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迷中医多年,连大年三十都在背方歌,现在能给母亲把脉看病
王海热衷中医这么多年了,今天竟然也能给母亲把脉看病了,把母亲乐的见人就夸。
项目化教学母亲说,她身上经常没力气,身子软,夜里经常出汗,白天也经常出汗。
看了舌苔,王海认为这是红瘦舌。红瘦舌是主气阴两虚,舌体瘦薄,舌质红或绛,舌干少苔或无苔。
红瘦舌
为气阴两虚或阴虚火旺。
身体没力气,是气虚,舌瘦薄无苔,加爱出汗,夜里盗汗,是阴虚。
所以,王海判断老人是气阴两虚。老人能吃饭,人却瘦弱,主胃强脾弱。
脉象来看,三部有脉,脉道有力。尺脉稍弱。
最后,王海判断老人是
脾肾气阴两虚
为此,他决定给母亲用生脉饮加六味地黄丸。
展开全文
不知道小兔子睡前故事开的这个方怎么样?各位网友,有懂的老师给评一评。
方便反义词最近一段时间,除了医宗金鉴,王海还经常看汤头歌诀。
看完就背,汤头歌诀里的方子有300多首。
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多类。明星穿衣
每个方歌里都有押韵,有加减变通,还有衍生变方,内容非常丰富。
而且这里面收录的方子很多是经典方和常用时方。
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小青龙,葛根汤,还有九味羌活汤,再造散,人参败毒散……
现在,王海每天都要看一看方歌,背一背方子。
甚至大年除夕晚上,都不落下。
医宗金鉴主要讲医理,汤头歌诀主要讲方子。
王海又买了一套刘渡舟老先生的系列丛书,共7本。
这7本书是刘大师对伤寒,金匮的解释以及医案分析。
医案都是用仲景的经典方加减后治病的。疗效非常好。
之前听倪海厦大师讲过的一个故事,说他上高中时就是看了医宗金鉴,把他姐姐多年的妇科病给治好了。
又听郝万山教授说,又一形容美好的句子次他给一帮当地的名医授课,这些名医都是方圆百里的出了名的医生。
郝万山
因为没有执业医师证,国家为了让他们能合王者匹配机制法行医,特别派遣郝万山教授来给他们讲课,帮助他们拿证书。
下课小米的乱情人生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才知道,这些名医一辈子就看了一本书,就是医宗金鉴。
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都没看过。
就一本医宗金鉴,翻了不知道多少遍,书都翻幽默的图片烂了。
最后,人家都成了名医。
刘渡舟
又说刘渡舟老师,年轻时跟了不少大师,最后还是看不了病,于是就看医宗金鉴。
不停地看,人家最后也成大师了。
所以,王海觉得,这个医宗金鉴实在牛逼得很,要想能看病,就得钻研这个。
除了医宗金鉴,汤头歌诀,还是刘祝福的钟声渡舟7本书。这些都是要看的,其他的暂时就不用了,因为太多太杂了。
倪海厦
王海本人不是学医科班出身的,也就是半路出家。
现在的政策是,就算你能看了病,没有医师证是违法的,而要考这个证,如果不是全日制,中医这条路基本没辙。
至于师承,目前,王海还没那打算,因为感觉太麻烦了,周期太长,费时费力,不如自己学。
中医对他而言,纯粹是一个爱好。一个能给自己和家人调理身体的爱好而已。
同时也作为生活的调味品,增加一点生活的乐趣,仅中国汽车品牌有哪些此而已。
更多推荐
他沉迷中医多年,连大年三十都在背方歌,现在能给母亲把脉看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