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十大品牌板材)
新闻知识(2010.10) ・探索与争鸣・
生活空间的电视窥私
电视生活类真人秀 交换空间 等节目的隐性表达
陈爱华
电视生活类真人秀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个全
新样式,以经济频道的《交换空间》,江苏台的《人
间》为代表。因其真实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受
众提供服务,并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望而火爆,成为
时下最流行的节目样式。但随着类似节目的相继出
现,有些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盲目加入“窥私”
情节,在节目中大肆的展现“窥私”的做法,在一定
程度上突破了受众的道德底线。有的节目甚至成了
“窥私无度”的代表,忽视了真实才是真人秀节目的
生命。而我国又没有出台相关的新闻法对娱乐节目进
行制约。我认为在这种大背景下来探讨视窥私的度的
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
杨 鸣
在自己身边繁衍的一出出活的戏剧。窥私本来就是人的
劣根性,人们似乎都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以此来获得
心理的满足。现代社会,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大,竞争的
加剧,人们便喜欢以“窥私”来达到心理的平衡,意识
到还有的人不如自己,以此来让自己快乐。
二、生活类真人秀节目窥私倾向的节目表现
1、注重电视窥私的功用性
湖南卫视的《变形记》一个长沙的网瘾少年和
青海的村娃互换一周时间,交换生活空间,节目中除
了跟踪两个孩子交换环境,镜头介入了两个家庭的内
部,除此之外,还隐含了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隐性实
用主题。
生活类真人秀节目的窥私倾向产生的原因
电视窥私,简单的说就是指将纯属个人隐私的东
、
《交换空间》的制片人张铁忠说:“真人秀其实
不是《交换空间》最引人的地方,为什么有那么多成年
观众痴迷?关键在于节目的实用性。”确实,48d,时的
时间,8000元的装修预算金,设计者随意挥洒个人创意
的情节等等,这一切看点,都是建立在“实用”这个基
础之上的。
西通过电视这一媒介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以此来满
足受众的窥私欲望。受众所窥私的内容,往往包括当
事人的情感经历、生活经历、居住环境等,或是一些
昕起来新鲜,很吸引人的极端个案。
1、追求高的收视率
交换空间的实用性还体现在填补空白上,我国
电视台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追求收视率是理所
当然的,因为收视率可以提高影响力,带来经济效
益,为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真人秀
缺少这样一档专业性的家装栏目。《交换空间》的出
现,完全打破了以往装修节目看几个样板间的旧思
路。在笔者看来,以往的家装节目,不管是电视,还
节目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一些揭露个
人隐私的真人秀节目很容易走红,于是各家电视台纷
纷开办这类节目,例如湖南卫视的《变形记》、 《寻
是报纸杂志,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很多漂亮的图片,并
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家也打造成那个样子。 《交换空
间》是真人实拍的栏目,给受众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些
装修好的漂亮的房间里,所有用的材料我都可以在市
场中买到,自己的房子也确实可以装修成这个样子。
2、注重深入嘉宾的私人生活
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已成为当前各种类型节目之
情记》,江苏卫视的《人间》,浙江台的《公民行
动》, 川台的《情感龙门阵》等。这些节目都打着
心灵,情感的字眼催下了观众的眼泪,也催高了节目
的收视率。
2、满足受众的窥私心理。
电视窥私类节目因所叙述的事件确有其事,其
间相互竞争、吸引受众、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交换空间》的创新,表现在它对其它节目的共性兼
事又和凶杀、暴力、色情、隐私、神秘等主题元素相
关,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新奇、热闹、探秘、窥私等娱
乐心理。相比与电影和电视剧而言,人们更喜欢看这些
容和对电视服务类节目个性诉求上的统~,它将装修
与时下火爆的真人秀节目形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打造装修版的超女。《交换空间》还增加了各
・55・
・
探索与争鸣・ 新闻知识(2010.10)
但它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人们所固有的道德底
线,会让人们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变成这样,会
对自己周边的生活开始怀疑。还有一些节目为了表现
事件的真实,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在讲述一些行为不
道德的当事人,比如第三者时,并没有将当事人的脸
地的海选环节,就好像把经济节目打造成一个类似
“超女”、“快男”那样的栏目,非常吸引人,也
很有创意。
3、注重用悬念叙事
具体来分析,首先,节目要求两队选手在48d,时
之内交换自己的空间,为对方装修。那么自己的空间由
个毫不了解的人来进行改头换面,到底对方会把我的
一
部打上马赛克,而是让当事人赤裸裸的表现在了受众
的面前。④节目播出完之后,有的当事人遭到到周围
人的排挤,有的丢失了工作,有的因承受不了舆论的
空间装扮成什么样子?能否满足我之前的装修愿望?
而自己却要一直被蒙在鼓里。这也是节目的一个总体悬
压力而自杀。这样的结局,着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念,这种结构性悬念正是为了从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注
让我们去思考关于窥私的度的问题。笔者认为,虽然
意力。其次,若干兴奋性悬念递进出现在节目中,增强
我国还没有出台新闻法,还没有一套完备的法律去制
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使之兴奋起来,继续关注节目的进
约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内容,但是我们有社会基本道德
行。例如节目中旧物改造这一环节,设计师通过简单的
这个标杆,电视窥私的度就在于绝不能突破人们的道
几个小操作,就可以让旧物“改头换面”,重新被利
德底线。
用,这一环节尤其对老人和女性朋友具有吸引力。节目 那么电视窥私节目的道德底线应该是什么。笔者
的最后,两个家庭收房的时刻激动兴奋甚至喜极而泣的
认为首先是不能突破了我国的传统美德,比如孝道、
画面,则是悬念这一具有“炸弹”般的诱惑力和“能
一
夫一妻制度、正义等经过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好的行
量”般的艺术感染力爆发的时刻。
为规范。其次是不能过于开放,尤其是“性”的开放
4、注重人们私密空间的展示
程度。中国人历来把“性”视为最最隐私的内容。将
《交换空间》取得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
这些东西拿到台前来,在公共场合加以表现相信没有
它在打造~种新的生活方式。张铁忠强调, “《交换 多少人能够接受。最后则是节目的内容要贴近人们的
空间》不是简单的克隆某个节目,两家人在48d,时内
生活,而且内容不能太过于偏激,不要过多的设置一
交换了住所空间,还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到了另外一种
些凶杀,打骂等偏激的内容情节,这样会激发人们
积极的生活方式,另外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节目也 的厌恶情绪,毕竟在人们的心中都是向善,向着美好
为设计师提供了难遇的自我时间和设计对象——他们 的。总的来说就是节目不能向着媚俗话,低俗化的方
几乎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设计。而且通过节
向发展,不能以恶为美。
目,设计师可以被广大的受众朋友所认知。节目提高 去年,针对娱乐节目日益媚俗话,低俗化的问
了他们的知名度,为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题,广电总局曾下发了一条“整改令”,但最终的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邻里之间,
果却并不乐观。在收视率的促使下,还是有许多大肆
彼此并不熟悉甚至没有说过一句话, 《交换空间》有
窥探他人隐私的的节目。我认为,要想解决窥私的度
时将节目的选手选定在同一栋楼的住户,通过节目促
的问题,除了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要用道德来规
进了他们的交流,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可以说《交
范之外,还应改变人们的媚俗,甚至是八卦的心理,
换空间》把重心放在“点亮空间、制造娱乐、提升感 通过正确的引导,让人们的心态快速转变过来才是现
情”上的做法是十分正确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疏
在重点应该做的事情。
于交流、沟通;热衷于名利地位,追求暴富的急功近
注释
利的心态导致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备感孤独与焦虑,压
①寻情记成了“窥私门”【0 L】htt p://n e w s q q c om/
a/2007O706/OOO768 htm,2007 07 06
抑感、危机感、失落感、空虚感常常涌上心头。 针
②⑥曹玲娟窥私取代选秀?”真人秀”节H谚怎么走【0【J】 http:// w
对上述社会心理问题, 《交换空间》提出了“交换感
ch】n&Dews com cn/cul/news/2OO9/01—09/1521341 shtml,2009—0卜09
③交换空问百度百科【0L1 http://baike bMdu com/vi ew/105821
情”的概念,其目的就在于促进了人与人的相互理解
htm?fr=a]aO 1,2009
与交流并使之和谐相处。《交换空间》不仅交换现实
④淡服务真人秀节日交换窄问的创新表现(二)【OL]http//blog.siRe.
com cn/s/blog 48d4f7d301O009ao.html,2007—03—08
生活空间,交换装修理念,更交换了人与人之间的信
⑤尹鸿,冉儒学,陈虹,等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
任与感情。这就是《交换空间》承载的社会意义。
电视出版社,2006:247
三、把握电视窥私的度和道德底线
⑦邓银城,杨秋燕等孝道与道德底线敦育【OL】httD://www zhxwh.
net/bencandv php?fid=22&id=570.2008一l0—18
在一些节目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令我们目瞪 (作者:陈爱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
口呆的镜头,比如嘉宾割腕、下跪、父母和孩子互相 师;杨呜,天津气象台播报中心)
破口大骂、孩子预谋杀害父母,这些行为或许真实,
・ 56 ・
更多推荐
节目,交换,空间,人们,电视,装修,生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