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傅雨田)
马赛克施工工艺
1、选砖:马赛克建筑外墙装饰修,应票据具体工程具体设计的花色品种、造型图案、规格大小、排列组合造型等要求进行选砖。选砖时,以“联”为单位。凡有缺角、缺边及明显变形、夹层、釉裂、开裂、斑点、粘疤、起泡、坯粉、麻面、波纹、缺釉、桔釉、棕眼、落斑、熔洞者,应一律剔除。每“联”应大小一致;花色品种及造型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联”内及“联”间马赛克色差,目测应基本一致;牛皮纸上不允许有马赛克脱落。
2、翻样预排,马赛克按“联”编号:上述选砖工序完成后,应按具体设计要求的排列组合造型进行施工,现场翻样预排。预排时须注意各联的排列组合位置及砖缝宽窄与组合的关系以及马赛克饰面与窗口、窗盘、墙垛、窗间墙、窗肚墙、窗头线、腰线、阴阳角等处的各种关系,务求准确无误,一切符合设计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然后将马赛克各“联”一一编号,分类堆放备用。
3、墙体表面处理:墙体表面灰尘、污垢、垃圾、油渍等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4、刷801胶素水泥浆:在墙体表面刷801胶素水泥浆(内掺水重3%~5%的801胶)一道。
5、底灰找平:在上述801胶素水泥浆上粉15~18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须保证十分平整,不得有凸出凹进及任何不平之处。底灰与墙体表面须坚实粘牢,不得有空鼓、松动及任何不牢之处(底灰分三遍成活)。
6、检查墙身和底灰的垂直及水平平整度:上述工序完毕后,应严格检查墙身及底灰的垂直平整度和水平平整度。不论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凡平整度差距超过±2mm者,均须加以补救、找平。
7、上胶处打磨净,磨糙:马赛克粘贴前,须将其背面及底灰表面预先砂净,将浮砂、浮松物及不利于粘贴的杂物等清除净尽,以利粘结。过于光滑之处,必须磨粗打糙。
8、调胶:严格按照澳洲美之宝大力胶产品说明书有关规定及双组分配合比例,调制大力胶。调制时应即调即用,调制数量应按照大力胶施工有效时间内使用的数量调制。凡超过施工有效时间者,不得继续使用。
9、涂胶(上胶):将马赛克置于木垫板上(每块垫板约可放4张马赛克),麻面朝上,满堂薄涂(厚约0.5~1mm)澳洲美之宝慢干型大力胶一道(在每联中
心约50见方处,须涂快干型大力胶,作粘贴马赛克时临时固定马赛克之用)。涂时马赛克缝隙如有大小不匀、横竖不平直处,须预先拨匀调直后再行涂胶。(注意:本涂胶工序应与工序10同时进行)
10、马赛克就位粘贴:按马赛克的预排编号照上述工序顺序涂胶后上墙就位,进行粘贴,利用马赛克背面中心快干型大力胶点使马赛克临时固定,然后迅速将该“联”马赛克与相邻各“联”马赛克调平调直。必要时可加用美之宝快干型大力胶涂于每张马赛克四角,帮助定位。最后用拍板将马赛克满敲一遍,敲实敲平。
11、揭纸、调缝:马赛克就位粘贴五六十分钟后(在快干型大力胶初凝前),用软毛刷蘸水将马赛克表面牛皮纸打湿,约半小时后,开始揭纸。揭时须仔细从上向下顺序慢慢撕揭。如有小块马赛克随纸带下,须重新补上。揭纸后须严格检查小块马赛克缝隙,如有大小不匀、横竖不平直处,必须用开刀拨匀,调直调平(先横后竖)。如有缺胶小块,应补胶粘牢。全部质量问题修理合格后,再将所有马赛克用拍板及小锤敲击一遍,使之粘牢。
12、加胶补强:马赛克粘贴后,应对各粘合处详细检查,必要时应用美之宝快干型大力胶加胶补强。
13、清理、勾缝:每张马赛克贴毕,调平、调直、补强后,应将表面擦净(表面如沾有大力胶液,应用洁布蘸清水擦净)。全部马赛克贴完经检查合格后,应将按排列组合造型所嵌埋的宽、窄缝合格条取出,用美之宝透明型大力胶调色(颜色、颜料均按具体设计规办理)嵌缝、勾严。勾缝造型如平缝、斜缝、凸缝、凹缝等,均按具体设计办理。
马赛克施工工艺
1、选砖:马赛克建筑外墙装饰修,应票据具体工程具体设计的花色品种、造型图案、规格大小、排列组合造型等要求进行选砖。选砖时,以“联”为单位。凡有缺角、缺边及明显变形、夹层、釉裂、开裂、斑点、粘疤、起泡、坯粉、麻面、波纹、缺釉、桔釉、棕眼、落斑、熔洞者,应一律剔除。每“联”应大小一致;花色品种及造型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联”内及“联”间马赛克色差,目测应基本一致;牛皮纸上不允许有马赛克脱落。
2、翻样预排,马赛克按“联”编号:上述选砖工序完成后,应按具体设计要求的排列组合造型进行施工,现场翻样预排。预排时须注意各联的排列组合位置及砖缝宽窄与组合的关系以及马赛克饰面与窗口、窗盘、墙垛、窗间
墙、窗肚墙、窗头线、腰线、阴阳角等处的各种关系,务求准确无误,一切符合设计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然后将马赛克各“联”一一编号,分类堆放备用。
3、墙体表面处理:墙体表面灰尘、污垢、垃圾、油渍等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4、刷801胶素水泥浆:在墙体表面刷801胶素水泥浆(内掺水重3%~5%的801胶)一道。
5、底灰找平:在上述801胶素水泥浆上粉15~18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须保证十分平整,不得有凸出凹进及任何不平之处。底灰与墙体表面须坚实粘牢,不得有空鼓、松动及任何不牢之处(底灰分三遍成活)。
6、检查墙身和底灰的垂直及水平平整度:上述工序完毕后,应严格检查墙身及底灰的垂直平整度和水平平整度。不论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凡平整度差距超过±2mm者,均须加以补救、找平。
7、上胶处打磨净,磨糙:马赛克粘贴前,须将其背面及底灰表面预先砂净,将浮砂、浮松物及不利于粘贴的杂物等清除净尽,以利粘结。过于光滑之处,必须磨粗打糙。
8、调胶:严格按照澳洲美之宝大力胶产品说明书有关规定及双组分配合比例,调制大力胶。调制时应即调即用,调制数量应按照大力胶施工有效时间内使用的数量调制。凡超过施工有效时间者,不得继续使用。
9、涂胶(上胶):将马赛克置于木垫板上(每块垫板约可放4张马赛克),麻面朝上,满堂薄涂(厚约0.5~1mm)澳洲美之宝慢干型大力胶一道(在每联中心约50见方处,须涂快干型大力胶,作粘贴马赛克时临时固定马赛克之用)。涂时马赛克缝隙如有大小不匀、横竖不平直处,须预先拨匀调直后再行涂胶。(注意:本涂胶工序应与工序10同时进行)
10、马赛克就位粘贴:按马赛克的预排编号照上述工序顺序涂胶后上墙就位,进行粘贴,利用马赛克背面中心快干型大力胶点使马赛克临时固定,然后迅速将该“联”马赛克与相邻各“联”马赛克调平调直。必要时可加用美之宝快干型大力胶涂于每张马赛克四角,帮助定位。最后用拍板将马赛克满敲一遍,敲实敲平。
11、揭纸、调缝:马赛克就位粘贴五六十分钟后(在快干型大力胶初凝前),用软毛刷蘸水将马赛克表面牛皮纸打湿,约半小时后,开始揭纸。揭时须仔
细从上向下顺序慢慢撕揭。如有小块马赛克随纸带下,须重新补上。揭纸后须严格检查小块马赛克缝隙,如有大小不匀、横竖不平直处,必须用开刀拨匀,调直调平(先横后竖)。如有缺胶小块,应补胶粘牢。全部质量问题修理合格后,再将所有马赛克用拍板及小锤敲击一遍,使之粘牢。
12、加胶补强:马赛克粘贴后,应对各粘合处详细检查,必要时应用美之宝快干型大力胶加胶补强。
13、清理、勾缝:每张马赛克贴毕,调平、调直、补强后,应将表面擦净(表面如沾有大力胶液,应用洁布蘸清水擦净)。全部马赛克贴完经检查合格后,应将按排列组合造型所嵌埋的宽、窄缝合格条取出,用美之宝透明型大力胶调色(颜色、颜料均按具体设计规办理)嵌缝、勾严。勾缝造型如平缝、斜缝、凸缝、凹缝等,均按具体设计办理。
马赛克施工工艺
1、选砖:马赛克建筑外墙装饰修,应票据具体工程具体设计的花色品种、造型图案、规格大小、排列组合造型等要求进行选砖。选砖时,以“联”为单位。凡有缺角、缺边及明显变形、夹层、釉裂、开裂、斑点、粘疤、起泡、坯粉、麻面、波纹、缺釉、桔釉、棕眼、落斑、熔洞者,应一律剔除。每“联”应大小一致;花色品种及造型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联”内及“联”间马赛克色差,目测应基本一致;牛皮纸上不允许有马赛克脱落。
2、翻样预排,马赛克按“联”编号:上述选砖工序完成后,应按具体设计要求的排列组合造型进行施工,现场翻样预排。预排时须注意各联的排列组合位置及砖缝宽窄与组合的关系以及马赛克饰面与窗口、窗盘、墙垛、窗间墙、窗肚墙、窗头线、腰线、阴阳角等处的各种关系,务求准确无误,一切符合设计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然后将马赛克各“联”一一编号,分类堆放备用。
3、墙体表面处理:墙体表面灰尘、污垢、垃圾、油渍等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4、刷801胶素水泥浆:在墙体表面刷801胶素水泥浆(内掺水重3%~5%的801胶)一道。
5、底灰找平:在上述801胶素水泥浆上粉15~18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须保证十分平整,不得有凸出凹进及任何不平之处。底灰与墙体表面须坚实粘牢,不得有空鼓、松动及任何不牢之处(底灰分三遍成活)。
6、检查墙身和底灰的垂直及水平平整度:上述工序完毕后,应严格检查墙身及底灰的垂直平整度和水平平整度。不论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凡平整度差距超过±2mm者,均须加以补救、找平。
7、上胶处打磨净,磨糙:马赛克粘贴前,须将其背面及底灰表面预先砂净,将浮砂、浮松物及不利于粘贴的杂物等清除净尽,以利粘结。过于光滑之处,必须磨粗打糙。
8、调胶:严格按照澳洲美之宝大力胶产品说明书有关规定及双组分配合比例,调制大力胶。调制时应即调即用,调制数量应按照大力胶施工有效时间内使用的数量调制。凡超过施工有效时间者,不得继续使用。
9、涂胶(上胶):将马赛克置于木垫板上(每块垫板约可放4张马赛克),麻面朝上,满堂薄涂(厚约0.5~1mm)澳洲美之宝慢干型大力胶一道(在每联中心约50见方处,须涂快干型大力胶,作粘贴马赛克时临时固定马赛克之用)。涂时马赛克缝隙如有大小不匀、横竖不平直处,须预先拨匀调直后再行涂胶。(注意:本涂胶工序应与工序10同时进行)
10、马赛克就位粘贴:按马赛克的预排编号照上述工序顺序涂胶后上墙就位,进行粘贴,利用马赛克背面中心快干型大力胶点使马赛克临时固定,然后迅速将该“联”马赛克与相邻各“联”马赛克调平调直。必要时可加用美之宝快干型大力胶涂于每张马赛克四角,帮助定位。最后用拍板将马赛克满敲一遍,敲实敲平。
11、揭纸、调缝:马赛克就位粘贴五六十分钟后(在快干型大力胶初凝前),用软毛刷蘸水将马赛克表面牛皮纸打湿,约半小时后,开始揭纸。揭时须仔细从上向下顺序慢慢撕揭。如有小块马赛克随纸带下,须重新补上。揭纸后须严格检查小块马赛克缝隙,如有大小不匀、横竖不平直处,必须用开刀拨匀,调直调平(先横后竖)。如有缺胶小块,应补胶粘牢。全部质量问题修理合格后,再将所有马赛克用拍板及小锤敲击一遍,使之粘牢。
12、加胶补强:马赛克粘贴后,应对各粘合处详细检查,必要时应用美之宝快干型大力胶加胶补强。
13、清理、勾缝:每张马赛克贴毕,调平、调直、补强后,应将表面擦净(表面如沾有大力胶液,应用洁布蘸清水擦净)。全部马赛克贴完经检查合格后,应将按排列组合造型所嵌埋的宽、窄缝合格条取出,用美之宝透明型大力胶调色(颜色、颜料均按具体设计规办理)嵌缝、勾严。勾缝造型如平缝、斜缝、
凸缝、凹缝等,均按具体设计办理。
瓷砖地面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 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低于425号,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
2) 砂:中砂或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 磁砖有出厂合格证,抗压、抗折及规格品种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颜色一致、表面平整(水泥花砖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图案花纹正确)、边角整齐、无翘曲及窜角。
4) 草酸、火碱、107胶等均有出厂合格证。
5) 主要机具:水桶、平锹、铁抹子、大杠、筛子、窗纱筛子、锤子、橡皮锤子、方尺、云石机。
2. 作业条件
1) 内墙+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并校核无误。
2) 墙面抹灰、屋面防水和门框已安装完。
3) 地面垫层以及预埋在地面内各种管线已做完。穿过楼面的竖管已安完,管洞已堵塞密实。有地漏的房间应找好泛水。
4) 提前做好选砖的工作,预先用木条钉方框(按砖的规格尺寸)模子,拆包后块块进行套选、长、宽、厚不得超过±1mm,平整度有秆尺检查,不得超过±0.5mm。外观有裂缝、掉角和表面上有缺陷的板剔出,并按花型、颜色挑选后分别堆放。
二、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抹找平层砂浆→弹铺砖控制线→铺砖→勾缝、擦缝→养护→踢脚板安装
1) 基层处理: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理掉,并用錾子剔掉砂浆落地
灰,用钢丝刷刷净浮浆层。如基层有油污时,应用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及时将其上的碱液冲净。
2) 找标高、弹线: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面层标高,并弹在墙上。
3) 抹找平层砂浆:
a. 洒水湿润:在清理好的基层上,用喷壶将地面基层均匀洒水一遍。
b. 抹灰饼和标筋:从已弹好的面层水平线下量至找平层上皮的标高(面层标高减去砖厚及粘结层的厚度),抹灰饼间距1.5m,灰饼上平就是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标高,然后从房间一侧开始抹标筋(又叫冲筋)。有地漏的房间,应由四周向地漏方向放射形抹标筋,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应使用干硬性砂浆,厚度不宜小于2cm。
c. 装档(即在标筋间装铺水泥砂浆):清净抹标筋的剩余浆渣,涂刷一遍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粘结层,要随涂刷随铺砂浆。然后根据标筋的标高,用小平锹或木抹子将已拌合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1:4)铺装在标筋之间,用木抹子摊平、拍实,小木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使其铺设的砂浆与标筋找平,并用大木杠横竖检查其平整度,同时检查其标高和泛水坡度是否正确,24h后浇水养护。
4) 弹铺砖控制线:当找平层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开始上人弹砖的控制线。预先根据设计要求和砖板块规格尺寸,确定板块铺砌的缝隙宽度,当设计无规定时,紧密铺贴缝隙宽度不宜大于1mm,虚缝铺贴缝隙宽度宜为5-10mm。
在房间分中、从纵、横两个方向排尺寸,当尺寸不足整砖倍数时,将非整砖用于边角处,横向平行于门口的第一排应为整砖,将非整砖排在靠墙位置,纵向(垂直门口)应在房间内分中,非整砖对称排放在两墙边处。根据已确定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4块砖弹一根控制线)。
5) 铺砖:为了找好位置和标高,应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2-3行砖,以此为标筋拉纵横水平标高线,铺时应从里向外退着操作,人不得踏在刚铺好的砖在由,每块砖应跟线,操作程序是:
a. 铺砌前将砖板块放入半裁水桶中浸水湿润,晾干后表面无明水时,
方可使用。
b. 找平层上洒水湿润,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涂刷面积不要过大,铺多少刷多少。
c. 结合层的厚度:如采用水泥砂浆铺设时应为10-15mm,采用沥青胶结料铺设时应为2-5mm,采用胶粘剂铺设时应为2-3mm。
d. 结合层组合材料拌合:采用沥青胶结材料和胶粘剂时,除了按出厂说明书操作外还应经试验室试验后确定配合比,拌合时要拌均匀,不得有灰团,一次拌合不得太多,并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如使用水泥砂浆结合层时,配合比宜为1:2.5(水泥:砂)干硬性砂浆。亦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
e. 铺砌时,砖的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铺砌到已刷好的水泥浆找平层上,砖上楞略高出水平标高线,找正、找直、找方后,砖上面垫木板,用橡皮锤拍实,顺序从内退着往外铺砌,做到面砖砂浆饱满、相接紧密、坚实,与地漏相接处,用砂轮锯将砖加工成与地漏相吻合。铺地砖时最好一次铺一间,大面积施工时,应采取分段、分部位铺砌。
f. 拨缝、修整:铺完2至3行,应随时拉线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规定应立即修整,将缝拨直,并用橡皮锤拍实。此项工作应在结合层凝结之前完成。
6) 勾缝擦缝:面层铺贴应在24h内进行擦缝、勾缝工作,并应采用同品种、同标号、同颜色的水泥。
a. 勾缝:用1:1水泥细砂浆勾缝,缝内深度宜为砖厚的1/3,要求缝内砂浆密实、平整、光滑。随勾随将剩余水泥砂浆清走、擦净。
b. 擦缝:如设计要求不留缝隙或缝隙很小时,则要求接缝平直,在铺实修整好的砖面层上用浆壶往缝内浇水泥浆,然后用干水泥撒在缝上,再用绵纱团擦揉,将缝隙擦满。最后将面层上的水泥浆擦干净。
7) 养护:铺完砖24h后,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8) 镶贴踢脚板:踢脚板用砖,一般采用与地面块材同品种、同规格、同颜色的材料,踢脚板的立缝应与地面缝对齐,铺设时应在房间墙面两端头阴角处各镶贴一块砖,出墙厚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此砖上楞为标准挂线,开始铺贴,砖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配合
比为1:2水泥砂浆),使砂浆粘满整块砖为宜,及时粘贴在墙上,砖上楞要跟线并立即拍实,随之将挤出的砂浆刮掉,将面层清擦干净(在粘贴前,砖块材要浸水晾干,墙面刷湿润)。
三、质量标准
1. 各种面层所用的板块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四、成品保护
1. 在铺砌板块操作过程中,对已安装好的门框、管道都要加以保护,如门框钉保护铁皮,运灰车采用窄车等。
2. 切割地砖时,不得在刚铺砌好的砖面层上操作。
3. 当铺砌砂浆抗压强度达1.2Mpa时,方可上人进行操作,但必须注意油漆、砂浆时要对面层进行覆盖保护。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板块空鼓:基层清理干净、洒水湿润不均、砖未浸水、水泥浆结合层刷的面积过大风干后起隔离作用、上人过早影响粘结层强度等等因素,都是导致空鼓的原因。
踢脚板空鼓原因,除与地面相同外,还因为踢脚板背面粘结砂浆量少未抹到边,造成边角空鼓。
2. 踢脚板出墙厚度不一致:由于墙体抹灰垂直度、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踢脚板镶贴时按水平线控制,所以出墙厚度不一致。因此在镶贴前,先检查墙面平整度,进行处理后再进行镶贴。
3. 板块表面不洁净:主要是做完面层之后,成品保护不够,油漆桶放在地砖上、在地砖上拌合砂浆、刷浆时不覆盖等,都造成面层被污染。
4. 有地漏的房间倒坡:做找平层砂浆时,没有按设计要求的泛水坡度进行弹线找坡。因此必须在找标高、弹线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时,抹出泛水。
5. 地面铺贴不平,出现高低差:对地砖未进行预先选挑,砖的薄厚不一致造成高低差,或铺贴时未严格按水平标高线进行控制。
瓷砖地面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3. 材料及主要机具
1) 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低于425号,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
2) 砂:中砂或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 磁砖有出厂合格证,抗压、抗折及规格品种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颜色一致、表面平整(水泥花砖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图案花纹正确)、边角整齐、无翘曲及窜角。
4) 草酸、火碱、107胶等均有出厂合格证。
5) 主要机具:水桶、平锹、铁抹子、大杠、筛子、窗纱筛子、锤子、橡皮锤子、方尺、云石机。
4. 作业条件
1) 内墙+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并校核无误。
2) 墙面抹灰、屋面防水和门框已安装完。
3) 地面垫层以及预埋在地面内各种管线已做完。穿过楼面的竖管已安完,管洞已堵塞密实。有地漏的房间应找好泛水。
4) 提前做好选砖的工作,预先用木条钉方框(按砖的规格尺寸)模子,拆包后块块进行套选、长、宽、厚不得超过±1mm,平整度有秆尺检查,不得超过±0.5mm。外观有裂缝、掉角和表面上有缺陷的板剔出,并按花型、颜色挑选后分别堆放。
二、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抹找平层砂浆→弹铺砖控制线→铺砖→勾缝、擦缝→养护→踢脚板安装
9) 基层处理: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理掉,并用錾子剔掉砂浆落地灰,用钢丝刷刷净浮浆层。如基层有油污时,应用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及时将其上的碱液冲净。
10)找标高、弹线: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面层标高,并弹在墙上。
11)抹找平层砂浆:
d. 洒水湿润:在清理好的基层上,用喷壶将地面基层均匀洒水一遍。
e. 抹灰饼和标筋:从已弹好的面层水平线下量至找平层上皮的标高(面层标高减去砖厚及粘结层的厚度),抹灰饼间距1.5m,灰饼上平就是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标高,然后从房间一侧开始抹标筋(又叫冲筋)。有地漏的房间,应由四周向地漏方向放射形抹标筋,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应使用干硬性砂浆,厚度不宜小于2cm。
f. 装档(即在标筋间装铺水泥砂浆):清净抹标筋的剩余浆渣,涂刷一遍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粘结层,要随涂刷随铺砂浆。然后根据标筋的标高,用小平锹或木抹子将已拌合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1:4)铺装在标筋之间,用木抹子摊平、拍实,小木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使其铺设的砂浆与标筋找平,并用大木杠横竖检查其平整度,同时检查其标高和泛水坡度是否正确,24h后浇水养护。
12)弹铺砖控制线:当找平层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开始上人弹砖的控制线。预先根据设计要求和砖板块规格尺寸,确定板块铺砌的缝隙宽度,当设计无规定时,紧密铺贴缝隙宽度不宜大于1mm,虚缝铺贴缝隙宽度宜为5-10mm。
在房间分中、从纵、横两个方向排尺寸,当尺寸不足整砖倍数时,将非整砖用于边角处,横向平行于门口的第一排应为整砖,将非整砖排在靠墙位置,纵向(垂直门口)应在房间内分中,非整砖对称排放在两墙边处。根据已确定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4块砖弹一根控制线)。
13)铺砖:为了找好位置和标高,应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2-3行砖,以此为标筋拉纵横水平标高线,铺时应从里向外退着操作,人不得踏在刚铺好的砖在由,每块砖应跟线,操作程序是:
a. 铺砌前将砖板块放入半裁水桶中浸水湿润,晾干后表面无明水时,方可使用。
b. 找平层上洒水湿润,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涂刷面积不要过大,铺多少刷多少。
c. 结合层的厚度:如采用水泥砂浆铺设时应为10-15mm,采用沥青胶结料铺设时应为2-5mm,采用胶粘剂铺设时应为2-3mm。
d. 结合层组合材料拌合:采用沥青胶结材料和胶粘剂时,除了按出厂说明书操作外还应经试验室试验后确定配合比,拌合时要拌均匀,不得有灰团,一次拌合不得太多,并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如使用水泥砂浆结合层时,配合比宜为1:2.5(水泥:砂)干硬性砂浆。亦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
e. 铺砌时,砖的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铺砌到已刷好的水泥浆找平层上,砖上楞略高出水平标高线,找正、找直、找方后,砖上面垫木板,用橡皮锤拍实,顺序从内退着往外铺砌,做到面砖砂浆饱满、相接紧密、坚实,与地漏相接处,用砂轮锯将砖加工成与地漏相吻合。铺地砖时最好一次铺一间,大面积施工时,应采取分段、分部位铺砌。
f. 拨缝、修整:铺完2至3行,应随时拉线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规定应立即修整,将缝拨直,并用橡皮锤拍实。此项工作应在结合层凝结之前完成。
14)勾缝擦缝:面层铺贴应在24h内进行擦缝、勾缝工作,并应采用同品种、同标号、同颜色的水泥。
a. 勾缝:用1:1水泥细砂浆勾缝,缝内深度宜为砖厚的1/3,要求缝内砂浆密实、平整、光滑。随勾随将剩余水泥砂浆清走、擦净。
b. 擦缝:如设计要求不留缝隙或缝隙很小时,则要求接缝平直,在铺实修整好的砖面层上用浆壶往缝内浇水泥浆,然后用干水泥撒在缝上,再用绵纱团擦揉,将缝隙擦满。最后将面层上的水泥浆擦干净。
15)养护:铺完砖24h后,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16)镶贴踢脚板:踢脚板用砖,一般采用与地面块材同品种、同规格、同颜色的材料,踢脚板的立缝应与地面缝对齐,铺设时应在房间墙面两端头阴角处各镶贴一块砖,出墙厚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此砖上楞为标准挂线,开始铺贴,砖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配合比为1:2水泥砂浆),使砂浆粘满整块砖为宜,及时粘贴在墙上,砖上楞要跟线并立即拍实,随之将挤出的砂浆刮掉,将面层清擦干净(在粘贴前,砖块材要浸水晾干,墙面刷湿润)。
三、质量标准
2. 各种面层所用的板块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四、成品保护
4. 在铺砌板块操作过程中,对已安装好的门框、管道都要加以保护,如门框钉保护铁皮,运灰车采用窄车等。
5. 切割地砖时,不得在刚铺砌好的砖面层上操作。
6. 当铺砌砂浆抗压强度达1.2Mpa时,方可上人进行操作,但必须注意油漆、砂浆时要对面层进行覆盖保护。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 板块空鼓:基层清理干净、洒水湿润不均、砖未浸水、水泥浆结合层刷的面积过大风干后起隔离作用、上人过早影响粘结层强度等等因素,都是导致空鼓的原因。
踢脚板空鼓原因,除与地面相同外,还因为踢脚板背面粘结砂浆量少未抹到边,造成边角空鼓。
7. 踢脚板出墙厚度不一致:由于墙体抹灰垂直度、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踢脚板镶贴时按水平线控制,所以出墙厚度不一致。因此在镶贴前,先检查墙面平整度,进行处理后再进行镶贴。
8. 板块表面不洁净:主要是做完面层之后,成品保护不够,油漆桶放在地砖上、在地砖上拌合砂浆、刷浆时不覆盖等,都造成面层被污染。
9. 有地漏的房间倒坡:做找平层砂浆时,没有按设计要求的泛水坡度进行弹线找坡。因此必须在找标高、弹线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时,抹出泛水。
10.地面铺贴不平,出现高低差:对地砖未进行预先选挑,砖的薄厚不一致造成高低差,或铺贴时未严格按水平标高线进行控制。
瓷砖地面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5. 材料及主要机具
1) 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低于425号,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
2) 砂:中砂或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 磁砖有出厂合格证,抗压、抗折及规格品种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颜色一致、表面平整(水泥花砖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图案花纹正确)、边角整齐、无翘曲及窜角。
4) 草酸、火碱、107胶等均有出厂合格证。
5) 主要机具:水桶、平锹、铁抹子、大杠、筛子、窗纱筛子、锤子、橡皮锤子、方尺、云石机。
6. 作业条件
1) 内墙+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并校核无误。
2) 墙面抹灰、屋面防水和门框已安装完。
3) 地面垫层以及预埋在地面内各种管线已做完。穿过楼面的竖管已安完,管洞已堵塞密实。有地漏的房间应找好泛水。
4) 提前做好选砖的工作,预先用木条钉方框(按砖的规格尺寸)模子,拆包后块块进行套选、长、宽、厚不得超过±1mm,平整度有秆尺检查,不得超过±0.5mm。外观有裂缝、掉角和表面上有缺陷的板剔出,并按花型、颜色挑选后分别堆放。
二、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抹找平层砂浆→弹铺砖控制线→铺砖→勾缝、擦缝→养护→踢脚板安装
17)基层处理: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理掉,并用錾子剔掉砂浆落地灰,用钢丝刷刷净浮浆层。如基层有油污时,应用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及时将其上的碱液冲净。
18)找标高、弹线: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面层标高,并弹在墙上。
19)抹找平层砂浆:
g. 洒水湿润:在清理好的基层上,用喷壶将地面基层均匀洒水一遍。
h. 抹灰饼和标筋:从已弹好的面层水平线下量至找平层上皮的标高(面层标高减去砖厚及粘结层的厚度),抹灰饼间距1.5m,灰饼上平就是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标高,然后从房间一侧开始抹标筋(又叫冲筋)。有地漏的房间,应由四周向地漏方向放射形抹标
筋,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应使用干硬性砂浆,厚度不宜小于2cm。
i. 装档(即在标筋间装铺水泥砂浆):清净抹标筋的剩余浆渣,涂刷一遍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粘结层,要随涂刷随铺砂浆。然后根据标筋的标高,用小平锹或木抹子将已拌合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1:4)铺装在标筋之间,用木抹子摊平、拍实,小木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使其铺设的砂浆与标筋找平,并用大木杠横竖检查其平整度,同时检查其标高和泛水坡度是否正确,24h后浇水养护。
20)弹铺砖控制线:当找平层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开始上人弹砖的控制线。预先根据设计要求和砖板块规格尺寸,确定板块铺砌的缝隙宽度,当设计无规定时,紧密铺贴缝隙宽度不宜大于1mm,虚缝铺贴缝隙宽度宜为5-10mm。
在房间分中、从纵、横两个方向排尺寸,当尺寸不足整砖倍数时,将非整砖用于边角处,横向平行于门口的第一排应为整砖,将非整砖排在靠墙位置,纵向(垂直门口)应在房间内分中,非整砖对称排放在两墙边处。根据已确定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4块砖弹一根控制线)。
21)铺砖:为了找好位置和标高,应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2-3行砖,以此为标筋拉纵横水平标高线,铺时应从里向外退着操作,人不得踏在刚铺好的砖在由,每块砖应跟线,操作程序是:
a. 铺砌前将砖板块放入半裁水桶中浸水湿润,晾干后表面无明水时,方可使用。
b. 找平层上洒水湿润,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涂刷面积不要过大,铺多少刷多少。
c. 结合层的厚度:如采用水泥砂浆铺设时应为10-15mm,采用沥青胶结料铺设时应为2-5mm,采用胶粘剂铺设时应为2-3mm。
d. 结合层组合材料拌合:采用沥青胶结材料和胶粘剂时,除了按出厂说明书操作外还应经试验室试验后确定配合比,拌合时要拌均匀,不得有灰团,一次拌合不得太多,并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如使用水泥砂浆结合层时,配合比宜为1:2.5(水泥:砂)干硬性砂浆。亦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
e. 铺砌时,砖的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铺砌到已刷好的水泥浆找平层上,砖上楞略高出水平标高线,找正、找直、找方后,砖上面垫木板,用橡皮锤拍实,顺序从内退着往外铺砌,做到面砖砂浆饱满、相接紧密、坚实,与地漏相接处,用砂轮锯将砖加工成与地漏相吻合。铺地砖时最好一次铺一间,大面积施工时,应采取分段、分部位铺砌。
f. 拨缝、修整:铺完2至3行,应随时拉线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规定应立即修整,将缝拨直,并用橡皮锤拍实。此项工作应在结合层凝结之前完成。
22)勾缝擦缝:面层铺贴应在24h内进行擦缝、勾缝工作,并应采用同品种、同标号、同颜色的水泥。
a. 勾缝:用1:1水泥细砂浆勾缝,缝内深度宜为砖厚的1/3,要求缝内砂浆密实、平整、光滑。随勾随将剩余水泥砂浆清走、擦净。
b. 擦缝:如设计要求不留缝隙或缝隙很小时,则要求接缝平直,在铺实修整好的砖面层上用浆壶往缝内浇水泥浆,然后用干水泥撒在缝上,再用绵纱团擦揉,将缝隙擦满。最后将面层上的水泥浆擦干净。
23)养护:铺完砖24h后,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24)镶贴踢脚板:踢脚板用砖,一般采用与地面块材同品种、同规格、同颜色的材料,踢脚板的立缝应与地面缝对齐,铺设时应在房间墙面两端头阴角处各镶贴一块砖,出墙厚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此砖上楞为标准挂线,开始铺贴,砖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配合比为1:2水泥砂浆),使砂浆粘满整块砖为宜,及时粘贴在墙上,砖上楞要跟线并立即拍实,随之将挤出的砂浆刮掉,将面层清擦干净(在粘贴前,砖块材要浸水晾干,墙面刷湿润)。
三、质量标准
3. 各种面层所用的板块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四、成品保护
7. 在铺砌板块操作过程中,对已安装好的门框、管道都要加以保护,如门框钉保护铁皮,运灰车采用窄车等。
8. 切割地砖时,不得在刚铺砌好的砖面层上操作。
9. 当铺砌砂浆抗压强度达1.2Mpa时,方可上人进行操作,但必须注意油漆、砂浆时要对面层进行覆盖保护。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1.板块空鼓:基层清理干净、洒水湿润不均、砖未浸水、水泥浆结合层刷的面积过大风干后起隔离作用、上人过早影响粘结层强度等等因素,都是导致空鼓的原因。
踢脚板空鼓原因,除与地面相同外,还因为踢脚板背面粘结砂浆量少未抹到边,造成边角空鼓。
12.踢脚板出墙厚度不一致:由于墙体抹灰垂直度、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踢脚板镶贴时按水平线控制,所以出墙厚度不一致。因此在镶贴前,先检查墙面平整度,进行处理后再进行镶贴。
13.板块表面不洁净:主要是做完面层之后,成品保护不够,油漆桶放在地砖上、在地砖上拌合砂浆、刷浆时不覆盖等,都造成面层被污染。
14.有地漏的房间倒坡:做找平层砂浆时,没有按设计要求的泛水坡度进行弹线找坡。因此必须在找标高、弹线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时,抹出泛水。
15.地面铺贴不平,出现高低差:对地砖未进行预先选挑,砖的薄厚不一致造成高低差,或铺贴时未严格按水平标高线进行控制。

更多推荐
砂浆,要求,设计,标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