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

外墙粘贴饰面砖通病原因及防治

饰面工程是建筑装饰施工中重要的产品形成过程,但在饰面产品形成过程 中

存在陶瓷材料饰面及石质材料饰面质量通病。

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必须依赖于良好的企业形象和 声

誉,众所周知,施工企业的形象与其产品密不可分,所以不但要严格控制产 品质

量,而且必须控制对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及预防。

陶瓷饰面砖用于建筑物外饰面,对建筑起保护和装饰两种作用,但在施工 不

妥,易出现空鼓、脱落、分缝不匀,墙面不平整,墙面污染、颜色不均等通 病。

一、空鼓、脱落

1、原因分析

(1)由于贴面砖的墙饰面层质量大,使底子灰与基层之间产生较大的剪应

力,粘贴层与底子灰之间也有较上的剪应力,如果再加上基层表面偏差较大, 基

层处理或施工操作不当,各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又差,面层即产生空鼓,甚至 从建

筑物上脱落。

(2)砂浆配合比不准,稠度控制不好,砂子中含泥量过大,在同一施工面 上,

采用不同的配合比砂浆,引起不同的平缩率而开裂、空鼓。

(3)饰面层各层长期受大气温度的影响,由表面到基层的温度梯度和热胀

冷缩,在各层间也会产生应力,引起空鼓;如果面砖粘贴砂浆不饱满,面砖勾 缝

不严实,雨水渗透进去后受冻膨胀,更易引起空鼓、脱落。

2、防治措施

(1)在结构施工时,外墙应尽可能按清水墙标准,做到平整垂直,为饰面 施

工创造条件。

(2)面砖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外干内 湿)

才能使用。使用未浸泡的干砖,表面有积灰,砂浆不易粘结,而且由于面 砖吸水

性强,把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吸收掉,使砂浆与砖的沾结力大为降低;若

面砖浸泡后没有晾干,湿面砖表面附水,使贴面砖时产生浮动,都能导致面砖 空

鼓。

(3)粘贴面砖粘浆要饱满,但使用砂浆过多,面砖又不易贴平;如果多 敲,

会造成浆水集中到面砖底部或溢出,收水后形成空鼓,特别在垛子、阳角 处贴面

砖时更应注意,否则容易产生阳角处不平直和空鼓,导致面砖脱落。

(4)在面砖粘贴过程中,宜做到一次成活,不宜移动,尤其是砂浆收水后 再

纠偏挪动,最容易引起空鼓。粘贴砂浆一般可采用1:0.2:2混合砂浆,并做 到

配合比准确,砂浆在使用过程中更不要随便掺水和加灰。

(5)作好勾缝。勾缝用1:1水泥砂浆,砂过窗纱筛;分两次进行,头一 遍

用一般水泥砂浆勾缝,第二遍按设计要求的色彩配制带色水泥砂浆,勾成凹 缝,

凹进面砖深度约3mm。相邻面砖不留缝的拼缝处,应用同面砖相同颜色的 水泥浆

擦缝,擦缝时对面砖上的残浆必须及时清除,不留痕迹。二、分格缝不 匀,墙面

不平整

1、原因分析

(1)施工前没有按照图纸尺寸,核对结构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排砖分格和 绘

制大样图。

(2)各部位放线贴灰饼不够,控制点少。

(3)面砖质量不好,规格尺寸偏差较大,施工中没有严格选砖,再加上操 作

不当,造成分格缝不均匀,墙面不平整。

2、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核实结构实际偏差情况,决定面砖铺贴 厚

度和排砖模数,画出施工大样图。一般要求横缝应与旋脸、窗台相平,竖向 要求

阳角窗口处都是整砖,如方格者按整块分均,确定缝子大小做分格条和划 出皮

数杆。根据大样图尺寸,对各窗心墙、砖垛等处要事先测好中心线、水平 分格

线、阴阳角垂直线,对偏差较大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要事先剔凿修补,以作 为安装

窗框、做窗台、腰线等依据,防止贴面砖时,在这些部位产生分格缝不 均,排砖

不整齐等问题。


更多推荐

面砖,砂浆,饰面,空鼓,施工,分格,粘贴,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