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

大班主题教案《越造越好的房子》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出房屋内外的各个部位及材料,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学生能够使用图纸和材料搭建自己的房屋模型,并且清楚自己所使用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房屋材料,并通过组合使用这些材料来建造自己的房屋模型;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屋样式。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体验到在团队协作中的乐趣,并且体验到从失败中得到的经验和进步。

二、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举行一场小小的讨论,让学生们讲述他们理想中的房子长什么样,并适当引导他们讨论一些设计上的问题。这会让学生们对后续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2. 讲解知识点(10分钟)

通过图片和模型进行展示,让学生们认识到房屋内外的各个部位和材料。教师要简单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3. 分组实践(30分钟)

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让每组选出一名领队。领队负责协调组员的合作,并分工合作。

组长拿到房屋图纸后进行讲解和调配材料,组员负责收集和合理分配材料,并搭建自己的房屋模型。

4. 回顾总结(15分钟)

对于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让学生们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老师对每组的展示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让学生们了解到优越的设计和合理的搭配所带来的效果。(可跟随实验进行,观察效果)

5. 课后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们回家后,收集经典建筑的图片,并在下一堂课进行简单展示。

三、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相较于传统的理论讲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实践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本质和能力为出发点。

通过让学生们亲临搭建模型的过程,他们对建筑材料和构造更加了解,对于房屋的设计和构造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他们在课堂上必须充分地协调分工和合作,了解到了团队协作的乐趣和实际体验。通过这次学习,学生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了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与方法。

尽管教学过程中分组实践环节存在着各种情况的发生,如组员合作可能不太默契、领队讲解不够到位等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在教学设计中更加精细的设计和安排,再次学习时加以弥补。教师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情感的启发和引导,及时调整和修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达到更顺畅、贴近实际、更具启发性、更丰富和好玩的教学效果。


-

更多推荐

学生,房屋,材料,进行,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