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甲醛在常温下反应的物质?

甲醛(化学分子式HCHO,分子量:30.03,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醚。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35%–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故在室温时极易挥发,随着温度的上升挥发速度加快。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达到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 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 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的危害有: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是装修和家具的主要污染物。其释放期长达3—15年,遇热遇潮就会从材料深层挥发出来,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对老人、小孩和孕妇危害最大。

甲醛与醋酸反应及条件

甲醛和醋酸都是液态时加温混溶会发生反应,常温气态条件下反应速率很低。

纯甲醛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溶液中。甲醛自身能缓慢进行缩合反应,特别容易发生聚合反应。若甲醛被还原性物质还原成甲醇,甲醇和醋就会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 CH₃OH+CH₃COOH——CH₃COOCH₃+H₂O

扩展资料:

乙酸中的乙酰基,是生物化学中所有生命的基础。当它与辅酶A结合后,就成为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新陈代谢的中心。然而,乙酸在细胞中的浓度是被严格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内,避免使得细胞质的pH发生破坏性的改变。

与其它长链羧酸不同,乙酸并不存在于甘油三酸脂中。但是,人造含乙酸的甘油三酸脂,又叫甘油醋酸酯(甘油三乙酸酯) ,则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也被用来制造化妆品和局部性药物。

乙酸由一些特定的细菌生产或分泌。值得注意的是醋菌类梭菌属的丙酮丁醇梭杆菌,这个细菌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食物、水和土壤之中。在水果或其他食物腐败时,醋酸也会自然生成。乙酸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灵长类生物的阴道润滑液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当作一个温和的抗菌剂。

甲醛和醋酸都是液态时加温混溶会发生反应,常温气态条件下反应速率很低。

纯甲醛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溶液中。甲醛自身能缓慢进行缩合反应,特别容易发生聚合反应。若甲醛被还原性物质还原成甲醇,甲醇和醋就会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 CH₃OH+CH₃COOH——CH₃COOCH₃+H₂O

醋和甲醛都是液态时加温混溶会发生反应,常温气态条件下反应几率很低。若甲醛被还原性物质还原成甲醇,甲醇和醋就会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CH3OH+CH3COOH——

CH3COOCH3+H2O甲醛的化学式HCHO,式量30.03,又称蚁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1.067(空气=1),液体密度0.815g/cm³(-20℃)。

甲醛物理性质碳原子以三个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其中一个是和氧形成一个σ键。这三个键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的一个p轨道和氧的一个p轨道彼此重叠起来形成一个π键,与三个σ键所成的平面垂直。键角∠HCH=111.5°,∠HCO=121.8°。键长:碳氢键:120.3pm、碳氧双键:110pm。偶极矩7.56×10-3ºC·m。

为无色水溶液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醚,水溶液浓度最高可达55%,pH值:2.8~4.0.,能与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按任意比例混溶。

甲醛常温下是气态还是液态那甲酸?

甲醛常温下是气态,甲酸常温下是液态。

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化学式是HCHO或CH2O,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

甲酸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HCOOH,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

甲醛的熔点-92℃,沸点-19.5℃,故甲醛在常温下为气态,甲酸的熔点8.6℃,沸点100.8℃,因而甲酸常温下为液态。一般同碳原子数的羧酸类物质的熔沸点要比醛类物质高。

类产品主要成分是棕榈酸乙基己酯或二氧化氯,能让固体逐渐挥发到空气中,气味遮盖效果好,但是除醛效果只作用于附近范围 ,属于被动除权,覆盖力不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氯对皮粘膜具有刺激性。

第七名:绿植(代表:绿萝,虎尾兰,吊兰,龟背竹)

很多人都听说过绿萝等能除甲醛,但是在我们实验室环境精确测量下,在10m²的空间放置30盆绿萝,5盆虎尾兰,5盆吊兰,5盆龟背竹,正常阳光照射,甲醛初始值和48小时后的值对比只下降5.68%,作用效果微弱。

第六名:果皮,醋(代表:柚子皮,茶叶梗,白醋)

柚子皮,橘子皮,这类由于表面存在多孔结构,并且表面多糖对甲醛也有吸附作用,但是效果作用慢。在10m²实验空间放置8KG柚子皮,甲醛初始值0.23,48小时后后为0.21,效果一般。而茶叶梗作用效果在于吸湿性和气味掩盖,除醛效果微弱。

第五名:活性炭,纳米矿晶(代表:玛雅蓝,纳净石)

这类材料主要是炭,海泡石,凹凸棒土作为主要材料,孔空隙间距在0.27-0.28nm之间,有少量吸附作用,价格较为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目前市面有些变色纳米矿晶,主要是在矿晶表面加入颜色氧化层,时间久了就会氧化变色,与分解甲醛无关。

第四名:开窗通风

平民除醛最划算的方法,这是老张比较推荐的方法,无成本,效果还不错。但是缺点就是无法深层次除去甲醛,而且微风或者无风状态下,甲醛无法散去。

第三名:甲醛喷剂

部分的除醛剂,成分安全,效果也有一定的保证,实验室实测24小时甲醛去除率为60.4-67.8%,属于中端水平,但在持续效果方面有所欠缺。

第二名: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代表:BLUEAIR,戴森,飞利浦)

如果说开窗通风是被动除醛,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就是主动式除甲醛,能加快空气的流速,增加空间的CADR值(换气率),同时滤网吸附部分甲醛,有效降低甲醛含量。但除醛效果受到新风系统中风机面积和功率大小,滤芯寿命制约,无法短时间达到满意水平。

第一名:工业风扇,深层除醛喷剂(代表:瑞立净,英文名:ROLOZI)

工业风扇确实性价比非常高的除醛产品,相同时间内CADR值远超新风系统,家用除醛非常合适,对着窗户外吹即可,可以在家里形成较强的对流,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正常空气质量水平。

瑞立净,来自瑞典除醛品牌,深层除醛剂方面的佼佼者,一般除醛喷剂只能渗透分解。它的专利二向分解技术,还能在喷洒物表面形成离子层,锁住飘逸甲醛进行再次分解,杜绝二次污染。另外其蜂孔缓释系统还能长久持续分解甲醛,实测第58天还有分解效果。

值得一提:这品牌一直专注深层除醛喷剂这个板块,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许就是这种专注工匠精神,才能铸造出好品质吧,这点值得学习。

很多人会问,甲醛释放周期不是10年的吗?这个问题非常好,确实是这样

甲醛释放周期是长达10年的,如果不做深层除醛的话,只靠通风,甲醛还是一直会持续均匀释放。假设家里的甲醛总量是1000克,没有做处理的时候,平均每年释放100克,平摊到每月还是超标。如果做了深层除醛,1个月内分解掉990克,剩下的10克平均10年释放,分摊到每一个月,就可以忽略不计,达到安全标准。所以除甲醛一定要深层清理才有效果,瑞立净是专门针对深层清理甲醛而研发,能深度除醛,达到不复发的效果。

缺点:受制于二向分解技术的复杂工艺,其成本高于200元一瓶,价格稍高,,导致销量稍低。以前只能直邮,现在有中国总代理,目前增长迅猛,依我的经验,大有一年内成为除醛行业龙头。

甲醛是常温下唯一呈气态的烃的衍生物?

常温下是气态还是液态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说法,并没有固定标准,另外,有的常温取20℃,另外,二甲醚(Me2O,Me是甲基)也是气态,所以甲醛是唯一气态含氧衍生物并不确切.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 液形式出现。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甲醛分子中有醛基生缩聚反应,可以得到酚醛树脂(电木)。

尿素和甲醛在常温下反应吗?

尿素和甲醛在常温下不反应。

加热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可以得到脲醛树脂(尿素甲醛树脂)。尿素甲醛树脂(UF)是一种透明的热固性塑胶。在弱基(氨或吡啶)内加入甲醛

尿素与甲醛可发生如下反应:

NH2C O N H2+HCHO→ NH2CONHCH2OH( 一羟甲基脲)

NH2CONHCH2OH +HCHO→ HOCH2NHCONHCHOH( 二羟甲基脲)

当羟甲基尿素溶液酸化时, 发生形成甲叉脲的放热反应:

一NHCONH2+ HOCH2NHCONH→ 一[NHCONHCH2NHCONH]一 +H2 O

更多推荐

常温下与甲醛起反应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