,但要改善速度较慢。其实急症还是研末吞服为佳,效力甚速,快则一天

症平。

清代叶天士在平灭江阴 、宜兴等地霍乱时因疫情流行广,出现药材紧缺,当时理中汤,

四逆汤诸汤配不齐的情况下,以常州天宁寺陈芥菜卤冲服灶心土平灭霍乱,致此乾隆帝龙

颜大悦,封其为“一代神医”。(作者实践金艾叶灰也是有效替代灶心土的药材,因为现在

灶心土取材来源较缺乏)一碗不起眼的黄土菜汤竟灭了霍乱

乾隆十六年,江阴、宜兴等地霍乱肆虐,恣意流行,每天都在死人,眼看瘟疫难以控

制,并有蔓延之势,千总大人十分着急,派员去请叶天士。

叶天士来到疫区,察看了疫情,并用带来的中草药配制成“四逆汤”救治病人。但霍

乱流行面广,患病人多,带来的药材很快就要用完了,可疫情还是控制不住。叶天士面对

肆虐的霍乱,心急如焚。

这时,一个随行的人说,在他的家乡也流行过类似的病,当时挖取带蚯蚓的地下黄土

冲水喝,效果很好。一句话提醒了叶天士,他想起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上就有“黄土散”

的方子,即灶心上烧过的土,药名伏龙肝,有温补脾胃、止吐止泄的功效;而天宁寺的和尚

治上吐下泄是靠喝多年发霉的陈芥菜卤好的。叶天士心想,灶心土研末后用陈芥菜卤送服

定能起效。

于是,他发动村民烧黄土,天宁寺的和尚也送来了陈芥菜卤,让村民服用。果然,村

民在服用了陈芥菜卤后,患者很快痊愈,健康者再没有被传染,霍乱疫情很快被控制住。

千总大人也快马加鞭赴京城报喜,龙颜大悦,封叶天士为“一代神医”。

3关于伏龙肝的十三个常用配方:

1)和胃降逆止呕作用:伏龙肝与炮姜,均可温中止血,止泻,二者均适应于脾胃虚寒,

腹痛泻痢以及阳虚失血之症,但炮姜温中散寒之力强,守而不走,治疗一切脾胃虚寒之证,

伏龙肝偏于温中止血,并有和胃降逆止呕作用。

2)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治

心痛冷热:伏龙肝末,煮水服方寸匕。若冷,以酒和服,瘥。——《救急方》

3)治吐血、泻血,心腹痛:多年垩壁土、地炉中土、伏龙肝。上等分,每服一块如拳

大,水二碗,煎一碗,澄清服,白粥补之。——《普济方》伏龙散

4)治吐血、鼻血不止:伏龙肝半升。以新汲水一大升,淘取汁和蜜顿服。——《广

利方》

5)治下血先便后血:甘草、干地黄、白肃、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

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金匮要略》黄土汤

6)治妇人血露:炒伏龙肝半两,蚕沙一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肚服二、

三钱,以知为度。——《本草衍义》

7)治产后血气攻心痛,恶物不下:灶中心土研末,酒服二钱,泻出恶物效。——《救

急方》

8)治小儿丹毒:多年灶下黄土末,和屋漏水傅之,新汲水亦可,鸡子白或油亦可,干

即易。——《肘后方》

9)治小儿重舌:灶月下黄土末,苦酒和涂舌上。——《千金方》

10)治小儿脐疮,久不瘥:伏龙肝,细研末敷之。——《圣惠方》

11)治臁疮久烂:灶内黄土(年久者研细末)、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末等分。

清油调,入油绢中贴之,勿动,纵痒,忍之良。——《济急仙方》

12)治聤耳:伏龙肝细研半两,以猪膏和拈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再易,夜一易。

——《圣济总录》

13)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食用禁忌】: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


更多推荐

心土,伏龙肝,师父,灶台,没有,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