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4日发(作者:全屋定制有哪些品牌)

Topic

特别策划

创业英雄

在路上

他们当中有海外归来的博士、有大型国企的老总、有科学家、有油田的老

员工,还有胡润榜上的富豪。在不惑之年,他们依然有勇气改变自己的生

活,重新创业。

他们发明创造,他们成就事业,他们是创业英雄。

1.田映良,要用土豆做涂料

—“整个市场容量的价值超过千亿元”

2.柳长庆,要用尾矿粉盖大楼

—“你就得痛也不能说痛”

3.郭恒华,要做让中国人放心的食品添加剂

—“绝对不能够失败”

4.张瑾,要从污水里要石油——“我不适合于做管理”

5.王浩静,要生产中国的战略新材料

—“先是无知嘛,再是无畏”

对于这些有梦想的人来说,他们如何成就梦想,创业的路途上又有怎样的

坎坷?  

(感谢CCTV-10《创业英雄》大型纪录片供稿)

科学之友

|

1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五人创新产品

壑区,昔日一向以“苦甲天下”而为人

所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依靠庞大的

种植规模,定西成为著名的“中国马铃薯

之乡”。但是,当地土豆一斤才卖四毛

钱,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因此大幅提升。

从加拿大归国的田映良博士决心要

把家乡的土豆做成涂料,这将是一个超

过千亿元的庞大市场,超高的附加值将

使土豆的身价一翻百倍。

1

状,利用葡萄糖来生产添加剂原料,如

果这项技术研制成功,消费者就能够吃

上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

田映良

甘肃定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

郭恒华回忆说:我一直很清晰地

知道这个项目我一定要做,这个技

术难关我一定要攻克。

了一篇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名

销售人员携带1 kgT800碳纤维离开美国

时,在机场被逮捕,他所在的公司也被

处以巨额罚款。

T800碳纤维是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

的关键应用材料。目前,西方国家在高

性能碳纤维方面对我国实施技术垄断和

设备禁运。

3

王浩静

1998年,《参考消息》发表

田映良回忆说:从技术层面来

讲,当时我们的技术总监都认为

是不大可能实现的。

高追求,然而,美食的背后却有一个备

受争议的名字—“食品添加剂”,以

往我们吃到的添加剂原材料多数都来自

石油化工产品。郭恒华却想颠覆这个现

2

郭恒华

色香味俱全,永远是食客的最

王浩静回忆说:如果我们国内没

有自主生产的碳纤维,我们的国防

就无从谈起,就这么严重 。

1995年,王浩静所在的研究所接到

了原国防科工委的研发任务,着手进行

田映良郭恒华王浩静柳长庆

11

|

科学之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opic

特别策划

碳纤维的自主研发。

发展史上曾经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矿山

开发过后留下的尾矿废渣却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目

前,中国有12 000座尾矿,堆积了80亿吨废渣。

辽宁三大富商之一的柳长庆抓住了这个商机,

决定以尾矿粉为原料,制造新型的建筑材料来盖大

4

楼。然而,对于他的第二次创业,员工们却觉得简

直是一拍脑门的异想天开。

柳长庆

辽宁鞍山,“中国钢都”,在中国经济

柳长庆回忆说:这件事情有些人确实有意

见,背地里我也听说过一些。

程中需要向地层大量注水,开采出来的油水混合物

提取出原油后,将会产生大量污水。

5

张谨

石油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油田开采过

科学之友

|

1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张谨回忆说:“油田废水的含盐量比较高,

100吨里边能出来1吨的盐,浇到庄稼地里,庄

稼会马上就死掉,就因为这儿离污水池比较

近,很可能都滴着水,甚至导致寸草不生。

一立方水可以大约回收10~20千克原油”。

中国每年的石油产量约两亿吨,油田废水处理

以每立方米120元计算,这个市场规模大约在240亿

元。在油田干了一辈子污水处理的张瑾看中了这个庞

大的市场,希望能够开启自己的二次创业之路。

宏观·科技创新

他们身处不同城市,却因为共同的创业之梦而

汇聚在了一起。于是我们终于知道,是谁在默默地

推动着科技进步,推动着产业发展,推动着古老的

中国焕发出新的竞争活力。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

《创业英雄》大型纪录片采访时感慨地说:“科技

人员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

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

财富,创新创业的人数越多,社会也就越有活力,

也就能带动更多的就业。”对一个国家而言,科技

创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

衡量这个国家财富增长方式的核心标准。

从“科学发展观”到“美丽中国”,创新的基

因延续至今,创业的步伐也从未停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要创新

的梦想有一个起点,无论生发孕化的过程有多么艰

辛,终会有丰厚的回报等在前方。

                

创业契机

5个人的起点·改变

1

甘肃·定西·土豆·田映良

20多年前,年轻的田映良不想再像父辈那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样辛苦过活,考上大学后,他离开贫瘠的家乡,希

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20多年后,田映良又回到了家乡的田间

地头。

回来之前,他已经做出了决定,放弃加拿大富

裕的生活,回国创业。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有一种

对家乡的愧疚,而家乡丰富的马铃薯资源则让他找

到了创业的方向。

田映良心里非常清楚,要想提升马铃薯的价

值,就必须对它进行深加工。现在,最普遍的做法

就是把马铃薯加工成淀粉,而这种传统方式对马铃

薯的附加值提升有限,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种全

新的模式,让马铃薯的身价再翻几番呢?创业之初

的田映良一直在寻找答案。

柳长庆是鞍山少有的几个登上胡润富豪

榜的民营企业家,也是鞍山市的人大代表,2007年

2

辽宁·鞍山·智控墙·柳长庆

第一次到尾矿区考察的时候,柳长庆被眼前的景象

触动了。

柳长庆回忆说:那天的风很大,采矿区那

一片有很多飞沙,就像雾霾一样,当时我

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平时都在室内,不

了解这个情况,走近才发现是矿山的工业

废弃物,也就是尾矿。尾矿废渣对当地百

姓生活的严重影响使柳长庆陷入了沉思,

“我首先能保证我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和

有钱的人相比,我不算很有钱,但是和穷

人比我还算是个有钱人。那么我一定要在

这件事情上投资,回来以后我就组织了一

个专门治理尾矿的小组。”

喂鱼的时候思考是柳长庆的习惯之一。要把

尾矿粉这种污染物变废为宝,就必须找到合适的方

式。然而,20多年来,柳长庆一直在金融服务领域

13

|

科学之友

Topic

特别策划

里打拼,对于如何处理矿山的尾矿粉完

全是外行。

敢、理性、坚韧的女企业家。10年前,

她就已经是安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当

时的她是一家上万人大型国有化工企业

的副总。

3

安徽·郭恒华

这就是郭恒华,激情、果

可能是“女企业家协会会长”这

个角色让我有点困惑,所以我就

想审视一下自己,看我到底我有

没有可能真的成为一个企业家。

39岁生日的前一天,郭恒华不顾家

人的反对,决定辞职,自己创业。

2003年9月,曾经的国企老总郭恒

华拿着东拼西凑的100万,租了一间90

平方米的宿舍,改成办公室,开始了一

段追寻自我价值的旅程。

的张瑾研发出了一项纯物理的污水处理

技术,但是这项技术却很难在原来的单

位推广开来。有人提出想高价买他的专

利,而张瑾却想自己创业。

30年坚持洗冷水澡的张瑾是个认定

一件事就绝不回头的人。

2001年,52岁的他突然决定辞职。

这件事之前张瑾并没有与爱人商量,只是

问她能不能凑出来40万。

4

山东·张瑾

在华北油田工作了一辈子

张瑾回忆说:当时家里也没那么

多钱,爱人也不同意,说把这技

术卖了多好啊,拿着钱,舒舒服

服的,何苦还这么辛苦呢?

科学之友

|

1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创业的风险不可避免,一旦失败,妻子东拼西

凑来的40万元就会打水漂,但是倔强的张瑾依然坚

持自己创业来推广这项先进技术。

1995—2005年,10年的时间,碳纤维的自主研

发依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王浩静说:“说起来甚至

很可气,不理解为什么中国50年也没能做出碳纤维,

还在低端徘徊。 ”

2011年以前,只有日本实现了量产T800碳纤

维,西方国家严禁通过任何渠道向我国销售T800。

没有这种高性能的碳纤维,我国的国防工业一直受

制于人。

张瑾妻子说:我当时特别害怕、特别担心,

我就害怕这个钱回不来,但是那时候吧,你

和他吵架也没法吵了,毕竟投进去了,所以

呢,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

中国每年的石油产量约两亿吨,油田污水处理

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张谨对自己的技术有着

绝对的自信。

王浩静说:我这个人可能也是,先是无知,

再是无畏,因为我原来没做过碳纤维,所以

我不仅不怕,而且有很多创新思路。

年历史文化古城,长江流域第三大亿吨港口。

王浩静的碳纤维高端材料梦想即将从这里起步。

5

江苏·镇江·王浩静

江苏镇江,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3 000

碳纤维是一种高端基础材料,用它制作

的复合材料重量仅相当于钢材的20%~

30%,硬度却可以达到钢材的10倍以上。

1995年,王浩静所在的研究所接到了原国防科

工委的研发任务,然而这时,摆在王浩静面前的是

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

创新考验的是人的思维,但

创业考验的却是人的毅力。

重新创业的5位创业英雄背后

究竟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

艰辛呢?

创业故事

王浩静回忆道:1995年的时候突然发现,

国外不卖给我们碳纤维材料了,我们也没

有,而且老一代研究人员已经去世了,他

们所有的研发的成果也没啦,因为当时没

有质量管理体系。老同志做过的研究报

告、研究成果、鉴定资料全部都没有啦。

元,带着20多个下岗工人,以每月3 000的价格租下

了一间废弃的锅炉房作为厂房,在这里制造出了第一

台油田污水处理设备。

陕北延安,革命圣地。这座城市在中国人的心

里有着不一样的特殊位置,每次来到延安,张瑾总

1

张瑾

14年前,张瑾揣着妻子东拼西凑来的40万

52

15

|

科学之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opic

特别策划

会登上宝塔山,那里是他创业的起点。

“从小接受红色教育,就特别向往圣地,选择

在这里创业,也算是借风水宝地吧。”张瑾说。

这片古老而苍茫的大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

陕斜坡的构造位置。1905年,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

就诞生在这里。百年来,油气资源一直是这里的经

济命脉。

几年前,张瑾带着自己制造出来的第一台油田

污水处理系统来到延安做市场推广,他相信这片干

旱缺水但油气资源丰富的红色圣地能够成为自己新

事业的起点。

面对前来推销技术的张瑾,几个油田的负责人

开始并不相信。几经周折,张瑾终于说服油田负责

人同意他们先做效果测试。

之后的几百个日日夜夜,他带着自己的兄弟们

吃住在窑洞,奋战在延安。

张瑾时常自己下厨,给员工们做一些拿手菜,

犒劳大家。他深信,只要大家齐心,一定能够拿下

这个项目。

庆则没有那么幸运。柳长庆想把尾矿粉这种污染物变

成一种新型建材,让施工完全实现机器人自动化,这

个想法一提出,很多员工都认为他是异想天开。

2

柳长庆

然而,决定从金融跨行到建筑领域的柳长

对于做这种事,有些人确实有意见,背地

里我也曾听说过。

科学之友

|

1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柳长庆的朋友潘总说:“对于建筑行业,

我非常陌生,所以,他找我的时候我就非

常迟疑。”

专家田老师认为:当时,我说我搞了20年

的建筑,这个墙体都是一块砖、一铲灰摞

起来的,而要把一种液体变成一面整体的

墙,最初我还是有一些怀疑的。

柳长庆坚持了他的决定,但是尾矿治理小组第

一期实验就以失败告终,投入的2 000万元经费就这

样打了水漂。如果继续,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如果

放弃,柳长庆的做法就真的会被当作笑话。

到深夜2点入睡,郭恒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

郭恒华说:可能最大的困难还是在初期。

因为在初期你没有可以交换的资源,一旦

你遇到困难,你就会显得很无助,可能5

万10万元块钱都能难死你。所以我给自己

定了一个目标,就是绝对不能够失败。

了一家变性淀粉加工企业,希望能够打破国外大公

司对我国变性淀粉高端市场的垄断局面。

甘肃定西市一年一度的马铃薯博览会,每年都

会有数万人聚集在这里,从五六百元1吨的土豆到淀

粉,再到几万元1吨的变性淀粉,田映良让土豆的身

价一翻百倍。

但田映良一直在想,定西的土豆到底还有没有

可能开发更高的附加值?

能不能把这种食品安全级别的新材料做成涂料

呢?这是同行业里的人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创新。

4

田映良

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到定西的田映良创办

“你要知道,你是一个企业的领队人,是

支柱,是领军人物,你泄气,下属咋办。

你的这个心态不是积极的!未来你就是再

痛也不能说痛。“

郭恒华暂时成了光杆司令,除了自信和手里借来的

100万元之外,她既没有技术,又没有市场。和其

他遭遇困境的创业者相比,她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

创业方向在哪儿。

3

郭恒华

辞去国企副总的安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田映良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管

是涂料还是变性淀粉,从技术层面来讲,

辞职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好做什么产品,也

就是说,也没想好做什么项目……

三年五年不成功怎么办,这种担心,让我

如履薄冰。

为了稳妥起见,郭恒华决定在一个朝阳行业里

找一种自己熟悉的化工产品—丙氨酸作为创业的

突破口。它是各种食品添加剂的重要原料。然而,万

事开头难。创业初期,为了培育市场,郭恒华产品的

利润率很低,甚至不盈利。为了节约开支,很多事情

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去跑,找客户跑市场,甚至连办

公室的装修材料,她也是自己去找。从早上6点起床

17

|

科学之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opic

特别策划

当时我们的技术总监都认为是不

大可能实现的。”

做出我们自己的碳纤维材料。后

来我就跟他们其中的一个负责人

私下里商量,希望可以把这个技

术的其中一个点验证一下,验证

完,果然非常好,这增加了我的

信心。“

王浩静和他的学生们花了5年的时

间,在T800碳纤维涉及的30多个关键

点上分别攻克难关,再将这些点连接起

来,在实验室成功实现了T800的设备

开发。

的问题是如何规模化稳定生产,碳纤维

的生产设备研究涉及高温聚合、氧化碳

化等30多个领域的难题。

5

王浩静说:”我没有向国家要钱,

我真正做了3年,哦,应该是整整5

年的基础积累,3年的应用积累,

是这样的。“

王浩静不顾一切埋头基础研究,突

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高端材料自主研

发的精神和他成功的实验室研究成果打

动了江苏省镇江市政府,他们决定投资

2.5亿元给江苏航科。

王浩静

比制造T800碳纤维难度更大

王浩静说:”从1995—2005年,

10年的研发、摸索,还是没有

科学之友

|

1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年,中国第一条T800生产线在江苏镇江

诞生。

经历过艰难的探索,创业英雄们

的梦想逐渐显露出清晰的轮廓,

他们又将带着自己的智慧结晶踏

上新的财富征程。

张瑾和他的兄弟们在延安终于通过了油田的效

果测试,打开了陕北油田的广阔市场。

但是倔强的张瑾始终坚持自己创业。目前,张

瑾的设备在全国有69台投入使用,每年为油田处

理污水3 800万立方米,可回收10 000多吨原油。

最初妻子东拼西凑来的40万元也在10年间增长到

5 000多万元。

此时的张瑾终于有底气回到工作了30多年的华

北油田,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原单位去。

2012年,柳长庆研发的新型保温材料及连续灌

注设备也终于试验成功。

在建筑现场,这台计算机控制的设备将尾矿粉

和水泥倒入了这个大装备中,然后经过调试的混合

物被自动灌注到事先支好的墙体壳子里,一瞬间,

墙体就一次性完成了。

这种材料轻质、节能、保温、防火、抗震、隔

音、成本低廉。

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新型墙体提高了施工效

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且增加了房屋使用面积。为

了实现这几个目标,柳长庆花了5年的时间。

回首过去26年创业经历,柳长庆建成了全国规

模最大的金融器具生产研发基地,他研发的纸币清

分机出口德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而这次,他又

要带着自己的发明踏上新的财富征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郭恒华在陋室里办公的记忆持续了两年。2005

年,公司开始盈利,职工也由2个增加到了10个。

10年后的今天,郭恒华企业的总产值已经过亿。

如今,她依旧是安徽女企业家协会的会长,不同的

是,她从国营企业的副总成为了自己企业的老总。

目前,郭恒华企业的规模已经很大,但是由于

技术门槛不高,同行间的恶性竞争往往导致产品利

润率大幅下降。因此,郭恒华决定要走一条自己的

创新之路。

用土豆做涂料,很多国外专家都认为不可能的

事情,田映良和他的团队用了3年的时间,硬是做出

来了。而这种生物质涂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甲

醛,一直笼罩着万千家庭的室内装修污染问题将就

此终结。

田映良的新技术研发成功,接下来他要面临的

问题就是如何筹措资金来建立一条全新的生产线。

他将目光瞄准了创新大赛背后的投资机构。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在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的

舞台上,创业者们将他们的智慧结晶呈现在观众面

前,获得了专业评委的认可。但是,这仅仅是一个

起点。在大赛过去的一年间,他们的创业之路还在

继续向前迈进。

参加创业大赛后的一年间,创

业英雄们的新事业有了什么样

的变化,他们还将面临什么样

新的挑战? 

现在进行时

张瑾虽然没有最终进入全国总决赛,但是他

的设备受到了投资公司的青睐,获得了2 000万

19

|

科学之友

Topic

特别策划

元的投资。

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公司研发中心的大楼

盖起来了,同时公司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张

瑾变成了董事长,总经理由他学经济的儿子张后

继来担任。父子之间因为管理企业的思路不同,经

常闹矛盾。

科学之友

|

2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张瑾坚持原来企业的路线,生产油田污水

处理设备,而张后继认为公司要壮大,则必须

拓展业务。在公司管理上,父子两人的矛盾越

来越深。

张瑾说:”因为他还年轻,现在可能还不

理解我的考虑,等他再过几年以后,逐渐

成熟了,我相信他会理解的。“

 如今,已经64岁的张瑾依然在为他的企业而

不停地奔波着。他的目标就是未来让公司实现年产

值3个亿。

“我提不上是创业英雄,但是我相信付出就会

有回报。”

大赛之后,田映良的产品同样获得了投资商的

青睐,田映良利用这笔投资建成了一条年产12万吨

的新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产能。

田映良开心地说:”希望省科技厅继续

支持我们甘肃省的其他企业、有实力的

企业参加大赛,到时我要作为甘肃大赛

的评委。”

从加拿大回到家乡,从科学家变成企业家,从

创新大赛的选手到评委,田映良正带领着他的土豆

淀粉事业越走越远。

大赛结束后,柳长庆的产品也逐渐为人所知,

他们接手了一个别墅群项目,若采用传统建筑工

艺,至少需要50天才能完成。柳长庆他们仅用了20

天就完成了这个项目。

如果全国的建筑工程都使用这项工艺的话,

每年可以消耗2亿吨尾矿粉,产生4 0000亿元的

经济效益。从理论上讲,用不了多久,中国的尾矿

废渣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在大赛过去后的一年中,郭恒华变得更加忙

碌。2013年,郭恒华得知,和她以往合作的天津工

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出了丙氨酸的最新研究成果,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拿到这项技术,就能完全摆脱同行间的恶性竞争,

抢先占领这片市场的制高点。

郭恒华希望独家买断这项技术,而科研院所

则希望把技术同时卖给另外一家。在谈判进行了将

近一个小时的时候,双方再也谈不下去了。晚饭时

间,为了缓和气氛,郭恒华主动和谈判对手走到一

起。但是这并不表明,接下来的谈判就会更顺利。

郭恒华决定第二天再作进一步的努力。

第二天,谈判双方再次坐到了一起。

最终,郭恒华在关于技术垄断的问题上作了让

步,以满意的价格拿到了这个技术。

这就是郭恒华,一个坚韧、果敢的创业者。

2013年,由江苏航科投资2.5亿元建设的国

内首条T800生产线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这标志

着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

破,长久以来国外垄断的局面终被打破,江苏航科

也由此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工业化生产T800碳

纤维的企业。

而这条生产线只是王浩静目标的第一步。王浩

静说:“我就只有一个理念,就是把碳纤维做到中

国最大,世界最强。”

结尾·在路上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

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

财富;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

场和技术;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

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

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

型国家。

中国,正行走在通往创新型国家的路上。

21

|

科学之友


更多推荐

创业,技术,长庆,碳纤维,没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