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能效比二级能效省多少电?
压缩机连续工作一小时的话,1级机比2级机少耗电0.065度。
1、以现行的能效比等级来论。一级COP=3.6。二级COP=3.4。三级COP=3.2。以此基础计算,假设是正1匹2500W制冷量的空调机,耗电功率大致如下:正1匹一级耗电=(2500/3.6)=695W,二级耗电=(2500/3.4)=735W。三级耗电=(2500/3.2)=781W。
2、例如1.5匹机制冷量为3500瓦,1级能效机子的消耗功率就是3500/3.4=1029瓦,2级机子消耗功率就是3500/3.2=1094瓦,可见在同样的制冷量输出下,1级机比2级机的消耗功率小了1029-1094=65瓦,就是说压缩机连续工作一小时的话,1级机比2级机少耗电0.065度。
3、同样的配置,一级能效的空调价格会更贵,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的空调的主要差别就是它们的能耗比和价格,一级能效空调价格更高,但是对于电的能量利用率更高,在同样的输出情况下排放的热量和二氧化碳更少。
4、空调效能等级即空调的能效比,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通俗地 说,就是消耗同样多的电所产生的冷气有多少,是衡量空调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
能效比=制冷量/消耗功率,同样制冷量的机器有1-5级能效比,分别为3.4 3.2 3.0 2.8 2.6。例如1.5匹机制冷量为3500瓦,1级能效机子的消耗功率就是3500/3.4=1029瓦,2级机子消耗功率就是3500/3.2=1094瓦,可见在同样的制冷量输出下,1级机比2级机的消耗功率小了1029-1094=65瓦,就是说压缩机连续工作一小时的话,1级机比2级机少耗电0.065度。1级能效的机器最节能,但是价格也最贵,5级最便宜,但是低能效的机器国家将禁止销售,从性价比角度考虑,通常买2级的比较合适。
一级能效比二级能效剩22.5元 一级能效比三级能效剩47.5元以8-12平方的卧室,只是晚上睡觉时开启空调来例计算:按照一年开机100天,每天开机10小时的冷气模式,北京的电费计算,就是说一个在北京的单间,只是在夏天(以100天计算)晚上睡觉的时候开空调,那么在这理想情况下:1级能效1匹空调1年需要耗费电费352.5元。2级能效1匹空调1年需要耗费电费375元。3级能效1匹空调1年需要耗费电费400元。空调能效空调能效,通常是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的代称,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此外,冷暖式家用空调还包含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但是,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以此为划定能效等级的依据。通俗地说,空调能效就是消耗同样多的电所产生的冷气/暖气有多少,能效越高的空调越省电。所以,空调能效是衡量空调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
一级能效比二级能效省多少电?
0.065度。
1级能效为3.4以上,是市场上最节能的产品,
2级为3.2。相同的每消耗1W的电力,一级能效可以获得3.6W的制冷量,二级能效可以获得3.4W的制冷量。
一级能效比二级能效剩22.5元 一级能效比三级能效剩47.5元以8-12平方的卧室,只是晚上睡觉时开启空调来例计算:按照一年开机100天,每天开机10小时的冷气模式,北京的电费计算,就是说一个在北京的单间,只是在夏天(以100天计算)晚上睡觉的时候开空调,那么在这理想情况下:1级能效1匹空调1年需要耗费电费352.5元。2级能效1匹空调1年需要耗费电费375元。3级能效1匹空调1年需要耗费电费400元。空调能效空调能效,通常是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的代称,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此外,冷暖式家用空调还包含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但是,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以此为划定能效等级的依据。通俗地说,空调能效就是消耗同样多的电所产生的冷气/暖气有多少,能效越高的空调越省电。所以,空调能效是衡量空调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
一级能效和三级能效差多少电费?
一级能耗和三级能耗相差2.65度电。一级能效,制冷功率是810,能效比是4.7,运行10小时耗电量为8.1度电。三级能效,制冷功率是1075,能效比是3.3,运行10小时耗电量10.75度电。 当然这只是理论推算,实际情况要与这个有出入。
所以,选择空调的时候要看实际使用的时间长短,如果每天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建议选用一级能效,这样比较省钱,如果使用时间比较短,1-3小时,按照上述的计算,每天多花3-5毛左右的电费,用三级能效也可以。
更多推荐
空调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差多少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