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计案例分析-30平米小户型设计2室

地暖材料报价明细表
2023年4月11日发(作者:别墅设计说明模板)

关于地暖系统材料选择与相关计算方式

一、地暖材料选择

随着地面辐射供暖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为冬季采暖方式,面

临关于地暖房间的装修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人们对地暖的认识上

还不够充分,在房间地面装修材料上的选择,没有明确的方向,选

择上较盲目,这就导致了很多装修隐患隐藏在里面,等发现时已经

对用户本身的利益造成了损失。再者现在的装修队伍对地暖用户的

家装工艺流程注意事项不了解,在装修过程中易对地面埋管造成危

害,而地暖用户装修完毕后距离下一采暖期的到来往往还有一段时

间,等到采暖期到来时发现地面漏水时再去补救,为时已晚。所以

地暖用户在进行家装的时候,也一定要联系地暖施工单位,帮助指

导装修队伍正确的面对地面装修。

地暖用户装修不光要注意保护地面埋管,在地面装饰物的选择

上也是需要注意的。地面辐射供暖与传统的散热器采暖是完全不同

的两种方式,散热器采暖的房间,装修时可以不考虑地面装修材料

是否适应于供暖房间。而地暖房间的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决定了对

地面装饰物材料的特殊要求。地面辐射供暖热媒温度在60℃以下,

常规在35-55℃,根据供暖热负荷的大小,水温可以浮动,一般用

户的水泥地表温度30℃左右。“地面辐射供暖”顾名思议其热量是

以辐射的方式来传递,当地暖地面被装饰物覆盖,热量首先要通过

传导方式传递给覆盖物,然后才由地面装饰覆盖物以辐射形式传递

到空气中,这一过程中,地面装饰覆盖物的热传导能力决定着供暖

效果的好与坏,而用户选择地面装饰覆盖物的时候,一般是在地砖

与木地板中选择一种。地砖的热传导性能要明显优于木地板,但是

在铺装工艺方面,需要有地暖相关专业知识的施工队伍来完成,要

考虑到地暖地面膨胀与收缩特性的存在。在jgj142-2004《地面辐

射供暖技术规程》中,针对地暖的施工是这样规定的,“第3.2.5条

在与内外墙、柱及过门等垂直部件交接处应敷设不间断的伸缩缝,

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20mm,伸缩缝宜采用聚苯乙烯或高发泡聚乙烯

泡沫塑料;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

内满填弹性膨胀膏”。

地暖工程的质量保证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材料的选择至关

重要:

1、管材外观无肉眼可见的划痕,管材壁厚不小于2毫米,加热

管若无阻氧膜,应在热水系统中添加除氧剂。

2、材料厚20至40毫米,容重不小于20千克/立方米,阻燃

级,压缩变型强度不小于10%。

3、分水器为59铜材料,内外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痕。

4、伸缩缝为pe高发泡聚烯材料,不可用苯板代替。

5、分水器下的管材弯曲处应设置弯管器。

地暖用户需要知道的是,适用于地暖的木地板要满足:热传导、

尺寸稳定、加温后的甲醛环保、使用寿命等条件,满足这些条件才

可以用在地暖地面之上。热传导性是木地板的弱项,木地板的热传

导性能与木地板的厚度成反比,厚度越大热传导系数越小,实木地

板、竹地板均不能用于地暖地面,它们的热传导系数是最低的。普

通复合木地板虽然热传导系数比实木地板、竹地板高,但是,由于

不是专为地

暖而量身定做的木地板,其导热、尺寸稳定、环保(加温后的

甲醛释放)等性能堪忧。通常木材物质的导热系数在0.17-0.34之

间,而水为0.5。如果地板厚度太厚(超过1.2cm),就更加不利于

热量通过地板传导至板面上来,而将热量都消耗在传导过程了。厚

地板的上下温差很大,势必导致地板产生变形,“热胀冷缩”“湿胀

干缩”都会引起地板起翘、弯曲、干裂,尺寸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非专用地暖地板其基材中的甲醛在地暖地面的加温后会加速释放,

造成室内空气甲醛含量密高,对用户健康造成危害。

二、混接中的水力计算

目前,地板采暖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与散热器采暖系统混

接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通常散热器需供水温度80℃左右,水系统压

力损失很小,而地板采暖需供水温度低于65℃,其末端阻力可达3

米以上水柱。因此简单地共用一个水系统是不行的。然而,地板采

暖目前在我国尚属新兴的采暖方式,它常常处于周围全是散热器采

暖的包围之中,很少能够为地板采暖单独安排热源,而只能用散热

器采暖的高温(相对而言)水热源。例如城市热网、区域锅炉房等。

房屋开发商希望在散热器采暖的楼中某几层甚至某几个房间安

装地板采暖,这种情况有时是由于补建、扩建,更多情况是开发商

对较新的事物有个认识过程,非要亲自看到效果才肯大面积推广。

作为工程设计人员简单说“不”是不利于新技术推广的。但是,在

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却遇到一个致命的问题:即资用压力是否够用,

散热器系统与地板采暖能否同时达到水力与热力平衡,在保证地暖

系统室内温度的同时,不影响散热器系统,这是技术人员及热用户

共同关心的问题。正因为这种压力问题的存在,使得众多的设计人

员在一种抽象的概念条件下进行设计安装,将管长减短,管径放大

成为设计的主要措施,而实际情况却表明,大多数工程均出现了过

热现象,而有个别工程室内偏冷。因此在混接系统中盲目地或定性

地设计计算是不可以的,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计算。

1.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计算

沿程阻力计算与传统型类似,根据管径与设计流量查设计标准,

其计算过程如下:设布管间距s、管长l、其铺设面积m=s×l、单

位面积散热量q、设计供回水温度差δt、流量g=(0.86×q×m)/δ

t,则实际管径φ及流量g可以查得比摩阻r,故py=r×l。局部

阻力计算,包括两部分,一是分集水器及其进出口阀门局部阻力ξ

1,二是埋地塑料管的弯头局部阻力ξ2,ξ1的计算较为复杂,而

且不能精确计算,虽然阀及分集水器的局部阻力系数均有实验数

据,但是因为相距太近,相互影响程度较大,只能将其作为一个局

部整体处理,就目前来讲尚无实验数据。它的计算只能定性分析。

目前,埋地管有三种走向,分回字路型、s路型和l路型。在

实际工程中,作者对这三种走向都有过实践,但是在用s路型时,

曾受到不少专家的否定,认为s型局部阻力较另外两种路型阻力

大,不提倡。在实际情况正好相反,s路型阻力较回字路及l型路

偏小。一定的管径φ在一定的流量条件g下,有一定的流速v,

而弯头的个数n曾是设计人员头痛的问题,本文作者在此提出计算

方法:若铺设面积中长为a、宽为b,回字路型中n=(b/s)×2;s

路型中n=b/s,l型较为复杂不作分析。取n=b/s,回字路型中是

90°弯头,s及l型路中是180°弯头。180°弯头的局部阻力系数

若小于2倍的900弯头,可以作这样的计算:回字路型中弯头局

部阻力系数取ξ′=1.0,s及l型中局部阻力系数取ξ″=2.0,故

pj=(ρv2/2)×ξ×n。

2.混接系统阻力匹配

本文最终的目的除了阐述水头损失计算的方法以外,另一个较

特殊的论述是地板采暖系统与散热器供暖系统的阻力匹配问题,如

前所述,地板采暖系统一般没有单独的热源,实际的热源是针对散

热器系统,因而资用压力能否够用,是设计人员不能回避的问题。

资用压力不够怎么办?众多的专家及设计人员提出,要求将管长减

小到60米左右,将室内管网管径放大,而本文作者认为是完全没

有必要的。

仅管资用压力远远不够用,但是我们忽略了外网是高温水这一

重要有利条件。既然外网是高温水,若启用混水泵,将供水与回水

混合后再供入室内,那么,混水泵必起加压泵作用,就算是大于5m

的水头损失也不存在任何问题,若不用混水泵,利用高温供水在减

小流量增大温差的条件下运行,是完全能保证系统正常供暖。不妨

作一个小的实例计算,若在10℃温差条件下地暖阻力损失按5m水

柱考虑,当在20℃温差条件下运行时,流量要减小一半,此时压力

损失将由5m水柱减少到1.25米水柱,可以根据p=sg2计算出。

三、结束语:

1、一般在缺乏丰富的实践和试验数据前,就决定在计算建筑的

热负荷、室内供暖系统干管的热负荷,以及热源热负荷的统计中不

考虑分户热计量、分室控温住宅供暖系统中邻室间的传热因素的影

响是不太合适的。

2、尽管准确的定量影响因素目前尚难以确定,但还是应宏观地

加以定性地和适当地采取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弥补。

3、在建筑供暖系统的水力平衡计算中,除了应考虑各地供暖期

日平均温度变化对自然作用附加压力的影响外*,尚应考虑分户热

计量、分室控对室内系统水力平衡计算的影响。

4、由于上述的增加因素,可能对节能有所副作用,但是不能因

为有副作用就不加以考虑。而应当通过提高施工验收的标准和相应

的政策措施来加强节能的目的。如加强对保温材料生产厂家产品质

量的控制政策,重新审定生产厂家的资质,坚决关闭产品质量不合

格的生产厂家。确保保温材料产品质量的合格率,达到正本清源的

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国林主编.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ntrol

g:7th

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heatpumpconference,2002

更多推荐

地暖材料报价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