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甲醛治理与检测-沈阳装修全包谁家便宜

东方家园建材超市
2023年4月8日发(作者:家装设计费收费标准2022)

北京市连锁超市便利店发展状况分析与研究

分析与研究

内容摘要:2003年,北京市政府60件实事之一就是加快连锁超

市、便利店的进展,并制定了贷款贴息等优惠措施及有关配套政策加

以扶持,取得显著效果。据统计,我市2003年连锁超市、便利店40

家,拥有门店1080个;实现零售额18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2%,

占全市连锁商业零售总额的40.0%。经济效益好于全市平均水平,成

为北京连锁商业最具经营活力的业态。但对比国外的进展水平仍存在

着一定的差距。本文从连锁超市的进展背景、优势与不足等多个角度

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规范政策、增加附加服务等建议。

一、连锁超市、便利店的进展背景

1、连锁超市、便利店定义

西方零售业的进展规律指出:连锁超市、便利店同样作为零售业

态的一种,是经济进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最初起源均来自美国,这

两种密切有关的业态均以“销售价格低廉,顾客自我服务”赢得消费

者欢迎。超级市场进展到大型阶段,就会催生分化出现代化的便利店。

连锁超级市场是指满足顾客日常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营业面积

在千米左右,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使用自选的销售方式,

以销售大众化生活用品为主,包含食品、日用生活品、服装衣料、文

具、家用电器与室内装饰用品等。

连锁便利店指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选址多

在居民住宅区、学校等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营业面积在50-150平

方米,营业时间为15-24小时,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

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80%的顾客是目的性购买。

2、连锁超市、便利店是商业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超级市场作为零售业态的“第二次革命”,20世纪50年代从美

国传至日本、西欧各国与台湾、香港等地,目前正在步入成熟期,美

国连锁超市从1932年的300个进展到现在的32981个,平均运营成

本比百货商店低10%-15%。日本连锁超市成规模、成气候的进展也

已有30年的历史。

便利店作为超市的补充业态一经出现,就给消费者带来了距离、

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便利;到九十年代初期,美国便利店

数量达到84500个。日本便利店6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后,经营最为

成功,门店达到41050个,其最大的便利连锁集团7-11在日本本土

拥有8600个店,销售额达到17000亿日元。在世界22个国家拥有

13950个店。

从国内来看,尽管我们起步较晚,但各城市的进展速度却不一致。

目前上海拥有连锁超市3220个,便利店4500个,广州拥有规模以上

连锁超市167个,便利店大约在300个左右,其中上海联华快客在广

州已有74个店铺。

九十年代初期美国、日本便利店基本情况

指标美国日本

销售额1000亿美元68962百万日元

占零售业销售总额比例

(%)

-5

门店(个)8450041050

网点密度(人/店)29403045

销售利润率(%)4-

平均每天营业时间1620.3

3、进展连锁超市、便利店有利于提升我市商业总体水平

90年代末期,我市充分认识到连锁超市、便利店在国外飞速进

展“投资小、见效快、服务附加值高、便于管理”的优势,开始在我

市大力推行。资料显示:现在消费者每月去一次百货店,每星期去一

次折扣店,每天去超级市场,而随时去便利店。全市有1400万的常

住人口、“多如牛毛”的零散小卖部、较高的消费水平……这些均预

示着连锁超市、便利店巨大的进展潜力。

目前我市超市、便利店正处在起步与混合型进展阶段,国外连锁

巨头来京竞相圈地,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也给我市的商业企业带来

了进展的良机,我们利用其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在店铺形态、

经营商品品种与门店选址、目标顾客选择与确定、服务项目诸方面加

以借鉴与改进,估计现阶段我市连锁超市、便利店每年的增速将超过

30%。快速、健康、持续性的进展必将促进与提升我市的商业企业总

体水平。

二、连锁超市、便利店进展现状

1、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

近年来,连锁超市、便利店作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最贴近,

最受欢迎的经营业态。在市政府给予贷款优惠等一系列有关措施与政

策的扶持下快速地进展。据统计,2003年我市26家连锁超市共730

个门店;实现零售额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对连锁零售额

增长的奉献率为42.8%,成为北京连锁商业销售份额最大的业态。14

家连锁便利店门店总数达到350个,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均比上

年增长1.1倍,增幅位于连锁经营各业态之首。截至2003年底,全

市连锁超市、便利店的社区覆盖率达到69.1%。

2、龙头企业规模化进展促进经营有效。

2003年,一批龙头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开发现有资源等各类形

式,继续走规模化、集中化的进展道路,其单店规模与群体规模都稳

步增长。据统计,连锁超市中零售额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有6家,

实现零售额133.7亿元,占全市连锁超市、便利店零售总额的73.2%。

这6家企业分别是北京物美商业集团有限公司(51.1亿元)、京客隆

超市连锁集团有限公司(22.1亿元)、东方家园有限公司(21.8亿元)、

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16.6亿元)、华糖洋华堂商场有限公

司(12.1亿元)、北京小白杨超市连锁总店(10.0亿元)。零售额超亿

元的连锁便利店增至3家。

北京7家进入2003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就有3家是连锁超市。

3、经济效益与开店速度同步提高。

随着城市轻轨、五环与六环的建成通车,北京城市生活空间迅速

延伸,新兴居民社区不断涌现,同时也给超市、便利店带来新的进展

空间。目前全市连锁超市、便利店1080个门店的社区覆盖率达到

69.1%。共有从业人员4.0万人,比上年增长11.1%。营业面积达到

16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2%。门店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了

销售水平稳步提高。特别在“非典”时期,连锁超市、便利店在平息

市场抢购风波,保护首都经济与社会秩序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实现

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年连锁超市、便利店

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实现税金总额

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9%。

4、多元化进展格局增强企业扩张能力。

北京商业的开放式政策与市场、消费的包容性,使全市连锁超市、

便利店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存、跨地区、跨行业进展的可喜局面。

在40家连锁超市、便利店中,股份有限公司居全市领先地位,实现

零售额占46.5%;其次是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占33.3%;其余为国有企

业占10.4%;外商投资企业占6.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一批

外省市著名连锁超市、便利店企业来京寻求更大的进展空间。截止到

2003年底,北京双汇商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联华快客便利超市有

限公司、西单上海华联超市(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在京开店达

到175个。

5、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促进企业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据统计,我市48.6%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统一配送比重超过60%,

其中11家的统一配送比重达到100%。运输车辆达到473辆,随着企

业利用自有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等形式的扩大普及为企业快速进展

制造了先决条件。2003年我市连锁超市、便利店总店通过政府搭建

的平台,使用直营或者加盟的方式拓展门店数量比上年增长41.3%。

其中直营(控股)店与加盟店分别比上年增长20.4%与3.7倍。

三、我市连锁超市、便利店进展中的亮点

国际通用标准是人均GDP3000美元时,每3000-4000人应拥有1

个店、按照我市2003年常住人口1456.4万人计算,北京至少还有3000

个超市或者便利店的进展空间。因此充分确信我市超市、便利店连锁

经营优势,能够迅速提升连锁企业集中度与组织化程度;为企业经营

决策提供有效的根据与方向。

1、自有品牌低价促销

普尔斯马特牌的果汁、万客隆牌的酱油、家乐福牌的面包……美

国与日本的许多超市出售自有品牌的商品。实践证明,从制造商处直

接采购的最大好处就是采购效率的提高,采购成本的降低。据统计,

目前北京拥有14个以上门店的超市有9家,拥有5-13个门店的有9

家,各占全部连锁超市的36%。说明我市的连锁超市的店铺数量与经

营规模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这就给连锁企业在开发自有品牌与推广

名优品牌商品提供了有利的进展条件,超市发、京客隆等大型企业依

靠超市本身的品牌知名度与信誉,其自有品牌的商品获得了特殊的卖

点。目前京客隆集团已与有着良好的市场运作能力与完备的促销计划

的知名供货商可口可乐、雀巢、三元、海尔等1169家建立了源头直

供关系。

2、超市经营品种日趋完善。

美国沃尔玛、泰国的易初莲花、法国的家乐福……,这些成功企

业的店面宽阔明亮,商品品种繁多,再加上别出心裁、形式多样的促

销手段,都极大的唤起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不断的学习与改进中,

目前我市的连锁超市正在向新的规模化标准迈进,并已逐步向丰富商

品种类、增加经营项目等方面进展。据统计,以经营食品为主的超市

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已经达到222个,占全部超市门店的

30.4%,经营品种在5万种以上,其中70%是食品。面积在3000平

方米以上的综合性超市达到57个,占全部超市门店的7.8%,其中要

紧经营食品,兼营部分大众服装与日常家居用品,品种在10万种以

上。

3、家居建材超市成为新热点

据官方预测,今后3年,中国建筑装饰总产值将以每年20%的速

度递增,到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估计将达到1万多亿元,美好的

前景,吸引了宜家家居、百安居、东方家园等一批国内外建材超市巨

头来京竞相进展。以东方家园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建材超市依靠

“选址便利、品牌宣传、低价促销、服务周到”在京城建材市场猛烈

的竞争中脱颖而出。2003年,东方家园进入快速进展阶段,门店达

到13个,比上年增加9个。销售总额达到23.3亿元。拥有员工4600

人,营业面积达到19.7万平方米。

4、“京式”便利店进展前景广阔

统观任何一个国家的便利店,都因当地的风土人情、消费水平、

人文环境等的不一致而各具特色。日本式的、美国式的、欧洲式的便

利店均有其特殊的代表性。我市在进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北京特

色的连锁便利店,北京双汇的鲜肉与半成品、成品非常适合北京现在

的小家庭进展趋势,便利性的商品加便利性的服务,双汇在短短半年

的时间里迅速进展了30个直营店与30个加盟店。

物美从2001年正式开设24小时的便利店以来,它的进展特点一

直遵循着小、特、精。小:现在21个店的营业面积在4到12平方米,

特:要紧为乘地铁的快速人群服务,地铁出站后,直接通过物美便利

店,在晚上9点钟时能够看到大量顾客进入物美的店。精:以经营快

餐、饮料类销量大的商品为主。

四、要紧问题及计策建议:

1、政府推进与行业规范工作有待加强

由于各区县政策不一致、政府多头管理、统一纳税有地域限制等

原因,造成目前我市连锁超市、便利店在扩展门店、增加经营项目过

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税收、工商登记、专类商品审批、卫生检查等

各方面行政干预较多。

另外,据熟悉我市目前没有全面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这就导致

企业的资金链非常薄弱,个别中小型连锁超市、便利店企业抵御风险

能力与扩张能力几乎为零。

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密切注意连锁超市、便利店进展中遇到的新

问题与新需求,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

地域、股权与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商业零售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

将会进入并迅速扩大,市场竞争更加猛烈。因此更加需要以政府为主

导,研究协调制定促进连锁经营进展的意见与政策,增强特别是中小

连锁超市、便利店的抗风险能力。为连锁经营进展制造合适的进展环

境。

2、跨区域进展能力不足

最近两年,我市连锁超市、便利店企业纷纷实行跨区域进展策略,

到国外、外省市开设分店。但经营情况不容乐观。2001年底,天客

隆与超市发集团重组为超市发天客隆集团,总资产8亿元人民币,店

铺达101家。在2003年因合并公司出资纠纷,联合最终以失败告终。

2003年6月第一家在中国境外开业的中国超市天客隆莫斯科店,

因与当地部门的房产之争而被迫关闭。

对比上海四大集团合并重组对上海零售业实力的增强,美国的沃

尔玛、7-11、上海联华快客便利店对北京市场的迅速占领。北京的超

市、便利店往外走的步子不够快甚至是倒退,由此丢失的市场份额呈

逐步增多的趋势。

建议:从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的进展规律来看,应当是规模越大,

效益越明显。沃尔玛、7-11、联华快客均如此。因此合并、重组是北

京市的连锁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也是连锁业态本质的要求。在

此前提下,一是要求企业有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物流配送

与信息系统,掌握店面管理与开店技巧。二是要求重组企业各方在追

求利益的基础上目光长远,客观评价自身进展成长的环境、条件与实

际能力。三是企业文化的融合。

3、连锁门店经营与开发形式单一

目前,我市连锁超市、便利店中直营店是加盟店数量的9倍,说

明其进展形式要紧由总部投资,直接后果就是经营成本增大,资金利

用率降低。省时、省钱的特许加盟方式不被总店使用。另外便利店经

营项目除各类食品、饮料、烟酒外附加服务太少或者根本没有。这样

就形成了商品与超市雷同,却无法与超市竞争的尴尬局面。便利店仅

靠出售商品无法在猛烈的业态竞争中取得优势。

建议:沃尔玛的3590家门店是分散的,因此能实现购买的便利,

同时它又是大规模的,因此能提出“为顾客节约每一分钱”的先进理

念。目前我市规模下列的批零商业有28000个,这些分散的零售门店

是构成连锁门店的潜在资源,而特许加盟形式是有效改善门店规模的

首选方法,连锁超市、便利店应通过快速规模化的进展,进一步实现

廉价销售,便利服务的目标。

“7-11”便利店的服务收费项目非常多,为煤气公司代收煤气费,为

自来水公司代收水费,为电力公司代收电费,为邮局代收邮件,甚至

为网上商店代送商品等,结果不仅增加了利润,而且密切了与社区居

民的关系。而我市便利店的附加功能非常少。因此寻求进一步进展的

捷径就是开发连锁店铺的附加价值,想方设法扩展其服务功能。

更多推荐

东方家园建材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