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乐文照)

洛阳三座伊藩家族墓发掘简报(可编辑)

洛阳三座伊藩家族墓发掘简报

输洛阳三座伊藩家族墓发掘简报 囊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究

誊 。 蠹 内容提要:世纪六七十年代洛阳出土的明代方城镇国太夫人赵氏墓、伊藩方城府镇国将军米典栉墓、辅国将军朱褒

峻墓等,墓室保存完好,随葬有墓志及陶俑、铅器等,对于研究明代伊藩家族世系及其墓葬形制特点等,都有

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明代 洛阳 伊藩家族 墓葬 考古

二 : , ,

生第 .?

四期 , . .

苫 : ; ; ;;塑世纪六七十年代,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区北部发掘了

座明代伊藩家族墓,对研究

明藩王家族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现将 座伊藩家族墓葬发掘情况报道如下。

明方城镇国太夫人赵氏墓

此墓是年 月在金谷园火车站东北地区人民汽车公司油库工地发掘的,编号 ,为

长方形砖石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 图一 。墓道位于墓室北侧,底呈斜坡状,宽 米,长

度未探 ,不明。墓道北端与墓室南壁正中大门相连,大门以两扇石板组成,门宽 . 、高. 米。

两扇石门上均彩绘有站立的门神,头戴宝冠,身着长袍,胸系飘带,手执武器,威武庄严图二、三 。

墓门北面还有一块石板封堵墓室,石板高 . 、宽 . 、厚 . 米。墓室长方形,方向 。,长 . 、

宽 . 、高 . 米。墓室弧顶、直壁,以砖平列错缝砌成,以生铁和石灰浇注。顶高 米。东

西壁和后壁各有一个壁龛。后壁壁龛在后壁正中,底与棺床等高,龛进深. 、宽 . 、高 .

米。东西壁龛在墙壁南端底部,进深 . 、宽 . 、高 . 米。墓室后半部有摆放两具棺木的棺床,

棺床东西北三面和两棺之间皆先填黄土,其上再铺方砖。棺床南端是以四块长 . 、宽 . 、厚 .

占 ?

图一 赵氏墓平、剖面图

米的条石镶嵌而成。棺长 . ? 米,棺床长 . 米,宽与墓室相等,高 . 米。棺

床前用四块条石组成祭桌,长 . 、宽 . 、高 . 米。此墓曾多次被盗掘,墓中随葬

品早已不存。后经调查,查获有陶骑马俑 件,立俑 件,石墓志 合,还有陶马、

陶星、小陶罐、陶磨盘、陶臼、陶碾等各 件。

陶立俑, 件。 件内穿紧身衣裙,外罩无袖短比甲,腰系有圆饼饰的长带 图四:

、 。 件上穿右衽长袖短衣,下着与上衣相连的竖条纹长裙 图四: 、 。头发均

挽或高髻状。但俑头均已掉落,与俑身分离。还有 件内穿衣裙,外罩开前襟的长袖

短比甲,睽系带。

骑马俑, 件。骑马者均内穿紧身衣,外套圆领带前襟的长衣,腰系带。但戴帽

式样有昕不同,有戴棕结草帽的 图四: ,有戴桃尖式帽的 图四: ,有戴幞头

式帽的 图四: 。陶马鬃毛或竖立或分向两侧,背部均有革带和鞍鞯。马的腿蹄断

铅炉香、铅灯、铜钱等。其中随葬铅器均放于墓室前半部的砖砌祭台之上,祭台长 . 、

宽 . 、高 . 米。陶器放置在东壁龛内,铜钱零星出土于棺内死者身边。

陶女俑, 件。 : 头部残缺。 : 较完整,发向上成斜坡的高髻,

后部和两侧下垂。中部以红色巾捆束。内穿红色长衣,外套白色长褂。双手弯曲腰前。

:残高 . 厘米 图 一二: 。

。 陶男俑, 件 :。身残破,头部戴黑色的纱帽 图 ?二: 。

陶马, 件 :。头略向上。鬃毛上立,额头部分向两侧分开。四足站立,

马尾紧贴臀部,马身棕色胎,外表为白色,后背饰红圆饼饰的黑色革带,背上披搭红

黑色的鞍鞯。马身长 、高 厘米 图一二: 。

陶瓦, 件。 : 朱书 字,一侧为“亡人安宁”,一侧为“死者福寿”,

中间为“牧令斩鬼”。瓦长 、宽 ? 厘米。另两件瓦均无文字。一件与前瓦等大,

件长 . 、宽 ? . 、厚. 厘米 图一二: 。

陶屋, 件。 : ,保存完整。屋顶为半山式,上覆圆形筒瓦,屋檐前伸。

屋脊高出,两侧饰曲身的兽吻。星顶后脊高 、屋檐高 . 、宽 . 、进深 .

厘米 图

二: 。

陶床, 件:。长方形,床的两侧和后部均有弧形挡板,床前遮板

有五等分界格。床挡板内和前下板均为红色,北部和两板外侧均为黑色。床长 . 、

宽 . 、床身高 . 、后挡高 . 厘米 图?二 : 。

。 铅罐, 件,器形与大小相同。 : ,保存完好。直口,圆肩,瘦长腹,平底。

颈的外侧有两对称的环形钮。口径 . 、肩宽 . 、底径 . 、高 厘米图一三: 。

里 铅盘, 件 : 。大敞口,宽卷沿,浅圆腹,宽平底。口径 . 、底径

耋 . 、高 . 厘米图一三: 。

霸 铅觚, 件,器形相同。喇叭口,长颈,外凸直腹,高喇叭形圈足。 : ,

墓 口径. 、底径. 、高. 厘米图一三:。

曼 铅执壶, 件:。直口,斜肩,垂腹,矮圈足,口部有榫口狮形钮平顶

盖,颈腹两侧分别有曲形握手和管流。口径 . 、底径 . 、高 . 厘米图一三: 。

~

一 乏》》 一. 考古学一研究

铅香炉, 件 : 。直口,翻卷沿,曲颈,斜肩,内斜腹,上凸底。颈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一

口附条形把手,底部三兽形蹄足。口内径 . 、肩宽 . 、底径 . 、通高 . 厘米图

一三 : 。

铅灯, 件。器形均以碗、柱、盘三部分组成。 : ,灯碗为侈口,圆腹,

平底,口沿一侧附圆管形柄,灯座作大侈口圆腹平底高圈足盘。灯柱细长圆形。灯碗

口径 . 、底径 . 、高 . 厘米,灯座盘径 . 、圈径 、灯柱径 、通高 . 厘米

图一三 : 。 : ,与前件灯略有不同,其灯碗坦侈,灯座的盘沿卷侈,盘

下增加了圆柱,固足作曲凸形,灯柱较粗,并且从座圈直通座盘和灯碗之外。灯碗径 . 、

座盘径 . 、座圈径 . 、通高 厘米图一三: 。

铜钱, 枚。为圆形方孔,钱文两种,除一枚为皇宋通宝径 . 厘米 外,其

余均为崇宁重宝,径 . 厘米,对读。

墓志, 合。方形,带盖。一合志盖作盏顶,边长 、宽 、高 厘米。四刹

线刻四勇士,一人手持剑追鸟,一人持剑逐麒麟,一人伏虎,一人降龙。顶面四周线

刻四条龙纹,中间篆书“大明宗室辅国将军洎配诰封夫人王氏潘氏合葬墓志铭” 图

究 米

图一三 朱褒峻墓出土铅明器

.罐 .盘 .觚 执壶 .香炉 .灯 .灯

四。志石周边刻划龙纹八条,中间有志文 仔,满行 字。志首题“大明宗室辅

国将军嵩峰洎配诰封夫人王氏潘氏合葬墓志铭”。忐文记载:墓主“御名褒烩,别号

嵩峰”,太祖高皇帝七世玄孙,嘉靖壬午年 七月十八日生,嘉靖癸丑 年

闰 月二 日卒,万历于寅 年 十一月二十八日与夫人王氏、潘氏合葬附三 。

另~合墓志为诰封夫人王氏墓志,其志盖作需顶,顶面四周刻四龙,中间正书“皇明

诰封夫人王氏墓志铭” 行 字。项面边长 厘米。四斜面分别线刻青龙、白虎、朱雀、

玄武四神图案,盖边长 厘米。志白光面上下两侧分别线划龙纹。中百 书志铭 行,

满行 宁图一五 。志铭题首“皇明诰封夫人王氏墓志铭”。志文记载:“夫人 氏者,

郡府辅国将车嵩峰匹也”,“恪执妇道,甚为祖昭和王翟妃所钟爱,钦赐诰封工夫 ’,“嘉

靖三年闱十二月 十一日生,嘉靖二十一年 五月一二十五日卒,春秋才十八矣是年季冬十五日挥于邙山之阳。”附四

这次发掘是近几十年来洛阳明墓考古中的一次重要发现。一是因为此墓建造较

讲究,由墓道、天井、过洞和砖券的甬道、小壁龛、大墓室六 组成,且保存完好。

二是此墓未盗掘,出土文物丰富。如陶俑、陶马,特别是一组完整的铅制器皿,为以

往少见,对于研究明代陶塑艺术和铅器铸造工艺具有重要价值。还有棺板上的龙凤牡

丹彩绘,色彩鲜艳,构图完美,是研究明代绘画的重要实物资料。三是墓中出土了两

方重要的墓志。据墓志记载,该墓的埋葬时间为大明万历壬寅,即万历三十年

年 ,

为明代晚期一座纪年墓,对于研究明代墓葬的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墓中埋葬的三位

物的数量多、质量高,有彩绘棺木和成组铅器,还有形制较大的墓志。因此,后者级别 蠢

和社会地位都应该大大超出前者。 垣

据 明史?诸王世表 可知,从明初永乐六年年 朱元璋第 子伊励

王朱樨 “就藩于河南府”开始,至嘉靖四十三年 年 伊王典模“罪隆庶 ’止, 皋

前后六代八王,共 年,洛阳均在伊藩王的统治之下。这几个藩王分别是:一代厉 究

王樨,二代简王颗炔,三代安王勉堡,四代悼王提钒、定王提蜉,五代庄王 渊、敬

王 淳,六代王典模。伊厉王的子孙除袭封的伊王之外,还有庶出被封的五支:一是

光阳的荣靖王勉坍三代 ;二是方城的怀僖王提镰 四代、昭和王哥注五代、怀

顺王典榕六代 ,温僖王褒煸 七代 、珂墙 八代 、采镑 九代 、凤欺 十代 ;

黪波 三是西鄂的安僖王提钦四代

、 恭靖王抒涤五代 ;四是万安的康懿王典橛 六代 、 甥。。

昭和王朱褒脆 七代 、恭宣王珂佳八代 、万安王采锯 九代 ;五是安乐庄王褒

炜。其中方城和万安两支时间最长,晚的已延续到明代晚期的万历、崇祯年间 。黄

明兰先生根据洛阳出土的墓志资料,对洛阳伊藩家族世系作过考证和补充。

以上 座长方形砖室墓,和以往黄明兰先生所调查的三代伊安王勉堡墓、六代万

安康懿王朱典顿墓相同,墓室均作长方形,东西北或东西壁附小壁龛,室内北部作棺床,

棺床前设置祭台,代表了伊藩家族墓的特点。三座伊藩家族墓和出土的《明故伊方城王府诰封奉国将军一峰 珂垒 墓志铭 ,表明伊藩家族方城一支讦、典、褒、珂四

盘第 代人的墓葬,均分布在明代伊王府现洛阳老城青年宫一带 的西北亡

山南坡。根据

期 出土的具体地点汽车油库、洛铁俱乐部办公楼、洛铁供电段办公楼、洛铁电气化办公

总 楼等的分布情况看,其规律大致是从西往东、由早到晚排列。明墓在洛阳发现的不多,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 余座,而在考古刊物发表的仅有 座砖室墓,其中一座为明

代中期嘉靖年间,另 座则为明代晚期洛阳福王府的家族墓葬。本文报道的

墓葬,既有纪年,又有墓主人生平,而且出土文物相对较为丰富,所以资料十分难得,

对于洛阳地区的明代历史考古研究非常重要。

附一 :

皇明诰封方城镇国太夫人赵氏墓志铭

赐进士第、嘉议大夫、巡抚保定等府地方兼提督紫荆等关都察院右副都御

史、耐苍吴瀚篆

洛阳举人、岷山谢江撰

太夫人赵氏者,方城镇国将军之夫人也。将军讳讦洌,允有显德行。其夫

人赵氏,世系新安县人。父日赵荣,母日张氏。荣居儒官,家缔诗礼,族裔繁

硕。夫人生而有庄敬幽闻之德,弘治丙辰于归将军,动遵彝训,内饶助益。宫壶

之范,盖肃如也。将军幸其获嘉耦矣。姑贾太妃早薨,事继姑夫人贺氏,矜翼自

将中馈是主。凡脚、膳、脘、薮、链、酏、浆、茗之类,罔不致其精洁,以曲承其

志意者。贺性颇严,夫人恒夔夔候于左右,明发而兴,晷没弗息,刁以为常,略无皲色,冀得欢而后退,而宫中成颂其德焉。逮例出府第,甚瞻恋不忍离,往来定

省,未尝少旷,与同宫时无以异也,越十余载而不倦。夫人之孝,可以言纯矣。将

军时撄疾,饮食盥栉,不敢假诸媵,而夫人亲执之。及疾笃惶惧无措,潜祷于

上下神祗,愿歼己龄而增其寿。而将军竟不起,岂非天命也哉。夫人日夜锁天,

哀毁过制,丧葬之具极其慎且周也。孀居数载,以义方训二子。二子祗厥训而

式诸谷。不怙势而骄,不介宠而侈。敦伦典博儒书,卓有乐善之风者,皆夫人之

力也。居常日:留不尽之福以遗子孙。故凡裳之太历绮者,弗饰诸躬,食不重

味,寝不重帏。恒课媵妾,以蚕织之事,勤俭之懿,盖雏 于门内矣。夫人偶不

豫药竞弗瘳。二子泣请遗命,命之日:孳孳为善以光昭不德,吾无憾矣,吾无憾

矣。遂终,辅国将军昼夜哭踊,形毁而骨立,累累瞿瞿,梅梅茧茧,睹其容无有

不含怆者。间则自为状,状成请予铭,予素知辅国孝,阅状景夫人之雅德与夙闻

符也,乃领其请。夫人生子二,长即辅国将军典扼,配刘氏夫人;次辅国将军典

梅,配何氏夫人早逝,继配刘氏。女二,长鹿邑郡君,适仪宾蔡思忠;次新乐郡

君,适仪宾刘世福。长孙女一尚幼,辅国典栀出也。

镇国将军薨于嘉靖辛卯岁二月初一日,太夫人卒于嘉靖乙巳岁六月二十三

日。敕墓于邙山之阳矣。及是遣官赐祭,敕有司开将军之圹而合焉。将军之享

龄也五十一,夫人之享龄也六十六。合之日嘉靖乙巳岁十二月十七日也。

镇国将军父日怀僖王,怀僖王父曰伊安王,伊安王父日伊简王,伊简王父曰

伊厉王。伊厉王,高皇帝第二十四子也。开潢衍派,万世无疆。子子孙孙,永暨其

庆泽也哉。铭日:

灵哉星婺,乃降厥魂。德秉渊懿,有馨其芬。

祗载姑嫜,久而弥敦。穆穆内范,定佐夫君。

夫君既陨,痈抱终身。服无丽采,食靡奇

课媵蚕织,克俭克勤。严迪二胤,并鹜于文。

峨成淑行,绰溢休闻。匪源胡川,匪根胡林。

厥德丕光,其究攸存。天鉴不爽,锡祉维殷。

化理既尽,乃属灵辐。明珠匿耀,彼壤幽深。

亿万斯年,金碗长沦。

臣张元庆镌

附二 :

皇明伊藩方城府镇国将军龙泉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广西按察司佥事、崤渑任村戴椴撰

赐进士出身、朝列大夫、山东布政司右参议、洛阳平川乔佑书

赐进士出身、承德郎、刑部广东清吏司主事、洛阳文川吕孔良篆

嘉靖丁巳夏四月三日,伊藩方城王府镇国将军龙泉薨,其子褒峋 卜,戊午年

十二月初四日,葬于邙山之阳,为状托邵子具礼币,以请志铭于余,余以疾辞不

获,以余居南邻嵩山故也。

按状将军讳典栉,别号龙泉。我明太祖高皇帝六世孙也。初高皇帝第

二十四子封于伊,是为伊厉王,生高祖简王,生曾祖安王,生祖方城怀僖王,生

父昭和王,生兄怀顺王,其镇国将军西楼,则皆将军之兄也。 ;;占

将军生而颖敏好学,未出府时,父昭和王、兄怀顺王相继薨。事母妃翟氏 蠢

以孝闻;与兄西楼相友善,知敬蛭王玉山。嘉靖己丑冬十二月,母妃为配夫人黄 缮

氏。甲午七月出府,将军自是而益谨铹,恪遵祖训。与士读书者友,不敢以帝室王

族自夸跃。庚子夏四月母妃翟氏薨,将军哭之恸,告其兄西楼将军日:“吾昆弟

不幸,父兄早薨,独遗母氏,劬劳之德未报万一,而今若此,岂不为终身之大哀

邪 ”。是年五月二十有二日,妾媵李氏生褒殉,将军与夫人黄氏抱之喜且悲日:

“吾母薨几月余,而我有子,母不得见,是亦终身之抱恨也。已甲寅夏四月,姬

嵩山薨,将军方病足,与兄将军西楼、蛭王玉山俱号哭,以为天何又使我见此祸 ~

邪 何使我不得常与相乐为善邪 ”未几,而是年六月十有三日,玉山亦薨。当是

时,将军盖已薨将两月矣。

定嘉靖丁巳四月三日,距其生于正德辛未十二月九日,享年四十有七。呜呼 。

≮氟喾≯ 将军年不足以称德,而使子幼失所瞻怙,归则先厥夫人而不免使之寡居,劬劳

之感不能偕老之悲,恶乎其可已邪 子男一,即褒殉,娶李氏。为之铭日:

瞻彼邙兮,宜尔子孙。其远长兮,高而厚不可量兮。

石工刘策镌

附三 :

大明宗室辅国将军嵩峰洎配诰封夫人王氏、潘氏合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山西大同县知县、同野王职撰赐进士出身、迪功郎、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敬苍李挚书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直隶河间府推官、龙阳董继祖篆

期四 万历庚子潘夫人寿七十四,十一月初十日告薨,嫡长孙采硎,弟采鳆遵礼承

重既肃殓含,、壬寅岁十一月二十八日,启嵩峰之圹而合葬焉。二孙持三尊人行

第 状

,走同野先生之第,而泣请志铭,以垂不朽。按状将军御名褒悛,别号嵩峰,

期 我太祖高皇帝七代玄孙也

皇祖第二十四子封伊王,谥日厉,再传日简、日安。安次子旋镰,分封方城

王,谥怀僖。怀僖生昭和,昭和次子封镇国将军,御名典穗,号西楼,配薛氏,封

夫人,于嘉靖壬午七月十/日生将军。

将军之生也,服礼好学,亲贤乐善。西楼性严峻,将军善事之,得其欢心。

诸昆弟九人,将军独友爱处之,怡怡无间意,人以为汉之更生无瑜焉。奈之何

年仅三十有二,卒于嘉靖癸丑岁闰三月二十二日,颜回命短于将军乎,再见矣。

黼 鼷

军之薨之前,时为嘉靖戊戌二月十有一日。语云:“雷霆震撼,则珠玉先瓦砾而

崩,霜雪摧残,则兰蕙早蓬蒿而萎。”信然哉 信然哉

继配夫人潘氏,父讳锦,母高氏,妊娠时梦绯衣力士,授以金章。稍长知女

训,言笑不苟,则其作配嵩峰,固天定云。执妇道善母仪,中外肃然,一时称最。

嵩峰于宗室中称青年乐善,指不再屈,夫人内助之功居多矣。嵩峰见背夫人之年

二十有七耳。主君既薨,二子尚幼,众皆怜惜。夫人则不席骄侈,口修 频蘩

督,纺绩抚育二子,以俟长成。未几,而长君仁山将军促龄,夫人之遭愈苦矣。邑

其遭愈苦,其志愈坚,真所谓处腻如冰者,历年五十,殆如一日也。督学公张涵

月,旌其门日:“节孝两全,盖谓夫人之苦节,而义山之能,孝成之节若程婴之存

赵,而孝若令伯之存刘矣。”谚有之日:树爪于园,苦既须甘。夫人孀居,将五十

年,备尝辛苦,迄今垂白高堂,含贻弄孙,日享天伦之乐。人以为谥言益验,无奈

以高年,痛仲嗣义山之先逝。长哭七日而就木耶,悲已悲已。夫人生于嘉靖六年

十月二十七日,距卒享年七十四岁。

子二:长珂埚,奉国将军,配于氏,封淑人;次珂蝠,奉国将军,配刘氏,封 考学

淑人,继吕氏。

女二:长适仪宾张寅,次适仪宾叶春晓。

孙男三:长即采剥,镇国中尉,配金氏,封恭人;次即采鳆,镇国中尉,配

.

张氏,封恭人;次四哥,尚幼。俱珂蝠出。孙女一,适仪宾李?,珂埚出。曾孙男

六,五出采制,一出采鳆。曾孙女五,采硎生二,采鳆生三。同野子据状与所闻

者,适相符也。既为之志,又为之铭。铭日:

嗟嗟名藩,厥配淑媛。天作之合,寿不与延。

冰玉孀节,独培于潘。于惟母潘,从容就义。

死重丘山。彼泛柏舟,孰后孰先。

附四 :

皇明诰封夫人王氏墓志铭

赐进士文林郎、贵州道监察御史、洛阳平川乔佑撰文

儒林郎卿进士、浙江安吉州同知、洛阳介山方楷书丹

赐进士中顺大夫、前刑部郎中、洛阳涧泉王傅篆盖

夫人王氏者,郡府辅国将军嵩峰匹也。嵩峰,镇国将军西楼元子。西楼高皇

帝之曾孙,伊安王派方城昭和王次子也。性好诗书,教子甚严。嵩峰嘉止时,西

楼谓内者外之则也,吾儿匪得淑女,何以冀助德云。乃奉命严选于里,务求女有

士行者,乃洛阳耆民王南有中女焉。柔顺闲雅,温然如玉,遂如选。及归嵩峰

也,恪执妇道,甚为祖昭和王翟妃所钟爱,钦赐诰封王夫人。

姑薛夫人有疾笃,夫人每侍必敬戒,进汤药必亲尝,夜焚香叩于天日:幸

姑留,愿身代。姑疾愈笃意已。夫人哭痛亦疾,医药不可济矣。夫人母魏氏,

靖三年闰十二月二十一日生,嘉靖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五日卒,春秋才十八矣。

遗女一尚幼,吁可伤哉。夫人之生也,不求犹庆云灵气也,忽聚忽散尔,吁可伤

哉。讣闻遣祭,、兆是年季冬十五日葬于邙山之阳。铭日:

窃窕淑女,允矣君子。厥配维谷,佳于桃李。

胡天不吊,中馈失主。妥寝者邙,可惜玉毁。

臣张元庆镌

发 掘:邢建乐 叶万松

绘 图:尚 了云 胡小宝

摄 影:高 虎

执 笔:孙红飞 张 剑

洛阳三座伊藩家族墓发掘简报(可编辑)

更多推荐

夫人,将军,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