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发(作者:马桶构造图解疏通)

WENI-tUA1-IANDI文化天地 

科学之眼看唐卡 

在中国美术史中,藏族绘画自成一脉, 

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藏族美术中最具代表 

性的唐卡(thangka),是雪域高原孕育千年 

的艺术瑰宝,凝聚着藏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 

非凡智慧,用人间鲜艳的色彩,去描绘穿越 

了千年的藏族文明。 

唐卡这种藏族传统绘画艺术,不仅反映 

了西藏地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高超的艺术 

表现形式和深刻奥妙的哲理,还蕴含丰富的 

科学知识, 符合自然科学原理。 

有大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科学 

题材 

唐卡艺术所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 

宗教、政治、历史、人文、科技等,是记载 

藏族历史文化的知识宝库。 

以藏医藏药为题材的挂图唐卡,被称之 

“门唐”(smanthang)。这类唐卡以藏医学 

巨著《四部医典》(gsorigrkyudbzhi)为蓝 

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藏医药学的内容呈现 

出来,是传授藏族医学的珍贵教材。藏医药 

挂图唐卡分为四大部分,图文并茂地阐述了 

藏医学理论和实践技术,对基础医学、解剖 

学、预防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的剂型及 

配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天文历算也是流行于藏区的一门古老学 

科,主要是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 

预测四季的变化,引人印度时轮历来确定时 

◎傅雪桑斗加 

间。藏地自13世纪起就编制各类藏文历书 

和唐卡挂像来表现天象,记载此类内容的唐 

卡被称为天文历算类唐卡,也称之为“孜唐” 

(rtsisthang)。 

1999年,在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镇首 

次展出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 

是目前题材最丰富的唐卡,以藏族历史和藏 

传佛教各教派源流为主线,表现了藏族人民 

对宇宙和地球的形成、人类的产生和社会变 

化以及对未来世界的认识,堪称藏族文化百 

古老的医学彩色挂图愿望树——形象地 

介绍了藏医对人体生理功能和变化的理解 

2018.09.下,文史精华I 47 

文化天地WENHUATlAND 

科全书。 

唐卡中的题材涉及历史、人文、医学、 

天文、地理、生命科学等,是藏族人民在认 

识自然、探索世界过程中,为世界文化科技 

留下的宝贵财富,为科学知识的传播与传承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到的时空表达,在空间上加入了 

时间(历史)维度 

唐卡艺术在表达方式上自成体系,不仅 

增强了叙事的功能,并且是一种科学时空观 

的体现,这种时空观的表达在艺术中可谓独 

树一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提出将时间 

看成是第四维,将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了一 

起,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也就是相对时 

空观。西方的绘画通常是运用透视法,一般 

是写实的,也就是一幅画展示的是一个空间 

里瞬间发生的场景,唐卡并不满足这种描述 

天文历算类唐卡 

48 I文史精华/2018.09 下 

单一的空间理念,而是把不同时间、时期发 

生的故事展现在同一幅画面中,将时间和空 

间联系在一起,在拓展空间的同时加入了时 

间的维度。 

通常在故事类与人物传记类唐卡中是最 

具代表性的体现,在增加画面装饰效果的同 

时,还起到对故事情节的分组和连贯的作用。 

这类唐卡都是按情节的发展排列、组合而串 

联成一个整体,一幅画面由许多空间组成,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时间过程,不是视觉的直 

接感受,而是包容了时间和空间,相较而言, 

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就很难处理。唐卡在一幅 

画中可以展现出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观 

念,其表现出来的科学性含蓄内敛,值得细 

细品味。 

色彩运用与搭配蕴含的心理学 

心理学中将色彩分为红、绿、蓝、黄四 

原色,与唐卡中颜色之父的观点不谋而合, 

其中红一绿、黄一蓝称为心理补色,这4种 

颜色再加上白色和黑色,就构成了心理颜色 

视觉上的6种感觉。唐卡色彩富丽、视觉冲 

击力强,但并未给人以杂乱的感觉,正是因 

为唐卡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与搭配,符合色 

彩心理学。 

藏区大都地处高原,放眼望去都是高纯 

净度、高明度的大片艳丽色彩。这方水土养 

育的藏族人民长期耳濡目染,造就了其对色 

彩敏感而鲜明的审美习惯,创作时喜欢使用 

红、绿、蓝、黄、白5种吉祥色,代表的含 

义分别是太阳、草原(树木)、蓝天、大地 

和云朵(雪山),这也是藏族原始宗教—— 

苯教中代表本源的象征色。源于自然环境与 

佛教的色彩,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有深刻的 

宗教寓意。 

红色表示怀业,象征怀爱。在色彩心理 

学中,红色通常会联想到火、兴奋和热烈, 

象征热情、权威,通常在佛、佛母、菩萨、 

大德高僧及度母等唐卡中,多用红色,传达 

慈悲、智慧以及救度的含义。 

绿色表示事业,象征救苦。绿色和大自 

然、植物紧密相关,给人以希望、安全、平 

静和舒适之感。用万物生生不息的绿色,孕 

育一片新生的契机。 

蓝色表示空性,象征调伏。在色彩心理 

学测试中发现,几乎没有人对蓝色反感,是 

种接受度很高的颜色,它使人心情平静,也 

被看作是深奥的颜色。因此在唐卡中蓝色是 

应用度很广的颜色,l:L ̄n蓝色的天空,被赋 

予神秘和深邃的宗教含义。 

黄色象征增益。黄色是明度极高的颜色, 

是高贵、富有、珍贵、神圣、荣耀的象征。 

白色表示息业。白色象征神圣不可侵犯, 

藏族认为世界起源于“洁白之霜”。从色彩 

心理学来看,白色看似无色,但又包含了多 

重颜色,是纯粹和洁白的象征。 

黑色表示诛业。在心理学中,黑色是威 

严、神秘力量的象征。 

色彩不仅直观地影响人的情感,缤纷的 

色彩还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象征 

意义,唐卡的色彩象征意义符合色彩心理学 

观点。 

唐卡色彩丰富,给人以舒适、和谐之感, 

也是由于绘制时配色运用的统一与变化、平 

衡和层次等符合色彩心理学理论。 

每幅唐卡都具有统一的色彩基调,有以 

单色构成的基调,也有同类色构成的基调, 

在统一色调中寻求变化,以达到色彩丰富而 

和谐的效果。如把红色、大红、深红、橘红、 

橘黄、黄色等颜色运用在一起,虽然这些颜 

色在明度上不同,但都属于同一色相,因此 

构成的画面很容易调和。同时,为避免呆板、 

缺乏变化之感,配色时会按照一定空间做 

调整,比如在大面积的红、橙、黄颜色中, 

WENHUATIANDl文化天地 

再配上小面积的对比色,如蓝、绿等,不 

仅起到点缀作用,也使得视觉上均匀而富 

有变化。 

颜料就地取材大自然,反映当地物 

产结构及其历史变迁 

色彩绚丽的唐卡不仅具有独特的色泽 

感,而且历经几百年沧桑岁月色泽依旧艳丽, 

这是因为绘制唐卡的颜料都取于大自然,从 

天然矿石或植物中提取。这些颜料矿物一般 

都是在特殊环境中经历百万年才形成,已经 

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用这些大 

自然赋予的色彩斑斓的矿物颜料绘画的颜色 

能保持经久不变。 

那么,唐卡中5种主色都是哪些矿物颜 

料呢? 

般来说,红色用的是朱砂。上好的朱 

砂非常坚硬,刚磨好的朱砂颜色呈现黑色, 

在水中浸泡一到两天后,黑色部分沉下去, 

留在上面的是红色,过滤后就得到了红色的 

颜料,一般用来作红色部分的晕染和绘制, 

也是红唐的主要颜色。 

绿色用的是孔雀石,孔雀石产于铜的硫 

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他含铜矿物共生(例 

如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 

孑L雀石的品位低,采掘艰难,而且常伴生其 

他矿石,需要经过粗磨、提纯、分离等工序。 

只有经验丰富长期从事绘画的艺人或制颜的 

艺匠,才能保证颜色相分离的准确、纯正。 

唐卡中绿色一般用于绿度母(sgrolljang)、 

青山绿水、树木树叶等颜色,有时还会在矿 

物颜料中加入植物颜料调色,比如树木的颜 

色就是孔雀石加上茜蝶花。 

唐卡的蓝色最早是使用藏青,目前藏青 

已经消耗殆尽,现在一般用蓝铜矿。蓝铜矿 

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蓝铜矿通常与孔 

雀石共生,蓝铜矿会因风化作用而转变为孔 

2018.09.下/文史精华I 49 

文化天地WENHUATIAND 

雀石。蓝色在唐卡中常用于天空的颜色、护 

法的体色(藏语称“唐”)等。 

唐卡的黄色是雌黄和雄黄,雌黄和雄黄 

都是砷的硫化物,大多在低温热液矿床和硫 

质火山喷气孔产生,一般相伴而生,属于共 

生矿物,有“矿物鸳鸯”的说法。从雌黄和 

雄黄中可以提取出不同的黄色,全凭画师的 

经验来搭配、调制,其中的比例被作为“秘 

方”保存着,成为唐卡画师之间神秘的语言, 

代代相传。 

黄色一般用于佛像体色、火焰底色、佛 

和度母的衣服等,描金时也会用作底色,可 

以使金色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唐卡中的白色,来自白石矿。白石也就 

是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 

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 

矿物。白色不仅可以单独用来作画,还可以 

来淡化其他颜色,例如调出淡粉、淡绿、淡 

蓝等颜色。 

唐卡中矿物颜料的应用有着悠久历史, 

在藏传佛教和绘画发展中有着独特而崇高的 

地位。除了上述5种主色的颜料,还有金、银、 

珍珠、藏红花等其他颜料,大多是以产于雪 

域高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产原料。 

颜料矿石采集后还需要粉碎、提纯、研 

磨、深浅分层分离等工序,工艺繁杂且要求 

较高。正是因为使用纯天然的颜料,唐卡的 

色泽才显得艳丽且富有生命感,并且利于长 

期保存。 

唐卡艺术与矿物颜料的结合,反映了藏 

族人民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聪明才智, 

是人类智慧创造与地球鬼斧神工、自然奇妙 

杰作高度结合的成果。 

配色中的三原色原理 

颜色是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视网 

膜,被视网膜感知后在大脑里产生的不同反 

5O I文史精华,2018,09 下 

应。大自然中的缤纷色彩进入视网膜后变成 

电信号,大脑根据这3种电信号的强弱解读 

成不同颜色,这正是红、绿、蓝三原色理论 

的生物学依据。如果在颜色环上选择3种独 

立的单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调 

出自然界中任何一种颜色。 

根据《藏族传统美术概论》,唐卡中的 

颜色有5种主色:红、绿、蓝、黄、白,其 

中前4种为颜色之父,白色为颜色之母。颜 

色的父母相配就会产生颜色之子,再往下调 

配是颜色之孙,这种配色方法正是利用了三 

原色的原理。 

白色在调色中的主要作用是淡化其他颜 

色,例如,红色加白色,调成淡红色。唐卡 

中常用的30多种配色就是由这几种主色相 

互调配而出。调色颜料的品种要尽量少,如 

果有第5种以上的颜色加进去,非但不会使 

颜色变得丰富,反而会降低纯度,也就是形 

成浊色。因此,唐卡中的配色通常是由2至 

3种主色调配而成,例如,绿色+黄色=黄 

绿色。绿色对应波长在546nm附近,黄色对 

应波长在600nm附近,两种颜料按不同比例 

混合就可得到波长位于两者中间560nm至 

580nm的黄绿色。 

可见,唐卡主色的红、绿、蓝、黄包含 

了色彩显示与美术中的主要颜色,通常在其 

中选取2至3种主色调制配色,这与三原色 

显示原理不谋而合。从原理上,任选3种颜 

色也可以调配出白色以及任何颜色,但这样 

需要对配比掌握非常精准,并且会降低纯度, 

因此直接用自然界中的白色作为唐卡主色之 

不得不说唐卡中蕴含着藏族人民高度智 

慧的结晶。 

(摘自《科学大观园》,20"18年6月上) 


更多推荐

色彩,颜色,颜料,象征,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