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平米-二线品牌电梯排行榜前十名

2023年4月20日发(作者:装修防水材料哪个品牌好)
入门知识
“火疵”的产生以及分类
“火疵”是指烧成时制品表面受到火焰的直接接触而形成的缺陷,俗称“射火”。主要有两种
外观特点:其一是制品局部色泽较深,这是轻微的仍有使用价值,严重的火疵会使制品变色,并
产生毛刺感,这就成了废品了。
不管是传统的龙窑,还是现代的倒焰窑、隧道窑,均是用匣钵套装来烧紫砂器的,因为紫砂
表面加工精致光滑,不能用明焰烧成,只能间接受火。明代万历年间就知道『壶乃另作瓦罐囊闭
入陶穴』烧成。
紫砂匣钵是用耐火度较高的泥料制成,一只匣钵一般要使用三、五次才报废。由於冷热急变,
匣钵会产生裂纹,如果裂纹正对燃烧室,火炎就会钻入匣钵射到制品上产生“火疵”。
如果采用电窑或隔焰的推扳窑烧成,由於窑室内没有明焰,所以不会产生“火疵”。
什么是紫砂烧结
紫砂壶烧结,是指紫砂壶在一定高温状态下,低熔点物质融化,填充未融化物质之间的空隙,
但并未达到碳化(焦黑)、钙解(出现针眼、气泡)程度的物理状态。紫砂壶是否烧结,不仅会决定坯
体强度和气孔率这些对实用性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材质学的角度说,还决定是否能够展现紫砂
的真实品性,如颗粒触感、砂络理脉和呈色效果。关注烧结后的效果,才是玩壶者达到最高境界
的标志。
回流壶是怎样定义的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港台曾掀起紫砂壶收藏热,当时销往港台地区,如今又回归内地的
紫砂壶,称作“回流壶”。
“回流壶”是艺术品市场发展冷热不均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港台地区尤其是的台湾,
在内地大量收购紫砂壶,造成紫砂壶价格大幅上涨。亚洲金融风暴后,很多紫砂投资者被套牢,
港台紫砂市场陷入低谷。近几年,随着紫砂壶收藏热的再度兴起,这些紫砂壶精品又逐渐回流到
内地。
由于大部分“回流壶”在当时购买时就价格不菲,因而价格比新壶贵了很多,收藏“回流壶”
的大多是实力雄厚的紫砂壶收藏家,随着国内紫砂壶收藏爱好者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相信回流壶
精品也会越来越多。
中国五大名窑
汝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宋时属汝州,故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
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
瓷(汝、官、哥、钧、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
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
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钧窑 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
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
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
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
大名瓷”之首。
官窑 官窑瓷器,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北宋官窑迄今尚未发现窑址。官
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公元1127年,宋室
南迁临安(今杭州)后,为了满足宫廷和达官贵人的用瓷需要,先后建立了修内司官和郊坛官窑。
历代对官窑评价很高,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有识之者。”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
时期逐渐衰落。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
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其后各地纷纷仿制。有“土
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
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
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
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
老紫砂壶清洗方法
老壶不比新壶,以前很多人喝茶不喜欢用杯子,直接以口对着壶嘴,还有些人习惯拿紫砂壶来
装些香油类的,或者有些紫砂壶弄了作假手段,无论是从哪个渠道得来的老壶都需要好好清洗,
清洗的方法大致如下:
一、首先拿一个干净的锅盆,将温热过的旧壶放入锅盆里;
二、再注入热水使其淹过壶身,再混入10ML左右的漂白水,静置一小时后取出(若不放心可延
长时间)。
三、再选择用不同大小的刷子反复刷洗壶的内壁和外壁,将紫砂壶内外刷干净。
特别注意:漂白水对人体有轻微的腐蚀作用,且其渗透力甚强,需充分洗净方可泡茶。
壶型与茶叶的关联
茶叶的分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类、红茶类、青茶类、黄茶、白茶类和黑茶类六大茶类。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恩施玉露,普陀佛茶。
绿茶汤色青嫩,不耐闷,所以要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砂壶: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等所有泥料都可以。
壶型:口盖大,身桶宜矮不宜高。
容量:250cc及以上
适合绿茶相关壶型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我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
产于安徽祁门、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于安徽六安、
霍山等地;苏红——产于江苏宜兴;越红——产于湖南安化(湖南省安化茶厂)、新化、、桃源等地;川
红——产于四川宜宾、高县等地;吴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世界的四大名红茶有:祁门红茶,
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红茶香味悠长,性甘,汤色红浓,可以选择如下条件的紫砂壶
泥料:紫泥类、红泥类、降坡泥等泥料
壶型:壶身较高深、窄长的
容量:200cc以上均可
适合红茶相关壶型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以闽北的武夷岩茶、闽南的铁观音、
广东单从和台湾的冻顶乌龙茶为最佳。乌龙茶又称为功夫茶,是因为其泡茶方法和其他茶类的泡
饮不同,起茶器均有规格限制,对壶的要求更是严格: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和降坡泥均可,其中以红泥类最为标准。因其中的朱泥目数
较高,密度大,对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损失少,经过高温烧结的扁圆朱泥壶,益茶性,聚热扬
香,是乌龙茶最佳伴侣。
容量:按照茶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容量的壶,一般为80cc-200cc内。
壶型:铁观音:壶型宜矮不宜高,能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花香。
适合青茶相关壶型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为主。主要品种有
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其中云南普洱茶古中今外久
负盛名。
黑茶汤浓,色泽较深,在选壶上也需要注意:
泥料:紫泥类(生普、熟普皆可),绿泥类(可泡生普)
壶型:壶腹较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
容量:200cc以上
适合黑茶相关壶型
黄茶芽叶细嫩,显豪,香味鲜醇。黄茶的基本制作工艺近似绿茶,但在制茶过程中加以闪黄,
因此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的结果。黄茶依原料芽叶的嫩度和大小可分
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黄茶选壶注意事项: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等所有泥料都可以。
壶型:口盖较大。
容量:200cc以上。
适合黄茶相关壶型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
叶底嫩匀。其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白茶的主要品种
有银针,白牡丹,唝眉,寿眉等。
白茶需要爽利散热的泡茶氛围,因此在泡饮白茶时需注意: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均可。
壶型:口盖较大,壶腹较窄,壶身较高。
容量:300cc以上。
适合白茶相关壶型
花茶我们也需要注意选壶的重要性,以泡出最醇香的花茶味道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降坡泥均可。
壶型:口盖较大,壶腹适中。
容量:250cc以上。
适合花茶相关壶型
茶叶对水温的要求:
低温(70℃~80℃):
用以冲泡龙井、碧螺春等带嫩芽的绿茶类与黄茶类。
中温(80℃~90℃):
用以冲泡白毫乌龙等嫩采的乌龙茶,瓜片等采开面叶的绿茶,以及虽带嫩芽,但重萎雕的白
茶(如白毫银针)与红茶。
高温(90℃~100℃):
用以冲泡采开面叶为主的乌龙茶,如包种、冻顶、铁观音、水仙、武夷岩茶等,以及后发酵
的普洱茶。这两类偏嫩采者,水温要低,偏成熟叶者,水温要高。上述乌龙茶之焙火高者,水温
要高,焙火轻者,水温要低。
紫砂制壶工艺
紫砂的主要制壶工艺包括调砂、贴花(竹叶)、冰纹(开片)、铺砂、绞泥(收缩度)、水洗、窑变,焐
灰。
调砂:在加工好的泥料或粉料中,根据要求调入各种具有一定大小及比例的砂质颗粒,以提
高颗粒密度。调入的颗粒和基泥属于同一种矿料,称为本色调砂;调入的颗粒和基泥不属于同一种
矿料,称为异色调砂。
贴花(竹叶):贴花装饰多作为花塑器的附件,如花叶、花朵或竹叶。用泥浆粘贴于装饰部位,
如用壶本色泥贴花,沉静质朴。用不同泥色贴花,则鲜艳夺目,对比鲜明,富观赏性。贴花装饰
应视题材和不同装饰效果而定,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冰纹(开片):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
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
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
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而紫砂工艺亦借鉴了此种工艺。
铺砂:铺砂是指紫砂坯体在制作过程中,把不同泥色的砂粒采用铺、点、撒等方法,施于尚
有一定湿度的坯体表面。再借助工具将砂粒嵌入坯体表层。铺砂主要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使烧
成后的紫砂器表面铺入的砂点和胎质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绞泥:绞泥亦称“绞胎”,从漆器犀毗技法中移植而来。先用两种不同色泽的泥料相间揉合,
挤压成泥胎,形成自然花纹,似木理纹、水波纹、花石纹、蝴蝶纹和流云纹等,色彩对比鲜明,
具自然之趣。绞泥装饰特别需注意,不同色泽的泥料必须烧成收缩率相仿,否则边缘会产生裂缝,
在壶身装饰知识中已详细介绍。
窑变:是指陶瓷在烧成过程中,原料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一定量的CO渗入作用,发生材
质学结构上的转换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主要体现在色调和层次两个方面),烧制出丰富而特殊的
状态与效果的过程。那种把生坯烧熟或几种物质融化流淌的现象并不叫窑变。
焐灰: " 焐灰"是老的说法,就是将烧嫩欠火或其它因素需要改色的茶壶,放入陶瓷钵头内,再用
柴草灰焐好密闭,在低温缺氧状态烧制(还原气氛烧制,利用紫砂主要着色的铁离子在低价状态成现
灰黑色的原理)。紫砂壶焐灰,因为效果特殊,有"温润如墨玉,坚质似铁石"之美誉。
制作工艺欣赏
曼生壶铭
1. 外方内清明, 吾与尔偕享 (方壶)
2.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石瓢提梁)
3. 不肥而坚,是以永年(石瓢壶)
4. 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徙,皆大欢喜 (合欢壶,底印:阿曼陀室,把印:彭年)
5. 八饼头纲,为鸾为凰,得雌者昌(合欢壶)
6. 有扁斯石,砭我之渴 (扁壶)
7. 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 (箬笠壶,款署:曼生铭,底印:阿曼陀室)
8. 无用之用,八音所重 ( 斯 壶, 款署:曼生铭,底印:阿曼陀室)
9. 方山子,玉川子,君子之交淡如此 (方壶, 铭右镌款识曰:喜庆丙子秋七月杨彭年造)
10. 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屏泉清玩 (半瓢壶, 底印:阿曼陀室)
11. 此云之腴,餐之不曜 (乳瓯壶)
12. 竹里半炉火活 (合盘壶)
13. 饮之吉,匏瓜无匹 (匏瓜)
14. 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 (半月瓦当)
15. 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为我规 (却月)
16. 中有智珠,使人不枯,列仙之儒。 (果元壶,铭右款识曰:竹泉大兄先生雅玩 印泉监制)
17. 吾爱吾鼎,强食强饮 (小周盘, 旁铭:曼生作乳鼎铭,把印:彭年,底印:香蘅)
18. 寒夜最宜当酒 (漱石壶, 此壶底铭)
19. 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 (套环钮)
20. 梅雪枝头活火煎,山中人多仙乎仙 (半瓜壶,盖印:彭年,底印:陈曼生制)
21. 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种 (石铫)
22. 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 (百衲)
23. 宜春日,强饮吉 (春胜)
24. 春何供, 供茶事,谁云者,两丫髻 (古春)
25. 当熊熊气若虹,朝阊阖乘清风 (饮虹)
26. 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 (井栏)
27.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得茗饮 (井栏)
28. 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 (井栏)
29. 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 (汲直)
30. 钿合丁宁,致注茶经 (钿盒)
31. 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 (覆斗)
32. 蟹眼鸣,和以牛铎清 (牛铎)
33. 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 (延年半瓦)
34. 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活 (葫芦)
35. 鸿渐于磐,饮食衍衍,是为桑芋之器,垂名不刊 (区鸿延年)
36. 天鸡鸣,宝露盈 (天鸡)
37. 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浑,阑干挂 (合斗)
38. 提壶相呼,松风竹炉 (提梁)
39. 饮之清心,扫石品题 (扁壶)
40.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厦门软装设计公司排名-沈阳比较有名的装修公司有哪些

更多推荐
电炖锅紫砂好还是白瓷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