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冰箱-浙江富润利好

如何选一个好音响(意向的好坏)
2023年10月3日发(作者:纪映种)

多媒体音箱各种指标的含义和评价音箱的方法与术语。

多媒体音箱一般都会带一本说明书说明书上注明了音箱的

各种参数,不过这些参数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可能都和天书一

其实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在广告或软性宣传中被有意无意忽视

了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讲解一下。

(一)音箱的指标

一、功率

功率这个参数,其实是衡量一个多媒体音箱性能的基本参数,只

是由于厂商的的有意回避,所以在很多产品的说明上,功率变成

了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参数。

多媒体音箱标注的功率主要有以下几个:

1 额定输出功率(RMS):RMS功率可以说是所有功率标注方

法中唯一真正有意义的,它指的是功放电路在额定失真范围内,

能够持续输出的最大功率。也称为"有效功率"。我们在前面探讨

功放电路时所指的功率一般都指的是额定输出功率。

2 音乐输出功率(MPO):指的是在失真不超过规定范围的情

况下,功放电路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

3 峰值音乐输出功率(PMPO:指的是完全不考虑失真的情况

下,功放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

后两种功率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所谓的"瞬间"往往是根

本听不出来的几个毫秒。但是,很多厂商处于希望把自己的产品

功率标大的心理往往乐于使用这两种标注特别是PMPO功率。

市场上多见的诸如数百瓦的音箱大都是如此甚至有些音箱把自

己的功率标为2000瓦!

这真是笑话!真正2000瓦的功放及音箱足以令你居住的小区里

每一个人都听到你家里的音乐声就是真正300瓦的音箱也足以

吵的整栋大厦不得安宁,难道是一个小小的桌面音箱能够做到

的?难怪PMPO功率被发烧友戏称为"JS功率"

按照一般的实践PMPO功率与RMS功率之间的比值一般为58

1,也就是说,标称自己300W的音箱,其实不过是个输出功率为

30W左右的普通音箱而已!

真正的名牌大厂是不会使用PMPO功率的,如果产品真的出色,

何必要用这种遮人耳目的方法?所以说,看到PMPO的标识,至

少表明厂商都对自己的这个产品信心不足。

除了功放部分以外多媒体音箱中的功率参数还包括扬声器最大

承受功率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这三个参数中最小的一个就是音

箱的最大输出功率。而且这三个参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搭配关

系,例如RMS功率必须小于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否则就会烧坏

扬声器。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必须至少是RMS功率的 150%,多

出来的50%也就是所说的"功率储备",否则,在大音量或大动

态的时候,声音就会失真(市场上大量音箱都存在此问题)。

二、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这是标识音箱声音还原能力的两个基本参数前者是指音箱最低

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赫兹Hz

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音箱系统相连接

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

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

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上标识频率范围的比较多,其范围越大,

当然其效果越好。但问题在于很多产品上标识的并不是"音箱的

频率范围",而是"功放电路的频率范围"。这就出现了诸如20Hz

20KHz这样的涵盖人类听力范围的数值。

当然这纯属有意混淆视听!音箱的最低回放频率是可以计算出

来的,根据相关的经验公式,根据多媒体音箱通常的倒箱设计,

则即便使用8"扬声器,所能回放的低音也只到62.6Hz,使用6"

4"时,更是高达80Hz甚至100Hz以上。在此频率之下,其功

率将急剧下降,尽管扬声器还在动,但不会有任何声音被人听

到,也就是"只见低音动,不闻低音来"的现象。此时所能够听到

的任何声音其实都是谐振产生的噪音!

其实,真正能放出20Hz声音的音箱,其价格大概足够我们自己

开一家音箱制造厂了。所以,见到标注"20Hz-20KHz"的厂商,我

们大可送它一句"XXX"......

频率响应参数则很少有厂家会提供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参数难以

用其他什么"类似参数"来代替的缘故不过某些本属HI-FI界的

大厂例如惠威还是提供了这个图表的频响图表与上一期专题的

声卡频响图表类似,而且也是越平滑则效果越好。但要注意的是

音箱不是声卡,根本不可能有声卡那样笔直的一条水平线,再好

的音箱,其频响也是一条曲度很大的曲线。但是尽量圆滑还是应

该的,中间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波峰或波谷(这就意味着在某个

频段有特别的加强或减弱)。而且在中音端应该尽量好。不应该

只考虑低音的下潜。

三、失真度

失真度是用一个未经放大器放大前的信号与经过放大器放大后

的信号作比较,被放大过的信号与原信号之比的差别,我们称之

为失真度。其单位为百分比。也就是音箱对信号的"音染"程度。

对多媒体音箱来说,有一定的失真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要在一

个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失真不应大于 1%,低

音炮比较特殊,达到5%就可以了。

四、信噪比

这个笔者觉得就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了,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

信噪比应该大于80DB,低音炮则应该大于70DB。而 只有信噪比

大于90DB的音箱,才有资格自称为"HIFI音箱"

五、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

敏度就越高,单位也是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

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大都是指能产生全

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度就越高。音箱的

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多媒体音箱大都是

90DB以上的高灵敏度音箱,这是因为其输入音源的功率很小。

但是灵敏度的提高是以音质为代价的,灵敏度越高,能够听到的

失真和噪声就越多所以也有一些高档的多媒体音箱使用了低灵

敏度设计,但无形中提高了对音源设备的要求。

六、阻抗

这个概念比较复杂,简单说,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三者(电阻、感抗、容抗)矢量相加得到的就是阻抗,单位和电

阻值一样,也是欧姆。音箱中的阻抗标识一般指的是其线路输入

阻抗。一般多媒体音箱的输入阻抗在4欧姆到16欧姆之间,但

也有更大的。对多媒体音箱来说,阻抗越高,音箱的音质会更好

一些,但也越难以驱动一些。

以上,我们所谈的是音箱说明书上的各种主要参数。下面,

我们来谈谈如何评价与测试音箱。

(二)评价音箱

名词解释

压需要的时间越少说明瞬态越好实际表现为声音收得住而不混

的能力。

动态:声音最小和最大时的声压或功率、电压之比,量化的

说法是动态范围。

音色:声音的趋向,比如高频清亮或低频雄浑或声音跃动感

强。在一定程度下,音色是不分好坏的,完全看个人喜好。

音场:音箱产生不同声音及其状态所形成的空间关系的总

和。

定位音响回放空间中所呈现三维分布的发音器件的固定位

置。

空气感:音响重放中各种发声的振动程度。

结像力:音响重放时对音像的聚焦能力。

解析力:音响表现对象细节的能力。

透明度:音响形态是否鲜明易懂的程度。

声音丰满指重放声的高低音的比例适当高音适度、

中音充足、听起来有一定的弹性。

有层次声音有层次是指重放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乐队

的整体感。

清晰:是指语言的可懂度高,音乐层次分明。

平衡是指音乐各声部的比例协调右声道的一致性好。

丰满:是指声音的中音充分,高音适度,响度合适,听感温

暖、舒适、有弹性。

力度:是指声音坚实有力,能有呼之欲出感,同时能反映出

音源的动态范围。

园润:是指声音优美动听,有光泽而不尖噪。

柔和:是指声音松弛不紧,高音不刺耳,听感悦耳、舒服。

融合:是指声音能整个交融在一起,整体感、群感好。

真实感:是指声音能保持原声音的特点。

临场感:重放声音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立体感:指声音有空间感,声象方位其本准确,并有宽度感

和纵深感。

总印象:是指对声音的总体感觉。

测试音箱,分为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两种。客观测试,主要指的

是对音箱设计结构、电路的分析,以及使用专用仪器对音箱信噪

比、频响等参数的测试。我们作为普通的用户,当然不可能有这

些高昂的设备所以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各种音频测试软件进行单

一音频信号的回放聆听。例如专门的音频信号测试CD

DavidsAudio Sweep Generator软件和"短歌行音频测试者"软件

等。其主要注意的要点在于:

1、音频信号回放要均匀、平直,不能有特别的突出或弱化;

2、在理论最低回放范围下或20KHz上,不应该有声音出现,否

则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杂音;

3、增添不良信号的罪行,远比减少信号的罪行还要大;

4、客观测试中的小变化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大的影响。

主观测试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多了,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特性不

同,美学观点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为什

么真正的HI-FI测试不把主观测试当作决定性的标准的原因

过尽管如此,一些共同的标准还是有的。

一、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系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觉器官的水准都是差不多的,真正

的有"金耳朵"的人很少之所以专家或是发烧友对于音箱音质的

感受水平和判断力比一般人高得多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经常接触

高档的HI-FI音响设备建立起了一套正确的听音观念和音质参

照标准而已。

相对来说,普通的多媒体音箱用户就缺乏这样的条件,所以往往

会建立起错误的听音观念进而作出错误的选择例如很多人都感

到在电脑市场里听的不错的箱子,拿回家来听往往不是味,但又

不明白怎么回事这就是不了解近声场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的结果。更有甚者,很多朋友把用音箱听人声能够听出" 齿音"

作为一个好音箱的标准,其实能听出齿音,固然说明这个音箱的

解析力不错但也往往说明这个音箱在某一中音频段上的分频存

在问题——录音师和混音师不是傻子他们有可能会在处理录音

的时候希望每个听众都听出歌手的一次次吐气声混在歌曲里

吗?

这就是错误的听音观念造成的错误选择。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耳机作为音箱的对比参照

物。因为在一定的价位以上,在同等成本下,耳机要把音质做得

比音箱好是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价格200元以上的随身听耳

塞或是价格400元以上的头戴式耳机其音质都会比大多数的多

媒体音箱要好得多,声音也要正确得多。所以,经常听一听这些

中高档耳机的声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HI-FI参照系的

合适替代。

二、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放曲目

近来,在多媒体音箱的测试文章中,似乎形成了一种潮流,只要

是测试中频,就把蔡琴的曲目拿出来,而测试低频,则动不动就

动用《阿姐鼓》甚至是《闲云野鹤》。笔者对此举极不以为然。

理由很简单,蔡琴的歌曲的确是人声中的上品,但是一般来说,

蔡琴的声音,只要是中频有一定素质的音箱都不会放得太难听,

如果当真听起来极差,那这个音箱的中频也烂得可以了。虽然蔡

琴的曲目的确有很多细微之处是当真可以考验音箱的能力的

这些东西并非是多少听音经验的人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的如果

测试多媒体音箱这种低档设备有的是比蔡琴合适得多的歌手与

歌曲。事实上,正因为蔡琴的声音很少缺陷,所以反不如某些声

音素质先天不良的歌手的歌曲适合于考验这种低档音箱理由很

简单,在一个水准不高音箱上,蔡琴的歌声或许还能勉强接受,

而那个声音条件不好的歌手的歌曲可能已经烂得听不得了。

至于《阿姐鼓》和《闲云野鹤》就更是有点笑话的感觉了,这两

首曲子即便使用真正的初级HI-FI音箱也未必能够有良好的表

现,用多媒体音箱又能听出什么来?难道你还要比较"这款音箱

的失真多一点,那款音箱的噪音多一点"不成?更有人还要画蛇

添足的补上一句"当然,对这种多媒体音箱而言,不要指望它能

够良好的回放这首曲子"——你都不指望那你做这个测试有什么

用处?!

其实,说清楚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写文章的人自己都

没有什么明晰的测试曲目选择的概念只是看一些权威测试报告

里使用这些曲目也就跟着学样但是却不看看人家是测试什么设

备时使用的这些曲子——人家用《闲云野鹤》测试的是漫步者

S5.1、惠威M-200这些准HI-FI级的音箱,你什么时候见过人家

用它来测试一百多块钱的廉价音箱?这简直是典型的画虎不成

反类犬。

实际上,测试多媒体音箱的低频,著名的TARLAC《大电影》专

辑更为合适,但却不见人用。

所以,测试音箱必须根据音箱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曲目,

特别是应该尽量选择你自己熟悉的曲目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良好

比较。尽管曲目本身可能适合测试音箱,但如果你根本对此曲目

不熟悉,那么你怎么能知道音箱应该表现出什么效果来?

三、就算听不到,也比"听得多"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不能良好的回放,那么宁可让一些声音信号

听不到,这样也比出现错误的声音要好。所以,宁可"听不到"

也不要"听得多" 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判原则。诸如说,如果你听

到自己的低音炮在20Hz就发出声音了——别高兴,这恰恰说明

你的低音炮不怎么样在低频上有谐振泛音而设计人员又没有采

取任何措施来纠正因为多媒体低音炮在这个频率上其实应该由

于扬声器输出功率太低、声压太弱而导致声音低于室内背景噪

音,几乎什么声音都听不到才是对的。正是因为这些低频泛音的

存在,低音炮的音质才会恶化而发""。对这个低音炮合适的评

论应该是"低频控制力差"而不是像某些文章写的"低频下潜深得

出乎意料"——只是深没有用,音质好才是第一。对多媒体低音

炮来说,几乎没有能把低于理论下潜深度的频率控制好的产品。

四、中音最重要

中音,这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绝大部分表现力都在中音上。多

媒体音箱曾经有流行高音的时期,而现在则又流行低音效果。但

要记住的是,高音和低音的确能够给人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但

是中音差的音乐永远是好听不了的。

五、能够听到定位的是好音箱

理想的多媒体音箱,其结像能力应该是好的,应该有清晰的定

位。定位模糊的音箱说明它的信号处理存在问题。

六、能听到细微声音的是好音箱

音箱对细节的表现程度而不是声音的大小表现了它的好坏电脑

市场里,经销商往往会用热烈"爆棚"的音乐来表现自己的商品,

但是记住,这些乐曲固然容易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也会掩盖

掉器材的真正弱点。

七、能够让人忘掉音箱存在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应该在你闭眼聆听的时候,感受不到音箱的存在,而

是能够感觉到身前存在一个完整的音场如果你能够清楚的听出

音箱的位置,那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音箱。

八、听起来"耐听"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应该能够使人长时间听起来不烦不噪。一些高音或低

音突出的音箱,也许初听起来特色鲜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

刻,但是长时间聆听却变得令人躁动难受。记住,只有你能够长

时间聆听后,仍然不会有任何不适,主观感受仍然动听的,才是

真正的好音箱。

(三)使用篇——多媒体音箱的使用与调教

并不是有了一个好的音箱,就能够欣赏到好的音乐了。如果使用

中不注意,那么好的音箱也可能只能事倍功半。

一、摆位

音箱的摆位,这是HI-FI的常识性知识,但是对于多媒体音箱的

用户,很多人似乎并不习惯于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摆位对于

音箱的音质表现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对于书架式音箱,情况比较简单一点,一般只要在正面对陈摆放

就可以了。如果地方较小,可以考虑略略向内侧倾斜,以增强定

位效果。但是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

1就是多媒体音箱放在电脑桌上存在着谐振的问题对于HI-FI

音箱,会使用专门的脚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多媒体音箱当然没

有这个条件。所以解决的方式就是使用垫脚来减小谐振。尽管在

一些高档音箱上已经安装了橡胶垫脚,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所以建议最好使用在音箱四脚垫上硬币或围棋子的方式解决

时,最好在箱体上压上书籍等沉重的物体。

2 就是对于后倒相箱而言,要求得最好的倒相效果,要注意最

好使音箱后部保持和墙1尺到半米左右的距离,过大或过小,音

质都会变差。如果的确不能做到离墙的距离,可以在背面的墙上

贴上一些海绵等材料,以减小产生驻波的可能。

而对于X.1音箱,则就麻烦多了。

首先,要明白的是,尽管很多文章里都说人对于低音的方位是不

敏感的,所以低音炮可以随便放在房间任何一个部位。但其实只

有真正的AV低音炮才是这样。因为多媒体音箱的低音炮一般上

限至少为300Hz,某些2.1音箱的低音炮的上限甚至可以达到

3000Hz。这个声音是不可能听不出方位的。

所以,低音炮正确的摆位方式,应该是将其置于电脑桌下,显示

器的正下方位置,其正面朝向用户。如果有侧向或后向倒相孔,

则应该使其正对墙面并与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加强低音效果。

X.1音箱的环绕音箱的摆位同样存在问题,一般来说,X.1音箱

的环绕音箱都使用了和书架箱一样直接放在桌面上的方式但问

题在于,这样就使得整套音箱的位置都低于人耳的位置。而通常

音箱的摆位要求是高音单元与人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能

建立起一个正常的声场。书架箱达到这个要求并不难,但在X.1

上就会感到声音是从下方传来的,这显然是不对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X.1音箱采用了前表面向后倾斜的设

计,但实际改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X.1音箱主音箱的正确摆

位方式应该是用其他措施将主音箱支撑在与人耳等高的位置才

对,经过这样放置的X.1音箱,其音场与原来放置在桌面上时相

比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对于4.15.1等音箱来说,其后置音箱最好的摆放位置应该是

与前置音箱以听者为中心对称但实际上由于这样的摆放较为困

所以很多人常用的是将后置音箱放在与听众同在一条水平线

上的方式。但这样的摆放,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后置左右声道

的声音会加以抵消,实际声强会下降不少。

二、调音

音箱的音量调节,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

事。不同的调节方式有不同的效果。

因为音箱和声卡都带有音量调节功能,那么应该怎么调节才对

呢?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应该以谁作为主要的调节工具?

事实上,想也明白,即便有线控或遥控器,用鼠标拖一下调节杆

也总比调节电位器利索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流行的多媒

体键盘直接带有音量调节键,可以量化的作出音量的调节来,而

且众多音频软件也支持热键调节音量这些都比使用音箱上的电

位器要容易,特别是那些电位器后置的书架式音箱。

其次,如果以声卡为主要调节工具,那么音箱的电位器应该放在

什么位置?

可能会有人想到把它放在最大的位置上,当然,这样放能够得到

最大的音量调节范围,但问题在于在很多音箱上,最大的刻度已

经属于放大器过载范围,如果输入大动态,很可能会烧坏扬声

器。而且功放电路只有在一个范围内才呈现良好的工作状态,最

多媒体音箱,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电脑音箱"。与普通的音响设备

的音箱相比,多媒体音箱有如下的主要特征:

1、多媒体音箱是有源音箱

所谓有源音箱,简单的说似乎可以理解为需要电源输入的音箱。

但实际上,有源音箱的严格定义,指的是音响系统中自身包含功

放电路的音箱。某些特殊的音箱并不具有功放电路,但仍然需要

电源输入,这样的音箱就不能称之为有源音箱。

2、多媒体音箱是防磁音箱

多媒体音箱由于其需要放置在电脑显示器的旁边所以具有特殊

的防磁要求,扬声器必须使用防磁扬声器(即所谓的磁体密闭型

扬声器或是"永磁式"扬声器),功放电路也不能使用电磁波外泄

较大的设计。

3、多媒体音箱是"半自由近声场"音箱

与上述两个概念相比,这个概念要理解起来比较复杂。所谓近声

场音箱,指的是它在放音时与聆听者的距离非常之近,一般要小

于一米。而半自由,则指的是它对聆听者的位置和姿态要求比较

宽松。对于HI-FI等音响,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词汇"皇帝位"

听众只有处于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才能听到最好的声音但对于多

媒体音箱显然不能要求用户也像欣赏HI-FI一样坐在"皇帝位"

上一动不动。

对于"半自由近声场"音箱来说需要对它的声学结构作专门的设

计,和普通的HI-FI或家庭影院音箱完全不同,所以多媒体音箱

绝不是HI-FI音箱的缩小化(而国内很多厂商在此问题上都犯了

严重的错误)。

4、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

由于电脑系统的供电设备限制更是由于多媒体音箱本身是近声

场系统,所以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一般只有几十瓦的功

率,像HI-FI或家庭影院动不动就数百瓦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这

就要求其功放电路设计在尽量小的功率下要有良好的音质表

现,这也和家用音响是不同的。

5、多媒体音箱对于摆位要求应该宽松

稍有音箱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音箱的摆位设计对于音质表现有

巨大的影响。但对于多媒体音箱设计,这点就必须放松。因为电

脑桌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摆位环境,更不可能提供大的摆位空间,

电脑桌的稳定性更是绝不可能与专用的音箱脚架相比所以多媒

体音箱设计上,就必须设计成为对于摆位要求十分宽松的结构

(这也是目前国内厂商的设计盲点之一)。

6、多媒体音箱应该是具有声音修正作用的音箱

理想的好音箱,应该将声音的"音染",也就是自身特性对源声音

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多媒体音箱不能这样要求,因为多媒体音箱

的音源,即声卡或 CDROM驱动器的声音素质不高,这样,多媒

体音箱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声音修正作用以保证用户最终听到的

声音效果最好。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创新的音箱设计,多年

以来很多用户都感到创新的音箱在与创新的声卡搭配时效果明

显好于其他牌子的声卡或音箱与创新产品搭配的效果其中的主

要原因就在于创新音箱在设计时针对创新声卡高音和极低音较

差,数码感较强的缺陷作了专门处理,很好的弥补了创新声卡的

源音缺陷。

7多媒体音箱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定位外观设计应该尽量美观,

成本也不能太高

塑料在专业音箱设计中是十分少见的但在多媒体音箱中却非常

常见。同样,1000元对于HI-FI音箱刚刚入门,对于多媒体音

箱已是顶级。材料和成本的限制,使得厂商在设计产品时,必须

选择良好的平衡,而不能像HI-FI或家庭影院设计一样随心所

欲。

以上的七点要求,应该说是多媒体音箱的必备特征。不过目前国

内的市场现实是除少数几点得到广泛遵从外另几点特征则没有

被大多数厂商意识到。

无源多媒体音箱和防磁喇叭

现在,有源音箱几乎快成了多媒体音箱的代名词了(其实这是不

正确的,其他一些音箱,例如一人高的礼堂音箱也是有源音箱,

但你总不能说它是多媒体音箱吧?),但其实,无源多媒体音箱

还是存在的。在早期多媒体时代,由于声卡上具备了功放芯片,

以仍然在小范围内存在着。例如"朝露"音箱。但这里要特别指出

的,如创新等少数厂商的一些产品,虽然使用了独立功放盒的设

计,但其音箱的结构决定了不能脱离整套系统单独使用,所以这

样的系统仍然是有源多媒体音箱。

无论是有源多媒体,还是无源多媒体,使用的扬声器,即所谓"

喇叭"都是防磁型的。这种扬声器的旧名也叫"永磁型"扬声器,

区别于不防磁的" 恒磁型"扬声器。它使用了可隔绝磁力线的合

金制成外壳,将扬声器上的磁体完全包裹起来,满足了多媒体音

箱的防磁要求但防磁扬声器的音质要比设计相同而不防磁的扬

声器略差。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多媒体音箱的划分方式有多种(以下除特别指出,所指多媒体音

箱都是有源多媒体音箱),按照材料划分,有木质音箱、塑料音

箱和木塑混合音箱三种;按照输入数据划分,有模拟音箱和数字

音箱两类(包括带AC3/DTS解码的数字音箱,只具有PCM解码的

数字音箱和USB数字音箱三类),按照价格划分,则可以分为极

低档(150元以下),中低档(150300元),中高档(书架箱

2.1音箱300-600元,多声道音箱300-1000元),高档(书架

箱或2.1音箱600元以上多声道音箱1000元以上)极高档(书

架箱或2.1音箱1000元左右或以上,多声道音箱1500元以上)

几个等级(当然,这个等级不是绝对的)

不过多媒体音箱最主要的划分方式,还是按照其基本结构,分为

书架式和X.1式两大类别

沈阳房价-闻泰科技股票

如何选一个好音响(意向的好坏)

更多推荐

什么牌子的音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