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Parerita
刷新新打造爱慧美所文教学管理32
或彭玲玲
近几年来,我园致力于园所文化“刷新升级”,以开展“爱、慧、美”园本教育实践为主体,大力推进幼儿园文化的新建设和新发展,持续激发了园所文化的活力与生机。
一、赋物质以灵动—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构的前提
物质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分为基础物质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看得见,摸得着,表现了一个组织中的人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也是一所幼儿园特色文化建构的前提。传统园所文化的建构方式是:注重硬件建设,改善办园条件,做到窗明几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但我认为,这仅仅是物质文化,我们需要实现的是从物质文化到物态文化的新飞跃。
(一)彰显环境文化价值
园所物质环境的创设不仅要美化,更要突出生机与活力。我们在园所大厅内设计一面“爱、慧、美”的主题墙,设计之初倾听了教师们的意见,请幼儿们为我们画出心目中的一棵“爱的大树”,“爱”不再是刻在墙面上的简单语句,而是引导教师的教育充满爱,像丰沛的水涵养万物一样“涵而化之”,通过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滋养师幼共同成长,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在主题墙中,我们将“爱、慧、美”三个字安放在一棵树的树根位置,在树干、树枝、树冠上我们依次用漫画的形式表达了我们的教育观“水一样浸润”,幼儿观“没有一朵花不绽放”,团队观“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承认约束的自由,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良知”「所有这些都寓意“幼儿为本”是根,只有回到办园的根本出发点,才能让一棵树茁壮成长.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对“爱、慧、美”文化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诠释,实现了由物质到物态的根本转变大厅左侧是“三不三请”,向社会公开承诺:“三不”即不偏爱、不体罚与变相体罚、不以教谋私;“三请”即请信任我、请尊重我、请督促我'右侧是主题照片墙.一线教师、后勤职员、正式教师、聘用保教人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寓意每个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园长是这个团队的引领者.是教师成长的服务者,全体员工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主体力量,全园上下精诚合作,共同培育幼儿健康成长「
(二)彰显环境艺术效果
人们常说,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美、温馨、丰富、可感知的良好环境,让幼儿
园大环境和各班级小环境都体现出艺术的境界。
首先,我们以“创设美的、有意义的育人环境”为目标,对幼儿园内外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力求注重艺术性、审美性。园内小桥流水、假山土坡、青竹金桂、香樟红樱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充满美的特质,与幼儿们稚嫩的心灵相协调一致。为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我们注重人文的修饰,将环境创设与幼儿园的主题课程和特色活动相结合,努力使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区角成老师”.幼儿目之所及皆是教育和审美元素;教师们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元素.发动幼儿、家长收集自然材料和环保物品,共同创设特色环境。例如.每班运用丝瓜茎、稻草、麦秆、竹筒、树叶等农村自然材料,制作、装饰活动室和主题墙;将废旧的油瓶、伞、易拉罐、纸盒“变废为宝”,引导幼儿和材料进行互动和探究。活动室内外,幼儿们亲手种植的植物青翠欲滴,藤蔓缠绕.花卉争奇斗艳,饲养的小鱼儿、小乌龟活泼灵动。我们利用宽敞明亮的公共楼道走廊,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地进行精心布置,立体呈现幼儿园的“美育”特色。主题墙、作品展示栏、窗台……到处充盈着幼儿们稚拙而富有创意的痕迹.给人以美的视觉和心理享受。当家长和幼儿漫步在幼儿园,一股浓郁的艺术之风扑面而来.在此环境中幼儿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洗涤、
二、赋制度以热情—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构的保障
幼儿园制度文化相对于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幼儿园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幼儿园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

更多推荐

文化,幼儿,环境,教师,物质,特色