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名人(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名人)
本文目录- 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名人
- 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有哪些
-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高人
- 南北朝时期的牛人有哪些
- 魏晋南北朝人才辈出,都有哪些有名人物
- 南北朝有哪些名人
- 魏晋南北朝名人有哪些
- 南北朝有那些名人
范围比较广,举例一些,满意请采纳,谢谢。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人称卧龙。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从其27岁出山到54岁病逝,明法、正身、和吴、治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超群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近乎完美的人格成为智慧的化身。著有《诸葛亮集》。王肃(195—256)字子雍。三国魏经学家、儒家学者。一生研究传统经学,以图安邦治国之目的。曾对各种儒经进行注释,综合今文、古文经义,融为一体。和郑玄学派对立,维护儒家学说的纯洁性,称为“王学”。《隋书·经籍志》收录其经学著作20多种。王弼(226—249)字辅嗣。三国魏玄学家。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清谈风气,世称“正始之音”。始以新的玄学代替当时逐渐失势的汉儒经学,对于儒学经典的注疏,偏重哲理发挥。著有《周易注》、《老子注》等。有《王弼集》。左思(约250—305)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著《三都赋》等,因文采富丽、气势磅礴而闻名于世,许书家至圣王羲之多作品托古讽今,抨击门阀制度,为现实主义的杰作。有《左太冲集》。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他博采秦汉以来篆、隶、楷、行、草等诸体之长,成功地把楷书和草书结合起来,把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创新了刚劲中正,妍美流变的新书体,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等书迹刻本著称于世。有《王右军集》。王猛(325—375)字景略。十六国时前秦政治家、军事家。终其一生辅佐朝政,立法度,讲礼义,兴学校,课农桑,淳风俗,促团结,角逐群雄,统一北方,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何承天(370—447)南朝宋著名思想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博通经史,尤精天文历算,最早提出要考虑月球运动的不均匀性,改平朔为定朔,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1428。运用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平,批驳佛教“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著有《报应问》、《达性论》等。有《何衡阳集》。贾思勰(生卒年不详)北魏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一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引用有关书籍156种,全面反映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技术措施,科学总结了南北朝及之前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农学名著。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50篇,对有史以来各种体裁的文章及各类作家进行评论研讨,并提出文学批评的六个标准及必须具备的修养,见解精辟,体系毁坏的英文完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评论巨著。颜之推(531—约590)字介。南北朝后期到隋朝初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经学家、文学家、文字音韵学家。著述颇丰。晚年著《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阐述立身治家之法,奠定了古代家庭教育的基础,构筑了一个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比较完整的家教理论体系,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
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有哪些1、谢朓,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永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驾驶者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
2、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 ,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
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3、江淹,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江淹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虽家境贫穷,但很好学。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宋泰始四年(468年),被任命为巴陵王国左常侍。
4、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5、郦道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和哥哥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 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青州刺史 、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转河南尹,封永宁伯。执法严峻,拜关右慰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为叛臣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于阴盘驿,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高人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有很多的高人,我觉得北魏全城,尔朱荣策划并实施,针对北魏皇族的复发政治事变,和言之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是策划并实施的,所以我觉得他北魏时期的一位高人。
南北朝时期的牛人有哪些陈庆之:南北朝时期梁朝杰出的军事家檀道济:南北朝时期宋朝著名将领韦睿: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斛律光:北齐名将韦孝宽:横跨南北朝和大隋两个朝代的西魏名将裴邃: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宇文泰:军事统帅,南北朝的“新曹操”,西魏缔造者苻坚:前秦皇帝王猛:前秦谋士刘裕:刘宋开国皇帝拓跋珪:北魏开国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拓跋宏:孝文帝还有很多,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不大重视,其实也是很精彩的,乱世多英雄。
魏晋南北朝人才辈出,都有哪些有名人物魏晋南北朝的有名人物有慕容隆、姚兴 、祖逖、拓拔宏、陶渊明等。
1、慕容隆
慕容隆,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将领,成武帝慕容垂之子。公元397年5月18日即农历四月癸酉,慕容宝宿广都黄榆谷(今辽宁建昌一带),慕容会派仇尼归、吴提染干率壮士20令人分道袭击慕容农、慕容隆。慕容农身受重伤,慕容隆却被惨遭杀害。
2、姚兴
后秦太祖姚苌长子,姚苌死后继位,在位23年,病中因子姚音政变抢位,他受惊吓而死。
3、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闻鸡起舞的故事说的就是祖逖。
4、拓拔宏
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元宏(467-499 年)原姓拓跋,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把皇位传给年仅五岁的元宏,自称太上皇。从西晋的“五胡乱华”开始的民族大混战和民族大融合,经过一系列痛苦的“化学反应”,终于接出了果实。
孝文帝登基后进行改革,改变了之前国家的保守面貌还加速了鲜卑族的融合。
5、陶渊明
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南北朝有哪些名人高允,崔浩,尔朱荣,寇谦之,高长恭,高洋,高昂,达奚武,赫连达,高欢,候景,郦道元,杨坚,刘裕
魏晋南北朝名人有哪些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2、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
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3、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物流几号停运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五味调和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4、关羽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广东最低工资标准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被潘璋部擒获,被杀于临沮。
5、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南北朝有那些名人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结束,共169年。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3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代(502-557年)历3代4帝,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南开发的不断深入,土著寒人在政治上逐渐上升,步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之际开始,南方内地的土豪,也成为割据的一方势力。十六国后期,一个极为落后的少数民族拓跋鲜卑逐渐强盛起来,打败后燕入主中原,在建立北魏政权(386-534年)之后,又消灭各割据政权,从而结束了这一地区长期混战的局面。按照史家的习惯,北魏统一北方的太延五年(439年)往往被视为北朝的起始之年。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都,孝文帝大举实行汉化,政治中心也迁徙到中原腹地洛阳。北魏立国一百多年,历9代12帝,是对南北朝历史影响较大的一个王朝。北魏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从5世纪下半期开始,其汉化趋势加快,孝文帝实行三长制,颁布均田制,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这一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却引起了部分守旧贵族和鲜卑武人的反对。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六镇起兵,北魏陷入分裂和内战。北魏孝武帝末年,权臣高欢、宇文泰将北魏辖区切割钛晶手链成东、西两块。东魏(534-550年)以邺城为都,历1主16年,西魏(535-556年)都长安,经3帝,共享国22年。东、西魏先后被北齐(550-577年)和北周(557-581年)取代。北齐是鲜卑化汉人高氏所建的政权,立国28年,有3代6帝。公元577年,周灭齐,北方重新统一。北周是宇文鲜卑人统治的王朝,历3代5帝,计24年。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隋。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北方五朝称之为北朝。南北政权对立的时期,历史上叫做南北朝。 南北朝世系:南朝宋世系 420年-479年 刘裕 建康 南朝齐世系 479年-502年 肖道成 建康 南朝梁世系 502年-557年 肖衍 建康 南朝陈世系 557年-589年 陈霸先 建康 北朝北魏世系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 北朝东魏世系 534年-550年 元善见 邺 北朝西魏世系 535年-557年 元宝炬 长安 北朝北齐世系 550年-577年 高洋 邺 北朝北周世系 557年-581年 宇文觉 长安 谢安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王导 高纬 和士开 李冲 王猛 王导 王衍 刘义隆 贾充 韦孝宽 侯景 羊侃 韦睿 桓玄 张兴世 陈庆之 刘琨 独孤信 尔朱荣 萧宝夤 范晔 祖冲之 嵇康 陶渊明南北朝:刘裕(宋)、萧道成(南齐)、萧衍(梁)、陈霸先(陈)、拓跋焘(北魏)、拓跋珪(北魏)、拓跋宏(北魏)、高欢(东魏)、高洋(北齐)、宇文泰(西魏)、宇文觉(北周)、宇文邕(北周)、陈庆之(梁)、杨大眼(北魏)、檀道济(宋)、斛律光(北齐)、高长恭(北齐)、高敖曹(东魏)、曹景宗(梁)、慕容白曜(北魏)、沈庆之(宋)、沈攸之(宋)、元英(北魏)、周文育(陈)、吴明彻(陈)、于谨(北周)、萧摩诃(陈)、柳元景(宋)、侯安都(陈)、裴叔业(南齐,后降北周) 南北朝时代439—589年共151年 南朝刘宋帝国420—479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武帝刘裕420—422年在位3年 第2任少帝刘义符423—424年在位2年 第3任文帝刘义隆424—453年在位30年 第4任废帝刘劭453—454年在位1年 第5任孝武帝刘骏454—46移动上网卡5年在位12年 第6任前废帝刘子业465年 第7任明帝刘彧465—473年在位9年 第8任后废帝刘昱473—477年在位5年 第9任顺帝刘准477—479年在位3年 刘宋帝国共9帝立国60年END 南朝萧齐帝国479—502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高帝萧道成479—483年在位5年 第2任武帝萧赜483—494年在位12年 第3任郁林王萧昭业494年 第4任海陵王萧昭文494年 第5任明帝萧鸾494—499年在位6年 第6任东昏侯萧宝卷499—501年在位3年 第7任和帝萧宝融501—502年在位2年 萧齐帝国共7帝立国24年END 南朝萧梁帝国502—557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武帝萧衍502—550年在位49年 第2任简文帝萧纲550—551年在位1年 第3任豫章王萧栋551年8月—552年 第4任武陵王萧纪552年4—11月 第5任元帝萧绎552-—554年在位3年 第6任贞阳侯萧渊明555年5—10月 第7任敬帝萧方智555—557年在位3年 萧梁帝国共4帝7传立国56年END 后梁王国第1任萧察557 后梁王国第末任萧岿587立国30年共86年END 南朝陈陈帝国557—589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武帝陈霸先557—560年在位4年 第2任文帝陈蒨560—567年在位8年 第3任废帝陈伯宗567—569年在位2年 第4任宣帝陈顼569—583年在位15年 第5任后主陈叔宝583—589年在位7年 陈陈帝国共5帝立国33年END 北朝北魏帝国386—534年首都平城(山西大同)迁洛阳 第1任道武帝拓拔珪386-—409年在位24年 第2任明元帝拓拨嗣409—424年在位16年 第3任太武帝拓拨焘424—452年在位29年 第4任南安王拓拨余452年 第5任文成帝拓拨浚452—466年在位15年 第6任献文帝拓拨弘466—471年在位6年 第7任孝文帝拓拨宏(改汉姓元宏)471-—500年在位30年 第8任宣武帝元恪500—516年在位17年 第9任孝明帝元诩516—528年在位13年 第10任孝庄帝元子攸528—530年在位3年 第11任长广王元晔530—531年 第12任节闵帝元恭531年 第13任安定王元朗531年 第14任孝武帝元修(攸月)532—534年在位3年 北魏帝国共11帝14传立国150年END 北朝东魏帝国534—550年首都邺城(河南临漳) 第1任孝静帝元善见534—550年在位17年 东魏帝国共1帝立国17年END 北朝西魏帝国535—556年首都长安 第1任文帝元宝炬535—551年在吞没位17年 第2任废帝元 钦551—553年在位2年 第3任恭帝拓拨廓554—556年在位3年 西魏帝国共3帝立国22年END 北魏东魏西魏合称后魏共计15帝18传立国171年 北朝北齐帝国550—577年首都邺城(河南临漳) 第1任文宣帝高洋550—559年在位10年 第2任废帝高殷559年10月—560年在位1年 第3任孝昭帝高演560/8—561/11月在位1年 第4任武成帝高湛561—564年在位3年 第5任后主高纬565/4—576年在位11年 第6任幼主高恒576—577年在位1年 北齐帝国共6帝立国28年END 北朝北周帝国557—581年首都长安 第1任孝闵帝宇文觉557年 第2任明帝宇文毓557—560年在位3年 第3任武帝宇文邕560—578年在位18年 第4任宣帝宇文(文武贝)578/6—579年 第5任静帝宇文阐579/2—581/2月在位2年 北周帝国共5帝立国25年魏晋南北朝:司马家三代:司马炎,司马懿,司马昭 嵇康,王羲之,王献之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更多推荐
南北朝时期的名人(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名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