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勒马桶型号-股票代码分类

2023年9月6日发(作者:薛曜)
住区景观设计浅析
以绿城•北京百合公寓为例
内容摘要:通过目前房产开发对环境景观认知的误区分析,重新认识居住区景观的价值和意
义。以北京百合公寓为例探讨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把控节点。
关键词:居住 景观 设计
景观一词似乎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国内开发商及消费者中的兴起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
然而中国传统的住宅院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景观,文化的积淀使造园技艺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相当
高的水平,苏州园林艺术也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
“看不看楼看环境,满不满意看管理,买不买楼看户型”。人们已经把住区环境景观作为衡量
房产品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不论开发商还是消费者在对于环境景观高度重视的同时,也走入了
认知的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景观设计介入时序不当。目前房产开发中,往往把景观设计工作放在规划、建筑设计之
后,在大势已趋或木已成舟的局面中,景观设计进行见缝插针式点缀和装扮,作为建筑的补充和
填充,这无疑给小区的景观带来了欠缺。景观设计应在规划设计阶段尽早介入,让规划、建筑和
景观三方面有一个交叉和互动的机会,可以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植被
等资源,保证景观元素的合理分布,使小区的园林绿化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得到充分满足。另一
方面也有助于规划、建筑和景观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营销推广中过于强调环境景观的卖点。一些楼盘大炒“景观概念”,造成一种“泛环境论”,
误以为环境景观能够决定一切。
三、住区景观“公园化”。过分的人工雕饰,把“家园”搞成了“公园”,其实不然,住区环境形
成的是人与其所生存的土地的关系,如果说建筑拉远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景观则拉近了两者的关
系,它应该越自然越好,让人参与到自然中来。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同样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如环境景观与建筑单体缺乏和谐统一;盲
目追求欧美风格,照搬照抄,景观雷同化、西洋化;单纯地满足视觉功能,景观设计忽视参与性
及户外活动的行为习惯;偏重景观的平面设计,忽略景观的立体设计;设计师对环境景观的文化
深度挖掘不够,尽管景观元素丰富,缺少文化底蕴,营造的家园没有灵魂……
在此,对于误区产生的原因不作一一的剖析,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探究住区景观的构成。我们
知道,“建筑创造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通过对物质形式的安排而获得某种目的空间,从
而构成对人的生活有意义的场所。”
[1]相对而言,环境景观的创造要比建筑复杂,虽然都是生活有意义的场所,后者则是人们为
生存和生存得更好而开辟和营建的现实生活境域,还要寄托人们的心灵。所以,住区景观通常由
三个功能层面构成:
(一)使用功能层面。主要满足住区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如晨练、散步、游戏、乘凉、谈天等,
儿童与老人是这类人群的主要构成者;
(二)审美功能层面。它是人们高于物质层面的精神需求,住区景观是一种人们审美的特定场所。
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或立足点欣赏周边环境,并形成各自的意义,这种意义需要通过设计采用一定
的形式去表达。
(三)生态功能层面。景观离不开自然界的土壤、空气、阳光、水、植物、动物等,它与住地的
微气候和生态圈的形成休戚相关。住区景观离不开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把握,对低耗、节能、高效
的把握和对居住健康与舒适性的把握。
严格说来,没有最好的景观设计,只有最贴切的景观设计。最贴切的景观设计,就是在某个
具体的地块上,讲究天人合一,建筑与环境相统一的设计,才能使住宅小区独具特色,焕发个性
魅力。
那么,怎样把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做得更好、更贴切,让景观与建筑和谐共生呢?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提出了居住区环
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体现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
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原则,体现自然环境特征的地域性原则以及强调保留在先,改造在
后的历史性原则。
对于具体项目开发而言,独有纲领性的原则是不够的,不妨借助绿城北京百合公寓的操作实
例对住区景观设计品质把控的几个重要节点进行剖析。
一、立意的确定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
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织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例如,表达某种独特
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色。通过构思巧妙的设计立意,给人们的生活
环境带来更多的诗情画意。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
的载体。景观设计的立意切忌为了项目的商业炒作,张冠李戴或东施效颦。
北京百合公寓的景观营造力图以江南的灵动秀丽与北方的雄浑大气相结合,让人产生“身居
百合,梦回江南”的遐思,但并非是江南园林的一味拷贝。她必须与现代居住氛围和建筑风格和谐
统一。另一方面,作为江南背景的开发商绿城集团也希望在北方发扬和传承江南婉约内敛的居住
文化精髓。这正是百合公寓在景观设计的立意。
二、结构的确定 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深受前苏联小区模式的影响,采
取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的分级结构模式,居住区空间也随之划分为三个层次,与此
相对应的居住区绿地也采用三级(或两级)布置方式: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
[2]。同样我们也知道在一个住区,人们对活动空间有不同梯度需求的变化:公共空间、半公
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景观设计所要确定的结构与上述的结构相关但不完全是,主要
是依托于对居住区规划的理解,对一些住区空间性质进行分析,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形成景观
设计的具体结构的形态,同时明确不同等级的空间所承担活动的内容和人群容量。因此它一定是
具体的,它一定是有形态特征的,它一定包含了我们上述的居住区结构特点和不同梯度变化的空
间。
北京百合公寓的景观结构也是在原有规划的空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以一二
期已交付的园区来说,三级布置方式非常明确。以近七千平米大规模绿地为中心呈风车形构图,
正北是银杏耸立、对称式布局的商业步行街,以果林和秋叶木为主的带形绿化和漫步道由中心绿
地向西展开,向东流淌着蜿蜒的水系,保证了住区景观的均好性。同时,不同园区空间又各具特
点。第二层面是邻里小游园,考虑儿童游戏,老人晨练等内容的设置,属于半公共空间,依附于
风车形的主体结构,呈均布状;第三层面,则由邻里小绿地向宅间围合的半私密空间渗透,把宅
间的逗留空间和通勤的路径有机地组织。这样的景观设计结构既与住区规划相一致,又与住户的
活动类型和心理诉求相匹配,层次分明,内容丰富。
景观设计中重点和难点的明确,对于有针对性地保证园区景观的基本品质走出了第一步,同
时也有利于我们专业性地对部分课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在实践中有所提高。
四、元素和手法的确定 所有住区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闲设施、植物配
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至人的视线组织等都
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范围之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
而且还参与到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
行稿)根据其不同特征把景观设计元素分为三大类: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
这是对于景观元素通常意义上的分类,但对于所确定的景观立意,应该有明确的元素进行塑
造。北京百合公寓在创造江南灵秀的环境意象上就有所选择,例如水景、假山、置石和临水平台、
小桥,植栽选择荷花、竹子等。通过这些元素在园区景观中的演绎,让人似是而非地感受到那丝
丝江南情韵。
拿假山置石来说,在江南园林中经常运用山石来堆砌花台,它既可以使花台的形体随机应变,
小可占角、大可成山,成自然之趣。又可避免某些地区因地下水位较高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为观
赏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条件。置石可分隔空间,特别是分隔水面的空间,既不一览无余,
又可丰富水面景观;在园林绿地竖向设计中,置石常作为“谷方”,既起护坡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又有造景起势之妙。
还有竹子,在造景中它能与自然景色融成一体,在庭园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
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清静的景观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素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
屋”之说。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
沧浪亭的“翠玲珑”和“倚玉轩”及扬州个园的“春山”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手法还
是现代园林造景的典范。除了假山置石和竹子,其他元素就更不必说了。
至于手法,那就要看设计师的功力了,确定了设计师基本就确定了手法。同样的配料,不同
的厨师做出来菜的味道自然不一样,对于设计来说这就是手法的差异。设计总是徘徊在“遵循”和
“叛逆”之间,景观设计同样如此。古今中外经典的造园艺术是我们人类文明的瑰宝,现代景观设
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和积累,才有创新的可能,才可以拓展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将现
代的几何构成手法和流畅的曲线形态糅合到环境设计中,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为人
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化空间,为人们营造诗意的栖
居地,从而增添日常的生活情趣。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到重视,回顾走过的历程,抛开身边
嘈杂的叫卖,自问一声我们真正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园?
参考书目:
[1] 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8。
[2]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04~110。
武汉太阳能热水器-大盘涨跌由什么决定

更多推荐
北京酒店式公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