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雅居乐清水湾-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

塔吊(QTZ5613)超长附墙杆件设计,安装专项施工方案方针
2023年9月9日发(作者:罗坤)

#+

QTZ80(Q5613)附墙杆件设计、安装

编制人:

审批人:

厦门市正德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2108

#+

第一章:工程概况3

……………………………………………………………………

第二章:塔机概况

………………………………………………………………… 4

1、塔机选型及布置

…………………………………………………………… 4

2、塔机基本参数

……………………………………………………………… 4

3、附墙装置相关数据

…………………………………………………………… 5

4、编制附墙装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申请专家论证的说明

8

第三章:编制依据

………………………………………………… 8

第四章:危险源识别及相关控制措施

………………… 8

1危险源识别

………………………………………………………………… 9

2危险源相关控制措施

……………………………………………………… 10

⑴、防止塔式起重机事故措施

……………………………………………… 10

⑵、防止高处坠落措施

………………………………………………… 11

⑶、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措施

…………………………………………… 12

第五章:附墙杆件安全技术设计及计算

…………… 12

第六章:计算结论

…………………………………………………… 49

第七章:附墙装置施工要求

………………………………………… 50

第八章:应急救援预案

……………………………………… 58

第九章:附图

…………………………………………… 63

#+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集美新城核心区东北部,北面靠海翔大道;东侧紧邻杏林

湾水域。

工程名称:住宅.莲花新城项目3#地块地下室及上部工程

建设单位:厦门市东区开发公司

监理单位:厦门高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厦门市泛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厦门市集美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施工单位: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

安装单位:厦门正德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本工程为住宅莲花新城项目3#地块地下室及上部工

程。由一层地下室、1#~8#高层住宅、9#~12#低层商业建筑及室外配

套工程组成;总用地面积楼36531.124m总建筑面积142748.45m

5#楼建筑面积:13264 m,建筑物最高高度:109.5 m

Q5613

塔吊

型号:m

QTZ80(Q5613)(安装总高度126.6

附着层 附着位置及砼标号 附着距基础高(m

7层柱(已装) 梁柱(C30 30

13层柱(已装) 梁柱(C30 48

19层柱(已装) 梁柱( C30 64

25层柱(已装) 梁柱( C30 82

31层柱(已装) 梁柱(C30 100

2

22

#+

第二章:塔机概况

1、塔机选用及布置工况

5#楼现场安装的1#塔机“GJJ”牌QTZ80(Q5613),塔机基础标

高为负5.5米,塔机基础中心位于5# 5-5 轴与 5-9轴之间,

详见塔机基础布置方案图。该塔机离墙距离达8.3m(塔机中心至外

墙距离),附墙跨距为9.8m

2、塔机基本参数:

1#塔机为长沙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QTZ80Q5613塔机,

塔机标准臂长为56m。查该塔机《使用说明书》,该塔机额定起重力

矩为800KN.M,最大起重量6T,独立起升高度为40m(由1节预埋基础

节、1节过渡节和13个标准节组成),最大起升高度为160m,第一道

附墙架以上塔身最大悬出段为35.2m,塔机最大工作高度为65.2

(由1节预埋基础节、1节过渡节和22个标准节组成)第二道附墙

架以上塔身最大悬出段为35.4m第一、二道附墙之间的距离为不大

25米,塔机最大工作高度为90.4米(1节预埋基础节、1节过渡

节和31个标准节组成)第三道附墙架以上塔身最大悬出段为32.8m

第二、三道附墙之间的距离为不大于25米,塔机最大工作高度为

112.8米(1节预埋基础节、1节过渡节和39个标准节组成)。第四

道附墙架以上塔身最大悬出段为33m第三、四道附墙之间的距离为

不大于25米,塔机最大工作高度为138米(1节预埋基础节、1

过渡节和48个标准节组成)。第五道附墙架以上塔身最大悬出段为

#+

30.4m,第四、五道附墙之间的距离为不大于25米,塔机最大工作

高度为160.41节预埋基础节、1节过渡节和56个标准节组成)

非工作状态最大倾覆力矩为2717.1KN.M;工作状态最大倾覆力矩为

2117.2KN.M;工作状态下惯性扭矩为279KN.M;塔身过渡节及标准节

均由方钢管组L125角钢对扣焊接而成,外表为黄色,节重约880KG

截面为均1.6m×1.6m,其主弦上下端面为8个连接螺栓套,高均为

2.8m

3、该台塔机附墙综合考虑三拉杆形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1#塔机第一

道附墙设置在塔身30米(7层梁柱处),塔机安装悬高为65米;第二道

附墙设置在塔身48米(13层柱处),塔机安装悬高为81.8米,第三道附

墙设置在塔身64米(19层梁柱处),塔机安装悬高为95.8米;第四道附

墙设置在塔身82米(25层柱处),塔机安装悬高为112.6米;第五道附

墙设置在塔身100米(31层梁柱处),塔机安装悬高为126.6米;1#塔附

墙杆件选用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组合结构,1~4道附着主肢选用[18a槽钢;

第五道附着选用[20a槽钢。

1#塔机中心至外墙距离,已远远超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4米,

塔机附墙杆件为非原厂制作产品,计算其杆件内力大小和受力验算。为确

保施工安全,塔机的附着撑杆在施工中所受反力的确定显得非常重要,

对附着撑杆的设计以及主体结构的施工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应结合实际

工程实践,通过对塔机及附着撑杆施工工况的力学分折,据塔机生产厂家

所提供的标准附墙距离已远不能满足工程具体施工要求。针对附墙距离很

大的问题,参考使用说明书的参数数据,对1#GJJQTZ80(Q5613)塔机

#+

附墙杆件进行设计计算。

住宅莲花新城3#地块5#1#GJJ”牌QTZ80(Q5613)塔机荷载参数

Fh kN FvkN MkN.m MnkN.m 自由高度

或悬臂高度

(m)

工况荷载

工作状态24.5 701 2117.2 279 42.6

100.4 592.5 2717.1 0.0 42.6 非工作状态

24.5 701 2024.1 279 35(第一道) 工作状态

100.4 2335.58 0.0 35(第一道) 非工作状态

24.5 701 2009.41 279 33.8(第二道) 工作状态

100.4 2275.34 0.0 33.8(第二道) 非工作状态

24.5 701 1943.25 279 29.8(第三道) 工作状态

100.4 2004.26 0.0 29.8(第三道) 非工作状态

24.5 701 1970.2 279 30.6(第四道) 工作状态

100.4 2394 0.0 30.6(第四道) 非工作状态

24.5 701 26.6(第五道) 工作状态1921.2 279

#+

非工作状态100.4 2256.69 0.0 26.6(第五道)

故该塔机自由高度非工作状态下(悬高为42.6m)的最大倾覆力矩M

=2717.1KN.m

M=M+M=2717.1KN.m;风力重心高度:H1=42.6/2=21.3;

不平衡力矩

M=100.4*21.3=2138.52KN.m;

M=2717.1-2138.52=578.58KN.m;

不平衡力矩

在塔机允许最大风速不变的情况下,塔机的风荷载与塔身高度成正比;

故该第一道附墙以上的塔机非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38.52*35/42.6+578.58=2335.58KN.m

故该第二道附墙以上的塔机非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38.52*33.8/42.6+578.58=2275.34KN.m

故该第三道附墙以上的塔机非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38.52*29.8/42.6+578.58=2074.54KN.m

故该第四道附墙以上的塔机非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38.52*1.3*30.6/42.6*1.1+578.58=2394KN.m

故该第五道附墙以上的塔机非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38.52*1.3*26.6/42.6*1.1+578.58=2156.69KN.m

墙以作状最大

M1=2117.2-24.5*42.6/2-35/2=2024.1KN.m

故该第二道附墙以上的塔机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17.2-24.5*42.6/2-33.8/2=2009.4KN.m

#+

故该第三道附墙以上的塔机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17.2-24.5*42.6/2-30.6/2=1943.25KN.m

故该第四道附墙以上的塔机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17.2-24.5*42.6/2-28.4/2=1970.2KN.m

故该第五道附墙以上的塔机工作状态下所受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1=2117.2-24.5*42.6/2-26.6/2=1921.2KN.m

4、编制附墙装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申请专家论证的说明

该台塔机中心至外墙距离,已远远超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4

米,因此,为确保塔机的安全使用,做好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塔机的安

全监控,有效遏制塔机安全事故,我司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厦门中宸

集团有限公司住宅莲花新城3#地块5#1#QTZ80(Q5613)超长附墙杆件设

计、安装安全专项方案》,按《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

166号的要求,由我司提出申请,并委托厦门市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协会

建筑机械分会组织建筑机械方面的专家对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进行专家

论证。

第三章、编制依据

(1)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程》GB/T13752-92

(2) 《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

#+

7《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与检验》JG/T5112-1999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9)《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66号)

(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15)《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D48-93

(16)《起重机 钢丝绳 维护、保养、使用、检验和报废》GB/T5972-2009

(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文)

(18)《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

DBJ13-91-2007

(1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196-2010

(20) QTZ80(Q5613)塔机《使用说明书》

长沙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21) PKPM施工安全设计软件

(22)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图纸等

(23)《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测规程》DBJ/T13-67-2010

24《关于采集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信息资料的通知》(厦建工

201048号文。

第四章、危险源识别及相关控制措施

1、危险源辨识

根据该塔机附墙安装、使用的特殊情况,项目部针对性地进行了施工

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如下:

#+

通过以上识别,确定有五项重大危险源,分别为预埋杆件太细,不符

合设计要求、高空作业、附墙预埋件不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位置的

砼强度设计不符合设计要求、高空落物。

2、危险源相关控制措施

⑴防止塔式起重机事故措施

①严格控制荷载,塔机的力矩限位器、载荷限位器经检测合格后,在

任何时候严禁私自调整,应杜绝超载吊装。

②禁止斜吊。所谓斜吊,是指所要起吊的重物不在塔机起重臂顶的正

下方,因而当将捆绑重物的吊索挂上吊钩后,吊钩滑车组不与地面垂直,

而与水平线成一个夹角。斜吊还会使重物在离开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

能碰伤人或碰撞其他物体。

③绑扎构件的吊索要经过计算,绑扎方法应正确牢靠,所有起重工具

应定期检查。

5 的砼强度设计不塌、物体 3 重大 10 6 7 420 重大

伤害 风险 风险 后果风险值 危险

类型 级别 程度 C D=LEC 程度

1 机械 2 重大 10 6 7 420 重大

2 高空作业 高缀 2 重大 10 6 7 420 重大

3 机械 2 一般 3 6 6 108 一般

3 临边作业 高缀 2 中度 6 6 3 108 一般

4 坍塌 2 重大 10 6 7 420 重大

危险源 可能性L 频率E

附墙杆件太细,

符合设计要求

附墙框未安装在

塔身主节点处

附墙预埋件不符

合设计要求

预埋件安装位置机械、

满足要求 打击

6 高空缀物 2 重大 10 6 7 420 重大

7 焊接作业 火灾 1 轻度 6 6 3 108 一般

物体

打击

#+

④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或设备。严格执行“十不吊”标准。

⑤禁止在六级风以上使用塔机,禁止在四级风以上进行塔机顶升作

业。

⑥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塔机司机密切配合,执行规定

的指挥信号。塔机司机应听从指挥,当信号不明或错误时,塔机司机可拒

绝执行。

⑦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

将重物降落到安全的地方,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

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把重物降到地面。

⑵防止高处坠落措施

①凡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医院体检合格,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视力和听力严重障碍的人员,一律不准从

事高处作业。

②凡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应在开工前进行安全教育及操作规程交底。

高空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人员超过2米必须系好安全带,

空作业人员施工前安全带应“先生根”,高挂低用。

③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衣着符

合高处作业要求,穿软底鞋,不穿带钉易滑鞋,并要认真做到“十不准”:

一不准违章作业;二不准工作前和工作时间内喝酒;三不准在不安全的位

置上休息;四不准随意往下面扔东西;五严重睡眠不足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六不准打赌斗气;七高处作业的用具不准没有固定. 八不准违反规定要求

使用安全用品、用具;九不准在高处作业区域追逐打闹;十不准随意拆卸、

损坏安全用品、用具及设施。

④保证施工进度与安全工作同步进行。

⑤禁止立体交叉作业,立体交叉作业要有相应的安全防护隔离措施,

无措施严禁同时进行施工。

⑥高处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中发现安全设施有缺陷和隐

#+

患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⑦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悬空高处作业所用平台等设备

设施均需经过检验后方可使用。无可靠的防护措施绝不能施工。在特殊施

工环境安全带没有地方挂,这时更需要想办法使防护用品有处挂,并要安

全可靠。

⑧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必须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

近,对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等,必须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

的物料、剩余材料和废料等都要加以清理及时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

丢弃。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可能缀落的任何物料,都要一律先行撤除或

者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⑨雨天、高空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六级以上大风、大暴雨

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高空作业,待恶劣气候过后应及时检查高空安全

设施,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恢复完善。

⑩实现现场交接班制度,前班工作人员要向后班工作人员交待清楚有

关事项,防止盲目作业发生事故。

⑶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措施

①地面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②高处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应放在随身佩带的工具袋内,

不可随意向下丢掷;在高处用气割或电焊切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火花

落下伤人或酿成火灾。

③地面操作人员,应尽量避免在高空作业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

不得在塔机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装的构件下停留或通过;构件安装后,必须

检查连接质量,只有连接确实安全可靠后,才能松钩或拆除临时固定工具;

④设置吊装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无关人员入内;安装下方周边10

米范围内应划定警戒区域,并设专人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范围和

落物伤人。

第五章、附墙杆件安全技术设计及计算

#+

一、5#1#QTZ80(Q5613)塔吊附着计算(共五道)

根据附着式塔机所受载荷、塔身内力及支反力的计算分析,对于附着

装置来说,应考虑以下情况:

①塔机满载工作状态,受自身的扭矩和风载所给的扭矩(风载按20m/s

值,即按0.25KN/mm,且扭矩方向相同。

2

②塔机非工作状态(塔机使用高度不超过100m),风荷载按暴风状态取值

1.1KN/mm;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方向,风水平吹向塔臂且与塔臂竖直

2

面垂直。

③塔机非工作状态(塔机使用高度超过100m,风荷载按暴风状态取值

1.3KN/mm)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方向,风水平吹向塔臂且与塔臂竖直

2

面垂直。

④在实际使用中,塔机最上面一道附墙受力最大,在此只对最上面一道附

墙杆的内力进行计算分析;

⑤每道附墙均计算,按其中受力最大的一道附墙杆件进行设计计算。

(一)住宅莲花新城3#地块5#1#QTZ80(Q5613)塔吊三

附着计算(第一道附墙)

A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一道附墙非工

作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65.0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2335.58(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

回转扭矩:0.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1.1(kN/m )

2

附着杆选用:两根[18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1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

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

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1.10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20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4.066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1.30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1.30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2335.58kN.m

#+

q

M

30.0m 35.0m

计算结果: N=216.717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 塔机非工作状态下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

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33.15 kN

#+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71.42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71.80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33.15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71.42 kN

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71.8 kN

.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233.15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233.15×1000/2569.00×2=45.38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241.91kN2:N=95.56kN;杆3:

N=171.80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83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1.559,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05.05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233.15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

经过焊缝强度 = 233150/(618.00×7.00) = 53.89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B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一道附墙工作

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65.0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2024.10(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279.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0.30(kN/m)

2

附着杆选用: 两根[18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1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

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

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0.25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20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0.924kN/m

kk2

#+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30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0.30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2024.1kN.m

30.0m 35.0m

q

M

计算结果: N=124.268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

其中:

. 塔机工作状态下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

扭矩和风荷载扭矩。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0-360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

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71.36 kN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95.67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54.90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71.36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95.67 kN

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54.9 kN

.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254.9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5138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254.9×1000/2569.00×2=49.61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171.36kN;杆2:N=195.67kN;杆

3:N=254.90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83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1.559,3:

#+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07.99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254.900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254900/(618.00×7.00) = 58.92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二)、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二道附着)

A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二道附墙非工

作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81.8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2275.34(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0.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1.1(kN/m)

2

附着杆选用:两根[18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2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48.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

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

算如下:

#+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1.10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34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4.324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1.38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1.38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2275.34kN.m

30.0m 18.0m 33.8m

q

M

计算结果: N=262.513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 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

.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284.55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284.55×1000/2569.00×2=55.38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212.89kN;杆2:N=118.89kN;杆

3:N=292.55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66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5.130,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23.94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284.55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284550/(618.00×7.00) = 65.78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B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二道附墙工作

状态下)

#+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

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

算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81.8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2009.41(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279.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0.25(kN/m)

2

附着杆选用:两根[18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2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48.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

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

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0.25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34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0.983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31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0.31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2009.41kN.m

#+

30.0m 18.0m 33.8m

q

M

计算结果: N=164.530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

.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

扭矩和风荷载扭矩。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0-360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

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93.43 kN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19.21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15.26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93.43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19.21 kN

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15.26 kN

.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293.43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293.43×1000/2569.00×2=57.11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293.43kN;杆2:N=219.21kN;杆

3:N=215.26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66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5.130,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27.42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293.435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293434.60/(618.00×7.00) = 67.83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三)、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三道附着)

A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三道附墙非工

作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95.8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2074.54(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0.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1.1(kN/m)

2

附着杆选用:两根[18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3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48.0,66.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

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

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

1.10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40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4.435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1.42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1.42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2074.54kN.m

30.0m 18.0m 18.0m 29.8m

q

M

计算结果: N=243.020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

其中:

. 塔机非工作状态下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

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61.44 kN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80.09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92.65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61.44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80.09 kN

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92.65 kN

.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261.44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271.28×1000/2569.00×2=52.8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261.44kN2:N=80.09kN;杆3:

N=192.65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83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1.559,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17.8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261.44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261440/(618.00×7.00) = 60.43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B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三道附墙非工

作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95.8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1943.25(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279.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0.25(kN/m)

2

附着杆选用:两根[18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3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48.0,66.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

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

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0.25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40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1.008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32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0.32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1943.25kN.m

30.0m 18.0m 18.0m 29.8m

q

M

计算结果: N=178.231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 塔机工作状态下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

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0-360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

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31.60 kN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19.46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97.68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31.6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19.46 kN

#+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297.68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297.68×1000/2569.00×2=57.94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231.60kN;杆2:N=219.46kN;杆

3:N=297.68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83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1.559,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26.12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297.677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297677/(618.00×7.00) = 68.81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四)、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四道附着)

A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四道附墙非工

#+

作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112.6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2394.00(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0.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1.3(kN/m)

2

附着杆选用:两根[18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4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48.0,66.0,82.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

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

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1.30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64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5.766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1.85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1.85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2394kN.m

#+

30.0m 18.0m 18.0m 16.0m 30.6m

q

M

计算结果: N=323.077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

. 塔机非工作状态下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

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62.01 kN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09.36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350.20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62.01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09.36 kN

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50.2 kN

.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350.20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350.20×1000/(2569.00×2)=68.16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262.01kN;杆2:N=146.32kN;杆

3:N=360.04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66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5.130,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52.6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350.2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350200/(618.00×7.00) = 80.95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B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四道附墙非工

作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112.6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1970.20(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279.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0.25(kN/m)

2

附着杆选用:两根[18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4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48.0,66.0,82.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

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

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0.25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64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1.109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35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0.35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1970.2kN.m

30.0m 18.0m 18.0m 16.0m 30.6m

q

M

计算结果: N=198.177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

其中:

. 塔机工作状态下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

扭矩和风荷载扭矩。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0-360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

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320.72 kN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34.45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52.76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20.72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34.45 kN

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52.76 kN

.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320.72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320.72×1000/(2569.00×2)=62.42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320.72kN;杆2:N=234.45kN;杆

3:N=252.76kN

#+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8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569.00=5138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66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5.130,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39.27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320.722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 185 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320722.20/(618.00×7.00) = 74.14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五)、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五道附着)

A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五道附墙非工

作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126.6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2156.69(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0.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1.3(kN/m)

2

附着杆选用:两根[20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5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48.0,66.0,82.0,100.0(m)

#+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

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

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1.30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64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5.766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1.85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1.85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2156.69kN.m

30.0m 18.0m 18.0m 16.0m 18.0m 26.6m

q

计算结果: N=262.817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M

#+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 塔机非工作状态下1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

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82.74 kN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86.62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08.34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82.74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86.62 kN

#+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282.74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20a槽钢,查表可知

n

A=2883mm

n

2

=282.74×1000/(2883.00×

2)=49.036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282.74kN2:N=86.62kN;杆3:

N=208.34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20a槽钢队对焊而成,

n

表可知 A=2×2883.00=5766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83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1.559,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13.52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282.74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282740/(618.00×7.00) = 65.36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B5#1#QTZ80(Q5613)塔吊三附着计算(

第五道附墙工作

状态下)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

和锚固环计算。

.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126.6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1921.20(kN.m)

附着塔吊边长:1.60(m)

附着框宽度:2.00(m)

回转扭矩:279.00(kN.m)

风荷载设计值W0:0.25(kN/m)

2

附着杆选用:两根[20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

附着节点数:5

各层附着高度分别:30.0,48.0,66.0,82.0,100.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7.30(m)

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4.10(m)

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9.80(m)

. 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

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

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基本风压(kN/m)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0

2

定采用:W=

0

0.25kN/m

2

u──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z

的规定采用:

u=2.640

z

u── 风荷载体型系数:U=2.400

ss

── 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

z

系数按公式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W×B×K

wks

其中 W── 风荷载水平压力,W=1.109kN/m

kk2

B── 塔吊作用宽度,B=1.60m

K──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0.20

s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35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0.35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1921.2kN.m

#+

30.0m 18.0m 18.0m 16.0m 18.0m 26.6m

q

计算结果: N=183.959kN

w

.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M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

. 塔机工作状态下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

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0-360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

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38.00 kN

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21.99 kN

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302.22 kN

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38 kN

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21.99 kN

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02.22 kN

.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238.00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20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883=5766mm

n

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238.00×1000/(2883×2)=41.28N/mm

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f

n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1:N=238.00kN;杆2:N=221.99kN;杆

3:N=302.22kN

A──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20a槽钢对焊而成,查表

n

可知 A=2×2883=5766mm

n

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1: =0.448,2:=0.383 ,3: =0.459

──杆件长细比,1: =118.929,2:=131.559,3:

=116.25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114.1N/mm

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05N/mm,满足要求!

2

. 焊缝强度计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 N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302.218kN

l为附着杆的周长,取618.00mm

w

t为焊缝厚度,t=7.00mm

ff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60N/mm

tc

2

经过焊缝强度 = 302217.88/(618.00×7.00) = 69.86N/mm

2

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二、

附着杆耳板与端板焊缝计算(按受力最大的第三道

附墙受力取值)

与预埋支座连接的吊耳板宽度bQ235A钢制作,焊缝采用E43型焊条进行焊接。

Q235钢抗拉、抗压的强度[σ]= 205N/mm, 角焊缝抗拉、抗压的强度[σ]=

2

160N/mm进行验算。按吊耳板紧贴支座板,单耳板进行焊接,不开坡口,双面焊,

2

K型焊接,焊缝高度t,焊缝有效计算高度0.707t。吊耳端口封口不作强度计算,

作为裕量。

焊缝有效计算面积为:2b×0.707t=1.414×b×t

N为附着杆单根主肢最大拉力或压力,N=350.2kN

σ=N/1.414×b×t

⑴当取b=150mmt=12mm

σ=350.2×1000/1.414×150×12=137.57N/mm[σ]= 160N/mm

2

2

⑵当取b=150mmt=8mm

σ=350.2×1000/1.414×150×10=165.09N/mm[σ]= 160N/mm

22

说明:吊耳板宽b=150mm,焊缝取12mm可以满足要求。

三、5#1#QTZ80(Q5613)塔机箱型结构附着杆件稳定性计

算说明:

该附墙杆件采用两根【18a或【20a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型结构,杆件的

长细比均小于规范规定的150,故其稳定性验算可从略;若附墙杆件采用

分段连接,须用厚为12的钢板,采用8个直径为16的高强度螺栓联接而成,

此不列入计算,亦作为格构式杆件的安全储备;

#+

综上所述,该格构式附墙杆件设计有较大的安全储备,能满足塔机各

种工况下的安全使用要求。

四、5#1#QTZ80(Q5613)塔机附墙装置相关节点验算(从

计算书中可知,该塔机附墙杆件在第三道附墙处的受力最

大取值进行节点验算)

(一)、附着支座与建筑物的连接多采用与预埋件在建筑物构件上的螺栓连接。预埋

螺栓的规格和施工要求如果说明书没有规定,应该按照下面要求确定:

1 预埋螺栓必须用Q235钢制作;

2 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3 预埋螺栓的直径大于24mm

4 预埋螺栓的埋入长度和数量满足下面要求:

其中n为预埋螺栓数量取6~8(8个验算)d为预埋螺栓直径取24l为预

埋螺栓埋入长度取360f为预埋螺栓与混凝土粘接强度取C303.0N/mm^2);N为附

着杆的轴向力取350200KN

N=0.75Ndlf=488566N>350200N.

故满足要求。

5 预埋螺栓数量,双耳支座不少于8只;预埋螺栓埋入长度不少于15d;螺

栓埋入端应作弯钩并加横向锚固钢筋。

二)、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

1 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

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

2 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

3 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

承重内墙上;

4 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三)、本附着设计一边采用φ68的可调螺杆;一边采用耳板销轴定位;

螺栓螺纹M68(粗牙、牙距6查五金材料手册表得其螺杆底径为φ

62.37,则

σ= =114.63N/mm

1

2

π

×62.37

2

4

[σ]=205N/mm114.63N/mm

22

350200

#+

故符合要求.

(四)、销轴受力计算:销轴材质为45#钢,经调质处理,达到布氏硬度

215~255,直径为50

1、销轴剪切验算:(为双耳板受力)

N

222

2

2

=350200/0.5Л50=89.18N/mm<[τ]=190N/mm

d

4

2、销轴挤压验算:(为双耳板受力;耳板厚度为16mm

σ=N/dΣδ=350200/50×16×2=218.9N/mm<[σ]=340N/mm

22

3、可调螺杆中间开孔部位受剪切验算:开孔部位其减少的面积仅不到

7%,实际受力面积比直径50的销轴大,故验算从略。

故符合要求.

第六章、计算结论

1)通过计算可以看出,附墙杆的长细比验算满足安全要求。

2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其最大应力,能满足工程安全性,进行安全生

产。

3)塔机上部各载荷的大小及方向均在360°回转中变化,各附着撑

杆的受力也随之变化,这种方法求出的各撑杆内力最大值符合实际,安全、

可靠。

#+

第七章、附墙装置施工要求

1、进场后施工单位须与安装单位应签定安全协议书;协议书应明确双方

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附墙杆件施工要求:

2.1加工工艺

附墙拉杆的制造工艺按钢构件制造工艺。

钢构件制造工艺流程图

附墙拉杆

制造

运输单元组装

金加工

金检

金检

焊缝检查与校正

零部件装配

焊接与校正 构件焊接入库验收

附着支座预埋件下料

构件下料

#+

钢构件制造工艺流程图

2.2焊接工艺

钢结构焊接控制

对于现场的焊接环境,规定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钢板表面温度≥

5℃,相对湿度≤80%风速≤10m/s(手工电弧焊)或风速≤2m/s(气体保

护焊)

焊工要有有效的合格证件。附墙超长拉杆采用槽钢、角钢、钢板、圆

钢制作。槽钢、角钢选用Q235材质,钢板选用Q235材质或Q345材质,

圆钢选用45#钢或Q345材质。槽钢、角钢尽量采用整根长度,不需对接。

采用手工焊或二氧化碳气保焊。腹板开60X型坡口,翼板坡口为

60V型坡口,翼板坡口下加钢衬垫。组对间隙为2mm钝边高度为2mm

手工焊接可采用焊条为E4303焊条,Φ3.2焊条打底,Φ4.0焊条盖面。

焊条不能受潮,焊条要用保温桶盛放。完成焊接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

检验。

a、施焊时应严格控制线能量和层间温度;

b、焊工应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中所指定的焊接参数,焊接施焊方向,

焊接顺序等进行施焊;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所规定的焊角高度进行焊

接。

加固包装

出厂

#+

c、焊接前应将焊缝表面的铁锈、油污、灰尘、氧化皮、割渣等清理

干净;

d、不允许任意在工件上引弧,以免损伤母材,引弧必须在焊道进行。

e、施焊应注意焊道的起点、终点及焊道的接头不产生焊接缺陷,手

工多层多道焊时焊接接头应错开。

2.3、焊接质量标准

一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评定等级

内部缺陷

检验等级 AB

焊缝表面质量

a、对接焊缝的余高为23mm,必要时用砂轮磨光机打磨光顺。

b、焊缝要求与母材表面光顺过渡,同一焊缝的焊脚高度要求一致。

c、焊缝表面不准电弧光伤、裂纹、气孔及凹坑;

d、主要对接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0.5mm,次要受力焊缝的咬边不

超过1mm

2.4、主要材料及进场计划

钢结构工程制造所用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

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并应具有出厂

合格证。如无出厂合格证,或标号不清、或数据不全,或对数据有疑问的

材料,应逐件进行理公试验,试验合格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才能使用。

钢板表面存在缺陷不得超过GB3274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热轧厚钢

#+

板技术条件》中的规定时,否则,不得用于制造金属结构的承重构件。

焊条型号或焊丝代号及焊剂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并采用与母材强

度相适应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焊条的存放与保

管遵照JB3223的规定。

A:材料代用

如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提供图纸规定的材料时,应在该项目制造前40

天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材料代用申请单”,说明无法提供的材料和规格,

建议代用的材料和规格及条件等,经工程师书面同意后才能代用。

B:不合格材料和不合格品的处理

为实现质量目标,保证单元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材料质检员

负责对不合格材料和不合格品的标标识、记录、隔离和处置、防止误用。

2.5、防腐措施

,应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表面处理。

,应在除锈前清理干净,同时也要铲除疏松的氧化皮和较厚的锈层。

应在除锈前清理干净,如只是局部面积上有油污及油脂,一般可以采用

局部处理措施;如大面积或全部面积上都有,则可采用有机溶剂或热碱进

行清洗。

,可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掉。但应注意废水处理,以免造成污染。

#+

涂漆须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钢材表面处理质量和大气环境。应在5℃以

上、相对湿度85%以下的气候条件中进行,当表面受雨水影响时,不可涂

装。

在气温为3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施工,溶剂挥发很快,可加入不大于油

漆自重5%的稀释剂予以稀释。

涂装前应检查涂装品种、型号、规格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规定,质量不

符合变质的涂料不得使用。

涂装前须将油漆搅拌至完全均匀。如发现漆皮或颗粒,则应使用80~120

目筛过滤。

本工程钢构件经除锈处理后应立即喷涂环氧富锌保养底漆,而后再涂

二道环氧云铁中间漆,制作完成后再涂二道面漆,漆膜总厚度不小于

125um

涂刷方向应先上下后左右,漆刷蘸漆不能过多以防滴落,漆刷也不能拉

得太长以免漆膜过薄。

,应先涂刷一道,然后再大面积涂刷。

,金属表面除锈后,应在8h内(湿度大时为4h)尽快刷底漆;底漆充分

干燥后再刷后层油漆;第一度和第二度防锈漆涂刷时间不应超过7d;第

二度防锈漆干后,尽快做中涂。 不能超过说明书中的最长时间间隔,以

免影响漆膜层间的附着力造成漆膜提早剥落。

#+

,使用时不得添加稀释剂。

涂装基层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专业规范;

检查是否有误涂、漏涂、脱皮和返锈;

检查涂层外观是否涂刷均匀及有无明显的皱皮、流缀;

检查补刷涂层是否完整;

检验涂层厚度的允许偏差。

,防止踏踩,损坏涂层。

,在4小时之内遇有大风或下雨时,应加以覆盖,防止沾染尘土和水气,

影响涂层的附着力。

,要注意防止磕碰,防止在地面拖拉,防止涂层损坏。

,防止咬伤涂层。

3、塔机装拆单位应需具备的条件

⑴装、卸单位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装、卸资质证书及

审定等级。

⑵装、卸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应取得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颁发的专业岗位证书。

⑶安拆人员应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

必须确保所有塔机安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4、安装及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人员组织:

现场施工组织负责人1名、技术员1名、安全员1名、安装人员6-7

(均有特种操作工上岗证)

#+

姓名 作业类别

汪鸿川 塔机拆装管理 D0028

钱小兵 机管员 D0017

李勇 塔机拆装工 A0067

董均 塔机拆装工 D0065

杨代福 塔机拆装工 D0044

潘言进 塔机拆装工 A0064

汤又华 专职安全员 闽建安C20092005033

肖功良 起重机械电工 TS6FXMN05078

涂朝江 焊工 T

5、工作条件:在露天有六级或以上大风或雷雨、大雾等恶劣天气,

应停止塔机作业,雨雪后,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

业。

6、吊装

1严禁使用塔机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固在地面上

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体。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

部松动后方可起吊。

2起吊重物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再堆放或悬挂零星

物件。易散落物件应使用吊笼栅栏固定后方可起吊。标有绑扎位置的物件,

应按标记绑扎后起吊。吊索与物件的夹角宜为45°-60°,且不得小于

30°,吊索与物件棱角之间应加垫块。

3)起吊载荷达到塔机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

离地面200-500mm后,检查塔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

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对易晃动的重物应拴拉绳。

4)重物起升和下降速度应平稳、均匀,不得突然制动。左右回转

应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

5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

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

#+

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

地面。

7、塔机附墙安装及拆卸的组织管理:

⑴起重机附着的建筑物,其锚固点的受力强度应满足塔机的设计要

求。附着杆系的布置方式、相互间距和距离等,应严格按附墙设计方案规

定执行。

⑵装设附着杠架和附着杆件,应采用经纬仪测量塔身垂直度,并应

采用附着杆进行调整,在最高锚固点以下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1000

⑶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座布设时,附着杆倾斜角不得超过10°

⑷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或塔身中部有设置水平腹杆

处,不得偏移主节点200~300mm,并箍紧塔身。最上一道附墙框安装在塔

机对角处,如无斜撑时应采取内撑杆加固。

⑸塔身顶升接高到规定锚固间距时,应及时增设与建筑物的锚固装

置。在塔身高出锚固装置的自由端高度,应符合《出厂说明书》的规定。

⑹塔式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锚固装置,发现松动或异常

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故障未排除,不得继续作业。

⑺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严禁安装或拆卸锚固装置。

⑻锚固装置的安装、拆卸、检查和调整,均应有专人负责,工作时

应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并应遵守高处作业有关安全操作的规定。

8、附墙安装前的准备

附墙装置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方式为采用预埋螺栓及预埋板定

位,结构受力部位如柱梁等若需采取补强措施的,施工总包单位应提交设

计院进行必要验算,荷载可按计算书确认的最大值取值进行验算,5#1#

塔机最大受力取值:350.2KN

附墙杆件的制作材料、连接螺栓应有合格证明文件,连接螺栓

应为8.8级及以上高强度螺栓,附墙杆件应由钢结构专业生产单位严格按

附墙杆件的结构详图进行加工制作,制作完后,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应组

#+

织验收,其焊缝应经过资质单位抽检合格。

9、附墙装置的质量控制措施

⑴附墙可调拉杆的螺杆有效螺牙数不少于4牙,调紧到位后应设置止

退螺母。宜双向设置。

⑵每道附墙必须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并经安装、监理、

使用及租赁单位四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0、附墙装置的安全注意要点:

⑴机管员、安全员及塔机操作人员在每道附墙安装完后,对预埋件

及附墙杆件的日常检查应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并将检查情况记入安全

日记中。

⑵严格控制塔机的悬臂高度,严禁超过设计及说明书规定的高度进

行作业。

⑶发现附墙框顶紧销轴未顶到位,应及时予以调整到位,对预埋螺

栓应定期进行检查,预埋螺栓应有止退措施,确保其预紧力满足要求。

⑷检查中发现附墙杆件有扭曲变形现象,应马上停止塔机使用,采

取有效措施加固后,方可继续使用。

⑸台风过后,应对附墙装置及塔机各项安全装置进行详细检查,确

保可靠后方可使用。

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应逐条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第八章、应急救援预案

1、应急预案

⑴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事

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和工作秩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管理条例》的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

#+

住宅莲花新城3#地块5#1#QTC80(Q5613)塔机超长附墙杆件设计、安装应

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⑵应急领导小组及组织管理机构:

①、此危险性较大的塔机三附着杆件施工前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领导

小组,来确保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序地应急指挥。

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

成员为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等构成。

②、组织管理机构框架图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安全员 机管员 质检员

联系电话 备注

谢亚文 项目经理

纪铭愿 技术负责人

洪东晓 施工员

涂朝江 电气焊工

宋建中 电工

安全员

⑶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①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

②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

信联络和组织指挥协调。

③负责配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和消防器材、救生设备和其他应急设备。

④发生事故要及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连续发生,

#+

并迅速向上级机构报告。

⑤负责组织抢险、疏散、救助及通信联络。

⑥组织应急检查,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对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与

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救护准备。

⑷、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数量

1)医疗器材:担架3副、氧气袋3个、小药箱2个;

2抢救工具:切割用具2套、千斤顶4个、手拉葫芦3个;千斤绳8条;

3)照明器材:手电筒5个、36V应急灯3套、灯具5套;

4)通讯器材:对讲机8部;

5)灭火器材:干粉灭火器10个;

6)救援设备:25T及以上汽车吊1台;

.应急物资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安全应急预案的物资装备由施工现场项目部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维

护保养,做好物资设备台帐。每次安全应急抢救完后,做好统计工作,对

损失的物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新。

⑹、在塔吊超长附着施工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应急

预案:

1、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伤害事故的;

2、火灾事故;

3、高温中暑;

4、高空缀落;

5、机械伤害;

6、台风出现时。

#+

⑺、应急反应预案

①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

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急救。

②故事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

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员伤亡、重伤及财

产损失等严重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

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③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危险性较大的塔机附墙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火灾事

故、高温中暑、高空缀落、落物伤人、机械伤害等事故。

A)火灾事故应急处理

1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根据工地情况,利用临时消防管道加压水或

干粉灭火器对可燃物的性质、数量、火势、燃烧速度及范围作出正确判断,

迅速进行灭火。

2及时报警,组织扑救。当火灾发生时,当事人或周围发现者应立

即拨打119,并说明火灾位置和简要情况。

3)消灭飞火。组织人力密切监视未燃尽飞火,防止造成新的火源。

4疏散物资。安排人力、物力对没被损坏的物品进行疏散,减少损

失,防止火势蔓延。

5注意人身安全。在扑救过程中,防止自身及周围人员的重新伤害。

6积极抢救被困人员。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失落遇

的人员。

7)配合好消防人员,最终将火扑灭。

B)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1应迅速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让其平卧,头部

#+

不要垫高。

2)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

促进散热。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

当肛温降到38℃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防止虚脱。

3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能饮水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水或其他饮

料;不能饮水者应静脉补液,其中生理盐水约占一半。

4)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

5)转院:医疗条件不完善时,应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C)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处理

1)向项目部汇报。

2)应立即排除其他隐患,防止救援人员遭到伤害。

3)积极进行伤员抢救。

4)做好死亡的善后工作,对其家属进行抚恤。

⑻、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反应组织和预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应急组长组织所有应急人员

进行应急培训。组长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项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

在确认险情和事故处置妥当后,应急反应小组应进行现场拍照、绘

图,收集证据,保留物证。经业主、监理单位同意后,清理现场恢复生产。

单位领导将应急情况向现场项目部报告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

在事故处理后,将所有调查资料分别报送业主、监理单位和有关安

全管理部门。

⑼、应急通信联络

①、遇到紧急情况要首先向项目部汇报。项目部利用电话或传真向

上级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各施工班组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计

划,列明各营地及相关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并在施工现场、营地的显要位

置张贴,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

#+

②、防洪抗台应急救援:

项目部应注意当地气象部门的台风或暴风预报。当接到台风或暴风

信息时,项目部应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防洪抗台检查。检查重点为:

塔吊采取提前进行附墙处理、降低塔机的悬臂高度、将塔机套架下落至底

部(降低塔机的整体重心,增强塔机的稳定性)。对查出的隐患,积极整

改。在台风来临时,24小时派人值班,谨防意外。当接到值班员有发生

重大险情的信息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组进行抢险救灾。

③、大型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

当发生大型设备事故(含塔机倒塌、塔机大臂受力过大折弯、塔机

标准节开裂或变形严重、吊钩或吊物发生溜钩事故、塔机碰到建筑物、

机之间碰撞等,应立即上报项目部。项目部接到信息,立即起动应急救援

组,不管有无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项目部应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公司,并立

即停止该塔机使用,同时安排专人做好警戒,严格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危险

区域,公司总工室应在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到达现场(视情况严重程度,

确定是否请省市有关专家),确定好整改方案,并马上组织实施,在整个

整改过程中,现场安全员必须在场监督,当发生人员伤亡时,并应及时拨

110120119求援。

10)应急预案的终止

事故现场经过应急预案实施后,所有现场人员得到清点,事故得到有

效控制,应急总指挥可决定终止应急预案

第九章、附图: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5#1#塔吊安装立面图:

35#1#塔机塔吊附墙预埋螺栓处主体结构节点详图。

45#1#塔机杆件截面为180×180的槽钢格构式塔吊附墙杆件图;(共4

张);采用【18a槽钢或【20a槽钢对焊而成 的箱型结构

#+

嘉兴信息网-香港股票市场价格指数

塔吊(QTZ5613)超长附墙杆件设计,安装专项施工方案方针

更多推荐

莲花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