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
世界读书日优秀征文_2020我的疫期阅读5篇
世界读书日是个有意思的节日,呼吁我们铭记读书的好处,下面给大家分享世界读书
日优秀征文_2020我的疫期阅读.欢迎阅读!
世界读书日优秀征文【1】
这个春节假期,漫长而难忘。这个春节是所有中国人度过的最为揪心焦灼的日子。我
也不例外。为了平复心情,我读了几本书。
周铁君的《中东死生门——巴以行走观察》,把我带到了2002年至2004年之间的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在她的字里行间感受战争带给普通人的苦难故事。给我印象深刻的是,
在她的书里敌对两方没有胜利者,每一方的人民都在忍受对方带给自己的痛苦、仇恨。一
个世界,却是平行时空。那里爱恨交织的故事、为一口食物挣扎的生存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犹太圣经《塔木德》中讲到:世界若有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天堂地狱只是一念
之间,而本书里的故事也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狱的一面。我在书中读到了自杀式人体炸
弹家属的骄傲、看到了
哈马斯激进组织、阿克斯烈士旅等组织内不为人知的一幕幕。但是最让我心中五味杂
陈的是,一个年幼的孩子被炸弹误伤,满头是血的在医院痛哭流涕他说:“我只是想要出
去找水喝,谁能告诉我,我们到底有什么错?!”那个遥远的“世界”让人悲伤,但是他们
却是个人群体,谁能帮助水深火热里的他们呢?正如书中所说:没有人知道,百年冲突,
或许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终结?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巴以问题不再重要,但那里的人
们,他们的命运不该被遗忘。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是一本特别“痛”的书,每一页都那
样痛。本书是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的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在这本书
里,每一个故事都是采访了当事人的真事编写而成,经常能在书中看到:“哭泣”的记录。
每每看到这些,我都掩卷失声。书中记录了一个关于战时出生的小姑娘。她的妈妈是切尔
诺贝利人,她出生的时候如同一个小口袋,只有嘴巴是开口的。她经历了各种手术,各种
磨难。她一出生就在医院,一住就是四、五年。她甚至以为医院是她的家,一出院她就跟
妈妈说,我们什么时候回医院,那里有我的朋友。小姑娘睡了后,她的妈妈和爸爸坐在沙
发上。主人公是这样说的:她是我们爱的结晶,现在我丈夫一亲我我就
浑身发抖,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如何相爱(掩面哭泣)?还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那个女孩子二十三岁,她和丈夫新婚燕尔。她说,我一直说我爱他,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
我有多爱他。那天,反应堆着火了,他的丈夫作为一名消防员第一批进入反应堆灭火。他
们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穿着通勤的短袖衬衫就去灭火了。当灭火结束这些英俊的丈
夫们被瞒着妻子统一送走。她怀着身孕追随着丈夫赶到莫斯科医院。偷瞒着医生,跑到病
床前和他的丈夫共度时光。一个健康的小伙子到生命的结束,只有14天。期间她看着他
生命渐次凋零,才明白自己有多爱他。至此之后,她的生命如同被抽空。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闷在家里的我从书中读到了不同时空、不同世界的悲喜。
这两本书中的悲喜真的全凭个人领悟。但是这个春节发生在中国的疫情却是中华儿女
血脉相通的心痛。这个春节,每个日子都仿佛漫长而揪心。每天早上睁开双眼就要打开全
国疫情实时数据,每天都关注各大媒体对疫情知识的解读。在这个消息刷屏的时代,我常
常为那些“逆行者”而泪盈于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当大家都
因为疫情封闭在家的时候,那些普通的医护工作者、那些警察等等走上岗位,去保护我们
这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更多推荐
世界,疫情,丈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