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皮一幼主题墙饰评比标准
2013.4
项目 | 具 体 要 求 | 得分 |
教育理念 (2分) | 1.体现整合理念,凸现主题背景。 | |
2.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是环境的主人。 | ||
3.融审美价值,教育价值为一体,丰富幼儿知识,积累经验,促幼儿有效发展。 | ||
创设主体 (2分) | 1.每一个幼儿都有平等参与主题墙饰创设的机会。 | |
2.三维互动明显(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家长)、幼儿与材料),凸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 ||
3.真实、生动地再现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 | ||
内容设计 (2分) | 1. 内容设计能体现幼儿的意愿、兴趣及教师的观察与思考。 | |
2. 以主题开展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设计和创设,知识板块清晰,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 ||
3.根据幼儿创设,随时调整墙饰,让幼儿在主题墙饰创设的过程中成为建构自己知识的主角。 | ||
表现形式 (2分) | 1.主题墙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能用多种方式记录或展示幼儿在探索和活动中获得的体验,认识、信息及发现等,让主题墙成为幼儿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记录。 | |
2.主题墙饰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富于童真童趣 | ||
3.平面型布置与立体型布置有机结合。 | ||
整体感受 (2分) | 1.主题墙饰整体布局合理,科学。 | |
2.能根据各种材料(废旧物品)的质地及特点,巧妙利用,特色明显。 | ||
3、色彩协调、统一。 | ||
总分(10分) | ||
南皮一幼区角创设及活动评比标准
2013.10
项目 | 具 体 要 求 | 得分 |
区域环境创设 (30分) | 1.整体环境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班级设有数量合适、符合本班幼儿特点及教育目标要求的活动区。 | |
2.区域布置别致、可操作性强,空间安排利于各类游戏活动开展,有明显标志,利于教师对全体幼儿的观察。 | ||
3.游戏环境创设和主题活动相结合,整体美观、内容丰富,注重家长支持和幼儿参与,合理利用废旧材料布置。 | ||
区域材料投放(20分) | 4.区域活动材料符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变性,考虑不同能力幼儿的操作水平,体现层次性。 | |
5.游戏材料准备充分,数量多、种类足,并且安全卫生,方便幼儿取用,并能满足不同孩子游戏的需要。(10分) | ||
教师组织指导(30分) | 6.教师能随时、全方位地观察了解幼儿的表现,掌握动态,捕捉指导机会,选用适宜的指导方法策略。(10分) | |
7.尊重幼儿在游戏发展水平、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10分) | ||
8.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相互有效交往的频率高,班内教师配合默契,能将游戏成果在班级中进行多样化呈现。(10分) | ||
幼儿游戏水平(20分) | 9.熟悉活动规则,遵守活动常规。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桌面、地面和操作材料的整洁有序。(10分) | |
10.幼儿自主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正确使用各种材料,形成个性化游戏氛围和鲜明的班级游戏特色。(10分) | ||
总分(100分) | ||
更多推荐
幼儿,主题,活动,游戏,材料,创设,墙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