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
中国古建彩绘图案【珍藏版】
编辑:蔺胥伟
在古代汉族建筑中,古建筑彩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彩绘就是俗称的丹青,而古建
筑彩绘就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古建筑物上绘制装饰画,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
增加建筑物寿命。接下来我们就一般欣赏美丽的图案,一边了解古建筑彩绘的知识吧。
古建筑彩绘欣赏一
古建彩绘是我国独有,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内容丰富多彩,名目繁多,我们
经常可以在各种寺庙、皇宫院落、以及大户人家的住宅中看见。在宗教文化中这种彩绘尤
其发达,一般分为三类: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及苏式彩画等等,可谓是博大精深。随着时
间的推移,它在各个朝代也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古建筑彩绘欣赏二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旋子彩绘。旋子彩绘经考查来自旋花变形图案。旋花,植物
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茎细长,缠络他物之上,叶互生、戟形、有长柄,夏天开漏斗
状合瓣花,色淡红,又名鼓子草。汉《神农本草图经》上有“鼓子革,古建彩绘又称\"旋子
花”之说。
古建筑彩绘欣赏三
我们从以上的描述中可见旋子花的名称来历颇早。旋子彩画在元代初步形成,但尚
为简单不成熟,如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梁枋彩绘,但对下一代的明清建筑旋子彩画起到了
奠基作用。旋子彩绘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绘,在构图上也有明显区别,可以根据不同要求
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这种彩绘用途极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
古建筑彩绘欣赏四
清代在明代建筑旋子彩绘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
的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了规制。无论是图案的线路、做法、设色,题材以及用金最多寡都
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因此多年来画作工匠称旋子彩画为“规矩活”。
古建筑彩绘欣赏五
和玺彩绘是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梁枋上的各
个部位是用特别的线条分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和加晕。用青、绿、
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和玺彩绘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及龙草和玺之分。
古建筑彩绘欣赏六
金龙和玺的整组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找头中青地画
升龙,绿地画降龙。盒子中画坐龙。如果找头较长,可画双龙。降龙之处,再衬以云气、
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龙凤和玺的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
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龙
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龙草和玺的级别又低于龙凤和玺,主要
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
古建筑彩绘欣赏七
苏式彩绘多用于园林和住宅四合院。苏式彩绘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
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应是苏式彩绘的样板画廊。金琢墨苏画是
苏式彩绘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金线苏画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
彩绘,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
等也较简单。
唐式五彩装彩画
图案大多以红色作底,青、绿、朱、白、黑五色攒退,色彩鲜艳,以暖色为主,图案
线条刚劲有力,图案纹样多以花草为主,布局没有三廷之分,总体效果疏朗大气。
唐式朱墨彩画
朱墨彩画的特点是色调淡雅,一般不是用纯色,两笔起晕。图案边缘用朱红色勾线,
这是不同于五彩装和碾玉装之处。图案以花叶为主,多是两方连续纹样,构图翻卷折叠,
起伏回旋似水波,舒卷万千,风雅之至。
宋式五彩遍装彩画
五彩遍装是在唐代五彩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青、绿、朱三色为主色调的一种
彩画形式。图案外缘以青、绿、朱三色叠晕,枋心内饰以五彩花纹或者五彩锦纹,一般来
说,红底饰以青绿花纹,青底饰以红绿花纹,色彩相间形成对比色,认色攒退,精工细作。
宋式碾玉装彩画
宋式碾玉装饰一种淡雅的彩画形式,比五彩遍装更加程式化。图案花纹较规格,用色
多以青绿叠晕为主,少饰朱色,底色以白色和豆绿色涂饰,外轮廓多作青绿相间叠晕,枋
心内花纹多用锁纹、卷草,正心两端采用青绿叠晕,以如意头为枋心两端的外轮廓。
宋式杂间装彩画
杂间装彩画是宋式的各种彩画形式的集合式样,千变万化,没有统一规律,图案形式
多样,设色五花八门,色调无常,后世清代的海曼苏画即有此韵味。这种形式在宋辽时期
不断出现,因此取名杂间装。
清代彩画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和玺彩画,既宫廷彩画,第二类是旋子彩画,第三
类是苏式彩画,既园林彩画。各类彩画有可以分为不同等级的作法,比如旋子彩画,可以
分为金琢墨石碾玉作,烟琢墨石碾玉作,金线大点金作,墨线大点金作,墨线小点金作,
雅伍作,等等。
清式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的最高形式,也称宫廷彩画。金龙和玺彩画是和玺彩画的最高等
级形式,各大线均沥粉贴金,青绿二色攒退,盒子、藻头、枋心均为沥粉贴金,平板枋、
垫板均作龙纹片金彩画。
清式金线大点金彩画
清式金线大点金彩画在明代彩画基础上发展成程式化的完美彩画形式,其程式化程度
达到了顶峰,对图案的布局、设色题材、用金量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等级规定。金线大点金
彩画的所有锦纹枋心线一律采用双线沥粉贴金,并认色加晕,箍头作三退死箍头,盒子作
龙草图案,藻头作烟琢墨行粉,旋花心等沥粉贴金,枋心沥粉片金龙或宋锦图案,平板枋
降幕云,垫板红底吉祥草。
清式墨线大点金彩画
墨线大点金彩画作法基本与金线大点金彩画相同,只是所有锦枋线一律采用墨线作法,
其他部位的图案内容、布局技法等项,与金线大点金相同。墨线大点金彩画的用色、用金
量适度,是旋子彩画中较为完美的一种形式。
清苏式金线包袱彩画
苏式金线包袱彩画也称园林彩画,画面题材丰富、形式多变、色彩艳丽,常用图案有
回纹、万字、联珠带、卡子、包袱等,聚锦、池子等多绘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动
物等内容。
清式金线枋心苏画
金线枋心苏画的主要特点是构建中间一廷不作包袱,而改用枋心,其他部位图案内容、
布局以及工艺技法等项与包袱苏画相同。此种彩画版面属晚清时期的枋心苏画格式。
清式宋锦苏画彩画
宋锦苏画图案以宋式锦纹为主,三廷的左右两廷除政府箍头外,全部锦纹处理,藻头
中部家连个小聚锦,枋心内可绘制片金龙风或人物、山水、翎毛、博古等。
古建彩绘
小编总结:今天的古建筑彩绘欣赏完了,大家对于中式文化中的彩绘都有了解了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更多相关
资讯等你来了解。
蔺氏后裔寻根溯源交流协会 提供
分享:
0
喜欢
更多推荐
彩画,图案,彩绘,旋子,枋心,金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